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器官有病累及肺時,也可發出咳嗽。咳嗽發生的原因,有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兩大類。外感咳嗽多因風、寒、熱、燥等外邪侵襲所致,其特征是:發病急,病程短,常常並發感冒;內傷咳嗽則有脾虛、肺虛、腎虛之別。其特征是病情緩,病程長,反復發作。
小兒咳嗽比大人反應嚴重,多數會咳嗽不止,父母看到孩子有點咳嗽就會去找醫生、吃藥、掛水。用藥的結果是孩子的胃口差了,食欲不好,營養就跟不上,孩子的抵抗力就差,這樣一來孩子更容易感冒、咳嗽,所以這類孩子就陷入惡性循環之中,孩子往往長得瘦小、面色焦黃,甚至會引發哮喘。所以當孩子有咳嗽症狀時,父母要先觀察其咳嗽,看有無並發症以及全身症狀,再決定是否立刻就醫。
一、需要趕緊就醫的咳嗽
1.孩子突然咳得很嚴重,並且呼吸困難,可能有異物堵住了氣管。容易誤吞的東西有花生、鉛筆套、藥丸、紐扣、硬幣等,這類情形非常危險,應及時去醫院。
2.發高燒、咳嗽、喘鳴並伴有呼吸困難,需立即送醫院緊急處理。
3.嬰兒很容易患毛細支氣管炎,這是肺炎的一種。患兒臉色不好,常發紫,或者呼吸增快、招肩呼吸,加上吸氣時胸壁下部凹陷,也應及時送醫院救治。
二、父母可以先觀察,不急送醫院的咳嗽
1.雖有咳嗽、發燒,但精神好,大多是感冒或扁桃體炎。
2.感冒、發燒和咳嗽後又一直咳嗽。
3.咳嗽、痰多,但不發熱,精神好。
4.只發生在清晨的咳嗽。
5.緊張時或運動後的輕微咳嗽。
以上5種咳嗽父母不必過於擔心,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緩解症狀,治療咳嗽。
因為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風寒咳嗽和風熱咳嗽,不同類型的咳嗽在用藥上是完全不同的,食療的方法也就不同。在這裡教家長一個簡單的區分方法,就是觀察孩子的舌苔。如果舌苔是白的,則是風寒咳嗽,說明孩子寒重,咳嗽的痰也較稀、白黏,並兼有鼻塞流涕,這時應吃一些溫熱、化痰止咳的食品。如果孩子的舌苔是黃、紅,則是風熱咳嗽,說明孩子內熱較大,咳嗽的痰黃、稠、不易咳出,並有咽痛,這時應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內傷咳嗽多為久咳、反復發作的咳嗽,這時家長應注意給孩子吃一些調理脾胃、補腎、補肺氣的食物,具體方法如下:
風寒咳嗽
1.生姜+紅糖+大蒜
孩子患了風寒感冒,喝溫熱的生姜紅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如果孩子同時還伴有咳嗽,可在生姜紅糖水裡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鐘,把蒜頭的辣味煮掉,這樣孩子才肯喝。
2.蒸大蒜水
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蓋放入鍋中去蒸,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蒸15分鐘即可。當碗裡的蒜水溫熱時喂給孩子喝,大蒜可以不吃。一般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大蒜性溫,入脾胃、肺經,治療寒性咳嗽、腎虛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簡單,孩子也願意喝。
3.烤橘子
將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並不斷翻動,烤到橘皮發黑,並從橘子裡冒出熱氣即可。待橘子稍涼一會,剝去橘皮,讓孩子吃溫熱的橘瓣。如果是大橘子,孩子一次吃2~3瓣就可以了,如果是小貢桔,孩子一次可以吃一只。最好配合大蒜水一起吃,一天2~3次。橘子性溫,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烤橘子後痰液的量會明顯減少,鎮咳作用非常明顯,而且孩子都願意吃。
4.麻油姜末炒雞蛋
將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鍋內,油熱後放入姜末,稍在油中過一下,隨即打入1個雞蛋炒勻。孩子風寒咳嗽及體虛咳嗽時,每晚讓孩子在臨睡前趁熱吃一次,堅持吃上幾天,就能收到明顯效果。
5.梨+花椒+冰糖
梨一個,洗淨,橫斷切開挖去中間核後,放入20顆花椒,2粒冰糖,再把梨對拼好放入碗中,上鍋蒸半小時左右即可,一只梨可分兩次吃完。蒸花椒冰糖梨對治療風寒咳嗽效果非常明顯,但有的孩子不喜歡花椒的味道,家長可自己選擇。
以上是治療風寒咳嗽的食療方,家長在運用這些方法治病的同時,還應注意以下性寒涼的食物不能讓孩子吃:綠豆、螃蟹、蚌肉、田螺、蝸牛、柿子、柚子、香蕉、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苦瓜、荸荠、慈姑、海帶、紫菜、生蘿卜、茄子、蘆蒿、藕、冬瓜、絲瓜、地瓜等。 小孩的病變化很快,通常醫生會聽他的肺是否有雜音來判斷,所以你可以問問醫生。但是不能再拖下去了,盡快想辦法吧。 小孩的病變化很快,通常醫生會聽他的肺是否有雜音來判斷,所以你可以問問醫生。但是不能再拖下去了,盡快想辦法吧。 小孩的病變化很快,通常醫生會聽他的肺是否有雜音來判斷,所以你可以問問醫生。但是不能再拖下去了,盡快想辦法吧。 1、初起感冒:蔥白(連須)、生姜片5錢、水一碗煎開、加適量紅塘稱熱一次服下(蔥姜不需服下),並馬上睡覺,出汗即愈。 2、多日感冒:白天用法同第一條,另外,要在晚上睡覺前,用大蒜頭搗成糊狀,敷兩足心(湧泉穴,每足心敷黃豆粒大即可),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連用2-3天即愈。 、干咳(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均可):生黑芝麻3錢(約一調羹),冰糖適量,共搗碎開水沖早晨空服,3天痊愈,少吃魚類。 7、有痰咳(包括急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兒童氣管炎):白蘿卜二兩,鴨梨二兩,一起切碎加水一碗煮熟加適量冰糖食用,一日二次連用3天。清熱化痰。可與第九條同用。 呵呵別看是些偏方,用了的人都感覺不錯的,建議你也試試..這個你用了就算沒有效果也沒有什麼副作用,總比藥來得強吧.呵呵,自從我有了這些偏方,我家寶寶除了打預防針就再沒有進過醫院了.呵呵 小兒咳嗽多為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是病毒引起後細菌混合感染。初始可服復方魚腥草、黃芩口服液、利巴韋林以及小兒化痰止咳合劑,或復方福爾可定口服液。多喝開水,衣著不過冷過熱,夜間不要蓋得太多,飲食少量多餐易消化,不吃桔子、柑子、魚等。如夜間陣咳持久,請兒科醫師診治。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有屬於外感的,有屬於內傷的。起病情況,有肺髒先病,一病就咳嗽的;有他髒先病,累及於肺後才出現咳嗽的。故有“咳者肺病”之說。正因為咳者肺病,故咳嗽治肺是必然的,而在治肺的同時,又強調調理脾髒,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理脾可以祛邪:如外感風寒犯肺,肺氣不宣就會咳嗽。在肺失宣降,不能輸津四布的情況下,水濕又必然會停留而成痰濁,痰濁阻肺,或壅塞氣道,則使咳嗽加重。大家知道,痰的來源是濕,濕又由脾所主,如果脾氣健運,水濕運行,就會使痰化飲消,咳嗽減輕。因此,在治療時,常常是宣肺散寒,健脾燥濕,肺脾同治,就會促進疾病的痊愈。如果既感寒邪,氣失於宣降而咳嗽;脾又被寒氣所傷,健運失職而聚濕成痰,上阻於肺,咳嗽痰多,就更需要肺脾同治了。 (2)理脾可以消除病源:“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小兒飲食不知自節,使脾胃受傷,不論是濕熱內蘊,久而成痰,還是脾虛濕盛,凝聚為痰濁,都可上貯於肺,使肺氣不利,氣道受阻,而致咳嗽。這時治肺乃是治標,理脾才是治本。因此,在宣肺利氣的同時,應參以健脾行滯或是健脾化濕,使脾運正常,就能消除病源,使病證痊愈。 (3)理脾可以補虛:如果小兒體質薄弱,肺氣不足,或經常感受外邪,肺氣受傷,不能進行正常的宣發肅降而發生虛損咳嗽,治療就應補益肺氣。但人體氣血來源於脾,要想使肺不虛,就必須補益脾氣。脾土旺盛才能生化有源,氣血充足,肺氣也就得到補益。因此,補脾益肺是治療這類咳嗽必須遵循的法則。
小兒外感咳嗽能用一方加減來治療嗎? 咳嗽有外感和內傷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可分為風寒咳嗽、風熱咳嗽、濕熱咳嗽、燥熱咳嗽等類型,這些外感咳嗽能不能用一個方劑加減治療呢?實踐證明是可以的,這就是止嗽散。止嗽散見於清代名醫程鐘齡所著《醫學心悟》中。為了說明本方能用於各種外感咳嗽,有必要對其藥物功能做一簡介。方中紫菀、百部,性均溫潤,紫菀味苦辛,百部味苦甘,皆入肺經,二藥性微溫而不熱,潤而不寒,可理肺止咳,新久咳嗽均能使用。白前與桔梗性平相同,都有辛味,但白前有甘味,桔梗兼苦味,桔梗能宣達肺氣而利膈,白前能下氣開壅而止嗽,同有辛味上升,甘苦下降的作用,不論寒咳熱咳均能應用,以上四味為本方主藥,因其有升有降,有出有入,故能調整氣機升降失常;方中另有橘紅祛痰化濕,荊芥散風疏表,甘草緩急止嗽。由於本方具有溫而不燥、潤而不膩、苦不過寒、辛不過熱等特點,因此,對於肺的宣散肅降、氣機升降失常所致的咳嗽,都能使用。臨床上,對於風寒咳嗽,用止嗽散治療,可在原方中加蘇葉、防風等辛溫發散之品;對於風熱咳嗽,用止嗽散治療應當減小紫菀、百部的用量,加入桑葉、菊花、薄荷、瓜蒌皮等辛涼清解化痰之品,以加強本方散風清熱、止咳化痰之力。對於濕熱所引起的咳嗽,用止嗽散治療,當減去辛溫發散之荊芥,加入前胡、佩蘭、菖蒲等化濕止咳,滑石、薏苡清熱利濕。對於燥熱咳嗽,用止嗽散治療,也應當減去辛溫之荊芥、橘紅、白前,加入辛涼甘潤之桑葉、沙參、麥冬、知母、元參、梨皮等以滋陰生津潤燥,加川貝以潤肺止咳。還有些咳嗽病例,時經多日,咳仍不止,咯痰不爽,喉中發癢,痰白而粘,治療時只需要在止嗽散中加杏仁、貝母潤肺降氣就可以了。 從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各型外感咳嗽,均能以止嗽散為主方加減來治療。但是,應該指出,無論是哪一種外感咳嗽,都以宣通肺氣,疏散外邪為主。所以,在用止嗽散時,必須根據具體病情,適當調整,特別是在咳嗽初起之時,更要注意。
小兒咳嗽時家長如何處理? 前邊我們已經談過,很多疾病都可引起咳嗽。所以,治療咳嗽首先要判斷引起咳嗽的疾病本身是否嚴重。在傷風感冒時,偶而幾聲咳嗽,只要用白蘿卜煮湯喝就可以。若咳嗽、痰稠粘者,可服用使分泌物變稀的藥物,如氯化铵1/3~1/2片,1日3次;棕色合劑1ml/歲·次,日3次;鮮竹瀝5~10ml,1日3次;祛痰靈:5~10ml,1日3次。同時,可配合消炎藥,如阿莫西林沖劑1~2袋,1日3次;再林0.5~1.5袋,1日3次;琥乙紅霉素沖劑或片劑30mg/kg·日,分3次口服。但是,對於體質較差,大便經常稀薄的小兒,不宜用鮮竹瀝和祛痰靈。如果咳嗽伴有高熱,應注意是否有肺炎,要帶孩子到醫院診治。如果咳嗽時間長且伴低熱、消瘦,要到醫院檢查一下是否有肺結核。如果咳嗽發生在大哭、大笑或吃東西時,並伴氣急青紫,應立即拍小孩胸背,采取頭低位,以利咳出嗆入的異物。若咳不出,應馬上送醫院救治。 需要引起家長注意的問題是,咳嗽不要隨便給孩子服用麻醉性止咳藥,如咳必清及含有可待因的止咳糖漿等,那更使痰液粘稠不易咯出,也容易繼發細菌感染,導致病情加重。除非是干咳頻繁、無痰而又影響小兒夜間睡眠時,可臨時給非那更0.5~1mg/kg口服,以鎮靜止咳。
咳嗽咯血時用什麼偏、單驗方較好? 干地榆1500g 用法:上藥加水煎煮2次過濾,濃縮至600ml,每次10~15ml,1日4次。 (2)肺形草30g 用法:水煎,日服2次,每次150ml,連服1個月,症狀緩解後,可用開水沖泡作茶飲服。 (3)仙鶴草45g 用法:以水2碗煎至半碗頓服,1日1次。 (4)旱蓮草250g 用法:旱蓮草搗爛取汁,煎沸數分鐘沖糖(適量),每日分4次服。 (5)鮮白茅根50~100g 用法:上藥洗淨,加適量清水煨極爛,後加冰糖烊化,每日早、晚食之。 (6)鮮羊血適量 用法:取鮮羊血熱飲1~2盞。羊血含蛋白質104%,主要是血紅蛋白,次為血清蛋白,功能止血去瘀。 (7)廣郁金適量 用法:上藥加水磨汁,以絲綿蘸藥汁擦洗背部,每日2次,每次10分鐘,3日為1療程。
怎樣用推拿方法治療咳嗽? (1)常用穴位及手法 清補肺3分鐘,平肝2分鐘,揉一窩風2分鐘,分陰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