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齒”,為人類逐漸退化的器官,臨床變異較多,它萌出時常發生各種類型的阻生,導致智齒冠周炎的也很多見。正常牙齒的萌出有比較恆定的規律性。據很多資料表明:各牙的萌出有一定的時間和順序,女性的萌出略早於男性,下颌牙的萌出早於上颌牙,左右兩側的同名牙萌出的年齡大致相同等,牙齒的萌出與牙齒發育的遲早有關,發育早者,萌出也早;發育晚的遲萌出。各人牙齒萌出的年齡差異較大,如有的小兒在1歲左右乳牙才開始萌出,仍屬正常現象。牙齒的萌出也沒有不舒服的症狀。若牙齒早萌(距換牙6個月以內)或遲萌(距換牙6個月以上),乳牙或新生恆牙疾患、乳牙滯留等,切勿盲目著急或隨意處理,應找口腔專科醫生詳細檢查其原因,看是否有局部或全身性疾病,有無先天性恆牙缺失,給予相應的治療和指導。 牙齒是口腔器官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口腔中的牙齒形態各異,大致可分為三類:前邊扁平像鏟狀的叫切牙(俗稱門牙),上下共有8個,切牙的功能是咬斷食物。緊挨著切牙像矛狀的叫尖牙(俗稱犬牙或虎牙),上下共有4個,尖牙主要的功能是撕咬富有纖維的食物。再後面的牙像不規則的四方形,表面有幾個牙尖窩溝像磨盤一樣叫磨牙(俗稱臼齒),乳磨牙共有8個,而恆磨牙又分兩小類:
①前磨牙共有8個;
②磨牙共有8-12個不等,因為第一、第二磨牙每人共有8個,還有4個第三磨牙則各人數目不一定相同。這是為什麼呢?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生活越來越好,所吃的食物由生吃變為熟食,由硬變軟,而且越來越精細,需要咀嚼的力量越來越小,逐漸導致颌骨退化、縮短,造成第三磨牙沒有生存區域,退化沒有了;或者雖有第三磨牙,卻沒有足夠萌出的位置,形成多種形式的阻生,稱之為阻生牙。磨牙的主要功能是磨碎食物。 牙痛 【簡介】牙痛是指牙齒因某種原因引起的疼痛。痛時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牙龈腫痛。7~8歲的兒童因乳牙開始脫落,加上不良衛生習慣如吃零食、臨睡前進食、甚至含有糖或食物睡覺等,最易出現本病症。現代醫學認為,本病形成的原因很多,除常見的齲齒外,急性根尖周圍炎、牙周圍炎、牙龈炎、牙本質過敏等均可導致本病症的發生。中醫認為外感風寒、風熱,脾胃有熱,郁而化火及腎氣虛弱,虛火上炎等均可導致牙齒疼痛。臨床常見患齒疼痛且每遇冷、熱、酸、甜等刺激而加重,常伴心煩不寧,神疲倦怠,懶言,不願進食等。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兒坐位或臥位,家長以拇指或中指點揉風池、風府穴各1分鐘。 (2)按揉雙側合谷、內庭穴各1~3分鐘。 (3)患兒坐位,家長站其身後,以雙手中指指腹按壓雙側缺盆穴1分鐘,然後慢慢把手松開,如此,反復操作2~5遍。 (4)提拿肩井穴3~5遍,手法操作時要輕柔。
2.隨證加減
(1)風火牙痛:牙齒脹痛,受熱或食辛辣之物疼痛加重,患處得冷則痛減,牙龈紅腫,不能咀嚼食物,或腮腫而熱,口渴,舌質紅,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按揉太陽、曲池穴各1分鐘。 ②家長以掌根蘸酒平擦患兒背部1~3分鐘。 (2)風寒牙痛:牙龈疼痛,初起輕微,逐漸痛甚,熱飲舒適,遇風或飲冷疼痛加劇,時惡風寒,口不渴,舌質淡紅,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拿揉上下肢部肌肉並做掌擦每部位3~5次。 ②分推肩胛骨100次。 (3)胃火牙痛:牙龈疼痛,牽引頭腦,或牙龈發紅腫脹,腫連唇舌腮頰,面紅耳赤、口渴,時欲飲冷,口氣熱臭,惡熱喜冷,大便秘結,尿黃,舌質紅,舌苔黃少津。常用手法加 ①逆時針摩腹3~5分鐘。 ②按揉足三裡、三陰交穴各1分鐘。 ③按揉大椎穴1分鐘,並施局部擦法,以熱為度。 (4)虛火牙痛:牙隱隱作痛或輕微痛,午後疼痛加重,牙龈微紅微腫,久則龈肉萎縮,牙齒浮動,咬物無力,唇赤顴紅,咽干咽痛,虛煩不眠,腰腿酸痛,舌質嫩紅,舌苔少。常用手法加 ①搓擦湧泉穴2~5分鐘。 ②橫擦腎俞、命門穴及尾骶部,以熱為度。 ③按揉太溪、行間穴各1分鐘。 top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兒仰臥,家長以兩手拇指緊貼患兒前額部,由中間向兩邊摩動、反復操作1分鐘。 (2)以兩手拇指指腹點揉太陽穴,先輕後重約1分鐘。然後用手掌反復挾提頸項部肌肉約1分鐘。 (3)以兩手五指徽屈、彼此張開,指端著力,由前額部向後枕部按摩,反復操作2~5分鐘。 (4)按揉下關、合谷、內庭穴,每穴施術1分鐘。 (5)掐揉足三裡、三陰交、湧泉穴,每穴約半分鐘。
2.隨證加減
(1)上牙痛者,加按揉下關、迎香、人中穴各1分鐘。 (2)下牙痛者,加按揉合谷、頰車、翳風穴各1分鐘。 top
生活調理
(1)注意口腔衛生,提倡一日三餐後刷牙。 (2)糾正不良習慣,培養正確的生活規律,臨睡前不吃甜食,特別是嬰幼兒,不要含著乳頭吃著奶睡覺,較大的兒童要糾正吃零食的習慣 (3)保護口腔,減少刺激,避免冷、熱、酸、甜食物的接觸。 要補的,不能補的話要拔掉,否則會影響新長出來的牙齒的. 得到醫院去看,壞的得補,否則換了牙也不好。有的家長認為還換牙呢壞了也沒事這是錯誤的。要及時去看千萬不能耽誤。 替換障礙。如乳牙的過早失去或逾期不落等,會引起繼承恆牙的萌出錯位,也是導致牙列不齊的重要原因。 “不過,生活中牙齒排列絕對整齊的理想颌是非常難找的,一般人能夠達到標准颌就不錯了。所以,沒必要因此影響自信心。”上海市六醫院口腔科的鄒德榮醫生說。 小兒什麼時候開始學刷牙 經研究證明四環素類藥物能引起小兒牙齒變色,要及時給小兒添加既能補充營養,又能幫助乳牙發育的輔食,如添加餅干、烤饅頭片等,以鍛煉乳牙的咀嚼能力。在小兒2個月左右適當添加些蔬菜、水果。 不少家長常等孩子能自己刷牙時才開始培養刷牙的習慣,但為時已晚。兒童出生後6個月左右乳牙一旦萌出,在哺乳或進食後,家長應把紗布套於食指,幫助清潔牙面,3歲前後教會濑口,4歲前,由家長監督協助兒童刷牙。 兒童宜采用順刷法,先用刷頭較小,刷毛較軟的兒童保健牙刷,順著牙冠的方向刷牙,可以刷去牙齒上的食物軟垢,同時對牙根起到按摩作用。小兒宜選藥物牙膏,如含氟牙膏等,可以使牙釉質再礦化和防止細菌附著於牙面。 另外,家長應督促孩子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你的孩子牙齒整齊嗎 怎樣知道孩子有無牙列不齊呢?下面是九院錢玉芬副教授為我們總結出的牙齒不齊的四種主要表現,對照著看看寶貝的牙就明白了: 牙齒擁擠 牙弓中的牙齒不是排列成自然美觀的弧線,而是向前突出或向內凹入,甚至互相重疊。 上前牙突出 上牙弓前段的牙齒向前突出,並且帶動上嘴唇上翹,嚴重的可導致嘴唇不能自然閉合。 下前牙突出 與正常颌相反,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前面,並帶動下嘴唇向前突出。 上下牙前突 即俗稱的“暴牙”。上下牙齒同時向前突出,使整個唇部向前突出,嚴重的致上下唇不能自然閉合,形成“開唇露齒”。 幾歲是矯齒的最佳時機 到12歲左右時,口腔內恆牙已大多萌出,牙齒不齊也已基本定型。而這一時段,孩子颌面部的發育仍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期,從而使牙齒移動及牙槽改建的效率達到最佳水平。加之此時孩子心理發育已日趨成熟,所以,牙科醫生們普遍認為,12歲是進行牙齒矯正的最好時機。 牙齒矯正主要通過配戴矯正器進行。在配戴矯正器之前,醫生會先給孩子拍照,以了解颌骨的發育情況,進行方案設計,有時候還可能要先撥除排在後面的第一、第二尖牙,以騰出足夠的空間讓牙齒正常排隊。 給牙齒安上矯正器後,初期需要每一至二周到醫院進行復查,由醫生對矯正器的松緊度進行調節,以後復查時間可延長到一至二個月。在這一過程中,家長需要做的是配合醫生,幫助孩子克服因配戴不適而帶來的酸脹、刺痛感,保護好矯正裝置,配合做好橡皮圈的更換、口外弓的應用等,嚴格遵循醫生的要求准時復診等。 通常矯正器要戴兩年左右才能達到較穩定和滿意的標准颌狀態,而此後還需要戴半年到一年左右的保持器,以進一步鞏固矯形成果。所以,牙齒矯正也是一個漫長而略感痛苦的過程,家長和孩子都應有相應的心理准備。 正常情況下兒童從6歲左右開始換牙,乳牙開始生理性脫落,替換乳牙的恆牙相繼萌出,到12—13歲時,全部乳牙為恆牙所代替。這便是兒童換牙期。
兒童換牙期間的順序是:兒童6歲左右緊靠最後一個乳磨牙的後方長出第一個恆磨牙,也叫六齡磨牙;比下中切牙的長出稍早或同時,6歲左右乳下中切牙脫落,恆下中切牙長出,7—8歲時乳上中切牙脫落,恆上中切牙長出,乳下側切牙脫落,恆下側切牙長出;8—9歲乳上側切牙脫落,恆上側切牙長出;9—12歲第一、二乳磨牙脫落,第一、二雙尖牙長出;10—12歲乳尖牙脫落,恆尖牙長出。
在整個換牙期間,是兒童保護牙齒的重要時期。
首先,最早萌出的第一個恆磨牙,即六齡磨牙對孩子颌面部的生長有定位、定高的作用,對其他牙齒萌出,排列整齊與否都有影響,保護好它可終生受益。
其次,換牙期間要注意矯正兒童的各種不良習慣。在長達6—7年的換牙期間,兒童通常易出現的不良習慣,如咬指甲,咬唇、咬舌、伸舌、舔牙等,可直接影響牙列不整齊美觀,面部發育不對稱,從而留下容貌上的終身遺憾。還有的恆牙雖已萌出,但個別乳牙仍不脫落,應到口腔科拔除。對於個別頑固的、自己不能改正的不良習慣,應盡早到口腔科就診,配戴矯治器以協助糾正。
其三,注意預防和治療乳磨牙齲病。換牙期乳磨牙易患齲病,如齲齒引起根尖病,可影響繼發恆牙的生長萌出,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齡病的及時治療和預防,決不能有乳牙遲早要換,壞了也不必治的錯誤觀念。醫生忠告:應當盡量使乳牙保留到恆牙萌出,如乳牙過早缺失,常導致繼發恆牙萌出間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齊,甚至導致恆牙埋而不出。
其四,要對出恆牙定期觀察矯治。換牙時前恆牙以乳牙的下方或內側萌出,萌出的恆牙即為成人牙齒的大小,出現輕度擁擠、扭轉或間隙是正常的,可隨鄰牙的萌出和颌骨的生長發育而自行調整排齊,只要不是反牙(即地包天),一般不必矯治,但要做定期觀察,最長不應超過半年。如在乳牙完全替換後仍排列不齊,應及時就診,以免因延誤治療,造成矯正困難。
其五,教育換牙期的孩子特別注意牙齒保健。換牙期由於牙齒排列不齊,恆牙萌出,乳牙滯留,引起的雙排牙,此時如多食含蔗糖食物及不注意口腔衛生,引起牙齒清潔不良,食物滯留,易導致乳、恆牙發生齲齒。 因此,這一時間應注意教育孩子認真刷牙,多吃含纖維食物,有助於牙齡自潔,促進颌骨及颌面部的生長發育。 孩子在換牙前如果發現蟲牙,要及時填補,否則會影響到新換的恆牙,孩子一般在六歲左右開始換牙,患牙是家長要格外注意牙齒的清潔衛生。 孩子換牙時應注意 注意1:乳牙脫落的時間和順序 乳牙脫落有一定的時間和順序,牙齒的脫落通常從下邊的兩顆門牙開始,繼而是上面的兩顆門牙。最常見的是下前恆牙在乳牙內側長出,上前恆牙在乳牙的外側長出,看起來像是雙層牙。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應盡快帶孩子去醫院拔除滯留的乳牙,騰出位置,以利恆牙萌出。 注意2:恆牙萌出是否有困難 乳牙過早脫落,孩子習慣用牙床咀嚼、舔吮,牙床會變得肥厚,阻礙恆牙萌出。因此,如果孩子已到換牙的年齡而恆牙未長出,應帶孩子及時到醫院檢查,以取得醫生的幫助。孩子缺鈣也是恆牙遲遲萌出的重要原因,父母要及時給孩子補鈣。 換牙時前恆牙從乳牙的下方或內側萌出,萌出的恆牙即為成人牙齒的大小,出現輕度擁擠、扭轉是正常的,可隨鄰牙的萌出和颌骨的生長發育而自行調整排齊,只要不是反牙(即地包天),一般不必矯治,但要定期觀察,最長不應超過半年。如在乳牙完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