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貧血除服鐵劑以外,服用小劑量的葉酸(每日400ug)。孕婦服用小劑量葉酸不僅有利於預防貧血,還有利於預防先天性神經管畸形和先天性心髒病。但葉酸劑量不要大。 婦女貧血除鐵營養不足外,月經過多、功能性子宮內膜出血、子宮內置節育器、多次妊娠、多次流產等因素有關;慢性腸炎及消化吸收不良、瘧疾、腸寄生蟲感染(蛔蟲、鉤蟲、絛蟲)及包括艾滋病在內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也是造成貧血的原因,以上疾病除營養補充外,必須要到醫院診治。 貧血患者的食補佳品
芹菜炒豬肝,是一道富含鐵質和葉酸的菜肴。對於貧血傾向的婦女和嬰幼兒是日常食補的佳品。
我們知道葉酸在人體內不僅是脂肪及氨基酸代謝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輔助酶,其主要功能是輔助產生紅血球,防止紅血球變型。而鐵質則是制造血紅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綠葉蔬菜和動物肝髒中存在一定的葉酸和鐵質,其中尤以芹菜、菠菜中含量最為豐富。
原料:豬肝200克,芹菜300克(或菠菜200克),醬油25克,白糖20克,黃酒10克,濕澱粉30克。
制作:1.將豬肝去筋膜,用快刀切成薄片,用澱粉、黃酒和精鹽同豬肝片攪勻,待用。2.芹菜打去菜葉,取淨莖六兩,用清水洗淨,切成三公分長的段。3.將油鍋用旺火燒熱,倒入冷豬油,燒至六成油溫,投入豬肝,將其攪散,待變色後,倒入漏勺瀝油。4.鍋中留油少許,繼續旺火,投入芹菜煸炒,待熟前加入醬油、白糖、精鹽,用濕澱粉勾芡,再倒入豬肝,翻炒幾下,在鍋邊淋上少許香醋,即可出鍋裝盤。
特點:豬肝細嫩爽口,芹菜芳香味濃,香中帶酸,味道鮮美。
作用:豬肝每百克含鐵25毫克,芹菜百克含鐵8.2毫克。食用每份芹菜炒豬肝可攝取74毫克的鐵質。本菜肴尤其對婦女有益。
貧血的食補方 根據統計,亞洲女性罹患貧血的比例相當高,平均每四到五個女性中,就有一個是貧血患者;若以年齡分布來看,二十至二十四歲之間,罹患的比例約二成,二十五歲至二十九歲之間有三成。造成女性比男性容易貧血的原因,可以歸因於男性比女性循環血量多、女性較男性更需要鐵質,特別是在生理期、懷孕期,一但鐵質補充不夠,就很容易引起貧血。在臨床上,貧血的表現為皮膚蒼白、面色無華、疲倦、乏力、頭暈、耳鳴、記憶力衰退和思想不集中等。 貧血在中醫的治療辨症上多屬於「虛症」,其食物療養主要是以養心、健脾、補血為原則,在中醫補法中,常以血肉有情之品來調養,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有貧血困擾的人,應多攝取維生素c,因為維生素c有助於鐵質的吸收。 血糯紅棗粥 做法:將血糯米五十克、紅棗十枚與適量的冰糖,一起熬 煮成粥即可。 功用:補血。 桂圓蓮子湯 做法:將桂圓二十個、蓮子五十個,加適量清水,煮至蓮 子軟熟即可。 功用:健脾、安神、養血。 龍眼粥 做法:龍眼肉十五克、紅棗十枚、粳米五十克,以起熬煮 成粥。 功用:養心健脾,最適合貧血兼有失眠健忘者。 豬肝湯 做法:豬乾洗淨,切薄片。滾水中放入姜絲、豬肝片,稍 滾一會兒,再加入蔥段、酒,以鹽調味後即可食用 。 功用:補血。 羊骨粥 做法:先將新鮮羊骨捶碎,加水煎湯,棄骨,以湯代水煮 粥。粥成加入蔥、姜、鹽等調味後,食用。 功用:對於貧血具有畏寒者有良效。 阿膠芝麻核桃羹 做法:先將阿膠二百五十克烊化、芝麻二百五十克與核桃 肉一百五十克共搗細末,再加入桂圓肉五十克、適 量冰糖,一起隔水蒸二小時即可。每次加熱吃食二 匙。 功用:本品有補腎安神益血的功效。
參棗湯
材料:紅棗5枚、人參片10克、冰糖1小塊
功能:1.紅棗:味甘、性溫、補中益氣、治虛、潤心肺、生津補血、可養顏抗老化。
2.人參:味甘、性溫、可大補元氣,氣旺則精氣神自然 足。
作法:1.紅棗洗淨,和人參片一起放在小鍋內,加水一杯,小 火焖煮1小時間。
2.加入冰糖待溶化即可。
杞子南棗煲雞蛋
材料:枸杞子20克、南棗10枚、雞蛋2個。
作法:1.將枸杞子、南棗、雞蛋加適量的水一起放在鍋中煮熟 。
2.蛋熟後去殼取蛋再同煮10分鐘。
功效:補虛勞、益氣血、健脾胃。
鯉魚補血湯
材料:黑豆4兩、生姜2片、紅棗10粒、鯉魚1條、陳皮一小 塊、胡椒粉適量。
做法:1.鯉魚去鱗、鰓、鳍、內髒清洗乾淨,加少油在鍋中, 略煎至金黃色。 2.將黑上去瓤丹並清洗乾淨,放入鍋中,不用放油,炒 至豆衣裂開,再用清水洗乾淨,備用。
3.紅棗去核,生姜去皮,陳皮洗乾淨,備用。
4.水煮滾,先放入黑豆、紅棗、陳皮、生姜大火煮10分 鐘,再轉文火煮一個半小時,最後放入鯉魚,煮30分 。
功效:滋陰補血、益肝腎、明目安神、健脾補氣、利尿消腫。
紅棗羊骨糯米粥
材料:羊胫骨1~2根(豬骨也可)、紅棗30枚、糯米一杯
作法:1.將羊胫骨(或豬骨)敲碎。
2.紅棗去核。
3.將以上材料加入適量的水於鍋中熬煮。
功效:補脾益血、滋腎健骨。 “貧血”是指單位容積血液內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含量低於正常。正常成人血紅蛋白量男性為12—16克/100毫升,女性為11—15克/100毫升;紅細胞數男性為400一550萬/立方毫米,女性為350—500萬/立方毫米。凡低於以上指標的即是貧血。臨床表現為面色蒼白,伴有頭昏、乏力、心悸、氣急等症狀。
造成貧血的原因有多種:缺鐵、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礙等。缺鐵而影響血紅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貧血稱“缺鐵性貧血”,見於營養不良、大量成長期小量出血和鉤蟲病;急性大量出血(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食管靜脈曲張破裂或外傷等)所引起的叫“出血性貧血”;紅細胞過度破壞所引起的貧血稱“溶血性貧血”,但較少見;常伴有黃疸,稱為“溶血性黃疸”;缺乏紅細胞成熟因素而引起的貧血稱為“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缺乏葉酸或維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多見於嬰兒和孕婦長期營養不良;缺乏內因子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稱為“惡性貧血”,伴有胃酸缺乏和脊髓側柱、後柱萎縮,病程緩慢;造血功能障礙引起的貧血稱“再生障礙性貧血”。
貧血症狀有輕有重,取決於疾病性質、失血量為人體代償能力。
護理要點
◆給病人富於營養和高熱量、高蛋白、多維生素、含豐富無機鹽和飲食,以助於恢復造血功能。
◆缺鐵性貧血可多吃動物的內髒,如心、肝、腎以及牛肉、雞蛋黃、大豆、菠菜、紅棗、黑木耳等。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在療程後期可能出現相對缺鐵現象,要注意及時補充鐵劑。
◆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盡量不要去公共場所。住房要通風。忌服合霉素、氯霉素、磺胺類、退熱止痛片等抑制骨髓的藥物。
◆避免過度勞累,保證睡眠時間。
anemia,貧血的英語寫法 什麼是貧血? 不少人以為貧血是一種疾病,其實貧血並不是疾病,它只是伴隨各種疾病的一種症狀。 所謂貧血是指循環血液單位容積內的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或紅細胞比容(壓積)低於正常值的下限。這個正常值可因不同的性別、年齡、生活地區海拔高度的不同以及生理性血漿容量的變化而有所差異。一般地說,嬰兒和青春期前兒童的血紅蛋白比成人低,女性在青春期後與男性的差異明顯,妊娠期的婦女由於血容量的增加,血紅蛋白相對減少,久居海拔較高的居民的血紅蛋白比海平面居民的正常值高。因此,診斷貧血應綜合各種因素全面考慮。在實際工作中,通常要測每單位體積中血紅蛋白量、紅細胞數以及紅細胞比容。 世界衛生組織(who)1972年制訂的標准認為,血紅蛋白低於以下數值者為貧血:6個月~6歲l10克/升,6~14歲120克/升,成年男性130克/升,成年女性120克/升,妊娠婦女110克/升。國內掌握的貧血標准為(克/升):成年男性<125,成年女性<l10,孕婦<1根據血紅蛋白含量的不同,貧血的嚴重程度可分為以下四級:①輕度:血紅蛋白低限~91克/升,症狀輕微。②中度:血紅蛋白90克/升~61克/升,體力勞動後心慌氣短。③重度:血紅蛋白60克/升~31克/升,休息時已感心慌氣短。④極度:血紅蛋白<30克/升,常合並貧血性心髒病。
我國最常見的貧血症是缺鐵性貧血,由於鐵是制造血紅蛋白(即 血色素)必不可少的原料,如果鐵供應不足,血紅蛋白減少,即易形 成貧血。對於缺鐵性貧血,常用的補血藥如下: 硫酸亞鐵片 為二價鐵,易於吸收,療效顯著。若與胃蛋白酶合劑、維生素c同 服,則促進其吸收。而與四環素類藥物並用,可形成絡合物,相互妨 礙吸收。一般在飯後服用,可減少其對胃腸道的刺激,但仍可引起胃 部不適,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反應,偶可導致便秘。服藥後大便 呈灰黑色,為部分鐵在糞便裡排出的緣故。服用期間,不宜喝茶、喝 咖啡,或吃橄榄等食品,因其中所含鞣酸會與鐵結合產生沉澱,影響 療效。 富馬酸亞鐵片(富血鐵片) 口服後較易吸收,其含鐵量較高,奏效迅速,副作用較少。可用 於治療各種缺鐵性貧血。但對鐵過敏者,或有消化道潰瘍及潰瘍性結 腸炎、腸炎者禁用。其余注意點同硫酸亞鐵片。 枸橼酸鐵铵溶液 由於是三價鐵,不如硫酸亞鐵片、富血鐵片容易吸收,但無刺激 性,適用於兒童及不能吞服藥片的病人。因其含鐵量低,不適用於重 症貧血的病人。此藥遇光易變質,應貯放在冷暗處。服後應漱口,或 以玻管吸服,以保護牙齒。腹瀉病人慎用。 葉酸片 在人體內參與氨基酸及核酸的合成,並與維生素b12共同促進紅細 胞的生成和成熟,故用於各種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尤適用於妊娠期及 嬰兒型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用於惡性貧血時,需與維生素b12合用,可 防治其神經症狀。 維生素b12針劑 對骨髓造血功能及肝髒功能等均有一定作用。主要用於各種巨幼 紅細胞性貧血,或惡性貧血,療效較好。此藥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甚 至過敏性休克,故不可濫用。 輔酶維生素b12片 是一種新型的維生素b12。主要用於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營養不良 性貧血等。需避光密閉貯存。 肝精片 含有維生素b12、葉酸等成分,用於惡性貧血等。但作用較弱。 氯化钴溶液 可刺激骨髓,促進紅細胞的生成,主要用於再生障礙性貧血、腎 性貧血。飯後服。可能有厭食、惡心、腹痛等副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貧血病人除用藥物治療外,還要重視日常飲食, 並增加營養。沒有貧血的人,則無須服用補血藥。 可以吃一些桂圓,枸杞,紅棗,菠菜 孕期缺鐵性貧血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國內一些學者曾報告,天津、北京孕後期婦女貧血患病率分別為25.0%和32.3%。妊娠期共需要1200mg鐵,其中300mg用以滿足胎兒及胎盤需要,570mg供給母親生成紅細胞,其余補償生理損失。
此外,維生素a與缺鐵性貧血關系密切,一些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維生素a的缺乏往往與缺鐵性貧血共存,增加維生素a的攝人,可使貧血患者的血紅蛋白增加9g/l,補充維生素a還可以提高血清鐵及運鐵蛋白飽和度的水平。一些發展中國家給予易發生維生素a缺乏的人群強化維生素a食物實驗時發現,雖然鐵的攝人並無明顯的改變,但鐵的營養狀況得到了改善。
在孕婦貧血中,主要是由缺鐵引起,也有部分孕婦由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