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這種腹瀉服用抗菌素後一點也不見效果,只會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導致更為嚴重的腹瀉。有些抗菌素甚至損傷寶寶的聽神經,或導致日後個子長不高。因此,服抗菌素不見效時要馬上停藥,趕快去看醫生。
誤區3給腹瀉的寶寶吃甜食
寶寶腹瀉時,媽咪往往在稀粥或米湯中加些糖,以為這樣既補充熱能又易消化。然而,這樣只會加重腹瀉。因為,腹瀉使腸黏膜受損,不能將糖分解為能被腸道吸收的單糖,因而使水分從腸壁被動地進入腸道,致使腸腔水分增多,排便次數增加 可以給寶寶喂一點熟蘋果,把蘋果切塊放在粥裡燒,熟蘋果是有調節腸胃收干大便的作用的,還可以給孩子喂熟的蘋果泥。 熟蘋果泥制造方法,拿一個蘋果去皮去核,切塊放入攪拌機打碎,放入微波爐內高火兩分鐘,拿出攪拌一下,再高火兩分鐘,這個時候蘋果泥是呈現果凍狀的,待涼喂寶寶,如果蘋果不夠甜孩子不愛吃,可以加入葡萄糖。 還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母乳喂養,寶寶媽媽也應該注意不要著涼了,不要在剛吃完涼食以後馬上喂寶寶,這也會引起寶寶拉肚子。另外提示:媽媽的飲食要注意,多食清淡,有營養的,好消化的食物,以便給寶寶提供優質奶水。如果吃奶粉,那就選擇好消化,易吸收,對腸胃刺激小的奶粉。我家這麼大的時候主要是奶粉喂養,奶粉我們吃的是美國原裝進口的旭貝爾奶粉,這個奶粉中含有優質益生元成分,可以很好調節腸道環境平衡,防止便秘、腹瀉的發生。我的寶貝身體一直還蠻健康的。 育兒知識網: http://www.kids366.com
營養專家介紹說,腹瀉營養治療原則是飲食上進行調整,停止進食高脂肪和難以消化的食物,以減輕胃腸負擔,逐漸恢復消化功能,補充維生素和電解質對因治療,切忌濫用抗生素。積極采取飲食治療對恢復體力非常重要。母乳喂養者可調整縮短喂乳時間,人工喂養者可先給米湯或稀釋牛奶,1/2水加1/2奶,或1/3水加2/3奶,由少到多,由稀到稠,易於消化的奶制品有酸奶、脫脂奶,自制脫脂奶(將牛奶煮熟後,將浮在上面的奶皮去掉)。具體如下:
1.腹瀉發生後,短期禁食(6--8小時)以減輕胃腸負擔,可口服少量5%葡萄糖鹽水。 2.禁食後母乳喂養兒,先哺喂少量溫開水後再哺以少量母奶,每次喂奶5--8分鐘,間隔5--6小時一次,5--7天後恢復正常哺喂。 3.人工喂養兒:可喂少量米湯,每次100毫升,逐漸采用5%米湯稀釋牛奶,按1:1的比例混合哺喂,先每日3--4次,後再酌情增加次數,減少米湯量,增加奶量,直至正常。
此外還可以哺喂下列食品,如胡蘿卜水,焦米湯(米炒焦後熬粥取米湯),酸牛奶與脫脂酸奶。蔬菜汁(補充腹瀉丟失的維生素b、c鉀鈉氯等),雞內金炒干加麥芽炒干共研粉末,加少許糖調和成糊加服。 已解決問題收藏轉載到qq空間寶寶經常腹瀉怎麼辦??? [標簽:寶寶,寶寶腹瀉,腹瀉]我家的寶寶後天一百天了,三個月整我給她斷奶的,因為奶不夠她吃的。凡是能催奶的偏方我都試過可奶就是不夠她吃的後來聽取醫生的介紹,一頓吃奶,另一頓吃奶粉可是我間隔三四個小時喂她分開她,她都會腹瀉!光吃奶根本就不行,因為不夠嘛有時一頓都不夠沒辦法,醫生只好建議我給寶寶斷奶,專門喂奶粉!先吃的是御寶牌的羊奶粉,因為聽說羊奶粉對寶寶的腸胃好,所以就給她吃了剛開始吃還好,可吃了兩天她就又拉肚子了,而且還出現不肯吃奶的習慣!前幾天帶她看醫生了,也換了腹瀉奶粉在吃,而且人家也開了開胃口的藥在吃,可還沒見好!還是拉肚子不肯吃奶。每天就知道睡覺。我都快急死了!怎麼辦啊?請大家告訴我吧!ヤ.李冭冭々回答:2人氣:2解決時間:2008-09-0113:00 滿意答案你好,腹瀉是嬰兒常見的病症。嬰兒消化功能不成熟,發育又快,所需的熱量和營養物質多,一旦喂養不當,就容易發生腹瀉。常見的腹瀉原因有:進食量過多或次數過多,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添加輔食過急或食物品種過多,以及食用過多油膩帶渣的食物,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喂養不定時,胃腸道不能形成定時分泌消化液的條件反射,致使嬰兒消化功能降低等。另外,由於食物或用具污染,使嬰兒吃進帶細菌的食物,引起胃腸道感染,嬰兒患消化道以外的病(如感冒、肺炎等),也可以因消化功能紊亂而導致腹瀉。環境溫度過低、過高時,小兒也可能出現腹瀉,嬰兒腹瀉後應做好以下幾件事:1.千萬不要禁食。不論何種病因的腹瀉,嬰兒的消化道功能雖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營養素,所以吃母乳的嬰兒要繼續哺喂,只要嬰兒想吃,就可以喂。吃牛奶的嬰兒每次奶量可以減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減量後嬰兒不夠吃,可以添加含鹽分的米湯,或哺喂胡蘿卜水,新鮮蔬菜水,以補充無機鹽和維生素。已經加粥等輔助食品的嬰兒,可將這些食物數量稍微減少。要根據嬰兒口渴情況,保證喂水。2.早期發現脫水。當嬰兒腹瀉嚴重,伴有嘔吐、發燒、口渴、口唇發干,尿少或無尿,眼窩下陷、前囟下陷,嬰兒在短期內“消瘦”,皮膚“發蔫”,哭而無淚,這說明已經引起脫水了,應及時將病兒送到醫院去治療。3.預防脫水。用口服補液鹽不斷補充由於腹瀉和嘔吐所丟失的水分和鹽分,脫水便不會發生。口服補液鹽(ors)1000毫升,內含氯化鈉3.5克,碳酸氫鈉2.5克,氯化鉀1.5克,葡萄糖20克,用量遵醫囑,但預防脫水和治療脫水用的量和喝的速度是不同的。口服補液鹽含糖濃度為2%,研究證明這種糖濃度最利於介導鹽和水進入體內,以補充腹瀉時的損失,它的效果已被世界公認,是預防和治療腹瀉脫水的良藥。4.不要濫用抗生素。許多輕型腹瀉不用抗生素等消炎藥物治療就可自愈;或者服用媽咪愛等微生態制劑,思密達等吸附水分的藥物也很快病愈,尤其秋季腹瀉因病毒感染所致,應用抗生素治療不僅無效,反而有害;細菌性痢疾或其他細菌性腹瀉,可以應用抗生素,但必須在醫生指導之下治療。5.做好家庭護理。家長應仔細觀察大便的性質、顏色、次數和大便量的多少,將大便異常部分留做標本以備化驗,查找腹瀉的原因;要注意腹部保暖,以減少腸蠕動,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熱水袋敷腹部;注意讓嬰兒多休息,排便後用溫水清洗臀部,防止紅臀發生,應把尿布清洗干淨,煮沸消毒,曬干再用。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所幫助!我復制.我快樂y(^_^)y謝謝你,o(∩_∩)o歡迎采納,~(⊙_⊙;)祝你早日把問題解決!↖(^ω^)↗加油!`~ 5招讓寶寶腹瀉快速康復 遙遙媽媽一直以為自己對孩子照顧得非常細致,在孩子六個月之前,遙遙從未有過什麼病,但是六個月之後,煩惱來了。先是發高燒,接著秋季腹瀉又來了。寶寶腹瀉竟然延續了8天,遙遙媽媽很是擔心。廣州某專家說,在廣州,秋季腹瀉是6個月至2歲兒童非常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在秋季尤為高發,因此家長應提高警惕。如果孩子得了秋季腹瀉,家長只要加強護理,做到以下幾點可讓孩子盡快康復。
腹瀉寶寶的護理
1.注意衛生,消毒用具
孩子得了秋季腹瀉,一定要注意衛生。父母護理孩子前後自己要認真洗手,以免交叉感染;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注意清洗消毒,特別是奶瓶,每次使用完要及時清洗,最好高溫消毒20分鐘。大一點的孩子(2歲左右)的餐具與大人分開,腹瀉孩子用過的便器要徹底消毒。
2.勿濫用抗生素
秋季腹瀉的“肇事者”是輪狀病毒,它跟其它病毒一樣,不怕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只會適得其反。崔其亮說,如果對秋季腹瀉的孩子濫用抗生素,不僅會消滅腸道裡正常的細菌,引發菌群失調,影響腸道的吸收功能,而且細菌耐藥菌株不斷增多,還可繼發霉菌性腸炎等,使腹瀉遷延或加重。
專家認為,從臨床看,對於飲食不當、氣候突變等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小兒腹瀉,用抗生素也沒有作用。對於輪狀病毒引起的秋季腹瀉,只要做好補液,選用微生態調節劑和黏膜保護劑,大多數患兒可以康復。
3.補充水分,預防脫水
秋季腹瀉時,孩子會有頻繁的水樣便,大便稀薄、色淡,有時呈白色米湯樣或清水樣。反復的腹瀉會使孩子體內水分丟失,為了預防孩子脫水,可以給患兒飲用高效又價廉的口服補液鹽(簡寫ors,各醫院和大藥房都有出售)。孩子每腹瀉一次,服ors約50—100毫升,可起到預防脫水的作用。
在沒有標准ors的情況下,可用米湯加鹽混合成溶液。具體配方是:米湯500毫升(一礦泉水瓶)+白糖10克(啤酒蓋兩平蓋)+細鹽1.75克(約1/3啤酒瓶蓋)+水500毫升,以上材料煮滾2-3分鐘後,待涼。按孩子每公斤體重20-40毫升,4小時內服完,以後隨時口服,能喝多少給多少。如孩子腹瀉加重,並伴有高熱、吐瀉頻繁合並脫水現象時,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4.家庭護理,細致觀察
腹瀉的孩子很容易精神萎靡,因此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面色、體溫等變化,注意脫水是否改善。此外,還要觀察孩子大便的次數、量及性狀,看病情是否有變化。
“護理患兒前後,家長都要認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患兒每次大便後應及時更換尿布,並用溫開水沖洗肛門及周圍,預防發生臀紅及泌尿系感染。如果已經形成臀紅,可塗鞣酸軟膏或金霉素軟膏或魚肝油等。”
更多治療寶寶腹瀉的方法你可以去看恆初育兒網 http://www.hengchu.cn/yuer
您好,小兒腹瀉呈深綠色稀水便,要考慮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鼠傷寒沙門氏菌感染。大便多泡沫,酸味氣重,可能是消化不良.腹瀉(包括腸炎)是小兒特別是嬰幼兒的多發病之一。目前並非所有的腹瀉病兒都須住院,大部分在家中服藥治療和護理。因此家長應掌握一些護理腹瀉病兒的知識。腹瀉小兒應調整飲食。如正在添加輔食的孩子要暫停輔食或減少次數與輔食量。幼兒應停止喂含油肉多的食品。小嬰兒如有母乳應盡量吃母乳。有惡心嘔吐的孩子,除了應給易消化的食物外,要少量多次,緩慢喂水喂飯。當腹瀉嘔吐特別嚴重時,可以少喂食物1~2次,現在不主張長期禁食,因為那樣對小兒不利。對嘔吐不甚嚴重的腹瀉小兒,應少量多次喂口服補液鹽沖的水,現在各醫院所采用的成分是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統一制定的。對於輕,中度脫水只要堅持喂哺,脫水一般可以糾正。對於尚未發生脫水的孩子腹瀉不久就開始給口服補液鹽,可以防止或減少脫水酸中毒的發生。如果家中沒有這種補液鹽,可以用米湯或開水加適當的鹽代替,每500毫升液體加鹽1克左右(像apc藥片那麼大)。對於新生兒、早產兒及2—3個月的小嬰兒喂補液鹽水要適當控制用量,如發現病情變化要及時找醫生咨詢或住院治療。注意皮膚護理。嬰幼兒特別是嬰兒,皮膚嬌嫩,腹瀉時排出的大便形狀不同於正常大便,一般酸性較強,而且大便次數多,若不及時更換尿布,則大便就會粘在肛門周圍、外陰及臀部。這樣幾個小時後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臀紅,嚴重者可致臀部皮膚糜爛。因此,尿布必須勤換、及時換,每次便後要將皮膚的大便洗淨,並且擦干皮膚,在天氣熱的時候,可以把臀部加以暴露。也可適當在臀部塗一些對皮膚有保護作用且沒有刺激性的油,或油膏,如清魚油,液體石蠟油,鞣酸軟膏等。臀紅和其他疾病一樣,要以預防為主,早發現,早治療。千萬不要使臀部發展到皮膚糜爛的程度(護理上叫三度臀紅)。要注意觀察小兒的精神狀態、腹瀉及嘔吐次數、大便的形狀(水分多少、顏色、有無粘液及膿血)、有無小便並盡量估計尿量,是否口渴、煩躁,皮膚的彈力(在腹部臍附近用雙手拇指將皮膚捏起,然後再放開,正常皮膚迅速展平,恢復原狀,脫水時,則皮膚展平很慢)。前囟未閉的也可觀察它是否下陷或彈力降低,口唇是不是干燥。如出現異常現象,就是出現了脫水。有經驗的家長還可以看看小兒口唇是否發紅,呼吸是否比較深長,如果有,說明出現了酸中毒。事實上脫水和酸中毒多是同時存在的。當出現上面所說的應當送醫院治療。注意口腔護理,經常保持口腔清潔,因此時的病兒有時發熱,常喂糖水,口腔內細菌使糖發酵,有時使用抗生素,可能造成口腔及全消化道菌群失調,容易發生霉菌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