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體對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腎髒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損傷、骶部神經功能障礙、癫痫、大腦發育不全、膀胱容積過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遺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絕大多數孩子的尿床與精神因素、衛生習慣、環境因素等有關。
睡眠很深,不能及時醒來排尿
部分患兒沒有受到排尿訓練,如長期使用尿布,父母夜間不喚醒孩子,抱孩子去廁所撒尿,甚至有些父母在孩子躺在床上睡眠時幫他們排尿,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習慣。久之,容易發生夜間尿床。
膀胱的夜間控制能力發育遲緩
夜遺尿患者隨年齡的增長,症狀或許有所改善,停止尿床,但停止夜遺尿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甚至有1%的人進入青春期後還繼續尿床。
環境因素
突然換新環境;氣候變化如寒冷等。此外,孩子入睡前飲水過多;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父母在孩子夜間有便意時沒有及時把尿等都會造成孩子尿床。
不能產生足夠的控制尿激素adh
另外,還有20-30%的夜遺尿孩子在睡眠中,身體不能產生足夠的控制尿激素adh,控制尿激素是一種由人體自然產生並可減少尿液量的激素。
如何驅趕“夜尿蟲”
如果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先治療疾病。排除了疾病因素,是由於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遺尿,可以通過耐心的教育,解釋和勸慰來糾正。首先要幫助孩子了解遺尿症是暫時的功能失調,消除精神負擔,配合治療是可以治愈的。
·為避免孩子夜間熟睡後不易醒,白天應注意不要過度疲勞,中午最好安排一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晚飯菜中少放鹽,少喝水,少喝湯。
·睡覺前制止孩子過度興奮,要孩子養成睡覺之前排空小便再上床的習慣。
·父母要培養孩子自覺起床小便的習慣。入睡前提醒孩子自我默述“今晚x點起來小便”,父母還可以在孩子經常遺尿的鐘點到來之前叫醒他,讓他在清醒狀態下小便。
·訓練孩子白天憋尿也可作為一種方法,每當出現尿意時主動控制暫不排尿,開始可推遲幾分鐘,逐漸延長時間。
在治療過程中,對孩子時常鼓勵能加強他們的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哪一天沒有尿床,就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可以增加孩子參與治療的積極性。另外。父母千萬不要責怪,懲罰孩子。
【小兒尿床概述】
小兒尿床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
小兒原發性遺尿症,俗稱尿床,是指睡眠狀態把尿液排洩在床上,當事人不得而知或在夢中發生,醒後才知道。多為單純性持續性,即除尿床外無其它伴隨症狀,無器質性病變,理化檢查均在正常范圍。尿床者的絕大多數都是原發性的。有2~4%的患兒遺尿症狀可持續到成年期。遺尿症的危害是由於自尊長期受損而導致的心理障礙。
小兒繼發性遺尿不分白天夜晚、床上或非床上、清醒或非清醒狀態均可發生,除尿床外還有其它更明顯臨床症狀和病理表現,多為器質性病變,諸如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經原性膀胱(神經病變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礙)等疾病,多為伴隨性和一過性,即可隨其它病變好轉而好轉。
以下著重探討的是原發性遺尿症。
【小兒尿床的病因學】
原發性遺尿的病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睡眠覺醒功能障礙睡眠覺醒功能發育遲緩、睡眠過深,不能接受來自膀胱的尿意而覺醒,發生骶部神經反射性排尿。
2.膀胱發育延遲、功能異常不能安全行使自主控制能力而出現儲尿期的無抑制性收縮,使膀胱容量小、敏感性高、順應性差;膀胱充盈期和收縮期感知能力不高,對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低於睡眠覺醒阈值;膀胱壓力感受器功能異常,不能提供預警信息等,使之未醒先尿。膀胱內髒神經功能紊亂,逼尿肌不穩定,嚴重者導至晝夜尿頻尿急尿失禁,即膀胱過度活動症。
3.內分泌因素抗利尿激素(adh)分泌減少,正常人adh分泌白天比夜間少(1:2.5),尿量隨adh的分泌而發生相反的變化(白天和夜間尿量比約為3-4:1),部分遺尿的孩子因夜間adh的分泌不足(1:1.4)致夜間尿量增多,產生稀釋尿,加重膀胱的負擔而遺尿。
4.遺傳因素遺尿症患者中約有30-40%有家族史,經研究認為是多基因遺傳,發生的概率由於種族、地域不同有一定差異。一般雙親遺尿患者孩子發生率為77%,單親遺尿患者孩子發生率為44%,雙親均無遺尿使者孩子發生率僅15%。
5.先天性脊柱裂骶椎隱裂者普遍存在骶神經興奮性降低,上傳功能障礙,導致膀胱充盈信息不能有效激發骶神經興奮並將此興奮信息及時上傳至中樞。脊柱裂者甚至會陰部的痛覺也不能上傳,脊柱裂如失去早期手術的機會,將終身遺尿。
6.精神因素包括各種精神、軀體方面的應激,均可構成對兒童的嚴重打擊。特別在5歲前,自主排尿能力即將行成時,若遇不良精神因素,如失去親人,受到驚嚇,與父母分離,家庭成員矛盾,父母離異,變換環境,入托,新添弟妹,因病住院或手術。均可造成患兒精神緊張、焦慮,使正在形成的排尿習慣受到破壞,致繼發性遺尿。成年期遺尿與心理壓力關系密切,如高考後遺尿初發或復發者。強烈的精神刺激會成為孩子及成人持久的難治性遺尿的原因。
7.排尿習慣訓練不當沒有給兒童進行及時的排尿訓練,如兒童使用一次性紙尿褲的時間過長,沒有半夜叫患兒撒尿的習慣,以至於不能讓患兒養成自己控制排尿的習慣,這樣患兒就不容易形成膀胱充盈後起床排尿的條件反射。
8.環境因素包括突然換新環境,溫度變化如寒冷、游泳,患兒入睡前飲水過多等都會造成患兒尿床。 孩子尿床心理影響最重
小兒尿床,科學地說就是小兒夜遺尿症是一種常見多發病症。國外研究表明,兒童夜遺尿危害兒童的身心健康,特別是對兒童的心理影響非常嚴重。為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在我國小兒腎病權威楊霁雲教授的幫助下,成立了國內首家兒童遺尿症專科門診。
楊教授介紹,兒童夜遺尿症在國外很早就已引起了醫學界的重視。早在19世紀初期,英國醫學界便開始了這種疾病的病理研究,進而注意到心理和精神因素對兒童夜間遺尿的影響。到50年代,又開始對遺傳和基因方面進行研究。一般來說,排除髒器器官疾病的影響,如果5歲以上的兒童仍舊不能自我控制夜間遺尿,那就是患有兒童夜遺尿症了。兒童夜遺尿症對孩子的主要危害是心理上的。通常,患有夜遺尿症的兒童表現為缺乏自信心、處世能力差、焦慮、恐懼集體生活,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孩子成年後難以與他人溝通、偏執、具有暴力傾向等。
在我國,由於一些觀念上的誤區,一般家庭對兒童夜遺尿症的認識仍然不夠。而且因為種種原因,目前在國內也很難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不過從北大醫院的兒童遺尿症專科門診情況來看,我國兒童夜遺尿症的發病率還是很普遍的,而且也缺少經過國際醫學組織認證的系統治療手段,導致治愈率較低,復發率高。
楊教授認為一般情況下,兒童夜遺尿症的主要危害是對孩子心理上的影響。但是,許多疾病也會在一定時期內表現為夜間遺尿,比如腎炎、糖尿病、尿崩症、腎功能不全、腎小管疾病等。所以,楊教授提醒家長,千萬不要因為尿床是一種常見現象就掉以輕心,首先要檢查孩子的髒器器官有沒有什麼病變,然後再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國際上近年來多采用去氨加壓素類藥物,增加病兒抗利尿激素的水平以減少尿量,同時配合夜間叫醒、控制患兒睡前飲水量等行為矯正手段以及心理治療來幫助患兒增強治愈這種疾病的信心。利用上述方法基本上可以幫助孩子克服尿床的頑疾,並且把復發率降到最低,給孩子們一個快樂、健康的童年。
【預防與調攝】
l.勿使患兒過度疲勞和情緒激動,控制睡前飲水量。傍晚前少飲水,臨睡前限制入量及排空尿、每晚尿床的患兒,夜間按時喚醒排尿,逐漸養成自控排尿的習慣。
首先正常的生活起居和合理的飲食安排對於遺尿症的兒童是非常必要的。通常患有遺尿症的孩子睡眠深沉,尤其在入睡後2-3個小時之內敢就是前半夜很難喚醒,更不用說自行起床小便。如果孩子白天勞累過度而睡覺較晚,夜間就會尿床,所以對於尿床的孩子,家長要教育他們白天適當活動,晚上早些睡覺,最好在晚9點左右,這樣一來可使孩子得到充分的休息。家長在自己睡覺前可以喚醒孩子小便,減少尿床的機會。合理的飲食和適當的飲水控制是必要的,這類兒童的晚飯不能吃得太鹹,應盡量清淡些,避免進食容易引起口渴的食品,如:高鹽、高糖和高蛋白質的食物,鼓勵患兒在白天多飲水,晚飯後盡量不喝水,包括飲料、牛奶和西瓜等。通過飲食起居的調節可以使一部分患兒的尿床現象得到控制,尤其是對於晚飯後飲水過多的孩子效果更好。
2.鼓勵患兒消除緊張怕羞情緒,建立戰勝遺尿的信心,積極配合服藥和各種其他治療。注意精神治療以鼓勵為主。 遺尿症分類:分為原發及繼發二大類。
原發性遺尿症:是由於膀胱控制排尿功能成熟延緩或功能性膀胱容量小,為正常膀胱的一種變異。一般無器質性疾病,自發治愈率高,有較明顯的家族傾向,約3/4的遺尿男孩及l/2的遺尿女孩有雙親之一的遺尿史。多見於第一胎、家族及社會經濟條件較差者。多為夜間遺尿、但部分病人可伴有白天尿頻、尿急、偶有遺尿。夜間遺尿可為l次或多次,每夜或間歇發生。情緒波動,過勞或環境變化時可暫時加重。少部分病兒可復發,這種情況要注意誘因。大多數小兒遺尿症屬於原發性,既無器反勝疾病,也無情緒問題。
原發性遺尿症各方面檢查多無異常,診斷時要注意詢問小兒飲水及排尿情況,了解家族遺尿史。
繼發性遺尿症:原因①精神創傷和行為問題:如與家庭分開,父或母死亡或離異等,此類常為間歇性或一過性;②繼發於膀胱或全身疾病:主要是下泌尿道刺激和多尿,如下泌尿道畸形或梗阻合並泌尿道感染、便秘、某些食物過敏等。導致多尿的全身疾病有糖尿病、尿崩症及鐮狀細胞貧血等。腎功能不全及腎小管疾病也可能是遺尿症的原因。此外,大腦發育不全也常伴有遺尿症。
繼發性者應小心詢問有無精神刺激、有關排尿訓練,並應了解上述能引起本病的各種器質性疾病的病因。要注意檢查尿常規、比重、尿糖及尿培養等。只有在病史及體檢有明顯證據表明有病理情況時才做造影檢查及其他必要的泌尿道檢查。
【其他療法】
一、中成藥
l.五子衍宗丸大蜜丸每次l丸,小蜜丸每次9g,1日2次。用於腎氣不固證。
2.龍膽瀉肝丸每次3~6g,1日2次。用於肝經郁熱證。
二、經驗方
桑螵蛸、金櫻子、黃芪、益智仁、茯苓、澤瀉、升麻、黨參、覆盆子各l0g。每日l劑,水煎服,l日3~4次。用於脾肺氣虛證。
三、針灸療法
l.體針主穴取腎俞、關元、膀胱俞、中極,配穴取三焦俞、委中、委陽、三陰交、陽陵泉。每次各選1~2穴。睡眠較深者,加神門,心俞;面色恍白少華、自汗者,加肺俞、尺澤。
2.耳針取皮質下、神門、內分泌、腎、肺、脾。
四、激光療法
取穴關元、氣海、百會、足三裡、三陰交。以1.5~2.0mw的氦-氖激光照射。每穴照172分鐘,l日或隔日l次,6~10次為l個療程,連用2~3個療程。用於腎氣不固與脾肺氣虛證遺尿。
五、捏脊療法
操作方法:患兒裸露脊背俯臥檢查床上,醫者先用手掌按摩背部,然後沿小兒脊柱自長強穴開始,用兩手食指及拇指將皮膚提起,沿督脈上升,邊推邊捏至頸部風府穴,反復五遍,每遍捏推三下時,將兩手之間的皮膚向後提一下(走三提一),當推捏至風府穴時,再用兩拇指在每個棘突處按摩三下,尤在腎俞、關元俞及膀胱俞重點按揉。每日l次,3次為l療程。
【預防與調攝】
l.勿使患兒過度疲勞和情緒激動,控制睡前飲水量。傍晚前少飲水,臨睡前限制入量及排空尿、每晚尿床的患兒,夜間按時喚醒排尿,逐漸養成自控排尿的習慣。
首先正常的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