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產檢其他指標均正常,尿蛋白(++)濃度1g/l,是什麼問題啊 這個不是什麼大問題!也就是說你尿液裡蛋白質成份過多,小便的時候是不是有很多泡沫呀!?但是這樣也有一點問題,如果大量大蛋白質排出體外,那麼你正常所需的蛋白質就不夠了!要注意腎髒的調理,孕婦要多補充維生素e和鐵!維生素e又叫做生育酚! 為什麼婦女尤其要注意補充鐵和葉酸? 婦女每月的月經會造成持續的鐵的丟失,懷孕婦女尿中葉酸的排出是正常人的兩倍!而在孕期和哺乳期,為了提供胎兒和嬰兒足夠的養分以供其生長發育,母親更要比平常多攝入鐵和葉酸。一定要有足夠的鐵和葉酸的攝入。由於日常飲食中鐵和葉酸的吸收利用往往不足,所以要在日常飲食以外注意補充!
維生素e(生育酚) 1.每一個細胞都需要維生素e; 2.維生素e在人體內作用最為廣泛,比任何一種營養素都大,故有“護衛使”之稱; 3.足夠的維生素e可防癌; 4.補足維生素e可防止80%中風發生; 5.維生素e可使:彈跳力增強,有洋地黃之功效; 6.維生素e缺少,會破壞脂肪酸,血塊形成; 7.維生素e+維生素c聯合應用,可減少中風發生,即使發生,病狀亦輕; 8.維生素e可有增強老年人免疫功能之功效; 9.維生素e可有效防止筋膜炎,斜頸,痛風,關節炎,硬肩等症; 10.肌無力症與維生素e有關; 11.維生素e對糖尿病者尤為重要; 12.糖尿病人每日300-600單位的維生素e,病狀大減,其他甚至不用格外注射胰島素; 13.維生素e+卵磷脂,可促進胰島素分泌增加; 14.維生素e有利尿之功效; 15.膀胱萎縮,儲尿量減少,服維生素e可增加膀胱的容量,有望恢復; 16.血管,肝髒,瓣膜,吸煙,關節炎均應補維生素e; 17.維生素e是治療心髒病及流產的瑰寶,收效神奇; 18.足夠的維生素e,可減少胰島素的應用; 19.維生素e有防凝血之效果; 20.有足夠的維生素e,即使體況緊張,失望等反常情感,血中脂質也不變; 21.腎病補維生素e,有抗水腫,蛋白質,高血壓,貧血等症群的作用; 22.維生素e與c,b,蛋白質相配合治療靜脈炎; 23.維生素e與papb軟膏可防日光灼傷; 24.維生素e足夠可抗皮膚老化,褐斑; 25.維生素e有否,會使冠脈栓塞率減少或增加4倍; 26.缺維生素c,e,是心腦栓塞的主因; 27.維生素e是防止小產和治療心髒病的寶物; 28.維生素e可防止早產,流產; 29.維生素e可防新生兒黃疸; 30.維生素e可防嬰兒頭晃,無力,補足後周內見效; 31.維生素e可防靜脈曲張; 32.腎上腺枯竭是關節炎之根源,除了皮質素,也應用維生素e,c參與治療; 33.咽喉炎服維生素e可緩解; 34.燒傷結疤期奇癢,維生素e可收奇效; 35.燒,燙傷口服維生素c400mg/h,局部塗維生素e,可收極佳效果; 36.控制感染,維生素a,e同時並用,效果極佳; 37.維生素e和蛋白質不足(蛋氨酸)肝受損特別嚴重,維生素e防止肝受損的功效為氨基酸的400倍; 38.足夠的維生素e+乳類蛋白質,就可防肝受損; 39.甲狀腺腫大在補碘的同時應補維生素e; 40.胃潰瘍應有足夠的維生素e供應; 41.沒能足夠的維生素e,潰瘍不會好; 42.脂肪積聚,血流緩慢,血流不暢心髒及雙腿疼痛,服維生素e可緩解; 43.接觸肝炎患者,維生素e的補充至關重要; 44.任何藥品皆有害,因此必然傷肝髒,政補充維生素c,蛋白質及維生素e至關重要; 45.供氧不足,健康細胞難以生長,故結疤痕,維生素e可降低細胞需氧量,減少疤痕形成; 46.吸煙,病毒,藥品,肥料,亞硝酸鹽,空氣,水,不潔物都給人以傷害—結疤(催人老化),足夠的維生素e可抗疤痕,抗老化; 47.服藥時應補維生素e(因為任何藥物對人體均有不同程度之傷害); 48.近視應大量補維生素e及蛋白質,維生素b,鈣,維生素c,d否則只好終生與眼鏡相伴; 49.懷孕期間,為保胎,服用人造黃胴引發悲劇—陽陰人,如及時補給維生素e,可予幸免; 50.維生素e缺乏維生素a難以儲存; 51.小兒缺e容易形成油氣; 52.維生素e缺乏會貧血; 53.維生素e缺乏前列腺肥大; 54.維生素e缺乏--易產生過氧化脂,劃傷血管; 55.維生素e缺乏--形成疤痕; 56.維生素e缺乏--皺紋加深(疤痕); 57.維生素e缺乏--尿酸增加引起痛風; 58.維生素e缺乏--牙齒發黃; 59.維生素e缺乏--引發近視; 60.維生素e缺乏--無力軟弱; 61.維生素e缺乏--肌肉抽搐; 62.維生素e缺乏--加速老化; 63.維生素e缺乏--精子品質差,活潑性低; 64.維生素e缺乏男性性功能下; 65.維生素e缺乏引起殘障,弱智兒; 66.維生素e可緩解蜂蟄傷; 67.維生素e缺乏引起腎炎; 68.維生素e缺乏肝受損; 69.維生素e缺乏引起甲亢; 70.維生素e缺乏心律失常; 71.維生素e缺乏心電圖不易改善; 72.維生素e缺乏滑囊炎,關節炎易發生; 73.每100cc的血當中低於0.5mg的維生素e,就為缺e; 74.維生素e沒有作何毒性(d-a育酚醋酸,3000iu/日達數年之久); 75.維生素e補多少也不會中毒; 76.天然的維生素e以單位iu計算(1iu=1mg);人造的維生素e以毫克計算; 77.正常人的每日需求量40-210iu; 78.維生素e易被鐵鹽所破壞,故兩者不宜同時服用,應間隔或提高維生素e之吸收; 79.凡吸煙,壓力,高溫,日光暴曬,飲酒,節食均會影響維生素e之吸收; 80.如果油類食物吃得多,那維生素e就要加量; 81.每半杯花生油內含維生素e只有10mg,1日應服維生素e200mg,靠油來補e,每天要喝2瓶油; 尿中蛋白含量超過正常范圍時稱之蛋白尿(proteinuria)。蛋白尿是腎髒疾病(尤其是腎小球疾病)最常見,有時是最早出現的臨床表現;此外也可見於某些非腎髒疾病。對尿中蛋白定性、定量及其成分的分析和評價常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尿蛋白正常值】
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小兒尿中蛋白量常以≤4mg/(m2·h)計算。各年齡組正常上限值如下表27-12。
表27-12尿蛋白正常上限值
年齡正常上限mg/24h 2~12月155 3~4歲140 4~10歲190 10~16歲250
一般無性別差異,青春前期女孩尿中排出較多蛋白。當超過正常上限時即為異常。當≥40mg/(m2·h)有人稱之為腎病范圍蛋白尿。
鑒於小兒定時留尿困難,近年有人以隨機一次測定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來代替,如以mg/mg比值計算,其正常上限值為0.2。並可依之估計尿蛋白排出總量,其計算公式為:
尿蛋白〔g/(m2·h)〕=0.63×尿蛋白(mg/dl)/尿肌酐(mg/dl)
【分型說明】
依前述發生機理及原發病的部位,蛋白尿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腎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proteinuria)是由於腎小球濾過膜對血漿蛋白通透性增高所致。是臨床最多見的類型。見於多種原發或繼發性腎小球腎炎。是由於缺血、中毒、免疫病理損傷破壞了濾過膜的完整性;或由於濾過膜電荷屏障作用減弱而致。此類蛋白尿的特點一是蛋白量常較大,排出范圍1~30g/d;二是其成分以白蛋白為主,或是以白蛋白及比其分子量更大的蛋白為主。
2.腎小管性蛋白尿(tubularproteinuria)是由於腎小管對濾出蛋白的回吸收障礙所致。見於腎小管間質病變、腎盂腎炎、先天性腎小管病、低鉀腎病等。此類蛋白尿的特點為尿蛋白總量通常較少,一般<1g/d;且僅含少量白蛋白,並以低分子量的溶菌酶、β2-微球蛋白、輕鏈蛋白、維生素a結合蛋白等為主。
3.溢出性蛋白尿(overflowproteinuria)是由於血循環中某些較低分子量(<6~7萬)的蛋白質異常增多,經腎小球濾出,並超過腎小管再吸收能力而出現蛋白尿,此類蛋白尿早期並無腎本身病變。見於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尿中有本-周蛋白)、嚴重擠壓傷的肌紅蛋白尿、骨髓瘤及單核細胞白血病時的溶菌酶尿等。此類蛋白尿的特點:①是有引起異常血漿蛋白血症的原發病;②是尿蛋白定性分析可檢出特殊蛋白質;③是早期腎小球功能正常。
4.分泌性及組織性蛋白尿(secretaryandhisturiaproteinuria)是由於腎及泌尿道本身結構的蛋白質或其分泌排洩的蛋白質混入尿中由尿中排出而致。如由髓袢升支分泌的tamm-horsfall蛋白、腎及尿路感染時的iga、某些腎炎時尿中的纖維蛋白(原)及其降解產物、補體成分、腎小球基膜成分等可由尿中排出而致蛋白尿。
臨床上區別上述類型的蛋白尿很重要,因其預後、治療等不同。區別尿中蛋白類型最簡單的方法是同時以磺柳酸法及試紙法檢測進行初篩。因尿試紙對白蛋白敏感,磺柳酸法對各種蛋白均敏感;如為低分子量蛋白則二者均陽性;如試紙法陰性而磺柳酸法呈(十十+)或(++++)則提示有非白蛋白的蛋白質存在,如需要可進一步以免疫電泳法確定。
【單純性蛋白尿】
指缺乏泌尿道或腎髒疾病的確切病史及臨床表現,尿沉渣檢查基本正常、僅尿蛋白排出量逾於正常者而言。單純性蛋白尿這一名稱與國外所稱的"孤立性蛋白尿"(isolatedproteinuria)大致相當。本症發生率各家報道不一。據我國21省市224291例小兒尿篩查的報告,以試紙法初篩尿蛋白陽性者5180例(2.31%),經2次檢查及磺柳酸法檢測,最後確診為無症狀蛋白尿者182例(0.81‰)。
1.暫時性或一過性蛋白尿(transientproteinuria)系指腎髒正常,但於發熱、心力衰竭或脫水時出現暫時性蛋白尿。運動後也可有暫時尿蛋白排出增多,尤多見於青少年長距離賽跑、游泳、足球、籃球等運動後,尿中蛋白一過性增多,通常持續數小時,一般不超過24小時。此類蛋白尿於原發誘因去除後,尿中蛋白即陰轉,蛋白也很少超過(十十),但當尿濃縮、尿比重為1.030時,蛋白定量可更高。
2.姿勢性或直立性蛋白尿(orthostaticproteinria)本症是指僅於直立位或采取脊柱前突姿勢時尿蛋白排出增加,而臥位時尿蛋白排量正常。又可根據直立位尿蛋白是否經常出現而分為暫時性(或間歇性)及固定性兩種,前者指直立位時尿蛋白不一定每次都增加,後者指凡直立位尿蛋白排量都超過正常。直立性蛋白尿比較常見,可見於2%~5%的青春前期的青少年,30歲以後少見。在人群普查中發現的無症狀蛋白尿多屬此類。其中暫時性者70%~80%,固定性者15%~20%。
臨床上此類患者多系體檢或尿篩查中偶然發現,本人無確切既往腎髒病史、及陽性家族史,患兒腎功能、血生化、b型超聲波檢查、靜脈腎盂造影等項檢查均於正常范圍。其主要表現即直立位排逾量尿蛋白,但臥位時正常,可借直立試驗予以證實。其方法如下:夜臥床前排尿棄去,次晨起床排尿送檢,此夜間形成的尿液蛋白定性檢查陰性,定量<50mg/8h。起床後活動2小時再排尿送檢,尿蛋白(+)~(++)以上即為陽性。如腰椎前突位站立,有時20分鐘後可達(十十十)以上,但24小時尿蛋白多為1g以下。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