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次口服,或20-30mg/kg/日靜滴。濃度0.5-lmg/ml。 (2)抗病毒治療:利巴韋林(病毒唑)10-20mg/kg/日,分3次口服,或10-lsmg/kg/日,分2次靜滴,無環鳥苷15--20mg/kg/日,分2-3次靜滴。 (3)對症處理 ①吸氧:有紫绀者予吸氧。 ②鎮咳:非那根0.5-1mg/l礦次,口服或肌注。 ③化痰:—糜蛋白酶霧化吸人。 ④退熱:參見“感冒”節。 (4)並發心力衰竭的處理。 ①吸氧。 ②吸痰。 ③鎮靜:非那根肌注或嗎啡o.1—0.2mg/kg/次,皮下注射。 ④強心:地高辛飽和量:《2歲,0.04~0.06/mg/kg;>2歲0.03~0.04/mg/kg;新生兒0.03~o.04/mg/kg口服,靜注為口服量的3/4。西地蘭飽和量;<2歲,o.04mg/kg,2歲,o.03mg/kg靜注。上述二藥的快譴飽和法:首劑為飽和量的1/2,余量每隔4-8小時分2—3次給予,在末次給藥後12小時用維持量,為飽和量的1/4-1/5量,分2次,每12小時1次,直至心衰控制。⑤利尿:速尿1—2mg/kg/次,肌注或靜注。 2.中醫藥治療 (1)常症 ①風寒閉肺:發熱無汗,嗆咳氣急,痰白而稀或多泡沫,口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膩、舌質淡或淡紅,脈浮緊,指紋青紅在風關。 治法:辛溫宜肺,化痰止咳。 方藥:麻黃3克、杏仁10克、甘草3克、蔥白10克、淡豆豉10克、荊芥6克、半夏6克、萊菔於10克。 中成藥:小青龍沖劑1/2-1袋,每日2次。 ②風熱襲肺;發熱,有汗,口渴,咳嗽痰黏或黃,氣促鼻煽,面赤唇紅,咽紅,指紋青紫多在氣關,脈浮滑。 治法;辛涼解表,宜肺化痰 方藥:麻黃3克、杏仁1o克、生石膏(先下)25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黃芩10克、黛蛤散(包煎)10克、全瓜萎15克、桑自皮10克。 中成藥:射麻口服液每次]/2—1支,每日2次;止咳橘紅口服液,每次1/2-1支,每日2次。 ③痰熱阻肺:壯熱,咳嗽而喘,呼吸困難,氣急鼻煽,口唇紫绀,面紅口渴,喉間痰鳴,聲如拽鋸,胸悶脹滿,泛吐痰涎,舌紅苔黃,脈弦滑,指紋紫至氣關。 治法:清熱宣肺,滌痰乎喘。 方藥:麻黃3克,射干6克,葶苈子、杏仁、地龍、鉤籐、黃芩、竹茹各10克,生石膏(先下)25克。 中成藥:竹瀝水,每次5~loml,每日3次。 ④陰虛肺熱:潮熱盜汗,顴紅唇赤,干咳無痰或痰黏難吐,舌質嫩紅、舌苔光剝少津,脈細數,指紋沉紫。 治法:養陰清熱,潤肺止咳。 方藥:沙參、麥冬、玉竹、桑葉、生扁豆、炙杷葉、川貝母、百合各10克、天花粉15克,甘草3克。 中成藥:養陰清肺糖漿,每次5—loml,每日1次;川貝楷杷霹,每次5—1oml,每日2次。 ⑤脾氣虛:低熱起伏,面色白光白,動測汗出,咳嗽無力,微微氣喘,喉中痰鳴,神倦懶言,納呆便溏,舌質淡苔白,脈細無力,指紋色淡。 治法:益氣健脾,調和營衛。 方藥:太於參、生黃芪、茯苓、白術、五味子、麥冬各10克、生姜3片、大棗5枚,陳皮、甘草、半夏各6克。 中成藥:玉屏風散,每次1袋,每日2次。 (2)變症 ①心陽虛衰;突然面色蒼白而青,口唇發紫,呼吸淺促,額汗不溫,四肢厥冷,虛煩不安,右下出現痞塊,舌質紫舌苔溥白,脈象虛數或結代。 治法:溫補心陽,救逆固脫。 方藥:人參10克、附子10克、干姜3克、炙甘草6克、龍骨(先煎)20克、牡蛎(先煎)加克、當歸10克,丹參10克。②邪陷厥陰:壯熱神昏,煩躁谵語,四肢抽搐,口噤項強,兩目上視,舌質紅绛,指紋青紫,可達命關,或透關射甲。 治法:平肝熄風,清心開竅。 方藥:羚羊角粉(沖服)1.5克、白芍10克、鉤籐10克、生地10克、黃芩10克、菖薄lo克、遠志10克、天竺黃10克。 中成藥:紫雪散,牛黃清心丸。 [預防與調養] 1.搞好個人和環境衛生,居室空氣流通,冬春季節少到公共場所。 2.多曬太陽,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及時增減衣服。 3.積極治療佝偻病、小兒貧血手營養不良。 4.避免交叉感染,輕症可在家中或醫院門診治療。 5.喂水進食時應將嬰兒上身抬高,以避免嗆入氣道。 6.及時清除鼻咽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通暢。 7.勤翻身,多拍身,多拍背,以利痰液排出。 8.對重症患兒應注意觀察呼吸、心率,預防各種並發症。 回答者:落落行者-探花十一級5-1215:52 你好!不宜服用有刺激性的飲食。多吃些水果及蔬菜,建議食有富有營養,含蛋白較多的飲食。小兒肺炎食療有方
材料:柚子肉5瓣,白菜干60克,北芪15克,豬瘦肉250克。
做法:諸藥共煲湯服食,每日1劑,分兩次服。
材料:百合50克,薏米200克
做法:加水5碗,煎成3碗,分3次服,每日1劑。
材料:核桃仁、冰糖各30克,梨150克
做法:共絞碎,加水煮服。每次1匙,每日3次。
材料:杏仁10克(去皮尖打碎),鴨梨1至2個,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鴨梨切塊去核,與杏仁同煮,梨熟加入冰糖,代茶飲用。
寶寶的肺部,普通感冒“呼吸音粗”,肺炎“干羅音”“濕羅音”,通過治療變為“中小水泡音”然後有所好轉變為“呼吸音粗”然後康復後聽音是“未見明顯異常” 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咳嗽的產生,是由於當異物、刺激性氣體、呼吸道內分泌物等刺激呼吸道粘膜裡的感受器時,沖動通過傳入神經纖維傳到延髓咳嗽中樞,引起咳嗽。
咳嗽的動作是短促深吸氣,聲門緊閉,呼吸肌、肋間肌和膈肌快速猛烈收縮,使肺內高壓的氣體噴射而出,就成為咳嗽。隨著急速沖出的氣流,呼吸道內的異物或分泌物被排出體外。
咳嗽反射
咳嗽反射弧包括四個環節:
(1)呼吸道神經末梢感受器,包括機械感受器、化學感覺器和肺牽張感受器。
(2)傳入神經,為迷走神經纖維。
(3)延髓咳嗽中樞,位於延髓背側部,鄰近呼吸中樞。
(4)傳出神經,包括迷走神經傳出纖維、喉上神經和腦神經。它們協同完成咳嗽運動。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除去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胸膜等呼吸器官以外,耳、腦膜、心髒、食管、胃等內髒的迷走神經受到刺激,也會傳入咳嗽中樞引起咳嗽。
咳嗽是呼吸系統疾病的主要症狀,如咳嗽無痰或痰量很少為干咳,常見於急性咽喉炎、支氣管炎的初期;急性驟然發生的咳嗽,多見於支氣管內異物;長期慢性咳嗽,多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等。
咳嗽的不利作用,是可把氣管病變擴散到鄰近的小支氣管,使病情加重。另外,持久劇烈的咳嗽可影響休息,還易消耗體力,並可引起肺泡壁彈性組織的破壞,誘發肺氣腫。
小兒咳嗽給家長帶來無盡的煩惱,治療咳嗽的藥物鋪天蓋地,可就是難止孩子的咳嗽,影響孩子和父母的休息,有的咳嗽把吃進的飯菜都吐了出來,爸爸媽媽的心讓孩子的咳聲揪得緊緊的,藥療、食療,理療,霧化治療,偏方用了一個又一個,可哪一個也不靈驗,久治不愈的小兒咳嗽困擾著爸爸媽媽。父母們最關心的,最需要解決的是如何止咳。
◎孩子為什麼咳嗽
小兒咳嗽是一種症狀,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通過咳嗽把呼吸道中的“垃圾”清理出來,咳嗽同時往往伴有咯痰,痰就是“垃圾”。那這麼說來,咳嗽是好事,就不要止咳治療了,不是的,當呼吸道中沒有“垃圾”,只是有充血、水腫,或由於長期咳嗽刺激,使咳嗽中樞持久處於高度興奮狀態,這時的咳嗽就不是具有保護作用的反射動作了,就應該積極止咳了,即使是保護性的,如果咳嗽劇烈,影響睡眠和進食,也要治療,止咳治療也包括祛痰,化痰,減輕呼吸道黏膜水腫,恢復氣管內膜纖毛作用等。因此,止咳治療不是簡單的服用止咳藥。首先要分析咳嗽的原發因素。針對病因治療,才會收到好的效果。
◎孩子咳嗽的處理方法:
1、夜間抬高寶寶頭部
如果寶寶入睡時咳個不停,可將其頭部抬高,咳嗽症狀會有所緩解。頭部抬高對大部分由感染而引起的咳嗽是有幫助的,因為平躺時,寶寶鼻腔內的分泌物很容易流到喉嚨下面,引起喉嚨搔癢,致使咳嗽在夜間加劇,而抬高頭部可減少鼻分泌物向後引流。還要經常調換睡的位置,最好是左右側輪換著睡,有利於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2、熱飲止咳法
多喝溫熱的飲料可使寶寶黏痰變得稀薄,緩解呼吸道黏膜的緊張狀態,促進痰液咳出。最好讓寶寶喝溫開水或溫的牛奶、米湯等,也可給寶寶喝鮮果汁,果汁應選刺激性較小的蘋果汁和梨汁等,不宜喝橙汁、西柚汁等柑橘類的果汁。
3、中藥外敷法
可以使用一些比較安全有效的中藥外敷方法,由於很多嬰幼兒在家中治療咳嗽時,由於他們的生理原因,用藥很容易產生嘔吐,使喂藥很困難,這時可以配合一些外貼藥,可以產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如百草瓊漿益氣貼、夏季使用的三伏貼等。
◎針對病因治療咳嗽
由各種病毒、細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如果感染局限在環狀軟骨以上(咽部以上),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感染發展至環狀軟骨以下(咽部以下),就是下呼吸道感染,就是氣管,支氣管,毛細支氣管,肺泡,肺間質感染,如果用大樹做形象比喻,把大樹倒過來,樹根以上是上呼吸道,樹根以下是下呼吸道。樹干是氣管,樹枝是支氣管,樹葉梗是毛細支氣管,樹葉是肺泡,樹葉間隙就是肺間質了。整個呼吸道都可遭受各種外來因素侵襲而發生病理變化,這些外來因素,並不單純是病毒,細菌,還可以是各種微生物,也可以是各種理化因素,環境因素等,或者是由於病毒,細菌和各種因素導致呼吸道黏膜發生的病變,不能隨著病毒,細菌和各種微生物的消亡而改善,導致呼吸道黏膜自身功能的損傷,就形成了經久不愈的咳嗽。因此,這就是即使使用很高級的抗菌素也難以治療咳嗽的症結,必須改善呼吸道黏膜本身的功能。才能根治咳嗽。
◎引起咳嗽的疾病
按解剖部位,呼吸道從上至下依次為:額窦炎、鼻窦炎、鼻炎、咽炎、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肺炎。按疾病譜分:有百日咳,百日咳綜合征,感冒,流感,上感,過敏性咳嗽,支氣管哮喘,心性咳嗽,還可按咳嗽類型分為外周性咳嗽,中樞性咳嗽,按照中醫理論可分為:濕熱咳嗽,寒喘咳嗽,發熱咳嗽,傷風咳嗽等。要針對這些疾病加以治療,咳嗽治療是輔佐治療,不能把止咳治療的砝碼重重加在止咳藥上。
額窦炎,鼻窦炎,鼻炎,咽炎,都是比較難治的疾病,屬於耳鼻科范疇,而小兒看病大都在小兒內科門診,容易誤診,家長要想到看一下耳鼻科醫生,及時祛除引起咳嗽的病因,即使是氣管炎,肺炎引起的咳嗽,也不一定都有活動感染,對於經久不愈的咳嗽,不要長期使用抗菌素,更沒有必要長期使用抗病毒藥物。沒有細菌,病毒感染,還長期使用抗菌素只能增加藥物的副作用,白細胞下降,菌群失調,胃功能受損,小兒食欲下降,是利少弊多,是不可取的。這時的治療,應該把重點放在對呼吸道黏膜的保護,修復,功能的恢復等上,如服用維生素ad膠丸,有利於內膜的修復,多喝水,室內空氣濕度適宜,使纖毛運動功能改善,痰液變稀薄,有利於排出,空氣新鮮,減少室內灰塵,減少理化因素刺激,幫助呼吸道內膜功能的恢復。
◎誤診率驚人的過敏性咳嗽
過敏性咳嗽是機體對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種持續性炎性反應,患兒常出現持續性或反復發作的劇烈咳嗽。如不及時診斷和積極治療這種咳嗽,大約有42.9%患兒就可出現哮喘症狀,甚至發展為支氣管哮喘。
如何鑒別小兒過敏性咳嗽呢?過敏性咳嗽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的小兒,咳嗽反復或持續發作一個月以上。發病並不限於冬春二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