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怎麼辦? 病從口入,最近天氣變化無常,致病菌乘虛而入,醫院腹瀉患者劇增,嚴重者甚至出現虛脫。很多患者都在就診之前都曾使用過止瀉藥或抗生素,幾乎所有患者都有疑問:腹瀉該怎麼辦? 醫生告誡,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致病菌種類也很多。中毒性細菌性痢疾在老年及幼兒患者中容易導致循環衰竭、腦病等。霍亂更是一種烈性傳染病,可令病人大量吐瀉、脫水休克致死。如大便僅為水樣,則多為病毒或產毒素的細菌引起,采取補液療法可治愈。在有黏液膿血便的病人,經過適當檢查後可選用抗菌藥物,如濫用用抗生素不僅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還可導致腸道失調,加重腹瀉。如腹瀉明顯、糞便中帶有膿血或大便化驗中有紅細胞、白細胞,伴有發熱時是不宜使用止瀉藥物的,雖然用止瀉藥可以暫時止瀉,但病因並未得到根除,致病菌不能排出體外,仍留在腸內繼續產生大量毒素,出現高熱等全身症狀,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一旦出現腹瀉,則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便及時診斷和合理治療,醫師會詳細了解病史,如有無飲食不當或不潔飲食、腹瀉次數、糞便性狀、伴隨症狀等。必要時做大便常規及細菌培養檢查或抽血檢查等,以查清病因。一般來說,凡是每天腹瀉3次或3次以上者,醫生都要開驗單做大便常規化驗及細菌培養。但常有一些病人因怕麻煩或嫌檢查費用太高而不願做檢查,這樣不但對自己的病情不利,還有可能造成傳染病(如霍亂)流行。 腹瀉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及決定是否禁食。補液療法常用於腹瀉病人,但並非每個病人都須打吊針補液,可視情況口服補液。一般醫院會給予“口服補液鹽”,亦可自行配制鹽開水口服。如確診為細菌性痢疾、傷寒、霍亂等,則使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藥物。病毒感染導致的腹瀉如某些嬰兒腹瀉,使用抗生素是無效的。一般輕、中度腹瀉者可繼續進食,嚴重腹瀉情況下可暫時禁食,並予靜脈補液以補充足夠的水、電解質及能量。
本文來自:求醫網
http://nk.qe.cn/html/270686.shtml
你好不明白可以向我提問 以下幾種食物不僅能提供必須的營養,而且還有一定的止瀉作用。
1、焦米湯: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黃,再加水和適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狀即可。焦米湯易於消化,它的碳化結構還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
2、胡蘿卜湯:胡蘿卜是鹼性食物,所含果膠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瀉制菌食物。胡蘿卜湯制作方法如下,將胡蘿卜洗淨,切開去莖,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過濾去渣,然後加水成湯(按500克胡蘿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後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瀉好轉後停用。
3、蘋果泥:蘋果也是鹼性食物,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收斂、止瀉的作用。取一個新鮮、質地酥軟的蘋果切成兩半,用調匙刮成泥狀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