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做微量元素檢查,鉛80ug/l,參考值是0-100,镉為1。1ug/l,參考值為0-5。0,請問這是偏高嗎?醫生說得模稜兩可,讓喝重金屬硫蛋白口服液,有必要嗎? 您好,一般血鉛在100以下是可以接受的,您家小兒的情況也可能是多動症,與血鉛不一定有關。急性中毒病兒口內有金屬味,流涎,惡心,嘔吐,嘔吐物常呈白色奶塊狀(鉛在胃內生成白色氯化鉛),腹痛,出汗,煩躁,拒食等。
當發生急性鉛中毒性腦病時,突然出現頑固性嘔吐(可為噴射性),並伴有呼吸、脈搏增快,共濟失調,斜視,驚厥,昏迷等;此時可有血壓增高及視神經乳頭水腫。小嬰兒前囟飽滿,甚至顱骨縫增寬,頭圍增大。重症鉛中毒常有陣發性腹絞痛,並可發生肝大、黃疸、少尿或無尿、循環衰竭等。
少數有消化道出血和麻痺性腸梗阻。病兒大都不發熱或僅微熱。病期較長的患者並有貧血,面容呈灰色(鉛容),伴心悸、氣促、乏力等。
牙齒與指甲因鉛質沉著而染黑色,牙龈的黑色“鉛線”很少見於幼兒。四肢麻木和肢體遠端出現腕垂、踝垂征等在嬰兒時期較為少見;指、趾麻木則為較大病兒常訴症狀。有時可見肢體癱瘓,若發生肋間肌癱瘓,則可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
慢性鉛中毒多見於2—3歲以後的患兒,一般從攝毒至出現症狀約3—6月。
主要表現為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如癫痫樣發作、運動過度、攻擊性行為、語言功能發育遲滯以至喪失等,但無急性顱內壓增高的征象。此類慢性腦病可以是急性腦病的後遺症或與經常攝入過量的鉛有關。鉛中毒性腦病後遺症中的癫痫樣發作和行為改變到青春期可以逐漸減輕,但智力缺陷仍然持續存在;重症病例可有失明和偏癱。
近來有人發現視網膜點彩常出現在尿鉛排洩異常之前,不僅為鉛中毒早期體征,而且鉛吸收患者的陽性率也很高,但亦有、出現假陽性和假陰性的報道。 x線檢查:患者長骨干骺端出現密度增加,呈一白色帶,比佝偻病恢復期所見者寬大而顯著。铋、磷大量沉著於骨端,亦能出現同樣的白影,但很少見。2歲以前鉛中毒患兒的長骨x線改變常不明顯,甚至在嚴重病例也可能無異常改變。病兒腹部平片可見到不透光的物質存在。 治療1.杜絕鉛毒繼續進入
在輕症中毒病人,斷絕鉛的來源,已能遏止危重的症狀。對誤服大量含鉛藥物而致中毒的病兒,首先必須導吐(可用吐根糖漿),並用1%硫酸鈉或硫酸鎂洗胃,繼之向胃內注入硫酸鈉或硫酸鎂15~20g,使形成不溶性硫化鉛,然後再次洗胃,以清除沉澱出的硫化鉛。以後服用較大量牛乳或生蛋白,可使剩存鉛質成為不易溶解的鹽類,並可保護胃粘膜;再用鹽類瀉藥1—2次以導瀉。
2.促進鉛的排洩目前常用的祛鉛療法是將依地酸二鈉鈣na2caedtal5—25mg/kg加於5%葡萄糖液內配為0.3%一0.5%溶液,靜脈滴注或緩慢靜脈注射,使成無毒的依地酸鉛鹽由尿排出。
其每日總量一般不超過50mg/kg,在6~12小時內靜脈滴注,或分2次靜脈緩注,持續2—3天,間歇5—10天為一療程,一般可連續應用3—5療程,以後根據病情,間隔3~6個月再行驅鉛治療。靜脈用藥可能引起腎髒損害,故在治療過程中須經常檢查尿常規及腎功能,如有腎功能異常或無尿,應即停藥。小兒進行此項療法,最好先用小量,即以0.2g溶於5%葡萄糖溶液200ml中,在1小時以上的時間內徐緩地滴入靜脈,如4小時內無不良反應,再用上述劑量注射。慢性中毒可用肌注方法。此藥在胃腸道很少吸收,e.-i和鉛絡合成依地酸二鈉鉛被吸收到體內,增加鉛的毒害,故不宜口服。國產解毒藥二巯基丁二酸鈉治療鉛中毒的效果不亞於依地酸鹽,用量及用法見銻中毒節。重症病兒或當血鉛值超過4.83umol/l(100ug/d1)時,可用聯合療法。藥物劑量和用法如下:先用二巯基丙醇(bal),每次4mg/kg,每4小時1次,肌注;同時或稍後用依地酸二鈉鈣,每次 12.mg /kg(最大劑量每日75mg/kg)靜脈或肌內注射(上述二藥在不同部位肌注)。能口服的病兒盡快口服青酶胺,每日20~25mg/kg,分4次口服、最大日用量1g,用藥前應作青霉素過敏試驗。聯合治療3—5天,血鉛濃度降至正常,停用2天後再用下一個療程。在重復療程中,每日用量應酌減少(依地酸二鈉鈣每日50mg/kg,二巯基丙醇為每日15mg/kg)。以上藥物在應用過程中,均須注意其副作用,如病兒出現無尿,立即停用依地酸二鈉鈣。在用二巯基丙醇的過程中,勿同時應用鐵劑。無尿4小時以上者應同時作血液透析。病兒血鉛值在3.84—4.83umol幾(80一100ug/d1)時,依地酸二鈉鈣和二巯基丙醇應用2天,而後口服青酶胺5天。若腸道中無鉛,可單用依地酸二鈉鈣5天或用二巯基丙醇加依地酸二鈉鈣3天。血鉛值在2.88~3.84umol(60—80ug/d1)之間者,可用短期依地酸二鈉鈣或較長期青酶胺治療。血鉛值<2.88-3.84umol/l(60ug/d1)的病兒,除有其他鉛中毒症狀外,一般不需作驅鉛治療。此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鈉鈣(促排靈,cana3dtpa)排鉛效果亦好,可酌情應用。每次用量為15~30ug/kg,溶於生理鹽水中,配成0.2%一0.5%溶液,靜脈滴注,用3日停3日為一療程。在急性中毒時,也可應用枸橼酸鈉,使與鉛化合成構橼酸鉛,雖可溶於血內,但因不易游離,故無毒性作用,能由尿排出而不致中毒。每日劑量為3—8g(成人量),分數次口服,必要時可用2.5%溶液作靜脈注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