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用右手拿珠子,左手拿線,把線從珠子中間的小孔穿進去。穿完一個珠子後,再去拿另外一個珠子,重復上面的動作,直至穿成漂亮的手鏈、項鏈。
右腦寶寶的動手方案:多動右手
放在另一邊
如果發現寶寶比較習慣用左手,媽媽可以試著把東西放在寶寶的右側,盡量制造寶寶多使用身體右半側的機會。
石頭、剪刀、布
媽媽和寶寶玩石頭剪刀布的游戲,讓寶寶用右手做出石頭、剪刀和布的手勢。當媽媽出石頭的時候,寶寶想要戰勝媽媽,就要做出布的手勢,此時他的右腦圖像將快速形成,而左腦必須作出要出“布”的判斷,大腦出現左右交替的運動,是很好的大腦體操。
彈鋼琴
媽媽可以在寶寶3歲左右,讓寶寶學習彈鋼琴,雖然從一般意義上來講,學鋼琴最好要等到5歲以後,可是為了開發寶寶的右手可以早點起步。讓寶寶在鋼琴上學習彈奏簡單的旋律,刺激右手的指尖,來帶動左腦的開發。
玻璃球搬家
媽媽給寶寶准備兩個塑料的容器盆子,然後在一個盆子裡裝滿五顏六色的玻璃球,讓寶寶用右手拿小勺把玻璃球盛起來,放到另外一個盆子裡。
故障機器人
讓寶寶假裝是一個出了很多故障的機器人,媽媽說出一個故障,然後讓寶寶表演。比如,媽媽告訴寶寶:“機器人壞了,只會用右手拍球。”那麼寶寶就一直用右手拍球。總之,媽媽想出的“故障”最好能多用到右手。
小知識:左右腦功能大不同
左腦與右腦相輔相成,同等重要。
左腦:負責邏輯、文字、數字、分析、次序、數列等活動,比較偏向理性思考,被稱為“知性腦”。
右腦:負責圖像、感覺、想象、創造力、繪畫、音樂、舞蹈等功能,負擔較多情緒處理,又稱為“藝術腦”。 最新的研究表明,嬰兒期的孩子大腦最聰明。
剛出生的嬰兒,其大腦具有驚人的吸收能力。以“兒童之家”而聞名於世的著名幼兒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把它稱之為“胎生的吸收精神”。越是接近零歲,
這種吸收能力就越強。在零歲到兩歲之間的孩子的腦子,是任何成人也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不論難易,他們能夠對給予的教育性刺激理解、接受,並且所記
憶的圖象之清晰高於高清晰度的計算機。而且,這一時期輸入的信息將原原本本的進入到深層意識——潛在意識中。
嬰兒學習說話,靠的不僅是單純的記憶,更多得益於這種“吸收精神”。
每個寶寶都是如此,可以說,嬰兒個個是天才。
然而,如果父母對這種情況一無所知,忽略了嬰兒期的大腦開始,讓孩子安靜的渡過嬰兒期,將失去很多機會。因為研究表明,在出生直至一歲,是神經細胞
突觸產生和消失的關鍵時期,人將失去一半的神經元和神經細胞。
“幸存”的神經元和突觸決定了大腦的功能,因此,嬰兒的經歷和體驗,在這一過程中至關重要。比如說,嬰兒出生1-2天就有“認母”意識,6個月時就受到
周圍語言的影響。因此,父母、照料者以及經常與孩子相處的其他人員與孩子的成長密切相關。
因此,要盡早的同嬰兒接觸交流。並且給孩子創造一個豐富多采的環境。如接觸大自然,聆聽好的音樂等等。千萬不要讓寶寶寂寞的渡過嬰兒期。 嬰幼兒的早期教育應該通過外部感知的官能刺激來激發出嬰幼兒的腦神經系統(neuralsystem)中與生俱來的先天性學習機能,打開自然賦予人類的學習潛能,使其在今後的自我學習和自我發展中受益終身。 kindyroo嬰幼兒培育中心課程提升感官能力(視覺/平衡,嗅覺/觸覺,感覺)和運動能力(運動和協調)綜合發展,因為這種均衡的發展可以幫助嬰幼兒最大效益地發展自然賜予的潛能。 北京新龍中心,地址:北京市昌平區西三旗東路新龍大廈三層,熱線電話:800,810,0052, 嬰幼兒的早期教育應該通過外部感知的官能刺激來激發出嬰幼兒的腦神經系統(neuralsystem)中與生俱來的先天性學習機能,打開自然賦予人類的學習潛能,使其在今後的自我學習和自我發展中受益終身。 kindyroo嬰幼兒培育中心課程提升感官能力(視覺/平衡,嗅覺/觸覺,感覺)和運動能力(運動和協調)綜合發展,因為這種均衡的發展可以幫助嬰幼兒最大效益地發展自然賜予的潛能。 北京新龍中心,地址:北京市昌平區西三旗東路新龍大廈三層,熱線電話:800,810,0052, 嬰幼兒的早期教育應該通過外部感知的官能刺激來激發出嬰幼兒的腦神經系統(neuralsystem)中與生俱來的先天性學習機能,打開自然賦予人類的學習潛能,使其在今後的自我學習和自我發展中受益終身。 kindyroo嬰幼兒培育中心課程提升感官能力(視覺/平衡,嗅覺/觸覺,感覺)和運動能力(運動和協調)綜合發展,因為這種均衡的發展可以幫助嬰幼兒最大效益地發展自然賜予的潛能。 北京新龍中心,地址:北京市昌平區西三旗東路新龍大廈三層,熱線電話:800,810,0052, 開發智力要從小抓起。包括從幼兒食物著手。比如給寶寶食用能使寶寶聰明的奶粉,也就是說喝含dha和aa高的奶粉。dha和aa對腦部發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過有一點需注意,dha和aa的含量及比例要合適,高但不可過量。dha和aa過量會產生副作用,如aa過高可導致嬰兒視力減弱;兩者比例不合適會使免疫力低下。奶粉要選能使寶寶聰明的也是我的首要考慮事項。我家喝美國的旭貝爾,dha和aa含量很高的,但又不過量,比例也很好。以旭貝爾二階段為例,dha含量90mg,aa含量162mg,與母乳中的比例相同都為1:1.8,最易於寶寶的消化和吸收。 1、吃母乳
吃母乳長大的寶寶智商比吃代乳品長大的寶寶高10分。奧秘在於母乳中含有多種營養物質,特別是一種益於寶寶智力發育的名叫牛磺酸的特殊氨基酸,母乳比牛乳含量高出10倍多。
2、保證大腦發育
一要保證大腦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的供應;二要讓寶寶多接觸外部事物,多些感官方面的刺激;三要讓寶寶多聽音樂,因為音樂可提高大腦的推理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3、“吃出”高智商
有許多食物與營養素在適量攝取之後,能使寶寶變得聰明。例如:深海魚類、貝類、海帶、亞麻子油、特級橄榄油、洋蔥、姜等食物,都對寶寶大腦有好處。
又如:黃豆、紅蘿卜、菠菜、茼蒿、蒜頭、薏米、蘆荟等,也對大腦發育有益。
4、保證睡眠
所謂睡眠適度,一般地說,新生寶寶每天應睡18~22小時;1歲以下的寶寶每天應睡14~18小時;1~2歲的寶寶每天應睡13~14小時;2~4歲每天應睡12小時,4~7歲每天應睡11小時。
5、創造良好環境
環境良好,主要指環境安靜。安谧寧靜的環境,可使大腦皮層及中樞神經處於最佳“受激”狀態。相反,高強度的噪音環境,則使寶寶產生畏懼、急躁、恐慌的心理。
良好環境,還指家庭和睦、夫妻融洽,有益增強寶寶的智力發育。同時,爸媽和寶寶交流得越多,則寶寶越聰明。 知識參考恆初網 http://www.hengchu.cn/edu/ability/iq/news_7449.shtml ,詳細的內容您可以看一下! 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一個孩子到4歲時,其智力發展了50%,另外30%到8歲時發育完成,其余20%到17歲完成。”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教育基礎主要是5歲以前奠定的,它占整個教育過程的90%。”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說:“兒童出生後三年的發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過兒童一生的任何階段。” 前蘇聯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的話,更令人震驚:“嬰兒生下來的第三天開始教育,就晚了兩天了。” 上述幾位科學家、教育家的說法中,使我們不難看出嬰幼兒早期教育的緊迫感和重要性。重視嬰幼兒的早期教育也已成為世人的共識,它牽動著億萬父母的心。嬰幼兒時期是大腦迅速發育的關鍵時期。抓住這個關鍵時期,利用其腦神經的敏感性,進行早期教育,確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嬰兒失去早期教育,任其自然生長,浪費了嬰幼年的寶貴時間,就會使腦細胞發育廢止,樹突生成少而短,細胞與細胞間聯系不緊密。這是因為在嬰幼兒成長的過程中,一旦錯過了大腦生長發育期的開發,腦組織結構就會趨於定型,潛能的開發就會受到限制,即使有優越的天賦,也無法獲得良好的發展。如學音樂、美術、外語、游泳、滑冰等等,都要提倡早期訓練才能有所成效,起步遲了就難以成才。據說中國和日本的圍棋高手,幾乎都是在5歲左右學會下棋的,而實際上他們接觸圍棋並饒有興趣地看成年人對弈,時間還要早得多。到了成年人再從頭學圍棋是絕對成不了高手的。所以說早期智力開發就好比催芽生根,根深葉才茂,花紅結碩果。 近年來,腦科學家研究表明,一般人只用了大腦智力潛能的10%,尚有90%在童年沒有得到開發。成年以後,這些“腦資源”就被廢棄了,致使“流水不回”,僅成為平庸之人。劃時代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被認為是聰明絕頂的人。他死後,大腦被解剖分析,發現他的大腦智慧的潛能也只用了三分之一,可見人的大腦具有巨大的挖掘和利用的余地。目前人們並沒有充分地利用它,尤其是右腦的潛能極大,其信息容量是左腦的數十萬倍。右腦恰似一座巨大的收藏錄像帶的倉庫。有關人士研究指出,70%以上的具有高創造力的科學家,他們的優勢腦都在右半球。一個人聰明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右腦半球的功能發揮。右腦主要是在形象感知、空間定位、面貌識別和音樂美術的欣賞等方面優於左腦,開發右腦能發展形象思維,使孩子學得輕松,可大大提高記憶力和綜合能力。開發右腦能發揮孩子的創造潛力,使兒童變得更聰明,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左撇子”人較聰明的科學道理所在。千古以來,人們的傳統習慣使用右手優於左手,結果左腦發達而右腦未能得到很好的開發。左腦功能僅在抽象思維、語言、計算、邏輯推理等方面起主導作用,而形象思維、藝術鑒賞就差一些。如左右手並用的人便會使左右腦都得到發展。生活實踐也告訴我們,自幼學鋼琴、手風琴的兒童,因左右手並用使左右腦都得到鍛煉,不僅琴彈得好,而且形象思維、記憶、聯想、學習也較一般兒童都要突出,學得也很輕松。 所以說,嬰幼兒早期教育已成為當前刻不容緩的一件大事,它關系到人類素質的提高,性格的培養,智慧潛能的挖掘,社會的進步。因此,必須采取科學的措施,實施生動活潑的引導方法,因勢利導,循序漸進,激發他們的興趣,在玩中教,在玩中學,讓嬰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使嬰幼兒經常保持良好的情緒,保護和尊重他們的好奇心。從具體措施上講,父母可根據嬰幼兒生理特點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充分調動和訓練感覺器官,讓紛繁的感受刺激腦細胞的生長發育,促進腦細胞的樹突和軸突的繁茂生長。如讓嬰兒多看各種物體的顏色、形狀、大小;用嗅覺去聞各種氣味,刺激嗅覺細胞發育;用舌頭品嘗各種味道,刺激味覺細胞發育;用手撫摸嬰兒的皮膚等等。通過觸覺、溫覺、冷覺及質地的軟硬來促進感覺中樞神經細胞的發育。手腳是全身器官的縮影,按摩手腳除了能促進感覺神經末梢的發育以及手腳的靈活性外,從傳導作用上說,也就等於按摩了全身並對促進全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