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現在是寶寶補鈣很關鍵的時候,不知道有哪些食品是給寶寶補鈣的最好選擇呢? 媽咪寶貝補鈣十六問
q1:每天補鈣的最佳時間是什麼?
a:一般來說,任何方便的時候都可以服用鈣片,進行補鈣,這一點沒有特別嚴格的規定。
q2:補鈣過多會有什麼影響?
a:每個孩子缺鈣的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補鈣多少也不同。補鈣過多可使嬰兒囟門過早閉合,有可能限制腦發育。骨骼過早鈣化、閉合也會影響骨發育,影響寶貝的身高。此外,骨中鈣的成分過多,會使骨骼變脆、易折,還會使寶貝食欲不振,影響腸道對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導致便秘及缺磷。因此,鈣雖然是寶貝成長必須的元素之一,但也不是補得越多越好。
q3:補鈣劑需要吃到幾歲?
a:根據我國兒童膳食調查,我國兒童膳食鈣僅僅達到需要量的30%-40%。應該補充不足的鈣量,大約在150-300毫克,直到2歲或2歲半。補鈣的同時一定要補充維生素d。2-3歲後最好通過食物來滿足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鈣質,如有特殊情況請醫生來決定。
q4:在商場、藥店通過儀器的簡單測試就能確定是否缺鈣嗎?
a:近年來國內多數大城市的大商場在明顯位置常會看到擺放著商家提供的單光子骨礦物質含量測定儀,免費為過往購物的人群測定是否缺鈣。我不曾使用過這種儀器,不敢確定這種儀器是否真能准確地測定體內鈣的含量。我認為,寶貝到底缺不缺鈣應該去正規醫院,由醫生根據寶貝出現症狀、體征及血鈣化驗等確定。
q5:必須吃鈣劑才能達到補鈣的目的嗎?
a:補鈣可以通過食補與藥補兩種方式實現。一般情況下,如果經檢測寶貝不缺鈣,可以通過食補來維持體內鈣的平衡。如果缺鈣可通過調整飲食,並在醫生指導下適量服用鈣劑與vd補鈣。
q6:身體出現哪些情況時需要慎重補鈣?
a:如果寶貝骨骼線過早閉合,不長個兒,則可能是體內鈣沉積過多,不能再給寶貝補鈣。此外,過量服用鈣制劑,會抑制人體對鋅元素的吸收。因此有缺鋅症狀的寶貝應慎重服用鈣劑,宜以食補為主。
q7:可以長期服用鈣劑嗎?
a:是否長期服用鈣劑需視情況而定,最好由醫生來決定。如果寶貝缺鈣,則應在醫生指導下適量服用鈣劑。如果寶貝經檢測不缺鈣,並且每天都能通過飲食攝入足量的鈣,則無需長期服用鈣劑。
q8:患哪些疾病時需要補鈣?
a:嬰幼兒患佝偻病時需要補鈣自不必說。研究表明,很多成年人的疾病都與缺鈣有密切關系,如骨質疏松、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不過,是否必要補充鈣劑,還應由主治醫生根據患者的全面情況來決定。
q9:給寶貝喝含鈣的配方奶粉是否還需要再補鈣?
a:一般情況下,對於0-5個月的嬰兒,每日需要300毫克的鈣。5-11個月以上的嬰兒每日需要400毫克的鈣。1-3歲每日需要600毫克的鈣。如果能喝足夠量的配方奶,就已經能夠滿足一個正常嬰兒每日的鈣需求量,不必再單獨補鈣了。但在添加輔食時,由於奶量逐漸減少,還要再添加一些鈣劑補充。
q10:吃母乳的寶貝是否還需要再補鈣?
a: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品,且鈣磷比例最適合嬰兒腸道對鈣的吸收。因此,嬰兒在0-2個月的早期母乳喂養中可以不用補鈣。但母乳中的鈣質含量較少,從2個月以後就需要補鈣了。媽媽可以在寶貝飲水中加入適量的鈣進行補充,每天2-3次都可以,在添加次數上沒有嚴格的限制。
q11:什麼食物會影響鈣的吸收?
a:植物性的食物,如菠菜等一些蔬菜會影響鈣的吸收。由於蔬菜中多含有草酸鹽、磷酸鹽等鹽類,它們與鈣相結合生成多聚體而沉定,從而妨礙鈣的吸收。如果在食用菠菜等蔬菜前,用開水先把它們抄一下,這樣對鈣的吸收會好一些。油脂類食品不能與補鈣劑一起吃,因為油脂分解後會生成脂肪酸,它與鈣結合形成奶塊,不易被腸道吸收,鈣最終會隨大便排出體外,這將影響對鈣的吸收。
q12:如何促進鈣的吸收?
a:1、戶外曬太陽是天然鈣制劑。人體內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於皮膚中一種叫做7-脫氫膽固醇的物質,它經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後,能生成維生素d3,可以增進鈣在腸道中的吸收度。寶貝需要經常到戶外曬太陽,這樣可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開始時每天15分鐘左右,逐漸延長,一般最好每天在戶外曬太陽的時間不少於2小時。對於嬰兒來說,上午10點和下午2點的陽光最適合。
2、桔子汁或魚肝油與鈣補充劑一起吃,可以很好的促進鈣的吸收。
補鈣的同時服用魚肝油。需要注意的是,夏天不補,冬天必補,春秋天酌情補。
3、維生素d與鈣同吃,有利於鈣的吸收。
嬰幼兒身體生長很快,但食物種類較少,如果再不經常曬太陽,就會導致體內維素d缺乏,從而影響鈣的吸收。目前使用最普遍的維生素d制劑就是濃縮魚肝油。維生素d與鈣一起吃時就要注意按每天規定的量來補充,不可過量,否則會引起中毒。
q13:食補和藥補是否可以同時進行?如何平衡?
a:食補和藥補可以同時進行。采取食補的方法會更好一些,應盡量從天然食品中獲取每日所需的鈣。嬰幼兒如過量服用鈣制劑,會抑制對鋅的吸收,所以對有缺鋅症狀的嬰幼兒,在進行補鈣時應以食補為主。
q14:攝入足夠的鈣就一定能保證骨骼的健康嗎?
a:骨骼的正常生長發育,除其他元素外,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嬰幼兒的骨骼正處在快速成長階段,這就需要身體提供較多的鈣質。但不能只看鈣補充的多少,還要看鈣在體內是否得到良好的吸收,排洩是否在正常范圍內,如果這三項都正常,就能保持嬰幼兒的骨骼健康生長。
q15:可以從食物中攝入足量的鈣嗎?
a:食物當中鈣的來源很多,如果選擇得當,從中攝取每日足量的鈣是不成問題的。
牛奶是最佳的補鈣食物。豆制品的鈣含量也很豐富。動物骨頭湯含鈣也很高,在烹調時應多加些醋,以利於鈣的溶出。所以每天應多喝牛奶,再加上蔬菜、水果和豆制品的攝入,已經能夠滿足人體所需,這就不必另外再補充鈣片。對於12個月以上的嬰幼兒,應多吃一些奶制品、豆腐、蝦皮等,可從中攝取較多的鈣和營養。
含鈣食品主要包括:
1、牛奶、酸奶、奶酪等乳類和乳制品。
2、豆腐、豆漿等豆制品。
3、蝦皮、海帶、紫菜、海魚、魚骨粉等水產品。
4、其它食物:蛋黃、排骨湯、藕粉、根莖類的植物、芝麻、山楂等。
q16:不喜歡奶制品,可以用豆制品代替來補鈣嗎?
a:如果寶貝是乳糖耐受症體質,可以用豆制品來代替奶制品來補鈣。豆制品中所含的鈣質也比較豐富,如用豆制品來代替牛奶補鈣時,就需要多吃一些,以達到同比牛奶所含的鈣量。 一般如果陽光照射不好或比較少或人工喂養兒,寶寶從滿月開始就要補鈣,建議一直補到2,3歲.3個月前一般是小孩補充魚肝油.母親補充鈣.建議小孩口服伊可新,母親口服鈣尓奇d.3個月後小孩也可以適當補充鈣和魚肝油.但是不要過量啊.1-6個月嬰兒除食物外每日補鈣200毫克,維生素d400單位.7-12個月嬰兒除食物外每日補鈣300毫克,維生素d400單位.
我覺得食補比藥補要好多了,孩子多吃點海產品,象海魚,蝦,海帶,紫菜這些都是很好的,而且孩子要多曬曬太陽,曬太陽可以補充孩子體內的維生素ad,也有利於鈣的吸收
嬰兒用品專賣店用該有賣補鈣的,具體我也不清楚。還有讓寶寶多曬太陽,補充維d,有一種活性鈣是口服的,可以試試。在寶寶的輔食上多添加些肝、蛋。如果還在喂母乳,那麼媽媽也需要補充鈣。 食物鈣含量 食物鈣含量 芝麻醬1170淡水蝦325 芝麻946黃花菜301 蕨菜851黑木耳295 奶酪799南瓜子235 蝦皮2000海蟹208 海帶 455黃豆169 紫菜422鹌鹑蛋140
健康提示:在選擇《親子》醫學編輯給您推薦的10種含鈣量高的食物時,爸爸媽媽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對於添加輔食的寶寶,要根據年齡階段不同,為寶寶制作不同階段食用的湯、糊、碎菜或者硬食,以補充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鈣元素。
·蕨菜:脾胃虛寒的寶寶不宜多食。 寶寶從滿月開始就要補鈣,建議一直補到2、3歲。
補鈣還有一個吸收的問題,補得再多,不吸收也是白搭。同時補充ad(魚肝油)能幫助鈣的吸收,預防佝偻病,多曬太陽也會幫助鈣的吸收,一定要到戶外,不能隔著玻璃,因紫外線是不能穿透玻璃的。另外,嬰兒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也會影響吸收。
建議補鈣的同時補充一些腸道有益菌,如媽咪愛、合生元等(放心,有益菌不是藥,是多多益善的),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也是誘發小兒濕疹的根源,所以說小兒的大多數病,改善胃腸道是關鍵。
鈣吃的最普遍的是“金箍棒l-乳酸鈣沖劑”和“愛兒鈣沖劑”。魚肝油吃“貝特令”或“伊可辛”都可以。我推薦“伊可辛”,有一種花生油的香味,寶寶比較愛吃,而“貝特令”則比較腥。魚肝油每天最多一粒,多吃會中毒。
另外還有一種選擇,“健勝海洋鈣”分0~1歲與1歲以上的,要注意的是此種鈣粉裡已經含有了魚肝油的成分,故不必再另外添加魚肝油了,魚肝油不可以多吃,要中毒的。它非常易溶於水,極易被吸收,二來也省去了魚肝油的費用,比較經濟。
補充vd的誤區——不要濫服魚肝油!
有的媽媽覺得魚肝油是維生素d,多吃幾滴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殊不知維生素a或d過量會造成中毒。 孩子維生素a、d急性中毒,可引起顱內壓增高,頭痛、惡心、嘔吐、煩躁、精神不振、前囟隆起,常被誤認為是患了腦膜炎。慢性中毒表現為食欲不好、發燒、腹瀉、口角糜爛、頭發脫落、皮膚瘙癢、貧血、多尿等。 如發現以上症狀,要停服魚肝油,少曬太陽,立即到醫院急診。 這位家長,如果你確認寶寶每天都能曬足夠的太陽,主要是屁股、小手小腳,同時又擔心多補了魚肝油會中毒的話,可以隔天吃一粒魚肝油。其實主要看寶寶腸胃吸收好不好(若寶寶愛長濕疹也表示腸胃功能不好),我的寶寶就是吸收不好,我每天都給他吃鈣加魚肝油,並且好天都帶他出去曬很久太陽的。
但是,晚上的睡眠障礙也並不全是因缺鈣所致,一般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
●生理性哭鬧孩子的尿布濕了或者裹得太緊、饑餓、口渴、室內溫度不合適、被褥太厚等,都會使小兒感覺不舒服而哭鬧。對於這種情況,父母只要及時消除不良刺激,孩子很快就會安靜入睡。此外,有的孩子每到夜間要睡覺時就會哭鬧不止,這時父母若能耐心哄其睡覺,孩子很快就會安然入睡。
●環境不適應有些孩子對自然環境不適應,黑夜白天顛倒。父母白天上班他睡覺,父母晚上休息他“工作”。若將孩子抱起和他玩,哭鬧即止。對於這類孩子,可用些鎮靜劑把休息睡眠時間調整過來,必要時需請兒童保健醫生作些指導。
●白天運動不足有的孩子白天運動不足,夜間不肯入睡,哭鬧不止。這些孩子白天應增加活動量,孩子累了,晚上就能安靜入睡。
●午睡時間安排不當有的孩子早晨起不來,到了午後2~3點才睡午覺,或者午睡時間過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沒有人陪著玩就哭鬧。這些孩子早晨可以早些喚醒,午睡時間作適當調整,使孩子晚上有了睡意,就能安安穩穩地睡到天明。
●疾病影響某些疾病也會影響孩子夜間的睡眠,對此,要從原發疾病入手,積極防治。 患佝偻病的嬰兒夜間常常煩躁不安,家長哄也無用。有的嬰兒半夜三更會突然驚醒,哭鬧不安,表情異常緊張,這大多是白天過於興奮或受到刺激,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此外,患蛲蟲病的孩子[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