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左腿腋和左胳膊腋經常騷癢是怎嘛回事 【一般治療】目前西醫對濕疹尚無特效療法,多采用對症治療。以內服抗組胺藥物治療為多,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撲爾敏、賽庚啶等,既可單用或聯用,還可與鎮靜藥、維生素c等合用。外用藥劑型依據臨床皮損表現而定,如紅腫明顯,滲出多者應選溶液冷濕敷,紅斑、丘疹時可用洗劑、乳劑、泥膏、油劑等;呈水疱、糜爛者需用油劑;表現為鱗屑、結痂者用軟膏;若苔藓樣變者多擇泥膏、軟膏、乳劑、塗膜劑、酊劑及硬膏等。【獨特療法】我所近年來采用內服“濕毒清濃縮顆粒”,每晚睡前開水沖服一包;配合外用膚康淨洗劑治療,收到滿意效果。對局限性慢性濕疹,我所近年來采用皮炎靈封閉液皮下淺層注射封閉治療,收到滿意效果。7——10天一次,一般三次即可痊愈。【注意事項】盡量尋找發病原因並去除之,注意調整飲食,忌食辛辣刺激,避免進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類,海鮮貝類食物應禁用、以清淡飲食為好;盡量減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熱水燙洗等;衣著應較寬松、輕軟,避穿毛制品或尼龍織品。濕疹的外治法1.急性濕疹(1)早期見紅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而未見糜爛、滲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撲,或用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外塗。(2)紅腫、糜爛、滲液多者,宜用下述中藥或中草藥煎水待冷濕敷。常用中藥、中草藥:黃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銀花葉、側柏葉、苦參、九裡明、三桠苦、黑面神、火炭母等。選5—6味各30克,或用皮膚外洗二方,煎水冷濕敷,也可用綠茶葉水濕敷。(3)濕敷間歇期,或經濕敷滲液已明顯減少者,可外塗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也可外塗爐甘石洗劑。2.亞急性濕疹常選用皮膚外洗一方或皮膚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時(滲液較多者)也可濕敷。並可選用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外搽,或用石珍散水調外搽。3.慢性濕疹可選用皮膚外洗一方或皮膚外洗二方水煎外洗,並選用5%~10%硫黃軟膏、5%一10%黑豆餾油軟膏或青黛膏外搽。傳統醫學治療本病多有奇效,1:藥酒療法處方:豆薯子(又稱地瓜子、土瓜)100克,75%酒精500毫升。用法:藥炒黃、研碎,放酒精中浸泡48小時候,濕敷患處。日2次,每次20分鐘。本品有毒,不可內服。療效:用藥1-3周,治愈率達100%2:非藥物療法品名:馬鈴薯100克用法:洗淨,去皮,磨成泥狀,貼敷患處0.5厘米厚,紗布包扎,日換3次。療效:敷藥7天,治愈率達100%。對滲透性濕疹效果尤佳。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其主要特點是劇烈的瘙癢,以小丘疹為主的多種形態的皮損,有滲出傾向,反復發作,容易慢性化。
發疹前先有慢性化膿性感染,原發灶可為一個水疱或膿疱,或是一個有鱗屑或結痂的發炎丘疹,或是一個滲濕的紅色斑點,往往對稱地發生於露出部位。
有時最早的損害為潰破的膿腫、疖、癰、鼻窦炎、慢性中耳炎、褥瘡、瘘孔、疥瘡或潰瘍,也可以是鼻部、眼部或陰道的病灶感染。常常是在局部病變加重時,感染灶周圍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疱、膿瘡、結痂,並逐漸向外蔓延成為一片片的流出漿性膿液的濕疹樣皮炎,表面有結痂。當症狀較輕或炎症消退時,患處干燥脫屑。
重時患處可以腫脹,糜爛、流出滲液、外圍有明顯的紅斑、丘疹、小水泡、膿疱等急性濕疹化改變,成為濕疹性成片皮膚損害,邊界不規則。局部淋巴結往往腫大,偶爾有體溫升高。
身體別處也可因自身敏感性反應而發生廣泛性皮炎。有的病人常因搔抓出現線狀或條狀濕疹性皮炎,皮疹多不對稱,有劇烈瘙癢,但一般較濕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