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小寶寶怎樣與別人相處???正文

小寶寶怎樣與別人相處???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的女兒現在27個月,她跟別人玩時,有許多小孩子喜歡打人,別人打了她,她不是打別人,而是跟別人請道理,頂多要別人給她說對不起,有幾次還受了點小傷,我很擔心她上學後被欺負,我該怎麼辦?望有經驗的媽媽能給我指點指點.謝謝了!
 

http://hi.baidu.com/%bf%d7%d2%bb%f4%d3/blog/item/5d8b2e0157c3260e7aec2c3b.html

寶寶2歲喽!各項能力都有所長進,尤其是在語言和行為方面,但是脾氣卻是說來就來,活像個小小“惡魔”,讓家長又愛又怕!

到底該如何跟2歲的寶寶相處呢?

好奇心強的2歲寶寶,
常常覺得自己是個小大人,凡事都想自己解決,由於經驗不足,不僅常常把事情搞砸了,也給身邊的人帶來了很多麻煩,因此常常被形容為“terribletwo”。

當寶寶不聽話時,你會怎麼辦?叫停?最後通牒?這些招數你是不是已經使用過多次了?結果也很容易讓人猜中,大多以失敗告終。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首先我們應該查出導致父母和寶寶之間尴尬局面的那些“致燃物質”,然後尋找一種能有效緩解父母和寶寶之間僵持局面和激烈矛盾的方法。

2歲寶寶特征分析

寶寶在2歲左右的這個年齡階段,其生理以及心理都在發生巨大變化,常常會使人覺得2歲的寶寶不好教養。那麼,2歲的寶寶有哪些特征呢?

逆反心理出現,凡事都要自己來做

當寶寶長到2歲時,由於各種能力的不斷增長,他會走、會跑、會說話,所以常常覺得:“我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完成所有的事。”以至於凡事都要自己來做,但是往往做得不是很好,弄得父母也跟著緊張。

舉個例子,寶寶在出門以前可能會要求自己穿衣服或鞋子,但是卻又因為不熟練而浪費了很多時間,穿了很長時間還是穿不好,這時父母肯定會很著急,還要伸手幫助,但是寶寶卻又固執地要自己來完成這件事情,時間一久,父母可能會失去耐心而唠叨兩句,孩子也因為委屈而大哭,接著一場親子鬧劇再度上演……

當上述情節一再上演時,照顧者自然就會覺得2歲的寶寶真是太難對付了,不鬧時乖的像可愛的小天使;但是一旦發起脾氣來簡直像個“小惡魔”,實在讓人不敢領教。

依賴心理&分離焦慮

父母才剛離開一會兒,寶寶早已鼻涕眼淚的塗了一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非得做到寸步不離嗎?父母可能經常會有這樣的感受:孩子在反抗之余,卻又對你產生的嚴重的依賴,一旦離開你,他馬上就會哭鬧。

2歲正是寶寶產生“依賴”之時,因此這時寶寶會對最親近的人(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產生“分離焦慮”,他就像一塊橡皮糖似的粘著父母或照顧者,一刻也不想分開,否則會哭鬧不休,如此“依賴”讓家長很傷腦筋,就連出門也成了一大難題。在這時,父母常常會考慮是否應該將寶寶送入托兒所。還有些寶寶此時語言能力較弱,僅僅會以哭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即使家長苦口婆心地給他講道理,他仍然哭鬧不止,所以常常會給父母留下“和2歲的寶寶難以溝通”的印象。

與別人難以相處

2歲的寶寶即使上了托兒所,通常也是老師心中難纏的角色。通過觀察我們發現2歲的寶寶比較容易出現搶同學玩具的情形,偶爾還會出現咬人、推人的情況,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與寶寶心理的變化有一定的關系。寶寶剛從舒適的家裡進入另一個陌生的環境,難免會有些不適應,在家裡他是惟一的寶貝,他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看到別人有的東西自己也想擁有,這是2歲寶寶的一個特性,也常常讓父母和老師們感到很棘手。

和2歲小淘氣相處的3種方法

2歲左右的寶寶心理和行為都在發生變化。隨著智力和語言的發展,寶寶開始有了一些屬於自己的想法,但是由於沒有自己處理事情的實踐經驗和能力,因此常常會有一些不容易讓別人理解的行為出現,從而造成父母的困擾,增加了親子之間的沖突。

了解寶寶的這些變化,並且對寶寶的行為加以理解,這是父母和寶寶相處的基礎。下面提供3種方法,讓你能夠更好地和寶寶相處。

方法一:故事教育

“和小孩子講道理,他能聽得懂嗎?”許多父母也許會質疑,但是千萬別小看孩子的能力!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與他對話,效果通常不錯。你不妨也試一試,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嘗試和孩子正向溝通,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方法二:一致性的教育模式

如果孩子已經入托了,父母多與學校的老師溝通也是很必要的。父母可以將孩子在家裡的情況記錄下來,然後將記錄帶到學校和老師一起討論,建立起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盡量一致的教育模式,這樣才不會使得孩子無所適從,同時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也比較容易把握,易於引導。

方法三:堅持原則

“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他吧!省得他哭鬧不止,弄得大家精神崩潰!”不少父母在孩子耍脾氣時,會采取妥協、滿足孩子的需求等消極的解決方式,以求能迅速地讓孩子安靜下來,但是如此反而會讓孩子更加任性。所以父母應該擁有正確的教養觀念:疼愛孩子,但不要溺愛孩子,在孩子淘氣時要堅持原則。當孩子吵鬧時,要用他可以理解的話語告訴他,那樣做是不對的。如果孩子一再堅持,比方說他哭著鬧著非得要去麥當勞用餐,那是鬼靈精怪的他在試探你的忍耐底線,只要一次賴皮成功,下次可能他就會如法炮制。建議你不妨事先和孩子說清楚:今天的行程有那些?有沒有麥當勞?這樣才不會讓孩子予取予求。

面對害羞的寶寶父母應該怎麼辦?

不少家長抱怨,2歲的孩子很害羞,見到陌生人就畏畏縮縮地躲在父母身後,往往害怕出現在大的場合。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大大方方的呢?

專家指出,2歲的孩子並不會特別怕生,孩子怕生與否,其實與家長的教養方式有很大的關系。2歲的孩子對周圍的環境充滿好奇心,喜歡探索世界,但是由於剛剛學會說話和走路,所以當身旁有陌生人或剛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時,可能會比較敏感,再加上他們對父母有一定的依賴性,所以會出現緊緊貼在父母身後的情形。

解決的方式很容易,只要孩子身邊有熟悉的人陪著,協助孩子熟悉環境,相信很快就可以解決孩子過於怕生的問題。

另外,許多家擔心孩子生病,而不常常帶孩子外出,這也是造成孩子怕生的一個原因。

專家建議,父母平時可以多帶孩子到戶外玩耍,多接觸同齡的孩子,訓練他們快速熟悉新環境的能力,這樣可以避免孩子產生怕生的心理。
 

我家寶貝快六個月了, 母乳不足混合喂養現在不愛吃奶瓶,怎麼辦?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