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樹立規范。
孩子在幼兒園就規矩得多。家裡雖然比幼兒園自由,家長也要和孩子們先講好規矩,要明白每一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規矩。比如,家裡有地毯,一進門就要換上干淨的鞋子等等。住樓房,就不能亂蹦亂跳等等。這對自己的孩子也是教育,否則有一天他就是別人家裡的頑皮客人。
6.和孩子商量,讓孩子自己也提辦法。
和孩子討論一下,孩子也會有自己的看法。這樣會提高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讓孩子感到受尊重,對自己提出的辦法,孩子會積極幫助實施。
7.提前防范,並時刻注意安全。
家裡有孩子,平時就要把一些危險、貴重物品,比如熱水瓶、藥瓶、水果刀、紀念品、首飾等等,都要收好,易碎物品也要收起來。煤氣要關緊。該鎖好的抽屜也要鎖好。床底下、地板盡量擦干淨。
專家指出,需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不能把孩子們自己留在家裡,哪怕是一小會兒,要對所有孩子的安全負責。 當孩子進入兩歲至三歲的階段就進入他人生的第一次逆反期,這是孩子意識與精神的進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逆反期即是自我肯定期,成年人每過一個階段都有這樣的逆反期;重要的是當你開始意識到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如何正確的對待非常重要;
做父母的應了解和尊重孩子心理發育的規律,不一定要去學習只要平時多留意觀察孩子就能從孩子表現感受到孩子的需求,改進自己對幼兒的教育方式和態度。
首先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把他當作朋友平等對待,唠叨、打罵都會使孩子把你的話當耳旁風,心理上也會產生反感。
其次要冷靜分析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原因,如果是成人方面的原因,就應注意改進,成人應言而有信;如果是孩子無理取鬧,則可采取冷處理的方法,對其逆反行為不予理睬,事後再進行教育、誘導,說明利害關系,千萬不要“犟過孩子頭”而火上澆油,把事情搞得更糟。
還可利用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使孩子服從正確的教育。例如孩子在外面玩,明明走得動卻不肯自己走路,一定要你抱,你可以這麼對他講:“你看那邊的小弟弟都自己走路,你不會比他差吧?”孩子為了表示自己能干,就會自己走路了。這種方法用得得當,不亞於正面說教。
最後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例如孩子好奇、好問、愛動腦筋,家長要因勢利導,講一些孩子聽得懂的道理,不要一有逆反言行就全盤否定。當然,發現孩子的行為具有危險性時,應及時制止,並講明道理。 更多詳情,請查閱美希兒童教育工作室博客: http://blog.163.com/w12661266@126/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