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蟲牙要拔掉嗎?一般什麼時候換牙? 孩子在換牙前如果發現蟲牙,要及時填補, 否則會影響到新換的恆牙,孩子一般在六歲左右開始換牙, 患牙是家長要格外注意牙齒的清潔衛生。 孩子換牙時應注意 注意1:乳牙脫落的時間和順序 乳牙脫落有一定的時間和順序, 牙齒的脫落通常從下邊的兩顆門牙開始,繼而是上面的兩顆門牙。 最常見的是下前恆牙在乳牙內側長出,上前恆牙在乳牙的外側長出, 看起來像是雙層牙。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應盡快帶孩子去醫院拔除滯留的乳牙,騰出位置,以利恆牙萌出。 注意2:恆牙萌出是否有困難 乳牙過早脫落,孩子習慣用牙床咀嚼、舔吮,牙床會變得肥厚, 阻礙恆牙萌出。因此,如果孩子已到換牙的年齡而恆牙未長出, 應帶孩子及時到醫院檢查,以取得醫生的幫助。 孩子缺鈣也是恆牙遲遲萌出的重要原因,父母要及時給孩子補鈣。 換牙時前恆牙從乳牙的下方或內側萌出, 萌出的恆牙即為成人牙齒的大小,出現輕度擁擠、扭轉是正常的, 可隨鄰牙的萌出和颌骨的生長發育而自行調整排齊,只要不是反牙( 即地包天),一般不必矯治,但要定期觀察,最長不應超過半年。 如在乳牙完全替換後仍排列不齊,應及時就診,以免因延誤治療, 造成矯正困難。 注意3:糾正孩子不良習慣 在換牙期,乳牙與恆牙共存,恆牙剛剛萌出,特別是作為“ 咬合關鍵”的“六齡牙”,體積大、咬合面窩溝多, 容易滯留食物殘渣,加之多數兒童刷牙不徹底,常容易發生齲壞。 此時最重要的是教會孩子正確地刷牙。在換牙期, 乳牙松動即將脫落時,兒童常習慣用舌舔松動的牙, 這是一種不良習慣,會影響恆牙的正常萌出,應及時給予糾正。 注意4:牙齒錯位咬合會影響容貌 兒童在換牙期,牙齒在替換,颌骨在發育,隨之逐漸建立咬合關系, 有時會出現暫時性的錯位咬合,在牙齒的發育過程中, 往往能自行調整而恢復正常。有的錯位咬合, 如因上唇唇系帶位置過低而造成上前牙間隙過大,不能自行調整, 會影響顏面發育,應去醫院診治,否則將影響孩子的容貌。 注意5:預防和治療乳磨牙齲病 換牙期乳磨牙易患齲病,如齲齒引起根尖病, 可影響繼發恆牙的生長萌出, 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齲病的及時治療和預防,絕不能有“ 乳牙遲早要換,壞了也不必治”的錯誤觀念。醫生忠告: 應當盡量使乳牙保留到恆牙萌出,如乳牙過早缺失, 常導致繼發性恆牙萌出間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齊。 注意6:換牙時宜多吃耐嚼食品 孩子到六七歲左右,恆牙就開始陸續萌出,替換原有的乳牙。 有些孩子恆牙雖已萌出,乳牙卻常常不肯“讓位”, 迫使恆牙不得不從乳牙的內側長出,形成“雙層牙”, 造成恆牙排列不整齊。 引起乳牙滯留遲脫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孩子進食過於精細, 沒有充分發揮牙齒的生理性刺激。牙齒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 咀嚼食物能促進乳牙牙根的生長發育以及自然吸收、脫落。 因此,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應讓孩子多吃些耐嚼食物, 以保持對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時脫落。 當孩子門牙和後磨牙都已萌出,可給其增加些芹菜、玉米、 蘋果等食物,使換牙順利完成,讓孩子擁有一口健康整齊的牙齒。
換牙,是每個孩子必定經歷的一個過程。作為家長, 應密切觀察孩子的牙齒發育情況,以便孩子順利地度過換牙期, 長出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齒。 (1)注意觀察孩子換牙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 小小的乳牙己經不能適應長大的颌骨和日益增強的咀嚼力。 乳牙從6歲左右起陸續發生生理性脫落, 到12歲前後全部為恆牙所代替。由於恆牙牙胚在颌骨內的生長、 發育及向牙齒咬合面方向的移功,使乳牙根部組織被吸收, 乳牙逐漸松動,最後造成脫落。脫落的乳牙是沒有根的, 脫落面呈蠶食狀。孩子乳牙脫落時應注意觀察, 以便和乳牙牙根折斷區別。 (2)盡量避免孩子受損傷 有些家長發現孩子新生的恆牙是松動的,由此而感到不安與疑慮。 實際上這是因為剛萌出的牙齒,牙根尚未完全形成, 牙髓腔和根尖孔均很大,根尖部牙骨質很薄造成的。 這個時期如一旦受到外傷及感染,牙根根尖部發炎, 根尖孔就不能再閉合,治療起來十分麻煩。 孩子換牙的年齡正是活潑好動的時期,很容易在奔跑、嬉戲、 打鬧中突然發生碰撞、摔跌等意外情況導致颌面部外傷, 其中上前牙又是特別容易受損的部位。 所以在這個時期家長更要注意讓孩子避免受損傷。 (3)門牙間隙不必損憂 有些家長發現小兒新長出的兩顆門牙之間出現了空隙, 有的甚至呈八字形,為此擔心孩子的門牙長不好。其實, 恆牙的萌出是有一定的時間和次序的。上前中切牙(俗稱門牙) 萌出的時間是6一9歲,側切牙為7一11歲。所以在7一11歲時,孩子的兩顆門牙間會出現空隙, 只要等到側切牙萌出後,間隙就會自然消失。 偶然也可能是兩顆門牙之間存在著多生牙造成兩只門牙間的空隙, 這可以通過x線攝片檢查確定後拔除多生牙,使間隙關閉。 (4)“虎牙”不可拔除 在乳恆牙交換的次序上,尖牙的萌出要晚於第一雙尖牙, 由於尖牙萌出時前牙區牙槽骨的地盤被其他牙齒占滿了, 只能偏唇側仗出,所以有一部分小兒的尖牙常常向唇側突出形成“ 虎牙”。有的家長嫌此牙難看,要求醫生拔除,這是錯誤的。 尖牙是全口牙中牙根最長、最粗壯的一顆牙齒, 它撕裂食物的作用是其他牙齒不能替代的,倘若喪失, 往往造成小兒無法“啃甘蔗”、“吃排骨”,也影響咀嚼力。 若需矯正,醫生也是通過拔除第一或第二雙尖牙達到矯治的目的。 (5)了解“暫時性錯合”期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乳恆牙交替時期,牙齒的排列常常是錯雜的, 有時甚至是零亂不堪的,醫學上稱為暫時性錯合。 有些家長為此十分擔憂,要求醫生盡早的給予矯治。其實, 人體牙齒有排列整齊的潛在傾向,在乳恆牙交替時, 牙齒排列有自行調整的可能,在乳恆牙交替未完成前, 不必急於矯治,應觀察隨訪,有些孩子的恆牙會慢慢排列整齊的。 即使需要矯正,也應在乳恆牙交替完成以後進行。 通常在13一15歲,此時恆牙萌出達到了一定高度, 各咱矯治器的制作和佩戴才能准確和有效。
要想牙換好咀嚼鍛煉不可少 兒子到了換牙的時候.可是新牙長出來了,而且越長越大, 舊的乳牙卻總是不掉。兒子吃起東西來感到很別扭。 我也有些擔心了。奶奶卻說:“沒事兒,小孩子換牙都是這樣。” 就這樣過了幾天,舊的乳牙還是牢固地長在那裡, 我擔心這樣會使新牙長歪了,於是就帶兒子去看牙醫。 牙醫檢查了兒子的牙,告訴我和兒子,這顆舊的乳牙必須拔掉. 否則,新蔭發的恆牙就會從乳牙的舌側或唇側長出,形成“雙層牙” ,造成恆牙排列不整齊。兒子的這顆牙拔掉了。我問牙醫:“ 孩子的乳牙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他以後每換一顆牙都要這麼麻煩嗎?”兒子也很奇怪:“ 為什麼別的同學換牙不用拔呢?”牙醫給我們做了簡單的解答:“ 引起乳牙滯留遲脫的原因很多, 最常見的是因為孩子吃的食品過於精細, 沒有充分發揮牙齒的生理性刺激。牙齒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 咀嚼食物能促進乳牙牙根的生長發育及其自然吸收、脫落。因此,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應讓兒童多吃海蟄、牛肉干、花生、甘蔗、 五香豆等耐咀嚼的食物,以保持對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 促進乳牙及時脫落。當孩子的前門牙和後磨牙都已萌出後, 可增加粗纖維食物的攝入,如食用芹菜、玉米、蘋果等, 使換牙順利完成。”我和兒子這才明白了, 原來換牙與吃東西還有關系呢。回家後, 我們把牙醫的話告訴了奶奶。奶奶說:“是呀, 現在的東西越來越精細,又怕孩子不好消化.家裡做的飯也是軟的, 爛的多,看來還真得改一改了。”
小孩換牙要防乳牙不掉 小孩到了五六歲就開始步入換牙階段。一般而言, 恆齒會在乳牙的正下方,在萌出的過程中,會將乳牙的牙根吸收掉, 結果乳牙就如同大樹少了樹根一樣,牙根變短了,慢慢地動搖, 直到脫落為止,即使不拔它,乳牙也會自己掉下。 有的小孩換牙的過程中會出現乳牙尚未脫落, 恆齒卻已經長出的情況,一些家長認為這是鈣質太多的緣故, 其實這種情形與鈣質多不多沒有太大關系。主要是乳牙排列很密, 而恆齒較大顆,原本乳牙的位置無法容納新牙, 於是新牙無法正常地長在乳牙正下方,以致乳牙的牙根未被吸收掉, 而出現舊牙不掉、新牙已長出的情況。 牙科醫師指出,孩子換牙時出現新舊牙並存的情況,應把乳牙拔掉。 乳牙拔掉後,永久齒會因舌頭推擠的力量, 而慢慢地移動到原來乳牙的位置,此時如果有足夠的空間, 則永久齒就能長得正。若對新舊齒並列的情況置之不理, 有可能會造成牙齒排列不整,或者造成嚙合不正, 也容易因潔牙不完全而導致蛀牙。所以, 家長對小孩換牙期的新舊牙重疊現象,家長要特別留意,正確處理。
換牙齒也要“講紀律” 越來越多的大孩子、小孩子開始關注自己的口齒美容,或帶牙套, 或做手術,說是武裝到牙齒,一點也不過分。 據說,在日本、歐美等國家,帶牙套也被視為一種時尚。其實, 不是牙套流行了,而是散漫的牙齒多了,肆無忌憚的生長, 影響了主人的外觀。 事實上,如果以嚴格的“標准正常颌”為參照數據, 我國青少年牙列不齊率可高達80-90%。知道了這個數字, 我們也就不難理解, 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孩子的牙齒問題。 引起牙列不齊的原因,既有人類進化因素,更有環境和替換因素。 需要提醒家長們知道的是,矯治牙列不齊最好從12歲開始, 在此之前,孩子的乳牙可能還未替換完成,而在此之後, 又需花費更多的矯正時間和精力。 為何難覓“齒如編貝”的美人 古人在形容美人的時候,常常會用到“齒如編貝”這個詞。 依照現代的審美理念,牙齒潔白又整齊的人,不僅美麗,更增自信。 為何現在“齒如編貝”如此少見,而牙列不齊的人卻如此之多呢? 市九醫院的沈剛醫生解釋了原因。 首先是進化的因素。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有許多器官在退化, 並且各器官的退化程度不一。 相對較小的牙槽骨無法容納相對較大的牙齒, 於是導致了牙齒的擁擠不齊。 其次是環境因素。由於“食不厭精,燴不厭細”, 咀嚼功能得不到充分的發揮,牙槽骨得不到足夠的刺激, 限制了颌骨的生長,從而引起牙齒擁擠。還有的孩子小時有吮指、 舔舌、咬下唇及用口呼吸的習慣, 對牙齒的正常萌出及其位置排列產生了不良影響, 也能引起牙列不齊。 替換障礙。如乳牙的過早失去或逾期不落等, 會引起繼承恆牙的萌出錯位,也是導致牙列不齊的重要原因。 “不過,生活中牙齒排列絕對整齊的理想颌是非常難找的, 一般人能夠達到標准颌就不錯了。所以,沒必要因此影響自信心。” 上海市六醫院口腔科的鄒德榮醫生說。 小兒什麼時候開始學刷牙 經研究證明四環素類藥物能引起小兒牙齒變色, 要及時給小兒添加既能補充營養,又能幫助乳牙發育的輔食, 如添加餅干、烤饅頭片等,以鍛煉乳牙的咀嚼能力。 在小兒2個月左右適當添加些蔬菜、水果。 不少家長常等孩子能自己刷牙時才開始培養刷牙的習慣, 但為時已晚。兒童出生後6個月左右乳牙一旦萌出[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