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怎樣才能讓孩子自覺的學習?正文

怎樣才能讓孩子自覺的學習?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態度和具有內在學習動力,有利於在學習上獲得成就感,並能夠從中享受學習的樂趣,進一步提高學習的內在動力和學習積極性,最終有利於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

學習的成就感兩方面因素支配,因學得好而受到稱贊、獎勵,獲得榮譽,這是外在因素;通過學習,獲得某種啟迪和靈感,受到教益,思想開了竅,或學會某種技能,有了真本領,從而有了獲得知識與技能的滿足感,這是內在因素。

學習的成就感直接來源於成功的學習行動。學習興趣以在讀書的行動中獲得滿足而鞏固、加深。雖有讀書的動機和願望,沒有讀書的行動,不會產生學習興趣;有願望也有行動,但行動結果不令人滿意,也難以產生興趣,即使產生也不能維持長久。

學習興趣源源不斷地產生於學習行動—→學習成就感—→學習興趣—→學習行動的良性循環中。

四、促進學習興趣形成的基本條件
第一、學習活動要有明確而強有力的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對學習興趣的形成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實踐證明,如果學生對某門功課具有強烈的學習興趣,一般都能明確說出自己學習的目的,甚至直接說出自己的需要,能說明為什麼喜歡這門功課,以及這門功課有什麼意義等。相反,學生如果為學習而學習,為理論而理論,是不可能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

第二、學習興趣的形成有賴於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

學習興趣的形成與知識掌握的程度是密切相聯系的,學生的知識越多、越牢固,產生興趣的可能性就越大。隨著知識的不斷擴大和加深,興趣也就不斷增加。學生也常說:“聽懂了就有興趣”,“作業做不出來就沒有興趣”。這都反映了知識基礎對學習興趣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知識基礎的受破壞和不牢固,造成學習無法進行,是學生學習興趣低落的重要原因。

第三、興趣的形成還有賴於認識與情感的不斷加深

學習興趣總是與情感密切聯系著的。在學習活動中的積極的情緒體驗,能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反之,在學習活動中的消極情緒體驗,則往往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活動與積動的情緒體驗聯系越密切,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越強烈。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緊扣學生的心弦來激發學生的感情。教師個人感情的流露特別是對自己所教學科熱愛的流露,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

此外,堅定而頑強的意志,也是學生學習興趣得以形成、鞏固和發展所不可缺少的條件。

五、如何培養學習興趣
利用人的條件反射,如果一個人總是疲勞時候讀書學習,他一學習就想睡覺,長此以往,學習和睡覺建立了條件反射,學習的時候就總是無精打采的。這就是有些人上課總愛睡覺的緣故了。你可以在學習前做一些使自己身心愉悅的事情,學習的時候保持這種愉悅的心情。以後,愉快與學習就形成了條件反射,一學習就高興,一高興就學習。這樣就做到了培養學習的興趣。不過學習,其他方面也可以這樣做。

興趣需要別人的贊揚和鼓勵。當你需要針對某一方面的興趣時,你先硬著頭皮做這種並不願意做的事情,並投以很大的熱情,爭取做得好一點。得到別人的誇獎和鼓勵,自然就更願意做了,這樣也可以培養興趣。我初三的下半學期,有一個階段政治很差,又沒有什麼興趣。但我覺得必須提高政治的成績了。於是我每天回家先寫最難辦的政治作業,經常主動地找政治老師探討問題。就這兩條措施,十天之內使我的成績大有長進。

【參考資料】

[1]章永生,《教育心理學》,中國當代教育理論叢書,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pdf,中華e書網



四培養興趣的五個方法
興趣既然有這樣重要的價值和意義,那麼,如何培養興趣呢?

如果同學們在訓練中確實能夠使得自己在人生方面增加興趣,提高興趣,而且懂得培養興趣的方法,今後的一生都將受益無窮。

就好像我常常對家長講,要使孩子學習好,很重要的一點是,通過你們的欣賞、理解和誇獎,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而對同學們來講,如何使自己有廣泛的興趣,有比較高的興趣,是我們在人生中成功的一個奧秘。

培養自己興趣的方法如下:

興趣培養法之一:建立培養興趣的興趣

第一個方法很奇妙,叫做要有培養興趣的興趣。

就是把培養興趣當成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來做一做,特別有興趣。

我在前面講授的課程中一直在培養同學們成為強者的興趣,培養同學們提高自己的興趣。我為什麼這樣做呢?因為我對做這件事情很有興趣。

我們怎麼培養自己的興趣?這件事本身就很有趣味。你們可以在自己身上體驗一下,從今天開始試著培養幾個自己過去沒有的興趣。只要這個興趣是好的,健康的。一旦培養成了,上瘾了,那就很有意思了——我們要特別愛培養興趣。

學會培養別人的興趣,這更是一個技術。

比如,有一個同學對某一方面的學習沒有興趣,你試試自己的能力,把他的興趣給培養出來。同學們可以試驗一下,這是一個作業。甚至可以培養你父母的一個興趣,只是你們先不要透露給他。

培養別人的興趣和培養自己的興趣都很有意思。

你們以後會發現,關於興趣,不要說培養自己的同學,培養比自己小的人,就是培養比自己大的人,只要有方法,都能做到。這裡奧妙無窮,像做游戲一樣有趣。

你爸爸媽媽不喜歡一樣事情,特別是你喜歡的,他又不喜歡的,他總會干擾你,你就“玩個陰的”,培養一下爸爸媽媽的興趣。你玩游戲機,爸爸媽媽一般沒興趣,可是玩游戲機很有意思,只要玩的時間不是太長。你可以培養一下他們的興趣。比如怎麼動腦筋,怎樣過一道一道的關卡。告訴爸爸媽媽游戲裡面的知識性,你怎樣不屈不撓地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游戲的好成績。刺激他們的好奇和興趣,是有辦法的。你是球迷,爸爸媽媽不喜歡看球,要想辦法增加他們看球的機會,讓他們多一點這方面的知識。比如可以幫父母一起收拾碗筷,主動地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他們就有時間和你一起欣賞足球了。

很多興趣都可以培養。其實,我幫助同學們學習的時候,一個方法就是調動對方的學習興趣。我從來不去很具體地給對方講數學、講物理、講作文,偶爾講一講方法,更多的是培養他的興趣。

培養自己的興趣,是一個好學生的重要法寶。

培養孩子的興趣,是一個家長的重要能力。

培養同學們的興趣,是一個有組織能力的同學的重要素質。

能夠培養周邊所有人對學習、對工作的興趣的人,就是一個天才的社會活動家。

如果你善於使自己、使別人提高興趣,擴大興趣,你就非常了不起。

所以,同學們從今天開始就要培養自己對培養興趣的興趣,我相信,同學們現在對這一點已經有點興趣了,是不是這樣?

可以試一試,有的時候幾天解決問題,有的時候幾個星期解決問題,使大人、小孩憑添一個過去沒有的興趣。有了這樣的體驗之後,就感到更自信了。

這是第一個方法,特別要用在自己身上。

興趣培養法之二:自我欣賞法

第二個方法,叫做自我欣賞。

對於自己某一個領域的學習和努力,對於自己的某一種聰明的方法,某一種進步,要欣賞。對自己的某一次好的課外活動,某一點創造,要欣賞。

善於欣賞自己的作品,善於欣賞自己的興趣,善於欣賞自己的勞動,是使自己整個活動有興趣的一個重要方法。

往下,聰明的同學可能會想到:這個方法用在別人身上,是不是就是培養別人興趣的方法呢?

是。

自我欣賞是培養自己興趣的一個方法;

欣賞他人是培養他人興趣的一個方法。

這很重要。

家裡有的人不願意做飯,懶得做飯,你一個人做太累,你就要培養對方做飯的興趣。這是技術,非常容易,方法很多。

欣賞是一個方法,讓對方不得不做一兩次,然後給予特別真誠的欣賞,他就會有點興趣。他再做,再給予足夠的欣賞,他就更有興趣。等他特別愛做飯的時候,說句笑話,你就可以不做了。

要領會這裡的奧妙。

興趣培養法之三:激將法

第三個方法,叫做對自己和對他人實施激將法。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比如說,有一件事情你本來有點懶得做,興趣不高,但是,當你有了競爭對手,受到激勵時,你是不是就有興趣了?就要嘗試著做一做?

你有時可能會這樣激勵自己:既然這件事情他能做好,為什麼我不能做好呢?他能夠把這個難題解了,我為什麼不能解呢?他的作文能夠做好,為什麼我不能做好呢?激將自己,這是培養興趣的一個方法。

同時你們會注意到,激將法也是培養別人興趣的一個方法。

開個玩笑,又講到做飯,你對對方說:我根本就不需要你做,我只是覺得你不能做,你也不會做,你在這方面就很差勁,很笨,沒有什麼悟性。也許經你這麼一激將,對方就會說:我怎麼不會做?我只是懶得做而已,不信,我做給你看看!

等他做完飯以後,你就激將法和欣賞法同時進行。你說:你做得這麼好,我確實是沒有想到。“沒有想到”就是一個欣賞,“確實出乎我的意料”,又是一個欣賞,“做得還行”,又是一個欣賞,最後來一句:比我還差得遠呢。這就是一個激將法。對方有可能不服氣:我接著做!

舉這些生動的例子是為了便於同學們領會。在生活中對自己和對他人實行欣賞的方法和激將法,是培養興趣的重要方面。
參考資料:
http://www.80back.cn/html/2/0805/6341.html

 
要從小讓孩子養成一個自主獨立的學習.
一個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終生受用,我便有這樣一個體會:一個好習慣一旦養成,長大後便會一直堅持下去。
記得過去老師總要求我們看到不認識的字便要查字典,剛開始時總是懶得不願動手,結果下次再見到這個字的時候還是不認識。於是決定:還是試用一下老師的作法吧。再以後,每次看到不認識的字便查字典,結果一年下來真的感覺收獲頗豐,所以直到參加了工作我也一直保持這樣的習慣,而且還教給別人。所以一個好習慣的養成對一個孩子來說,是終生受益的。
做為父母要幫助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
1.專心致志。孩子入學之後,由於自學能力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家長應嚴格要求並經常提醒孩子在上課時,一定要用心聽講,聚精會神,不要作小動作,更不要說話影響別人聽課。回到家時要給孩子創造一個適合孩子學習的環境,讓孩子養成放學及時做作業,按規定時間完成作業之後再做其它事情的好習慣。
2.獨立思考。父母對孩子不能解決的問題要采取誘導的方式引導孩子思考問題,重要的不是教會孩子一道題怎樣解決,而是要告訴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3.認真細致。孩子的作業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內去完成,而有不能草率馬虎。這就要求內容正確,書寫工整,按時完成等方面。為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正確率與責任感,從一年級開始,就應要求孩子養成檢查的習慣。
4.培養孩子活躍的思維。不要以大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提問,要善於增養孩子勤思的優點,對他們的提問進行恰當的鼓勵與表揚,並能及時更正孩子的錯誤想法。對孩子接觸的事物家長要多講,多啟發誘導,千萬不要對孩子的提問不理不睬,這樣會使孩子有問題也不敢問。
5.背記詞匯和課文。小學生記憶力好,有些東西會背了,可以終生不忘。家長在指導孩子學習時,可以引導孩子盡量地多背記一些詞匯和課文。在開設外語的學校裡,家長可采用諧音的方法讓孩子記較多的詞匯。
6.養成看書讀報的習慣。家長需要為孩子購買、訂閱適合的的圖書報刊,創設一個閱讀環境,但書最好不要訂得過多,書要少而精。為防止“走馬觀花”,家長可以與孩子們一起閱讀,共同討論書中的問題,並指導孩子做讀書筆記。
7.培養周期學習習慣。掌握學習周期,培養孩子按預習、聽課、復習、作業這樣的周期學習的習慣。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幫我看看怎麼回事謝謝了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