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寶寶便秘吃什麼好正文

寶寶便秘吃什麼好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淨化血液、深層排毒,明顯降低血脂、血糖、尿酸,有效改善末梢血液循環;殺菌消炎,預防婦科病和多種慢性疾病;預防大腸癌和多種腫瘤。

健康咨詢專家在線   
http://www.jngcyy.com/bmbj/200908114277.html

 
<spanstyle="font-size:12pt">可以給孩子喝點果汁,適量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多飲水,<wbr>做做腹部按摩,增加運動量,促進腸蠕動,改善便秘的症狀。<wbr>觀察食欲是否好轉,也可看看中醫。<spanlang="en-us"style="font-size:12pt">
 
有些嬰兒出生不久,大便就不順當,隔12天或34天才解1次。更有甚者,若不予處理則不會排便,常使家長愁上心頭。近年來,某些廣告大肆宣揚“排毒”、“大排毒”,似乎大便在腸裡多留幾天就要“中毒”,這無疑又增加了家長的憂慮。其實這些憂慮大可不必,據的臨床經驗,這種幼嬰便秘是十分常見的。究其原因,大多數與所哺乳類營養成分失調有關。多數因為乳中尤其是牛奶及其制品中蛋白用、脂肪過多而碳水化合物不足造成。就蛋白質而淪,當乳中蛋白質過高時,因蛋白質(如牛奶、奶粉中的酪蛋白)較難以消化吸收,多余的就會與鈣結合成堅實的糞塊。在大眾的印象中,脂肪、油酸常能潤腸,怎麼多了倒會便秘?與的想像相反,脂肪多了也可與腸腔中的鈣結合成皂塊,在嬰兒大便中見到的白色奶瓣即是皂塊。此外,脂肪分解後形成的短鏈脂酸,到了大腸可以降低大腸蠕動,大便在那裡貯久了,水分被吸收,就留下了干巴巴的糞塊。
解決這種嬰兒便秘並不困難,只要每天給嬰兒添喂點米湯就可以了,當然必須瀝去米湯中的飯粒。也可用薏米少許煎水來喂哺。此時若將便秘誤為“熱氣”而灌“涼茶”或“七星茶”是不可取的。因涼茶也好,七星茶也好,喂多了反會擾亂胃腸消化功能,即中醫所說的損傷脾胃功能,影響嬰兒食欲和削弱嬰兒體質。另一種誤解是以為小兒中氣不足而亂用黨參、北芪等中藥,鬧得嬰兒興奮煩躁不已,更不可取。民間也有使用蜂蜜通便的,其實蜂蜜必須用涼水沖兌才有效,溫熱水無效,讓新生兒、幼嬰喝涼水,刺激腸蠕動,雖能導瀉,但會引起腸絞痛,這又何苦?近年來有用改善嬰兒腸道微生態來軟化大便的,如用雙歧桿菌制劑口服,更有一些奶粉公司將這類細菌直接加入奶粉中,這種方法的確能使嬰兒易於排便而防止便秘。
幼嬰若數日未解便,大便干結,此時應先用甘油栓或小兒開塞露通便。用開塞露一般只要用一半藥液即可,擠入後要讓藥液停留在腸內至少1015分鐘,讓藥液軟化糞塊才排便。若擠入後立即拉出,那就白費了。有的家長喜用手指摳糞塊,那就要十分小心,千萬不要用食指,只能用小手指,還要蘸些凡士林潤滑劑,以免不慎撐壞肛門括約肌,造成以後大便失禁,遺害無窮。
嬰兒便秘除上述最常見的原因外,還有一些少見原因:如肛周炎症,或因硬實糞塊或手指摳挖造成肛裂,使嬰兒排便時肛門疼痛難忍,久而造成繼發性便秘,這時糞便表面還會帶血。此時除軟化大便外,還應勤換尿布,清潔肛周,醫治皮炎。
另有少見的便秘原因是先天性巨結腸和甲狀腺功能不全。
先天性巨結腸患兒自出生後即有大便不正常,時而數日不排便,時而拉出大量稀便,腹脹嚴重。因多有營養不良,皮脂菲薄,腹部常見擴張的腸段蠕動。此病必須及時請醫生診治。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不全,又稱克汀病或呆小症。患兒除便秘外,還表現為皮膚粗糙,體溫低下,少吃懶動;很少啼哭,哭則聲如“老鴨叫”;腹脹,面與下肢似腫非腫,面容呆板,舌常外伸。有經驗的兒科醫生,只要仔細檢查多會考慮此病。若上述兩病症狀尚不明顯時,則非做進一步檢查不可。此兩種病雖說不可不防,但畢竟少見,若經醫生排除後,便不必耿耿於懷。但長期便秘者就不能單靠開塞露或食物調節,需要就診排除可引起便秘的疾病
 
喝點蜂蜜水吧,既不會傷害身體,還會對身體有好處,也能幫助解決便秘
 
正常兒童應每天排大便1-2次。一般認為,每3-7天排便1次,大便硬結而量多,呈栗粒狀,排便過程延長或排便困難,並引起痛苦,可視為便秘。目前認為,日常飲

食中缺少纖維素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

治療關鍵在於清除糞塊、重建良好的腸道排便習慣、以及鼓勵患兒樂於排便。采取通便劑、排便訓練和飲食調整方法治療。

1.通便劑礦物油是較常用的通便劑,也就是開塞露.每日60-90毫升分作早晚二次便用。所用劑量可以調整至患兒至少有二天以上的大便是松軟的,且排便是無痛

的。礦物油能夠降低糞便的硬度,同時使患兒不能憋住大便。礦物油可以比較長時間地使用,一般在使用3-6個月後根據病情停用。另一類不常用的瀉藥是番瀉葉和

乳果糖,對於某些患兒可能有效。對於便秘嚴重的患兒,可以在開始時使用甘油灌腸,侍大便能順利、安全地排出後,再改用礦物油。


2.排便訓練每次主餐後患兒應去廁所坐便至少10分鐘(有一個支架承托他)。家長應該承諾孩子,在此期間不一定要排便,當然能排便最好。患兒應徹底消除被懲罰

的後顧之憂。

3.飲食調整這是一項非常重要而又十分困難的措施。家長必須認識到,患兒應該攝入含食用纖維多的食物,對飲食不適宜的家庭尤其要強調進行調整。2歲以上患兒

食物纖維的每天攝入量應該為"年齡數+5至10克"。每天應給予1克的鈣劑,並攝入不引起便秘的食物(如肉類、蛋類、花生醬和蛋黃醬)以獲取熱量。保持足夠的水份

攝入和不喝含咖啡的飲料也非常重要。

因飲食不當引起的便秘有以下幾種:

(1)食物不足—如母乳不足可使嬰兒大便減少。

(2)食物成分不當—如食物太精細,纖維素不足,不喜歡吃疏菜和水果;牛奶或蛋白質攝入過多;飲水量太少;不規則排便習慣。

(3)果殼類便秘—多見於吃瓜子連仁帶殼一起吃下的孩子,類似的還有吃較多量的芝麻等。

(4)某些疾病如先天性巨結腸、腸道畸形等,孩子主要表現為出生後頑固性便秘。

便秘的治療

1.母乳喂養兒嬰兒出生後最好給予母乳喂養並保證足夠的母乳量,對母乳不足的嬰兒應及時添加適量牛奶。對於吃牛奶出現便秘的孩子,不要長期服用緩瀉藥通

便,這樣會導致小兒習慣性便秘;使用潤腸通便劑應首選開塞露和甘油栓,該藥能減少糞便的硬度,每日早晚2次使用,所用劑量可調整到患兒至少在2天以上的大

便是松軟的,一般可在使用後根據病情停用。

2.牛奶喂養兒對患有慢性便秘的牛奶喂養兒,可將牛奶或奶粉沖稀一些,同時增加糖量,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10克(正常情況下,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8克)。

可以每天喂1~2根香蕉或者每天早晨吃點蜂蜜水,每次不少於50毫升,溫開水送服。半歲以上的孩子應該攝入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每天增加喂

水次數。

3.學齡前期兒童便秘讓孩子每天多吃疏菜和水果(香蕉、梨和蘋果),增加谷類食物和纖維素,食物性便秘即可治愈。如系果殼類食物(如瓜子等)導致便秘所致

急性腹痛,家長可帶孩子上醫院進行肥皂水灌腸排便,腹痛即刻減輕。對於慢性功能性便秘患兒,治療關鍵在於清除糞塊,重建良好的腸道排便習慣。每次主餐

後,應讓患兒去廁所坐便至少10分鐘,在此期間患兒不一定排便,當然能排便最好。此外,指導孩子進行排便訓練,增加腹內壓的方法,如下壓運動(吹氣球)。

藥物對症治療僅在便秘多日,排便困難時臨時應用。家長可在兒科醫師指導下選用潤腸通便藥如開塞露、甘油栓和肥皂條塞肛,也可選用中藥潘瀉葉適量泡開水,

給孩子喂服。由便秘引起的腹痛,不宜使用顛茄合劑來止痛,否則也會使便秘加重。

便秘的預防


從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排便習慣是防治便秘的關鍵。母乳不足的嬰兒,可在牛奶中加些奶糕,並多喂些水果汁;平時不吃或少吃“上火”食物(如油

炸和紅燒食物以及肉類、蛋類、花生醬等),每天多喂開水。孩子應該攝入含食用纖維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不引起便秘的食物,保持足夠的水分攝入和不

吃上火食品(如餅干、干魚等辛辣食品等)也很重要,平時注意糾正挑食、偏食和吃零食的毛病。

還有個方法,就是每天早上喝一杯蜂蜜水,或者吃個香蕉,孩子大點每天堅持做仰臥起座,加強胃腸蠕動,效果很明顯的.
 
嬰兒便秘是一種常見情況,其又很多原因,概括其來分為兩大類,一是功能性便秘,二是先天新腸道畸形導致的便秘。你所說的這種應該是屬於第一種情況,經過調理可以痊愈的。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療!
0~~6個月的寶寶一般都是以母乳過奶粉喂養的,如果出現便秘,不能不想到和母乳或奶粉有關!吃母乳發生便秘情況很少見,但也有,我們醫院的病人生了小孩以後,有的也出現過這種情況。
主要有兩種原因
1.母乳不足,若果母親乳汁不好,寶寶總是處於饑餓或半飽狀態寶寶可能2~~3天一次大便,除大便次數少以外,還有穆青乳汁不足的表現,例如,寶寶吃奶時間長,吃後無滿足感,睡不踏實.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般都是教家長及時給寶寶補充配方奶粉,過不久就有好轉。
2.母乳蛋白質含量過高,你的飲食情況,直接影響母乳情況,很多人生了小孩以後,在家不是雞湯就是炖豬腳,是什麼營養吃什麼,像雞湯豬腳這類的食物蛋白質和高,同樣,也會使乳汁的蛋白質增高,寶寶吃後,大便偏鹼性,表現為硬而且干,不易排出。這種情況是最長發生的,相對的解決方法是要母親注意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糧,多喝水,像粥,湯這類要少喝,飲食不要太油膩。
新生兒處於不斷的生長發育時期,營養物質的需要量相對較成人多,消化系統的負擔較重,但功能尚未發育完善,這就形成了小兒生理功能和機體需要不相適應的矛盾。
不用擔心,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以下是小兒消化系統的解剖生理特點,掌握這些特點對預防小兒消化道疾病的發生非常有益。
1、腸嬰兒腸道相對較長,分泌面及吸收面較大,有利於消化吸收。但固定差,易發生腸套疊。早產兒腸乳糖酶活性低、腸壁屏障功能差和腸蠕動協調能力差,因此,易發生乳糖吸收不良、細菌經腸粘膜吸收引起全身性感染和糞便滯留或功能性腸梗阻。

2、小兒胃的位置比較水平,待小兒能站立和行走後,胃的位置逐漸變為垂直。嬰兒贲門肌肉較松弛,幽門肌肉則較發達,故兒時期較易發生嘔吐,尤其於哺乳時吞入較多空氣,或一吃奶量過多及哺乳後立即置於平臣位時。小兒胃容量小,食物通過胃的時間比成快,每次食量不如成人大,故每日飲食次數需比成人多。嬰兒胃排空時間與食物種類有關,母乳為2-3小時,牛乳為3-4小時,水僅為1-1.5小時。因此兒一般3小時左右喂一次奶。

3、嬰兒腸的總長度相對較成人長,且小腸長度占大腸長度的比例較高。小兒處於生長發育階段,新陳代謝旺盛,有較大的小腸消化面積有利於消化與吸收。但小兒腸壁薄,粘膜脆弱,腸液中大多數酶含量較低,對完成消化吸收功能不利。嬰兒回盲目部系膜固定未完善,游動度較大,粘膜與粘膜下層較松,故易發生腸套疊。嬰兒腸道蠕動較強,故排便次數較多。同時由於植物神經功能不完善,腸道蠕動功能和分泌消化液的功能極易受外界影響,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瀉。

4、健康小兒糞便新生兒最初排出的大便為深墨綠色、粘稠、無臭味,稱胎糞。胎糞由胎兒腸道脫落的上皮細胞、消化液及吞下的羊水組成,多數生後12小時內開始排便,總量為100~200g,2~3天漸過渡為黃糊狀糞便。如24小時內無胎糞排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三天嬰兒大便全是奶瓣怎麼辦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