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兩月的小孩打甲流需打幾針 甲型h1n1流感疫苗適用於3歲以上人群。我國甲型h1n1流感疫苗只在3歲以上人群中開展... 打預防針後發燒是正常現象,因疫苗本身就是一種減低了活性的病毒,接種後必然會起一定的副反應。要讓寶寶多喝白開水,多休息,還可以用薄薄的生土豆片貼在針眼上吸收腫塊。注意觀察若高燒38.5度以上,請去醫院診治。
洗澡對於因環境溫度過高引起的低熱可能會起到降溫的效果,但打預防針後最好不要洗澡,至少4小時內不要洗澡,可以擦身。
若高燒38.5度以上,請立即讓醫生確診是病毒感染的,還是細菌感染的,病毒感染的一個特征就是反復發燒。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藥(如:利巴韋林),細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頭孢類),不要急於退燒,燒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來。
另外我想說的是不要迷信輸液。醫生說了,可以吃藥的不要打針,可以打針的不要輸液,關鍵是要用對藥,而不是用重藥。
注意是否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情況存在。 主要的症狀及原因有以下: 發燒的同時流鼻涕——感冒(感冒症候群) 咽喉痛——咽喉炎、扁桃腺炎 持續發燒39℃左右,白眼珠充血且出眼屎——游泳池熱 在高溫場所發高燒的同時,筋疲力盡——中暑症(日射病) 腮腺腫脹——流行性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緒不穩——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過氣來、呼吸困難——肺炎 牙床發紅、唾液多——口腔炎 嘔吐、抽筋、前囟門凸起——腦膜炎 嘔吐、抽筋、意識不清——肺炎、急性腦病 尿的次數多、血尿——尿道感染 發燒的同時,抽風——熱性抽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