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17個月的孩子便秘怎麼辦正文

17個月的孩子便秘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粗糙、毛孔擴張、褐斑、痤瘡、細小皺紋、肥胖、乏力、煩躁,宿便中的毒素進入血液,導致中老年人出現高血壓、心髒病、半身不遂、老年癡呆等,同時還會加重中老年人的心腦血管疾病。對高血壓、冠心病人來說,便秘是十分危險的,這些患者經常是在排便時突發腦血管意外,冠心病加重,甚至死亡。對於年輕人來說,便秘可致內分泌失調,產生脾氣暴躁,面部粉刺瘡。此外,便秘還可致高燒不退,咳嗽不止。而對這些病,通過通便治療,可收到奇效。

便秘對婦女的影響較大,可能會引起月經紊亂,子宮位置不正。這是因為直腸內糞便過度充盈,子宮頸被向前推移,而子宮體則向後傾斜。如果長時間反復發生子宮後傾,闊韌帶內的靜脈就會受壓而不暢通。因此,子宮壁也會發生充血,並且失去彈性,進而,使子宮長久保持在後傾位置,發生骶部疼痛、腰痛、月經紊亂,經期肛門直腸墜脹等。
便秘的針灸療法
針刺大腸俞、天樞、支溝等穴。實秘用瀉法;虛秘用補法;冷秘可加艾灸;熱秘可加針刺合谷、曲池;氣滯秘加針刺中脘、行間;氣血虛弱加針脾俞、胃俞;冷秘可加灸神阙、氣海。
便秘的按摩治療
便秘的經歷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雖然它看似一個小毛病,但給生活帶來了不少煩惱。長期的便秘對於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可以引起很多疾病的發生,如痔瘡、肛裂、結腸癌等,更嚴重的是可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腦出血等。可以說,便秘是危害中老年朋友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一個潛藏殺手。所以,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加強便秘的預防和治療。

現在,您不妨用自己的雙手,堅持以下自我按摩法,相信能起到通便的作用。

一、按摩腹部

1.摩腹

仰臥於床上,用右手或雙手疊加按於腹部,按順時針做環形而有節律的撫摸,力量適度,動作流暢。約3~5分鐘。

2.按揉天樞穴

仰臥於床上,用中指指腹放在同側的天樞穴上,中指適當用力,順時針按揉1分鐘。

3.掌揉中脘穴

仰臥於床上,左手的掌心緊貼於中脘穴上,將右手掌心重疊在左手背上,適當用力揉按1分鐘。

4.推肋部

仰臥於床上,兩手掌放在體側,然後用掌根從上向下推兩側肋部,反復做1分鐘。

5.按揉關元穴

仰臥於床上,用一手中指指腹放在關元穴上,適當用力按揉1分鐘。

6.提拿腹肌

仰臥於床上,兩手同時提拿捏腹部肌肉1分鐘。

二、按摩腰骶

1.推擦腰骶部

坐於床上,兩手五指並攏,以掌根貼於同側的腰骶部,適當用力自上而下地推擦數次,直至腰骶部發熱為度。

2.按揉腎俞穴

坐於床上,兩手叉腰,兩拇指按於兩側腎俞穴上,適當用力按揉1分鐘。

三、按摩四肢

1.按揉合谷穴

以一側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輕輕揉動,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熱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緩解因便秘造成的頭暈、飲食不振、情緒煩躁、黃褐斑、痤瘡和腹痛等症。

2.按揉支溝穴

以一側拇指指腹按住支溝穴,輕輕揉動,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支溝穴是治療便秘的特效穴。

3.按揉足三裡穴

坐於床上,兩膝關節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側的足三裡穴上,適當用力按揉1分鐘,感覺酸脹為度。

4.按揉三陰交穴

坐於床上,兩膝關節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於同側的三陰交穴上,適當用力按揉1分鐘,感覺以酸脹為度。

以上的自我按摩法能調理腸胃功能,鍛煉腹肌張力,增強體質,尤其適於慢性便秘的人。但必須堅持早晚各按摩一遍,手法應輕快、靈活,以腹部按摩為主。
 
暫時不要給他吃那些果汁啊什麼的,因為寶寶現在的腸胃還不能完全適應這些果汁,太早給寶寶喝這些會刺激寶寶腸道,容易對寶寶以後的消化系統造成影響。

關於寶寶便秘,吃母乳的寶寶如果便秘了,可以從媽媽身上找原因,媽媽如果上火了,寶寶吃了媽媽的奶也容易上火,建議媽媽多吃點下火的東西,比如喝喝綠豆湯,紅豆湯,海帶排骨湯等等,又排毒又下火,金銀花茶也可以多煮著喝,不要買超市裡面罐裝的下火的飲料,自己到中藥房去買金銀花自己煮了喝。
喝奶粉的寶寶便秘上火可能是因為奶粉裡面的蛋白質寶寶還不能消化造成的,或者是奶粉裡面含了過高的脂肪,媽媽買奶粉的時候要看看配方,含植物油的比含脂肪的好,含糖量也要看看清楚。便秘的寶寶喝的奶粉不要沖太濃,平時多給點水給寶寶喝,等寶寶滿了4個月就可以搾果汁兌水給寶寶喝了。
已經便秘了的寶寶不要過多的給他用開塞露,開塞露用多了會破壞寶寶的腸道粘膜。可以用手捏捏寶寶的肛門,如果感覺硬硬的就是有粑粑塞在肛門裡面了,可以拿一個肥皂條,在水裡面打濕通通寶寶的肛門,刺激寶寶拉把把,也可以多用濕毛巾多擦擦寶寶的肛門。平時也可以按摩寶寶的小肚子促進腸道蠕動。
另外,寶寶吃得太少造成沒有東西可拉也可能會被誤認為是便秘哦,媽媽搞清楚寶寶的狀況了嗎?



便秘食療方

便秘是經常困擾家長的兒童常見病症之一。小兒大便干硬,排便時哭鬧費力,次數較常明顯減少,有時2~3天甚至6~7天排便一次,即為便秘。由於小兒腸道功能尚不完善,臨床一般不宜用導瀉劑治療,如果導等,以防引發腸道功能紊亂;而中藥又因其味苦,多數嬰幼兒不予配合,所以食療無疑是一種簡便易行之法。臨床按便秘的伴隨症狀不同,將其分為暫時性便秘和習慣性便秘兩種。前者較常見,多因飲食停滯,燥熱內結,或熱性病後耗傷津液造成,治療宜清熱通便;後者多因脾胃虛弱所致,治療宜健脾運脾,滋潤通便。

被熱便秘特點是大便干燥,堅硬如羊糞,排便困難,可伴有腹脹痛、口臭、手足心熱等症。治宜清熱潤腸。

(1)菜汁湯:鮮菠菜或白菜適量,煮湯飲用。

(2)蘿卜汁:紅心蘿卜搗成泥狀取汁(或搾汁機取汁),白糖適量,共煮2~3分鐘,溫服。
(3)松子仁粥:大米100克煮粥,熟前放入松子仁30克,煮至粥成,加糖食用。
(4)每日早晚空腹食蘋果半個~1個。
(5)番瀉雞蛋湯:番雞葉5~10克,雞蛋1個,菠菜少許,食鹽、味精適量。將雞蛋磕入碗中攪散備用。番瀉葉水煎,去渣取汁,加入雞蛋、菠菜、食鹽,煮沸加味精即成。
(6)黃豆皮100克,水煎服,日3次。
(7)蜂蜜30~60克,芝麻油10克,開水沖服,早晚各1次。

2?斃橹け忝?特點是大便時秘,排便困難,或大便先干後稀,並伴有形體消瘦、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症。

(1)韭菜汁:韭菜葉搗爛取汁1小杯,溫開水送服,早晚各1次。
(2)新鮮土豆去皮切碎,加開水搗爛,用紗布包,絞汁,每日晨起空腹服1~2匙,酌加蜂蜜同飲,連用半月左右。
(3)蘿卜籽10~20克,炒黃研細粉,加糖,開水沖服,每日分1~2次服。
(4)黑芝麻15克,搗碎,水煎,空腹食。或黑芝麻10~20克,炒香,打碎,與雞蛋同煎或夾入饅頭、面包內,日1~2次。
(5)地瓜煮食。
(6)黃芪蘇麻粥:黃芪10克,蘇子50克,火麻仁50克,粳米250克。將黃芪、蘇子、火麻仁洗淨,烘干,打成細末,倒入200毫升溫水,用力攪勻,待粗粒下沉時,取藥汁備用。洗淨粳米,以藥汁煮粥。適用於氣虛便秘。
(7)杏仁羹:杏仁10~20克,山藥50克,胡桃肉20克,蜂蜜適量。將前三味洗淨去皮打碎和勻,加蜂蜜,加水適量煮沸,頻服。
(8)家庭常備中成藥:偏於熱積便秘者,可服小兒七珍丹、小兒保赤丸、通便靈等;偏於體虛者,可備啟脾丸、靈菇合劑等。
 
小兒便秘和腹瀉一樣,也是一個較常見症狀。怎樣判斷小兒是否便秘,主要從大便的量和質來確定。

正常小兒每日排便次數可有較大差別,有的可一天幾次大便,有的則可每5-3日一次大使,只要大便有一定數量,不十分干燥又不稀,同時又無不適症狀,就均屬正常。即使大使次數較少,但大便質和量無不正常情況,又無症狀,亦不能認為是不正常現象。如果大便干燥,量少又較難排出,雖然一天可有2-3次,但總量可能比平時一次還少,亦應視為便秘。特別是同時有食欲減低、腹部脹滿、便意頻頻,更應視為便秘。如果平時排便較規則,突然二天以上不解大便,尤其是伴有腹痛或腹脹,即應視為便秘,要及時尋找原因。

便秘可由腸道病變引起,也可由飲食、精神及習慣等諸因素引起。新生兒生後24-36小時應有正常胎便,如無胎便排出或排出少量不正常胎便,均屬不正常情況,應注意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及胎便性腹膜炎等疾病。許多腸道病變均可導致便秘或無便,常見的有腸套疊、各種原因腸梗阻、嵌頓疝和先天性肥大性幽門狹窄等。先天性巨結腸是由於結腸神經支配不正常引起的另一種疾病。主要表現為頑固性便秘,幾天甚至1周至1個月無大便,腹部膨脹如鼓,嘔吐。患兒雖然可以進食,但大多營養狀況差,並常有浮腫和貧血發生。一旦患兒排便,則量極多,腹脹也隨之消失,但以後又反復發生。嚴重病例新生兒期即發生便秘,生後2-3日內無胎便;並出現嘔吐和腹脹,經灌腸後排出胎便,但1-2日後便秘、腹脹又重新出現。本病大多需手術治療。

小兒食物不足可以出現便秘,此時小兒常因饑餓而啼哭,且同時體重不增。曾見到有的家長因不了解奶粉用法,每月僅給孩子吃奶粉半公斤,結果導致營養不良和便秘。如果小兒飲水太少,尤其是夏季,也可使大便太干操而發生便秘。發燒可引起飲食減少及水分由呼吸道損失增多,可引起暫時性便秘。食物太精,缺乏纖維素,如食精米、精面、肉、蛋和巧克力,缺少粗糧和含纖維素較多的水果、蔬菜,亦可引起便秘。

排便要靠神經系統支配,直腸內存積糞便後刺激腸壁末梢神經,產生沖動,傳入神經中樞,最後由大腦發出信號,才能出現排便動作。成人如果由於工作或者無適宜場所,排便動作可暫時被抑制。平時排便有一個正常習慣,一般均能按時而形成規律。兒童應該通過訓練,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如果平時未養成定時排便習慣,或者幼兒園老師家長不讓孩子及時排便,或者由於過分貪玩而有意識地抑制便意,久而久之,便會使腸道內末梢神經對糞便刺激敏感度減低,糞便堆積在腸內時間過長,水分被過多吸收,而形成便秘。經常發生的,被稱為習慣性便秘。

小兒因為飲食、精神及習慣等原因引起的便秘,可以臨時用肥皂頭或甘油栓置於肛門內,並用手捏住肛門兩側臀部,使肥皂或甘油栓溶化後,即可有糞便排出。還可使用開塞露注入肛門通便。亦可服用液體石蠟或加熱消毒的香油,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5毫升,在睡前服。不要輕易使用其它瀉藥,因為小兒消化和神經系統功能不如成人健全,服瀉藥後有時導致腹瀉。

在較難解決時,醫院可采用肥皂水或生理鹽水清洗灌腸的方法,將糞便洗出。由於飲食原因引起的便秘,應調整飲食為了不使嬰兒饑餓,飲水量要夠嬰兒需要,兒童飲食增加一些粗糧、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等。從嬰兒時期就要訓練定時排便的習慣,幼兒園老師和家長不要讓孩子憋屎、憋尿。


小兒便秘食療方
熱結便秘
大便干結難解,口干,口臭,臉紅,腹脹痛,小便黃短,舌紅,苔黃干,脈滑數。
治法:清熱潤腸。
(1)馬蹄海蜇湯:馬蹄60克,海蜇50克。煎水飲用。
(2)香蕉煮冰糖:香蕉2條,冰糖適量,加水煮湯食。
(3)菠菜湯:菠菜150克,麻油適量,將菠菜煮熟,加鹽調味,用麻油拌食。
(4)蜂蜜甘蔗汁:蜂蜜、甘蔗汁各半杯拌勻,每日早晚空腹飲。
(5)沙葛汁:沙葛去皮,搗爛絞汁,蜂蜜適量。用涼開水沖服。
(6)大黃泡水:大黃3~5克,放入杯內,用沸水(約半杯)泡15分鐘,加入蜂蜜少許服用。適用熱結較甚。但不宜長期服用。
氣虛便秘
大便不一定干結,雖有便意,即無力努掙,掙則汗出氣短,面色蒼白,神疲懶言,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半歲的bb這樣正不正常?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