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的嬰兒話要怎麼懂? 新生兒不會使用語言來表達他們的需要,哭就是他們的語言,從離開母體的一煞那,新生兒就用哭來向世人宣布,他來到了這個世界。這第一聲哭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產科醫生、新生兒科醫生、助產士,沒有哪一位不期盼著這響亮的第一聲哭。 沒有這第一聲哭,醫生們就會立即進入緊張的搶救之中,這哭是生命的象征,這哭聲的大小是衡量生命質量的砝碼。不但第一聲哭是重要的,哭在整個新生兒時期都有其特有的意義,新手媽媽們不要為寶寶的哭而煩惱,那是寶寶在和媽媽說話,新手媽媽要學會聆聽寶寶“說”什麼: “媽媽聽聽吧,我多健康。”這是運動性啼哭。這種哭聲抑揚頓挫,不刺耳,聲音響亮,節奏感強,常常無淚液流出,每日累計啼哭時間可達2小時,是運動的一種方式,每日一般4~5次,沒有伴隨症狀,不影響飲食,睡眠、玩耍正常,每次哭時較短,如果您輕輕觸摸寶寶,寶寶會向您發出微笑,如果把寶寶的小手放在腹部輕輕搖兩下,寶寶會安靜下來。當寶寶出現這樣的啼哭時,媽媽最好不要打斷寶寶的“話”,讓寶寶和您說一說話,不是很好嗎? “媽媽,我餓了,快給我奶吃吧。”這是饑餓性啼哭。這種哭聲帶有乞求感,哭聲往往是由小變大,很有節奏,不急不緩,當你用手指觸碰寶寶的面頰時,寶寶會立即轉過頭來,並有吸吮動作,倘若你不給喂哺,而是把手拿開,則寶寶哭得會更厲害,一旦喂奶,哭聲嘎然而止,吃飽後絕不再哭,有時還會露出笑容。 “哎呀,媽媽可把我撐著了。”這是過飽啼哭。這種啼哭多發生在喂哺後,哭聲尖銳,兩腿屈曲亂蹬,向外溢奶或吐奶。若把寶寶腹部貼著媽媽抱起來,哭聲加劇,甚至嘔吐,若系過飽哭鬧,不必哄,哭可加快消化。 “媽媽,我口渴得很,媽媽喂我點水吧。”這是口渴啼哭。這種哭多表現為不耐煩的哭,嘴唇干燥,時常伸出舌頭,舔嘴唇,當給寶寶喂水時,可立即停止啼哭。 “媽媽,我呆煩了,抱抱我吧。”這是意向啼哭。這種啼哭寶寶常常是頭部不停地左右扭轉,似左顧右盼,哭聲平和,帶有顫音,當您走到寶寶跟前時,啼哭就會停止,雙眼盯著您,一付著急的樣子,隨停止了啼哭,但仍有哼哼聲音,小嘴唇翹起,這就是要你抱抱他。
了解更多專業育兒資訊,請點擊潮州親子網 www.bb0768.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