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十個月的嬰兒咳嗽流鼻涕不發燒需要吃感冒藥嗎?正文

十個月的嬰兒咳嗽流鼻涕不發燒需要吃感冒藥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
去醫院檢查呀
 
嬰幼兒流鼻涕、鼻塞的護理要點
嬰幼兒鼻腔發育尚未成熟,鼻腔小,鼻黏膜血管豐富,易發生炎症,炎症使寶寶鼻塞,也會使寶寶哭鬧、煩躁不安,從而影響食欲和進食。
幼兒接受冷空氣,會因敏感而流鼻涕,如早上流鼻涕或鼻塞,常由過敏引起,這種鼻涕是清水樣的,但傷風感冒也會流鼻涕,如果是黃色的,則可能感染了病毒。如寶寶吃東西或玩耍時,不慎將異物塞入鼻孔,寶寶會出現鼻塞、呼吸不暢、煩躁不安,寶寶鼻涕中會有血絲。
1.寶寶流鼻涕護理方法
父母可用柔軟的手絹擦拭流出的鼻涕,因為寶寶皮膚很嬌嫩,擦拭多了會令寶寶感覺不舒服,所以擦鼻涕後可用濕勢毛巾捂一捂,再輕輕地塗上一點油脂,防止皮膚龜裂疼痛。
2.寶寶鼻塞護理方法:
如果是因鼻孔中有異物堵塞,可用棉簽蘸少量的清水,輕輕除去鼻腔中分泌物,動作要輕。千萬不要將異物往裡推,然後帶寶寶去醫院請醫生取出鼻內異物。
另外,也可用溫熱毛巾敷於鼻子根部,這樣可緩解鼻塞。如果寶寶鼻孔因被鼻涕塞住而影響呼吸,可用呼鼻器幫助寶寶把鼻涕吸出來。
特別提醒:
1.寶寶鼻子不通氣時不可用滴鼻藥。因為使鼻子通氣的藥物中會有麻黃素,滴藥時由於鼻咽相通,藥物會被寶寶咽下。一旦麻黃素被寶寶身體吸收後,會產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年輕父母不可給寶寶使用滴鼻藥。
2.不可用硬物或手挖寶寶的鼻子。由於寶寶鼻腔尚未發育成熟、鼻腔小、鼻黏臘分布豐富,用手或硬物去挖寶寶鼻子,很可能損傷寶寶鼻黏膜,引起鼻出血,若細菌進入鼻腔還可造成呼吸道感染。

其實患感冒後只要體溫不是太高,則吃不吃藥關系不大,重要的是病兒要臥床休息,減少消耗,避免病情加重。患感冒體力消耗很大,要讓孩子好好休息,不能因為孩子精神好些就放任他到處亂跑。如果夜間睡不踏實可以請醫生開一點鎮靜藥。
可以多喝一些糖水或葡萄糖水,這樣不但可以補充因發燒而消耗的營養和水分,而且可以利尿散熱。飲食也要注意口味清淡,易於消化,如稀粥、爛面條等流質半流質食物,忌食生冷油膩及刺激性食品。
要注意保持患兒的口腔衛生,哺乳兒若因鼻塞影響吃奶,可以在哺乳前用麻黃素點鼻。
感冒會引起全身不適,父母可以在他們的頭面部、脖頸部、肩部、背部、臀部、腿部及腳進行按摩。嬰幼兒因為皮膚、骨骼稚嫩不宜施以按摩,但輕輕地揉捏四肢仍可使他們感到放松而加速痊愈。
患兒的房間要保持空氣清新,感冒病毒隨呼吸、噴嚏排出後可以在空氣中懸浮十幾個小時,條件合適時可以懸浮兩晝夜以上。所以,堅持室內通風換氣十分必要,不要因為怕寒冷而緊閉門窗,因為污濁的空氣對健康人也很有害,更何況患病的孩子。最後要切記,精心呵護是孩子康復的保障。

小兒感冒少吃雞蛋
 
你要適當喂些白開水或糖水.另外,你可用蔥白一根約3cm.加乳汁50ml左右.加熱煮沸.一次服下.日一次.可服三天.
 
應該需要吃
 
就大多數感冒而言,多數是由於病毒所致,寶寶患了病毒性感冒之後,一般不需要服抗生素,只要加強護理,適當休息,多喝開水,給予易消化的飲食,很快就能恢復健康。中成藥可服小兒感冒沖劑等,應注意劑量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太久,多喝開水,促進藥物的吸收與排洩。但要注意觀察!
祝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
 
寶寶流鼻涕、咳嗽,這是小兒上感的症狀,可先給予藥物治療:
1、抗病毒:小兒感冒顆粒,按說明劑量,日服3次;
2、止咳:小兒咳喘靈(中藥沖劑),按說明劑量,日服3次;

必要時加用抗生素:阿莫西林顆粒(再林)口服。或用安克口服。也可用太兒欣(羅紅霉素)口服。如藥物口服療效不佳時,應及時檢查,或抗生素靜滴治療。

風寒感冒起病較急,症見發熱、怕冷、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頭痛、周身酸痛、食欲減退、舌苔薄白等。這時家長可以給孩子吃“小兒感冒沖劑”、“妙靈丹”,每次0.5~1袋,日服2~3次,溫開水送服。如病兒鼻塞不通,無汗,可用蔥白一根煎湯後加紅糖送服。
另外,還要忌食生冷寒涼食物和寒涼性的瓜果,如西瓜、梨、香蕉、猕猴桃等。還要忌食酸味、澀味的食物,如食醋、泡菜以及山楂、烏梅、酸棗等果品。宜吃溫性食品,如生姜、蔥白、豆豉等。可用以下方法制作一些飲料給孩子喝。
1.鮮生姜(帶皮)3~5片,紅糖10克,煎湯一碗,熱服,以見身出微汗為好。
2.糯米50克,蔥白(帶須)3根,生姜5片,先煮糯米到將熟時放入已經搗爛的蔥白、生姜同煮片刻,趁熱食之。
3.豆豉10克,蔥白25克,同放入鍋內煎湯,加少許紅糖,趁熱服之,汗出即可。
小兒感冒症狀較輕時,可以在家處理。如果病情比較重,尤其在流感流行時,就不能掉以輕心了,一定要帶孩子到醫院找醫生診治。
☆小兒風熱感冒
小兒風熱感冒是臨床最常見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它的症狀是發熱較重,一般不怕冷,有汗,流黃涕,咳嗽,吐黃痰,咽紅腫痛,口渴,大便干,尿黃。中成藥可以選小兒感冒沖劑、風熱感冒沖劑。
發熱較高時,可用牛黃清熱散,或紫雪散與湯藥同用此型要注意飲食,盡量少食或不食魚、肉等食物。以清淡流食或十流食為宜。並保持大便通暢。

暑熱感冒:多發生於夏季氣候炎熱之時。主要症狀為高熱,口渴,煩悶,大汗出,頭暈目昏,精神出倦,無食欲,嘔吐或腹瀉等等。
中成藥可用藿香正氣丸等藥。食物亦以清淡為主,可多吃些西瓜等果類。也可用鮮蘆根煮水頻服。

小兒感冒的主要症狀有發熱、流鼻涕、鼻塞、咳嗽,有時可伴有嘔吐和輕度腹瀉。尤其周歲以內的患兒全身症狀重,多為高熱、不吃奶,甚至還有抽風等。看到這種情況,家長一定十分著急。那麼,該怎樣給患兒合理用藥呢?以下幾點,供使用時參考:

(1)不要急於退熱。不急於給小兒退熱有幾方面的原因:

①體溫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以上為高熱。低熱或中熱有利於小兒成長發育。發熱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所產生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從而有利於小兒的正常成長發育。

②不到高熱不用藥。體溫達到39度以上就必須用藥,而且刻不容緩。高熱持續過久,可使身體的許多重要功能失調;由於氧氣和營養素消耗大而加重心髒血管的負擔;大腦興奮過度而導致高熱驚厥或過度抑制而引起昏睡;消化功能紊亂;抵抗力減弱,合並肺炎等。

③退熱藥副作用大,非萬不得已不用。無論是撲熱息痛、復方阿司匹林(apc),還是其它五花八門的退熱藥,都離不開由阿司匹林、咖啡因、非那西汀來合成。因此,退熱藥都有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粘膜,破壞食欲,使胃潰瘍加重甚至出血,引起胃腸長期少量出血並由此而導致缺鐵性貧血;引發血液疾病;損害肝髒和腎髒;嚴重過敏反應者,表現為剝脫性皮炎合並肝腎中毒而致死。

④可酌情采用物理、藥物降溫。

(2)合理用藥:小兒感冒不要隨便使用抗菌素,應選用一些抗病毒藥物,因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小兒常用抗感冒病毒的藥物有:

①病毒靈(嗎啉胍),服用量按每日每公斤體重10毫克,分3次口服。

②板藍根沖劑,每次半袋,每日3次,白開水沖服。

③金剛烷胺,每片0.1克,小兒用量按年齡折算,允許連續服藥時間為3~5日,最長不可超過10日。

④抗病毒口服液,每次半瓶,每日3次。

⑤抗感解毒沖劑,每次半袋,每日3次,白開水沖服。

(3)可合用抗菌素的指征:

①服用抗病毒藥物後仍不退熱時。

②防止6個月以下月齡嬰兒發生繼生性細菌感染。

③血象檢查白細胞總數明顯增高。

④經常患扁桃體炎者。

⑤出現氣管炎(咳嗽、膿痰)或肺炎征象者。

(4)應用抗病毒藥、退熱藥、抗菌素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劑量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太久。

②多喝開水,促進藥物的吸收與排洩。

③3歲以下小兒肝腎尚未發育成熟,故不宜使用撲熱息痛。

④小兒本人或其家族有解熱類藥過敏史。

☆小兒風寒、風熱感冒怎樣食療:
風寒感冒
怕冷,發熱,無汗,鼻塞,流清涕,噴嚏,咳嗽,痰白清稀,頭痛,喉癢,舌苔薄白,脈浮4。

治法:疏風散寒。

(1)生姜紅糖茶:生姜3片搗爛,紅糖適量,開水(或用滾粥)沖泡,趁熱服用,出汗為佳。

(2)姜蘇飲:生姜3片,紫蘇葉6克,用水半碗煮沸,加適量紅糖,趁熱服用。

(3)豆豉蔥白煲豆腐:豆腐1~2塊,豆豉6克,蔥白3根,先將豆腐、豆豉用水一碗煎至半碗,再入蔥白,煎沸後趁熱服用。

(4)蔥乳飲:蔥白5根,洗淨剖開,加母乳(或牛奶)50毫升,放入杯內加蓋,沸水煮熟,去蔥後,倒入奶瓶喂嬰兒飲服。

(5)芫荽黃豆湯:鮮芫荽30克,黃豆10克,先將黃豆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15分鐘後,再加入鮮芫荽同煮10分鐘,加少許食鹽調味,去渣飲湯。

(6)蘇葉粥:白米50克煮粥,臨熟時加紫蘇葉6克,再煮5分鐘,加鹽調味,趁熱食粥。

風熱感冒

發熱,頭痛,有汗,鼻塞,流濃涕,咽部紅痛,咳嗽,痰黃而稠,口渴,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

(1)銀花薄荷飲:銀花15克,薄荷6克。先將銀花加適量水煮15分鐘,後下薄荷煮沸3分鐘,倒出藥液加適量白糖服用。

(2)菊花茶:菊花10克,開水沖泡,加白糖適量,代茶飲用。

(3)桑菊豆豉茶:桑葉、菊花各6克,豆豉3克,煎水飲用。

(4)綠豆茶:綠豆30克(搗爛),綠茶3克(布包)加水適量煎至半碗,去茶葉包後,加糖適量服用。

(5)芥菜豆腐湯:芥菜250克,豆腐2塊,生姜2片,水適量煮熟,加鹽調味趁熱飲湯。
 

上一页  [1] [2] [3] 

急急急!奶水突然沒了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