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小兒多動怎麼辦正文

小兒多動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有些還出現強迫症狀,作出許多無意義的重復動作,這便使人誤認為是多動症,其實,多動症與精神分裂症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病症,通過下述特征是不難鑒別的:
情感淡漠與親人疏遠,精神活動與環境脫離,這是精神分裂症的特點,表現為無端恐懼、情緒緊張、意志減退、生活懶散,有的生活都不能自理。這在多動症是不存在的;
思維障礙,情感活動與環境不協調,這也是兒童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狀。表現出語言減少、內容貧乏、前言不搭後語、話語顛三倒四、不合邏輯,多動症兒童語言上一般沒有障礙;
年齡較大(10歲以上)的兒童精神分裂症可出現妄想,作出病態的推理和判斷,即使給他擺事實、講道理也無法糾正,如認為自己不是親生的(非血統妄想)、別人總在嘲笑自己(關系妄想)、有人要謀殺自己(迫害妄想)等;
大約有1/3的兒童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幻視、幻聽、幻覺等感知障礙,如看見了妖魔鬼怪,聽到有人在罵自己(其實無人),或感到自己的頭在變大等。多動症沒有此現象;
兒童精神分裂症大約有半數左右的家庭有精神病家族史。
另外,鑒別困難者可試用利他林等中樞振奮劑,精神分裂症服用後症狀會明顯加重,多動症則迅速控制改善,效果完全不同。

(五)兒童多動症與學習能力障礙的區別
兒童學習能力障礙也稱學習不能或學習困難,他們沒有感知和智能的缺陷,也非社會文化教育落後造成,主要是由於在聽、說、讀、寫、推理計算和社會能力獲取利用方面存在缺陷而導致的學習困難,包括誦讀困難、書寫計算不能和非語言性困難等,其中誦讀困難較多見,常常讀錯或用語義相近字代替(語言障礙)或讀對而拼寫錯(直觀映象障礙),或讀的挺好,不解其意(理解障礙)。
多動症與兒童學習能力障礙兩者關系密切,常常是伴隨出現在患兒身上,其發病率很高,據統計50-80%的多動症兒童同時存在學習困難,而近20%的學習困難者也伴有多動症。多動症兒童的學習不良主要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而致,學習能力障礙的兒童是缺乏理解力,聽不懂上課的內容,而影響學習的,並由此引起多動和注意渙散。這是它們的區別,但應指出,二者兒童都不是由於智能低下引起,在診斷前有測試智能的必要性。

(六)多動症與孤獨症的區別
孤獨症兒童也常有注意力不集中、活動多、動作刻板古怪等表現症狀,常被誤認為是多動症,其實,通過比較,不難鑒別:
(1)孤獨症的發病率遠遠低於多動症,每千名兒童中也只不過有2-3名兒童患有孤獨症,且男比女多,症狀顯現較早;
(2)從小與父母無親近表現,缺乏情感交往,喜歡獨處,不合群,言語少,對非生物的東西(玩具,書本等)有特殊依戀;語言呆板、不清甚至不會說話,動作刻板離奇或反復動作(嘴鼻抽動,聳肩,咬手指、衣袖等),對外界刺激麻木,不聽勸說,行素,這些特征和多動症有較大區別;
(3)孤獨症患兒智力明顯低下,有的甚至無法進行心理測試,這與多動症兒童智力基本正常完全不同,當然,他們在某些方面(如記數,唱歌,繪畫等)也有特殊技能;
(4)選用多動症藥物對治療多動症有明顯效果,但對孤獨症則無效,這也可鑒別孤獨症;
(5)孤獨症發展嚴重會有精神障礙,形同精神分裂症,不懼險情、狂笑或哭泣、亂發脾氣等,但多動症兒童不致發展到精神分裂的嚴重程度。

(七)兒童多動症與抽動症的區別
抽動症與多動症發病根源有相同之處,都與心理素質不穩定的因素有關。抽動症又稱抽動-穢語綜合征,是一種多發性語言、行為障礙綜合征,不自主抽動症狀突出。抽動動作短、快、突然,重復程度不同,頻繁眨眼、擠眉、吸鼻、噘嘴、張口、伸舌、點頭等,病情加重後,抽動動作呈多樣化,交替出現聳肩、扭脖、撞頭、踢腿、甩頭、四肢抽動等症狀,入睡後症狀消失,情緒緊張、焦慮易使病情加重,語言障礙除吐字不清、重音不當外,還不斷口出穢語,喉部常發出"吭吭"、"格格"的奇特聲響。性格上則多急躁、任性、易怒,但一般對學習成績影響不大,注意力集中程度比多動症較為高一些,症狀呈波動、慢進過程。通過正確治療有較好效果,配合心理治療,症狀多能控制,但在青春期前多波動性反復。另外,部分抽動症患兒可合並有多動症狀,但多動症兒童絕無抽動現象,這是鑒別的關鍵。
由以上特點,兒童抽動症與多動症是不難鑒別開來的。

參考資料:
http://www.fx120.net/jbzt/erke-1/duod/zdbz/20030315143815.htm



二、治療兒童多動症的方法
(一)藥物療法
1、西藥治兒童多動症的藥物有三大類:(1)精神振奮劑;(2)a2受體激動劑;(3)三環類抗憂郁藥;(4)其它藥物。精神振奮劑(興奮劑)是常用藥物,包括利他林、匹莫林和苯丙胺。a2受體激動劑常用可樂定(clonidine)。三環類抗抑郁藥主要是三環類抑郁劑和單胺氧化酶抑郁劑。其它新藥有安非布他酮、氟西汀及去甲替林等。
西藥療效因人而異,不同患兒需選用不同藥物,多數藥物都伴有副反應,服用應嚴格遵照醫囑用法及用量。
2、中藥治療傳統古方有:(1)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孔聖枕中丹,適用於腎陰不足、肝陽偏旺證多動症;(2)柏子養心丸,適用於心氣虛證多動症;(3)礞石滾痰丸、黃連溫膽湯加味,適用於濕熱內蘊、痰火擾心證多動症;(4)血腑逐瘀丸、生化湯丸,適用於心肝腎失調證多動症;(5)養心湯、甘麥大棗湯,適用於心氣虛、心脾兩虛證多動症;(6)祛瘀靜神湯,適用於瘀血內阻、脈絡失養證多動症。
現代研制的新藥有:(1)靜靈口服液:適用於腎陰不足、肝陽偏旺證多動症;(2)健腦益智寧1——5號,分別用於:肝腎陰虛型、陰虛火旺型、虛火妄動型、痰熱內擾型、心火旺盛型等。

(二)教育療法
服藥同時家長要重視教育工作,要學習了解有關兒童多動症的知識。不要責備、怪罪、歧視、打罵孩子,要耐心教育,抓緊輔導。教育多動症的患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求必須切合實際。首先,家長應該了解多動症的特點,對於多動兒童的要求,切莫像對待正常孩子那樣嚴格。只要求他們的多動行為能控制在一個不肽過分的范圍內,就可以了。提要求不應過於苛求。
2).把過多的精力引導起來。對於這類活動力過多的兒童要進行正面的引導,使他們的過多的精力能發揮出來。家長和老師要組織他們多參加多種體育活動,如跑步、打球、爬山、跳遠等,如有條件,應安排他們做一些室外內活動,使他們過多的精力能釋放出來。但是,在安排他們進行活動時,應注意安全,避免危險。
3).加強集中注意力的培養。對於這類兒童應逐步培養其靜坐集中注意力的習慣。可以從看圖書、聽故事做起,逐漸延長其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可把他們安排在教室的第一排座位上,以便在上課時能隨時得到老師的監督和指導。如果兒童在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所進步,應及時表揚、鼓勵,以利於強化。
4).培養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對這類兒童應從小培養其有規律的生活習慣。要按時飲食起居,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應遷就兒童的興趣而讓他們看電影、電視至深夜,以致影響睡眠。
5).培養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於這類兒童,應耐心地反復地進行教育和幫助,培養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他們所存在的緊張心理,幫助他們提高自控能力。父母應和醫生經常保持聯系,幫助醫生了解教育孩子的情況,征求醫生關於治療上的指導性意見,有條件時,應爭取醫生、家長、教師三方面的合作,共同搞好教育。
如果藥物治療和教育措施配合得當,在部分患兒可在短期內變得安靜,注意力集中,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6).當患兒在學習中出現適宜行為時,就及時給予獎勵,以鼓勵他們繼續改進。並求鞏固;而當有些不適宜行為出現時,就要加以漠視或暫時剝奪他們的一些權利,這樣就會促使這些行為逐漸消失。如教師把患兒在上課時間內屁股扭動的次數記下來,倘使減少了,就加以表揚,並且每天給家長帶一份報告去,扭動次數減少了,家長就根據報告給予獎勵。而獎勵的辦法可根據各家的具體條件確定,如准許其晚上看電視,或假日去動物園,或獎勵給玩具等。

(三)飲食療法
近年來,研究表明,大量進食含有酷氨酸、水楊酸鹽的食物以及進食加入調味品、人工色素和受鉛污染的食物,均可使具有發生多動症遺傳素質的兒童發生多動症,或者使多動症狀加重。相反,多動症的患兒只要限止這類食物,症狀可明顯減輕,因此,多動症患兒的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1).應少食含酷氨酸的食物,如掛面、糕點等。少食含甲基水楊酸的食物,如西紅柿、蘋果、桔子等。飲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調味品,如胡椒之類,也不宜使用酒石黃色素,如貝類、大紅是、柑榄等食物。
2).應多食含鋅豐富的食物。因為鋅是人體內的微量無素,與人體的生長發育密切有關。鋅缺管常使兒童食欲不振,發育遲緩,智力減退。研究發現,學習成績優良的學生,大多數頭發中鋅含量較高。所以,常吃含鋅豐富的食物,如蛋類、肝髒、豆類、花生等對提高智力有一定幫助。
3).應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因為鐵是造血的原料,缺鐵會使大腦的功能紊亂,影響兒童的情緒,加重多動症狀。因此多動症孩子,應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肝髒、禽血、瘦血等。
4).應少食含鉛食物。因為鉛可使孩子視覺運動、記憶感覺、形象思維、行為等發生改變,出現多動,所以多動症患兒應少食含鉛的皮蛋、貝類等食品。
5).應少食含鋁食物。因為鋁是一種威脅人體健康的金屬。食鋁過多可致智力減退,記憶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動症患兒應少吃油條,因為制作油條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礬,而明礬的化學成分為硫酸鉀鋁。因此,吃油條對小兒的智力發育不利。
 
多動症的兩個突出表現:活動過多和注意力分散。多動症的孩子從小就比較難帶。有的母親回憶,孩子在胎兒時期胎動就很歷害,出生以後更顯得活潑,不安寧,手腳亂動甚至在吃奶時候也不安靜,喂養困難,老哭,難以入睡。睡著以後又易醒,早晨醒的又特別早;有的則是睡的很死,難以喚醒。但醒來就立即要起床。學走路時也是慌張跌倒。老是翻弄可能得到的東西,不是拆壞玩具就是打翻碗盆。大人一不留神他就已做出了一些讓人想不到的事情。與此同時他們的注意力停留在一個事物的時間很短,很容易被外界的聲響等刺激所分散,而這種注意力分散是不自覺的,不能控制的。這些孩子做游戲時不能全神貫注,常常半途而廢;往往不經思考就行動,非常沖動。沒有耐心,在做集體游戲時,常常會突然跑上前去進行破壞。他們的情緒很不穩定,會突然大哭,又會在幾分鐘以後象沒事人一樣又說又笑。

造成多動症的原因多種多樣。專家認為,多動症是一種行為障礙,它又被稱為輕微腦功能障礙或輕度腦損傷。可能造成孩子多動症的原因有內、外因兩種。

內因包括遺傳的作用——因為學者們發現患兒的親屬中患多動症的人要比其它家庭的人多。還有些孩子在出生時或母親懷孕時出現過宮內感染、缺氧,出生時的窒息等,可能造成了大腦的損害。外因也很多:父母關系不好,孩子學習困難、或學習壓力過重等都可減弱腦的調節功能,促使多動症的發生和持續。還有剖腹產的孩子容易出現多動症,出生後營養過度也會導致多動症,其他還有鉛中毒等原因。多動症的具體原因目前還不是很清楚。

如何區別孩子是多動症還是只是好動?

〈1〉注意力與興趣的關系:多動症兒童無一興趣愛好,無論何時何地,不能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具有注意力缺損症狀。而好動的孩子做他所喜歡的事能專心致志地去做,並討厭別人的干涉和影響,他上課及做功課時表現不安寧,主要是因為對學習缺乏興趣。

〈2〉行動的目的性、計劃性及系統性:好動的孩子的行動常具有一定目的,並有計劃及安排。多功症患兒的行動常呈沖動式、雜亂,有始無終。

〈3〉自制能力:好動的孩子在嚴肅的、陌生的環境中,有自我控制能力,安分守己不再胡亂吵鬧。多動症患兒卻無此能力,常被指責為"不識相"。

專家提示:六歲以後的孩子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我姐姐的孩子5歲了,特別挑食,現在身體瘦瘦的,應該補點什麼好呢?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