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怎樣教育自己的小孩?正文

怎樣教育自己的小孩?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今天我老婆回家不見了50元,結果是我兒子偷了,發現已經不是一次了,我該怎樣辦?
 
小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裡也在發生著變化,他們不只是想得到父母的關懷和照顧,更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贊美。不要一味的去看他們的缺點,如果他們是在肯定和贊美中長大,他們就會學會有愛心,也會去贊美別人,如果他們是在打罵聲中長大,他們就會變得很孤僻,把自己封閉起來,不願意和別人溝通,包括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們說什麼你都覺得不對,那他們就干脆不說,這樣一來小孩就和父母越離越遠,這有可能就是所為的“代溝”吧。

     現在是小孩大多就只有一個,都很嬌慣,其實這樣並不是在愛他和幫助他,這是在害他,要多給他一點獨立的空間,這樣他才會真正的慢慢長大,當然還要注意他心裡上的一些變化。古人雲“沒有教不好的小孩,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句話很有道理,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你教什麼他就會什麼,還有就是注意他有寫什麼特長,特長不一定非要是成績好,與學習無關的也可以。俗話說“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做父母的一定要放准孩子的位置,不然就要把資源當垃圾了。
 
在此建議家長,對孩子拿家裡錢的行為,輕易不要用“偷”這個字,原因有三:

其一,年齡較小的孩子,是非界限模糊,往往不把拿家裡錢去花當成一種嚴重的錯誤行為,只覺得沒經過爸爸媽媽同意不好,但花錢的需要占了上風,就去拿著花;

其二,有的孩子認為大人可以自主去做的事情,我也可以去做,爸爸媽媽可以自主花錢,我要錢,家長不給我或給得太少,拿家裡錢花是應該的;

其三,孩子本來是家裡的一個平等成員,因為小,不經過家長同意拿錢花固然是不對的,但畢竟花的是家裡的錢。所以,家長不宜用“偷”字來定義孩子的行為,應該用“拿”,這樣在心理上對孩子壓力小些,有利於教育。

孩子拿家裡錢花是為了滿足某種需要,比如買喜歡的文具、玩具,買喜歡吃的東西,玩游戲機或參與其他娛樂活動等。他們要滿足這些需要,以正當方式跟家長要錢往往通不過,於是采取私自去拿的辦法。

【支招】

雖說偷拿的是家裡的錢,但無論如何這也不是小事一樁;然而,面對一個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該怎麼做,才能在不傷害自尊心的前提下幫助他(她)走出這個誤區呢?

第一,家長發現問題後,不要怒不可遏,連打帶罵,而應盡量控制自己。應把孩子叫來,坐下來認真交談。讓孩子談是怎麼樣想的,花錢買了什麼東西,怎麼處理的。根據實情,給孩子重點分析兩方面問題:一是是非問題。聯系實際,給孩子講清如何對待錢會反映一個人的品質,小的毛病發展下去,會鑄成大錯。二是想花錢應該怎麼辦。告訴孩子,想買什麼跟家長說,家長給錢或不給錢是經過思考的,要錢就給對孩子成長沒有好處。如果家長平時忽視了孩子的某些合理需要,應該向孩子做自我檢討,讓孩子服氣。

第二,家裡的錢注意保管,不給孩子可乘之機。

第三,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孩子需要零花錢,有的家長一點不給是不妥當的。給多少零花錢要從實際出發,看家庭經濟條件和孩子實際需要,而且要指導孩子怎樣花錢。有了進步,及時表揚。

第四,在家裡專門准備一個抽屜或匣子,放上十幾元或幾十元錢,急需時取用。錢最好是一元一張的,還可有些零錢,裡邊放一個本子做記錄用。明確告訴孩子,這裡的錢在急需時可以拿去花,不過拿多少,找回多少,買什麼東西要記下來,還要寫明時間。這樣,把主動權交給孩子,孩子覺得家長信任自己,反而不會亂花錢。如果孩子花錢不當,要及時討論、引導,培養孩子合理消費的好習慣。

第五,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讓他明白,隨便花錢,那不是美,而是丑,能不花的錢一定不要花。

第六,教孩子學會存錢。壓歲錢和剩余的零花錢給孩子存起來,開一個活期存折,陸續存入,真正需要時,用多少取多少。這不僅能培養孩子積累資金的能力,而且能培養量入為出的好習慣。

總之,改變孩子拿家裡錢的行為,出發點首先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切不可一下子把孩子看扁了,隨意懲罰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長要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充滿理智,如果孩子出現反復的心理准備,用反復的教育去解決反復的問題。
 

寶寶一般在什麼時候隔奶最佳時段,之前我的寶寶是吃母乳的,不怎麼愛吃奶份?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