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不著.安眠藥也不起作用/ 睡眠是每人每天都需要的,大多數人一生中的睡眠時間超過生命的1/3。但是睡眠的確切定義,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著不同的內涵。最初法國學者認為:睡眠是由於身體內部的需要,使感覺活動和運動性活動暫時停止,給予適當刺激就能使其立即覺醒的狀態。後來由於人們認識了腦電活動,因此又認為:睡眠是由於腦的功能活動而引起的動物生理性活動低下,給予適當刺激可使之達到完全清醒的狀態。而近些年的研究認為:睡眠是一種主動過程,並有專門的中樞管理睡眠與覺醒,睡時人腦只是換了一個工作方式,使能量得到貯存,有利於精神和體力的恢復;而適當的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既是維護健康和體力的基礎,也是取得高度生產能力的保證。無論男女老幼,睡眠對生活在世上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睡眠對人類的身心健康有哪些積極的作用呢?主要的有以下幾點。(1)消除疲勞:在日常生活中誰都知道,在身體狀態不佳時,或在劇烈活動後感到疲憊不堪時,如果能美美地睡上一覺,則體力和精力就會很快得到恢復。這是因為人體內各組織器官,都處於不斷的生理活動過程中,一方面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另方面也積累起來大量的代謝廢物,這些廢物如乳酸等,當積累到一定程度,人就會感到疲勞,這是人體神經系統對體內代謝廢物積累所作出的保護性反應,此時如果不停下來休息,就會使人體生理功能受到傷害,神經系統調節失靈,人體的抵抗力也會有所下降。(2)防病祛病:有規律的生活起居,對於一個人的健康有著許多的積極作用。充足適宜的睡眠既可預防疾病的發生,也能在已患疾病時促使病情減輕與好轉。先從預防疾病的方面來說,有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實驗:用兩組猴子,一組是疲勞狀態下的猴子,一組是不疲勞的猴子,同時都注射等量的致病菌。結果疲勞組的猴子被感染患了病,而不疲勞的猴子卻安然無恙。可見,充足的睡眠與休息對於預防疾病的發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當一個人患了某種病或者感冒發燒時,在民間的一般處理方法是先讓病人睡上一覺歇息一下,病人一覺醒來後多數也能覺得輕松了許多。這其中不是沒有道理的。美國哈佛大學科留卡博士認為,哺乳動物能把體內細菌制造的胞壁酸貯存在腦內,促進睡眠,以保證人體正常休息的需要,這一點在患病時尤為重要。當人們患病後,細菌再生的胞壁酸就會增加,從而使睡眠增加,隨之機體的免疫過程也相應增加,從而有利於疾病的痊愈。(3)促進發育:對於一個處在生長發育時期的少年兒童來講,身體發育狀況的好壞,與睡眠質量的好壞有著頗為密切的關系。少年兒童的生長發育是由生長激素控制的,生長激素分泌的充足則孩子發育的就好一些,如果生長激素分泌減少,則孩子的生長發育就會遲緩。這種有促進生長發育作用的生長激素,多數是在睡眠過程中分泌出來的,醒來以後則分泌減少或停止。所以,要想使少年兒童能很好的生長發育,就必須讓他有足夠的睡眠。(4)提高智力:一個人工作效率的高低,對事物接受與反應的敏捷度,以及記憶能力、思維能力等,均與他的睡眠好壞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尤其是年齡尚小的學生,其智商的高低,學習成績的優劣,與睡眠充足與否的關系更為密切。有研究資料表明,7~8歲小學生的學習成績,明顯地與他們的睡眠時間長短有關。那些每天睡眠少於8小時的孩子,61%的人學習差,有的還跟不上班,39%的人勉強達到平均分數線,但沒有一個是名列前茅的。然而,在每晚睡眠時間達10個小時左右的孩子中,只有13%的人是功課較差的,76%的孩子學習成績中等,11%的孩子則學習優良。表明了孩子的睡眠與他的智力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每位小學生的家長,為了使孩子學習成績更好一些,一定要先讓孩子睡足覺。(5)延長壽命: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於睡眠,這對於一個珍惜時間的人來講好似是一個時間的浪費,其事實卻不然。一個人如果沒有充足的睡眠,則可使他的壽命明顯縮短。現代科學研究證實,人在睡眠中身體內一切生理活動均會減慢,處於恢復和重新積累能量的過程。如果長時間的不睡覺或失眠,輕者可造成神經系統功能紊亂,使機體免疫功能下降,重者可導致衰亡。有人在化驗睡眠不足者血液時發現,其血漿總脂,β-脂蛋白和膽固醇增高,這是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柯立普克對100萬名美國人進行了長達6年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每晚平均睡7~8小時的人壽命最長,睡眠時間超過或低於這個平均數愈多者,提早死亡的可能性就愈大。如成人睡眠每天不足4小時,其死亡率比每天睡足7~8小時的人高180%。柯立普克教授研究的結論是:適度的睡眠有利於延長壽命。美國聖地亞哥的克利布凱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通過調查了100多萬人的研究,他們也發現,30歲左右的人,一天睡眠時間如果低於5小時,他們的死亡率要比睡眠正常的人高10%;60歲以上的老年人,睡眠時間過多, 不可以吃安眠藥。失眠的調治要盡量避免服用抗焦慮藥和西藥安眠藥。小劑量短時間使用安眠藥是醫生給患者治療失眠的慣用手段之一,但安眠藥有依賴性與成瘾性,可抑制呼吸,使記憶力減退,嚴重時還可能導致昏迷、呼吸抑制。除此之外安眠藥還具有易產生耐受性(較長時間使用同一種安眠藥,要達到同樣的效果,藥物的劑量要不斷地加大)和依賴性(包括精神依賴和軀體依賴,突然停藥可引起戒斷症狀如失眠、焦慮、頭痛、惡心,嚴重時可誘發癫痫發作)的特點。現在研究發現,安眠藥還會帶來情感和欲望的缺失和障礙,降低性能力,影響性功能,嚴重影響了正常人的幸福生活。
失眠的調治要注意調整情緒、規律作息,加強心理調節和適當的多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你可以應用非處方鎮靜助眠藥如谷維素片、維生素b1、維生素b6及純中藥制劑如九味神安膠囊等調理治療。如谷維素具有調整植物神經功能、穩定情緒、減輕焦慮和緊張狀態、改善睡眠的作用,可用於神經衰弱的治療,而且谷維素可與維生素b1合用。九味神安膠囊能夠鎮靜安神,固精鍵脾、補氣養血,所以能有效調治神經衰弱和失眠。維生素b1是身體糖代謝所必需的物質,缺乏時,就可能引起心髒、神經及消化系統功能障礙。本品可用於營養不良以及神經衰弱的輔助治療,一般都是與谷維素合用來治療神經衰弱。維生素b6主要作用在人體的血液、肌肉、神經、皮膚等。功能有抗體的合成、消化系統中胃酸的制造、脂肪與蛋白質利用(尤其在減肥時應補充)、維持鈉/鉀平衡(穩定神經系統)。缺乏維生素b6的通症,一般缺乏時會有食欲不振、食物利用率低、失重、嘔吐、下痢等毛病。嚴重缺乏會有粉刺、貧血、關節炎、小孩痙攣、憂郁、頭痛、掉發、易發炎、學習障礙、衰弱等. 使用的聯合用藥方法,就是谷維素、維生素b1、維生素b6與純中藥制劑九味神安膠囊等聯用,效果較好,取得了良好滿意的臨床調治效果。
現代醫學的發展和中醫藥科技的進步,調治失眠、神經衰弱等症並不再是疑難雜症,我們患者要面對的,關鍵是有積極、樂觀、愉悅的精神狀態和必要的信心。
注意以下影響睡眠的行為 1.臨睡前的三小時內吃的太飽。 2.睡前飲茶、咖啡、吸煙等。 3.擔心自己不能入睡或強迫自己入睡,越躺越不容易睡著。 4.睡前思考:比如總結今天的工作、規劃自己明天的行為等。 5.女性戴首飾、乳罩、不卸妝睡覺。 6.睡前生氣上火。 7.睡前做劇烈體育活動(房事除外); 以上幾點不良的睡眠習慣,如果你的失眠是其中一種,那麼針對其中加以改善,輕松入眠將不是件難事。
有利於睡眠的行為 1.在入睡前的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做一些使自己放松下來的事情,如洗個澡,安靜地閱讀等。 2.睡眠前後減少置身於強烈燈光下的時間。 3.睡前飲料:菊花茶、蜂蜜、牛奶。 4.定時睡覺。 5.半夜失眠就起床做點他事,比如:廣播操、看會書。 6.有一個好的床墊或枕頭。 7.睡眠房間沒有電子干擾,比如:電子數顯鬧鐘、電腦、電視、手機、電熱毯等 8.起床後在床上養神三五分鐘再起來。 以上幾點有利於的睡眠習慣,如果你能夠養成的話,輕松入眠將不是件難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