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九歲的孩子如何減肥正文

九歲的孩子如何減肥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九歲的孩子如何減肥
 
我目前用的減肥藥中,纖琦瘦身效果是最好的。沒有副作用,很安全。值得一試!
 
其實減肥方法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所以適合自己的方法也不一樣,別人的意見只能是一個參考。我和我的朋友都用經典燃脂,一個月下來我減了十六斤,她減了十二斤左右。所以說,你如果想用的話,就去試試,祝你減肥成功!,欣賞自己,忘了告訴你,我就是通過這個博客推薦才買的,你自己去了解下吧

http://jianfeifengxiong.blog.hexun.com/47592300_d.html

 
少吃肉,多吃菜。多運動
 
9歲的孩子正在成長中,減肥不怎麼好。讓他做運動下又對身體好又能預防疾病.
 
加強鍛煉,不要在吃零食,零食是最容易胖人的
 
從飲食上控制,少吃高油高熱高脂的食品,多吃低卡的蔬菜和水果,同時注意營養的均衡,多帶孩子出去散步或者玩耍,在跑跑跳跳中達到運動的目的~~
你也可以給她報個舞蹈班,武術班什麼的,讓她在運動過程中減肥,不知道有沒有少年擊劍,花式擊劍非常減肥,但是估計有一定危險性~~

不過兒童減肥一定要注意營養,孩子正在成長發育期間,千萬不能過分節食~~其實做到第一段寫的就夠了,減肥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心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身體和健康都有好處~~
 
最重要的是要在均衡營養的基礎上減吧.盡量不要攝入太多脂肪和糖.
 
兒童嗎..兒童最重要的是補充營養...
那麼...飲食的合理搭配很重要
如果女孩子有偏愛零食的話..最好強制不讓她吃...
飲料最好以茶水代替,額,如果不行的話,可以用鮮果汁代替,最好是蘋果汁吧..營養豐富而且有助消化..
每天晚上也吃一個蘋果或者喝一杯蜂蜜水..小孩子喜歡吃嘛..
對了...早上可以吃一個雞蛋或者含蛋白質高的食物..雖然可能會影響減肥效果...但是對於小孩子來說..現在需要補充營養長大嘛...只要後期運動多一點就可以抵消..燕麥粥也很不錯
中午的話..可以只吃稀飯或者白米飯,配菜最好是蔬菜及沙拉,吃到7分飽就可以了..
晚上不能吃太多..小孩子的話八分高的稀飯就可以了..大概吃到6分就行..配菜也不用太多...
然後就是運動了..每天吃飽飯後可以帶孩子出去散步1小時左右..有助消化..不易堆積脂肪..
然後就是糾正孩子的坐姿..如果孩子喜歡看電視..坐姿不對的話要強制糾正..不然會堆積脂肪
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就是跳繩..有助高和減肥作用..
小孩子每次最好20次間歇一次..每天100次~200次..看孩子的體力而定
(我的體力不行..每次跳50次就癱了..)

..我只能提供這些了..抱歉..還有啊..因為習慣問題,句號請無視
 
晚上少吃就是了,一定要吃,就讓他吃西紅柿,吃到飽,注意是大西紅柿,不是小的。每餐之前吃一根黃瓜,或者西紅柿。


小孩太重內分泌失調女孩會長胡子,男孩性器官會停止發育。。。

很恐怖的。。。

so。。。

還是早減肥。
 
兒童肥胖一般主要是各種原因引起的進食過多造成的,大量的熱量轉化成脂肪儲存在皮下。同時,現在的小孩運動相對較少,消耗的熱量就少了,無形中就會增加肥胖的機會。另外,父母喂養習慣不當也可以造成兒童肥胖的。當然也有些兒童肥胖是遺傳作用的結果,也就是肥胖體質,父母甚至再上一代肥胖的都可能影響到小孩,這些小孩誇張點的說叫“喝涼水也長肉”。還有精神因素也可以引起肥胖。
還有少部分的兒童因為疾病的原因造成了肥胖,也就是繼發性肥胖,包括下丘腦性肥胖、垂體性肥胖、甲狀腺功能低下、高胰島素性肥胖等。
請你分析一下自己小孩肥胖的原因,如果只是進食過多,則一般通過控制飲食可以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如果不是進食原因就應該帶他到醫院做相關的檢查以發現病因,再對症治療。
特別提醒:兒童不宜使用手術祛脂、藥物減肥、饑餓療法等方法減肥,一般采用行為矯正、飲食調整和運動在內的統合治療方法。

  兒童期肥胖不斷增加已成為全球矚目的公共衛生問題。兒童肥胖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呈迅速上升趨勢。根據who報告,目前全球兒童超重率接近10%,肥胖率為2%~3%;歐美發達國家兒童超重率高達20%~30%,肥胖率為5%~15%。近15年間,社會經濟地位低的人群中兒童青少年總超重率和肥胖率從10.4%上升到29.3%,增長了2倍,而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率從13.0增長至21.7%,增加不足1倍[1]。


  我國兒童肥胖率也正在逐年增長。南方增長最快,有資料報道,有的地區在過去的15年間男童肥胖率增長了9.6倍,女童增長了4.9倍。我國兒童肥胖率呈現城市高於農村,在社會經濟地位的人群有更高的肥胖增長率,這與發達國家相反。2000年全國7~22歲的城市男性肥胖率為5.72%,女性為2.94%;農村則分別為1.90%和1.15%,城鄉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2]。


  1 肥胖的定義和診斷標准


  1.1 定義 肥胖(obesity)是指長期能量攝入超過消耗,導致體內過多的能量以脂肪的形成儲存,脂肪的聚集達到損害健康的程度[3]。肥胖與超重不是一回事,肥胖是指體內脂肪組織的增加,而超重是指體重相對於身高的增加或超過了某些標准和參照值。肥胖是一種多因素造成的疾病,並影響個體的健康,造成許多不良社會後果。在兒童95%屬於單純性肥胖,單純性兒童肥胖是指排除先天性遺傳病和代謝性疾病及神經和內分泌疾病等所引起的繼發性病理性肥胖,而是單純由某種生活行為因素所造成的肥胖[4]。


  1.2 診斷標准 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標准。本文介紹目前國內外常用的幾種診斷指標。


  1.2.1 身高標准體重法(weight-for-hight) who認為身高標准體重(又稱身高比體重)是評價青春期前(10歲以下)兒童肥胖的最好指標,因此在1978年向全世界推薦使用。本法是以身高為基准,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數作為該身高人群的標准體重,超過該標准體重的20%~29%為輕度肥胖,30%~49%為中度肥胖,50%以上為重度肥胖[5]。本法的優點是簡單,易掌握,直觀性強,同時消除了種族、遺傳和地區差異以及發育水平的影響,因此該法被許多國家所采用。我國目前使用較多的參考標准有1985年who推薦的身高標准體重和1995年我國九市城區兒童身高標准體重。但對於10歲以上兒童,由於進入青春發育期,身高體重的關系波動大,對某一確定的身高值,不同年齡人群體重很不同。因此10歲以上兒童青少年不能用該法來評論肥胖與否。


  1.2.2 體重指數法(bodymassindex,bmi) 即體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過去該指標僅用於評價成人肥胖和消瘦的指標,近年來基於bmi與兒童體脂含量亦具有很強的相關性,能夠反映體脂水平,並將第85百分位數和95百分位數分別定為超重和肥胖的界值點[6]。由於青少年的生長突增,而且有明顯的年齡性別差異,因此who建議采用年齡-性別-bmi評價10~24歲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情況。


  1.2.3 皮褶厚度(skinfoldthinkness) 是直接測量局部體脂的一個方法。皮下脂肪厚度與全身脂肪含量的關系與年齡、性別、脂肪堆積量以及測量技術有關。成人皮下脂肪占全身脂肪1/3,在新生兒則占70%~80%,肱三頭肌和肩胛下兩處組織較均衡,皮下組織和肌肉較易分開,皮膚厚度個體差異小,結果可重復性大,是常用的測量部位。皮褶厚度很少單獨用於判斷兒童肥胖,多數與bmi或身高標准體重結合判斷。


  1.2.4 體脂含量測量(totaladipositymeasurement) 理想的體脂判斷方法是用雙能x線吸收(dexa)、生理電陰抗(bia)、計算機斷層掃描(nmrs)等較精確的方法,但這些方法復雜且費用高,兒童難以配合及某些檢查對兒童的安全性問題等而沒有被廣泛使用。lazarus等[7]在一項4~20歲研究中,用體脂百分比≥第85百分位作為定義肥胖兒童的金標准。


  2 病因及高危因素


  2.1 遺傳因素 基因在肥胖的發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體脂及其分布的遺傳度高達65%~80%,與身高的遺傳性相當。目前發現已有200余種基因位點與肥胖的發生有關,多基因參與並與環境相互作用是大多數人肥胖原因[8,9]。從人類進化的角度看,包括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發生率顯著增加的原因在於我們的內在基因譜與當今我們生活的環境不相適應,我們的祖先在長達幾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其生存始終經受著缺食、饑餓的威脅,人類逐漸形成了一套對付饑餓的反應系統;相反人類饑餓被解除後,機體還沒有形成有效的對抗這些改變的機制,故導致相應的疾病(如肥胖)發生率增高[10,11]。


  2.2 能量攝入過多和低運動量 當今人們的食品越來越充足,隨之而改變的低運動量生活方式也是導致肥胖增加的外在因素。看電視和玩電子游戲與兒童青少年肥胖的發生具有很強的相關性,看電視時往往伴隨吃零食行為,增加了能量攝入,同時降低了能量消耗。有人發現每天看電視1h,玩電子游戲的兒童肥胖的危險性增加12%,每天看電視超過3h的兒童肥胖率高達31.2%[12]。另外隨著有機和無機化學材料的使用,人類生存的環境已經發生改變。有些化學制品(如某些農藥、植物激素,合成洗滌劑,石油制品等)在大劑量時可引起體重減輕,但小劑量則可導致體重增加。化學毒物可能與肥胖發病率逐年上升有一定的聯系,但其機制尚需要進一步證實[13]。


  2.3 低出生體重和高出生體重 低出生體重的兒童由於在胎兒期宮內環境導致營養不良,為保證重要器官如大腦的生長而減少內髒器官的營養供給。內髒器官適應於低水平代謝狀態致使內髒器官的發育存在潛在的異常。當出生後處於營養相對過剩的環境下時,出現生長追趕而使內髒器官功能失衡,發生代謝紊亂,出現肥胖、2型糖尿病等胰島素抵抗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出生體重也是兒童期肥胖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14]。2001年對北京的近萬名6~8歲兒童的肥胖調查發現,隨著出生體重的增加,加重肥胖率呈直線上升,達到或超過4000g後,有1/3以上的兒童超重和肥胖,從肥胖程度看,低出生體重兒童以輕度肥胖為主,而高出生體重則以中重度占多數[15]。


  3 治療


  兒童肥胖的治療有別於成人肥胖,兒童具有生長發育的特點,任何措施都不應妨礙兒童正常的生長發育,因此手術祛脂、藥物減肥、饑餓療法等在兒童是不宜使用的。目前國內外公認的適合兒童肥胖的治療方法是包括行為矯正、飲食調整和運動在內的統合治療方案。


  3.1 行為矯正 對各種小兒行為障礙最有效的心理行

[1] [2] 下一页

少吃倍美力一天會有什麼影響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