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小兒多動怎麼辦正文

小兒多動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林的缺點是,它無法根治這種疾病,只能長期服用,副作用主要是對兒童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兒科診療中心專家首推中藥結合推拿為主的治療,無副作用,見效快,穩定不易復發。
中藥結合推拿治療小兒多動症
從中醫角度上分析,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髒腑嬌嫩、形氣未充,即小兒髒腑器官及體格發育尚未成熟,功能還不完善,與成人相比較,是處於髒腑未壯,精氣未充,經脈未盛,氣血不足,神氣怯弱的狀態。另一方面,由於小兒髒腑的形態結構及功能均未成熟,必然向著成熟完善的方面發展,即顯示出生機旺盛、迅速生長發育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理論。
通過長期臨床實踐觀察發現,本病以腎陰不足肝陽偏旺型;心脾氣虛型;濕熱內蘊痰火擾心型最為多見,治療上強調調整陰陽平衡為原則,以滋腎為本,並將平肝、清心、健脾、安神益智、祛痰化瘀等貫穿其中,以此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該法以中藥結合推拿為主,配合教育及心理行為矯治綜合治療,在中藥的運用上區別於以往的口服,改用了直腸滴入的方法,其優勢表現在:

1、效果更顯著,直腸滴入的藥效是口服的兩倍以上。
2、療程更短,通常1~2周便可見效。
3、除去了兒童怕吃“苦”的煩惱。
4、避免西藥的一些副作用,有利於兒童的身心健康。
5、結合中醫推拿,與藥物協同增進療效。
6、聯合心理治療,讓孩子更快適應周圍環境及克服心理衛生問題。
7、治療多動症的同時還能增進食欲,增強體質,改善睡眠等,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兒童時期是人生的重要時期,若患兒在學校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厭學、逃學、成績下降;長大後也因基礎知識的貧乏,難以學到生活必需的技能,就業困難,而影響終生。兒科診療中心專家在治療多動症上有著獨到見解及豐富的臨床經驗,希望通過治療讓每個多動症孩子健康成長。
 
多動症是兒童期常見的行為問題。本症有兩大主要症狀,即注意障礙和活動過度,可伴有行為沖動和學習困難。通常起病於6歲以前,學齡期症狀明顯,隨年齡增大逐漸好轉。部分病例可延續到成年。表現為:

(1)注意障礙(又稱注意缺陷障礙):注意障礙為本症最主要的表現之一。患兒主動注意減退,被動注意增強,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易受環境的干擾而分心。注意對象頻繁地從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做作業時不能全神貫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做事有始無終,常半途而廢或頻繁地轉換。做作業拖拉,不斷地以喝水、吃東西、小便等理由中斷,做作業時間明顯延長。有些患兒表現為凝視一處,走神,發呆,眼望著老師,但腦子裡不知想些什麼。老師提問時常不知道提問的內容。注意障礙是本症必須具備的症狀。

(2)活動過度:活動過度為另一常見的主要症狀。表現為明顯的活動增多,過分地不安靜,來回奔跑或小動作不斷,在教室裡不能靜坐,常在座位上扭動,或站起,嚴重時離開座位走動,或擅自離開教室。話多,喧鬧,插嘴,惹事生非,影響課堂紀律,以引起別人注意。喜觀玩危險的游戲,常常丟失東西。多動有兩種類型:一是持續性多動。患兒的多動性行為見於學校、家中等任何場合,常較嚴重。二是境遇性多動。多動行為僅在某種場合(多數在學校),而在另外場合(家中)不出現,各種功能受損較輕。

(3)沖動性:情緒不穩,易激惹沖動,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刺激而過度興奮,易受挫折。行為不考慮後果,出現危險或破壞性行為,事後不會吸取教訓。

(4)學習困難:主要表現為學習成績低下。多動症患兒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學習困難的原因與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有關。出現學習困難的時間,決定於智力水平及多動症的輕重程度。智力水平中下的嚴重多動症患兒在學齡早期就可出現學習困難。智力水平較高、多動症狀較輕的,可在初中階段才出現學習困難。

(5)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有半數左右患兒可見有神經系統軟體征,表現為快速輪替動作笨拙,共濟活動不協調,不能直線行走,閉目難立,指鼻試驗陽性,精細運動不靈活,部分患兒可有視覺-運動障礙、空間位置覺障礙等。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為異常疾病.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沖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教師感到沒有辦法。

兒童多動症的患病率國外報道在5%~10%之間,國內調查在10%以上,男孩多於女孩,早產兒及剖宮產兒患多動症的幾率較高,大約在60%以上。
 
兒童多動症是發生於兒童時期(多在3歲左右),與同齡兒童相比,表現為同時有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時間短暫,及活動過度或沖動的一組綜合征。症狀發生在各種場合(如家裡、學校和診室),男童明顯多於女童。
一、症狀標准:
1.注意障礙:至少有下列4項:
1)學習時容易分心,聽見任何外界聲音都要去探望;
2)上課很不專心聽講,常東張西望或發呆;
3)做作業拖拉,邊做邊玩,作業又髒又亂,常少做或做錯;
4)不注意細節,在做作業或其它活動中常常出現粗心大意的錯誤;
5)經常丟失或特別不愛惜東西(如常把衣服、書本等弄得很髒很亂);
6)難以始終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業或家務勞動等;
7)做事難於持久,常常一件事沒做完,又去干別的事;
8)與他說話時,常常心不在焉,似聽非聽;
9)在日常活動中常常丟三拉四;
2.多動:至少有下列4項:
1)需要靜坐的場合難於靜坐,常常動個不停,或在座位上扭來扭去;
2)上課時常做小動作,或玩東西,或與同學講悄悄話;
3)經常話多,好插嘴,別人問話未完就搶著回答;
4)常常十分喧鬧,不能安靜地玩耍;
5)難以遵守集體活動的秩序和紀律,如:游戲時搶著上場,不能等待;
6)常常干擾他人的活動;
7)好與小朋友打逗,易與同學發生糾紛,常不受同伴的歡迎;
8)容易興奮和沖動,有一些過火的行為;
9)常在不適當的場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好冒險,易出事故。
二、嚴重標准:對社會功能(如學業成績、人際關系等)產生不良影響。
三、病程標准:起病於7歲前(多在3歲左右),符合症狀標准和嚴重標准至少已6個月。
四、排除標准:排除精神發育遲滯、廣泛性發育障礙、情緒障礙,或其它精神疾病。
 
引發少兒多動症的原因

(3)沖動任性。

這類小孩情緒極為不穩,不服管束,常惹是生非。高興時又笑又叫,又唱又跳;當不順心時,容易激怒,常常發脾氣。這種喜怒無常的表現,常使同學害怕他,不願意接近他,致使他越來越不合群,久而久之可造成其逆反心理,常常發生自傷或傷人行為。

(4)學習困難。

這類小孩由於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注意聽講,對老師布置的作業未聽清楚,以致做作業的時候常常發生遺漏、倒置和理解錯誤等情況。部分患兒可能有不同種類的認識功能障礙,如語言功能障礙、空間功能障礙、思維功能障礙等。

(5)行為異常。

這類小孩多伴有各種各樣的行為異常問題,如說謊、逃學、偷竊、離家出走等等。在與同伴的交往過程中,不講禮貌,欺負弱小,排斥他人,因此在同齡少兒中屬於不受歡迎的人。

-別讓多動症少兒長時間看動畫片、玩電子游戲

據楊健分析,有四大因素導致少兒多動症。一是腦神經遞質數量不足。二是腦組織器質性損害。如母親孕期疾病,像高血壓、腎炎、貧血、低熱、先兆流產、感冒等;分娩過程異常,如早產、產鉗產、剖腹產、新生兒窒息和顱內出血等。有上述經歷的少兒,發生多動症的機會多。三是遺傳因素。大約40%多動症患兒的爸爸媽媽或其他親屬在童年時也患此症。四是近年來許多獨生子女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教育方法不當,如早期智力開發過量,使外界環境的壓力遠遠超過了小孩力所能及的程度,是造成少兒多動症的原因之一。

少兒多動症的治療除了藥物以外,心理治療也十分關鍵。“多動的小孩在吃藥以後並不能馬上變成一個不動的小孩,”楊健說,“這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需要家長花一年甚至幾年的時間給小孩進行綜合治療。”

他建議多動症患兒的家長,在小孩學齡前,讓小孩上個圖畫班或者寫字班,目的是讓他能安靜地坐下來,可以先堅持5分鐘,然後逐步延長到7分鐘、9分鐘,千萬不要讓小孩長時間看動畫片,過多地玩電子游戲。
 
還不感覺送醫院
 
兒童多動症的主要特征:

(1)活動過多,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2)異乎尋常的注意力不集中、不穩定。無抵御環境干擾的意志力量。
(3)情緒不穩,多沖動行為,做事不考慮後果,任性而行。
(4)行為不良,好打架斗毆,愛發脾氣,橫行霸道,不服管教。
(5)學習困難,成績低劣。智力發育雖基本正常,但學不進去,有厭學情緒。

兒童多動症患兒在嬰幼兒期就有異常表現,如易興奮、喂養較困難,不易養成大小便定時的習慣。以後活動增多,動作不協調,尤其是精細動作差,注意力不持久,行為無目的,情緒易沖動並缺乏控制能力。入學後由於注意力不集中,話多,小動作多,常常違反課堂紀律,學習成績一般。多數患兒到青春期其症狀明顯減輕,少數患兒在成年後還留有性格上的缺陷。過去由於對此病缺乏認識,常把這類有嚴重行為障礙的兒童視為調皮搗蛋、桀骜不馴,一味批評懲罰,不但收不到預期效果,反而造成家長與子女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對抗。

兒童多動症的病因迄今無定論。一般認為環境因素如產前、產時和產後的輕微腦損傷為最主要的原因;也有人認為與遺傳、腦外傷、神經代謝異常、中毒等因素有關;還有人認為與教育方式不當、精神緊張及不良的家庭社會環境影響有一定關系。

1.治療:如果早期發現幼兒的行為問題;即應及時給予適當的行為指導並予以治療,預後還是較好的。目前對兒童多動症的治療有以下幾種方法:

(1)行為治療:主要是訓練兒童采用合適的認知活動,改善注意力,克服分心;其次是通過特定訓練程序,減少兒童過多活動並糾正不良行為。培養兒童自我控制能力。通過行為指導,兒童行為趨向良好時應及時予以肯定、表揚,以增強其自信心。對患兒進行教育,要改善方式,循循善誘,切忌粗暴批評、諷刺打罵等損害兒童自尊心的不良做法。

(2)飲食治療:在食物中盡量免用某些人工色素調味品、防腐劑和水楊酸酯等。酌加咖啡因,配合興奮劑的治療,可增加療效。

(3)藥物治療:用藥前要進行詳細的生理和神經系統檢查,查明病因。兒童行為障礙由先天體質缺陷引起的,應首先采用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

a.興奮劑:如右旋苯異丙胺和利他林。用藥1~2周後,有顯著療效;

b.安定劑:如氯丙嗪和硫利達嗪,在興奮劑治療無效時可采用;

c.大量服用維生素,對改善多動症兒童的行為有一定效果。
 
多動症是兒童期常見的行為問題。本症有兩大主要症狀,即注意障礙和活動過度,可伴有行為沖動和學習困難。通常起病於6歲以前,學齡期症狀明顯,隨年齡增大逐漸好轉。部分病例可延續到成年。表現為:
(1)注意障礙(又稱注意缺陷障礙):注意障礙為本症最主要的表現之一。患兒主動注意減退,被動注意增強,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易受環境的干擾而分心。注意對象頻繁地從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做作業時不能全神貫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做事有始無終,常半途而廢或頻繁地轉換。做作業拖拉,不斷地以喝水、吃東西、小便等理由中斷,做作業時間明顯延長。有些患兒表現為凝視一處,走神,發呆,眼望著老師,但腦子裡不知想些什麼。老師提問時常不知道提問的內容。注意障礙是本症必須具備的症狀。
(2)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我姐姐的孩子5歲了,特別挑食,現在身體瘦瘦的,應該補點什麼好呢?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