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老師的注意。實際上,對這類孩子更應該及時就診,盡早采取治療手段,絕大部分通過治療可以生長到理想高度。 孩子身材矮小不能濫用藥物增高 由於當今社會在許多選擇中都對身材高矮有一定標准,所以各種增高藥物或器材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來,如藥用生長激素、鈣劑、鋅劑、增高鞋墊、增高儀器等等,層出不窮。許多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比較矮小,便不惜花費大量錢財為孩子的增高投資。其實,這些增高藥物或器材的選用講究頗多,家長一旦走入誤區,拔苗助長,對孩子的健康甚為不利。 生長激素不適合所有孩子 生長激素有明確的使用人群,國際上通行的指征是: 1、經過多次嚴格的抽血檢查,確定是生長激素缺乏者; 2、出生時屬低體重兒; 3、特納氏綜合征患者。 非以上指征的孩子使用生長激素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因為生長激素除了促進生長外,在調節人體代謝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它會使血糖升高,水鈉潴留,造成肢端肥大症等。要決定一個矮小兒童是否應該和適合使用生長激素進行干預治療,必須由專業醫師進行體格檢查,有的還需要進行遺傳學分析和影像學檢查。 鈣劑與增高無關 鈣是骨骼的重要組成成分,所以不少父母認為多補鈣會促進孩子長高,有些"增高藥"的主要成分就是鈣。其實,補鈣與增高是兩碼事,鈣作為骨骼的構成成分,既不能影響生長發育的快慢,也無法左右骨骼的長度及生長情況。 如果是佝偻病導致的缺鈣,主要表現為骨骼畸形,而一般身高較均勻的矮個子,骨骼是沒有問題的。通常意義下的補鈣,是及時補充體內流失的鈣,以維持骨骼密度。補鈣並不能使骨骼變長,甚至也無法使骨骼變粗,而且鈣攝入過多,反而易導致便秘等不良現象,影響長高。 影響孩子身高因素
孩子的身長是家長比較關心的一個熱點,哪些因素能影響孩子的身高呢?
1、營養。當孩子營養不能滿足骨骼生長需要時,身長增長的速度就會減慢。與骨骼生長關系密切的營養素有維生素d、鈣和磷。碘和鋅不足,也會造成孩子個子矮小。
2、睡眠。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時內是不平衡的,其分泌量睡眠時高於覺醒時。睡眠不足會影響孩子長個兒,一般初生兒每天睡眠要求20小時,2至6月為15到18小時;6至18月為13到15小時;18月至3歲為12到13小時;孩子每天所需睡眠時間,個體差異較大,如果有的孩子睡眠時間較少,但精神、情緒和生長發育正常,也不必強求。
3、運動。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骨骼的營養,使骨骼生長加速,骨質致密,促進身長的增長。家長應隨著月齡的增長,及時培養翻身、爬、站、走等大運動能力。
4、疾病。很多疾病都會影響孩子身長的增長,一般急性病僅影響體重,慢性病則能影響身長。
5、遺傳和性別。相當一部分孩子的身長受遺傳影響。在性別方面,男孩一般高於同齡女孩。
6、生活環境、社會文化、氣候地區。據調查,我國北方的孩子比南方的孩子要高些。生活環境、社會文化水平高的地區,孩子也長得較高。(湖北省兒童保健學會主任委員、省婦幼兒童保健主任醫師楊勤)
孩子長高兩要素
1、年齡:從我國兒童發育的情況看,男童12—14歲,女童10—12歲,為兒童生長發育的激增時期。抓住這個時期,多關心兒童的衣食住行,特別是睡眠問題,能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學齡兒童包括青春期的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應保證8—10小時。
2、日照:科學研究還證明,日照時間長有助於兒童的生長發育。如北京每年日照時間為2778.7小時,兒童身高發育良好;武漢年日照為2085.3小時,身高發育稍次;而成都多霧,年日照僅有1239.2小時,故身高發育就較次。因此,應給兒童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以促進其生長發育。
兒童怎麼吃才長得好
營養專家提醒,對於兒童生長發育,首先要注意以下問題:
1、盡量少食加工食品,如零食、點心等。因這些食品大多含有日常飲食中並不缺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而缺少兒童生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維生素,又多含有色素、香精、增稠劑及其他食品添加劑等,不僅會造成兒童食欲不振、貧血,還會加重兒童尚未發育成熟的肝、腎負擔,導致兒童內分泌受到影響,或早熟,或肥胖,影響生長發育。
2、是要盡可能營養均衡,防止兒童偏食、厭食、挑食等,以使兒童免疫系統得到相應營養物質滋養,增強免疫力,防止哮喘、支氣管炎、過敏、感冒、皮膚瘙癢等疾病。
父母可為兒童選擇如下食品:
一杯牛奶加上天然的小麥胚芽粉10-20克攪拌,或者一杯豆漿加上小麥胚芽粉10-20克攪拌,當作早餐。牛奶、豆漿含豐富的蛋白質,小麥胚芽含有生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全面而均衡的營養素,不但包括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不飽和脂肪酸,而且還含有兒童所需的維生素b1、b2、c、e、核酸及鋅、鈣、鐵等。兒童對蛋白質需求質量很高,多食對其生長發育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午餐應多食魚類、海產品,並配以蔬菜及糙米。它們可以提供兒童生長發育及大腦發育的營養。
晚餐父母應給兒童提供一些鮮搾汁,如蔬菜汁或果汁,或者直接攝取純天然、非濃縮果汁,像紅棗汁、甜橙汁,這些既能較好地排除兒童體內毒素,又能很好地補充兒童生長發育所需營養,同時還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對兒童的生長發育非常有利。(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塗家嶺門診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鄧鴻雲)
睡眠,長高“潤滑劑”
通常都說“睡眠充足的孩子長得高”,這是完全正確的科學事實。對兒童長高最重要的激素就是生長激素。比起醒著的時候,睡著時生長激素能得到更充分的分泌。睡眠時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最多。特別是處於青春期的兒童,這個階段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晚上分泌的生長激素特別多。生長激素在入睡初期的深度睡眠時分泌最多,血液中生長激素的濃度達到最高峰。如果睡眠受到干擾,減短睡眠時間的話,生長激素的分泌就會減少,身高的增長也有可能受到影響。
請不要忘了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對兒童的生長發育作用重大。生長激素在晚上的分泌量最多。另外,到了晚上,人平躺在床上,下肢從縱向的重力作用中得到解脫,骨骼就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因此睡眠很重要。而站立的時候,上半身的分量全部壓在了下半身上。生長激素也是平躺時的分泌量大於站立時。如果把身體的長高說成是睡覺時生長也並不過分。請諸位家長想一想,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的睡眠時間,是否正因為無聊的電視和電子游戲的影響而縮短了呢?(武漢青少年體育成長中心主任、運動生理學教授張偉衡)
助你長高的“運動操”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有助於人長高,但必須注意的是:孩子過早劇烈運動亦會影響長高。這是因為過多的體力消耗會影響骨骼和肌肉的營養供給,若再加上營養不足,就會嚴重影響身體的正常生長發育和身高的增長。同時,孩子過早地參加劇烈運動,還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
那麼,怎樣的運動量最合適呢?
運動量適當與否,可根據孩子鍛煉後的感覺、表現和反應來判定。若孩子運動後自我感覺良好,精力旺盛,睡得熟、吃得香,就說明運動沒有過量。反之,則說明運動量偏大或過大,家長應及時指導孩子減少運動量,以防影響其生長發育及身高。
熱身運動:活動四肢各關節,脊背保持平直,上體前傾,雙臂伸直,用力向後上方揮動。
走:大幅度擺臂,有力地向前走。
跑:小步跑,同時雙拳放在肩上,雙臂屈肘面前旋轉;快速跑跳25-50米,重復4—6次,每次之後稍休息。
跳躍式引體向上:下蹲,脊背保持平直,向上跳起,抓住單槓,並利用跳躍的慣性做引體向上(單槓的高度和雙手的握距因人而異)。每次至少重復6-8次。
跳躍:向上跳,逐漸增高,或達到一定高度;從稍高的地方向下跳;下蹲跳起。做30—60個不同姿勢的跳躍,雙腳用力蹬地。可選擇練習,但一開始就要按規定數量做,逐漸加大運動量。每節操做完後應稍事休息一下,使呼吸平穩,四肢放松。整套操做完後,平躺在地板上,繃緊背部和臀部肌肉,微微挺腰。
每周練習不少於3次,每次35—45分鐘。堅持下去必有收獲。
有利於長高的運動:輕松活潑、自由伸展和開放性項目,比如游泳、舞蹈、羽毛球、乒乓球、單槓等。
不利於長高的運動:負重、收縮和壓縮性的運動,比如舉重、舉啞鈴、練拉力器、摔跤、長距離跑步等,對身高增長是不利的。(湖北省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省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副主任杜忠林)
長高的心理調適
一般來說,孩子長得高或矮,只與家長的遺傳基因和身體健康有關聯。但心理學家說,心理不健康也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1、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輕松愉快的氛圍,不要因夫妻的矛盾讓孩子感到壓抑;
2、即使夫妻分居或離異,仍要一如既往地愛孩子,讓他感到安全、幸福和自信;
3、在教育孩子上不要因他淘氣或不聽話,動轍就打罵、懲罰他,而要多講道理,多鼓勵;
4、家長要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引導教育他,不要因過高期望而給他壓力。
5、關注孩子的飲食,注意營養搭配,不要養成偏食習慣,決不能在吃飯時批評或訓斥他,影響他的食欲;留心孩子的大便,若出現消化道失調,腸胃紊亂,需及時就醫,不要拖延。
6、若孩子是心理原因造成身體發育的障礙,家長不要盲目給他吃助長藥,只要心理問題解決了,孩子的生長激素分泌恢復正常,到一定年齡段就能迅速增長身高。
長不高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如果孩子出現過度矮小,很有可能是受激素分泌失調或疾病引起內分泌障礙所致,父母就應該帶孩子到醫院內分泌科做一些檢查。大多數身材矮小屬正常范圍,與遺傳和環境有關,可以通過後天營養狀況改變。假如兒童運動夠量,睡眠充足,內分泌正常,不主張用藥。
正常人群有生長曲線,只有身高已在生長曲線的最低值外,才需要考慮生長有障礙。身高與骨齡、內分泌、甲狀腺素和生長激素等都有關系,要針對原因進行相應治療。例如缺乏生長激素,就要采用替代療法,注射生長激素增高。甲狀腺功能低下在城市較少,在偏遠山區多一點。甲狀腺功能低下分先天和後天兩種,先天的除身材矮小外,同時還有智力低下,後天的智力不受影響,但生長發育遲緩,應該補充甲狀腺素片,效果還是很明顯的。一些先天不足,像早產兒、出生時身高體重不達標、宮內發育遲緩的,要看頭兩年的生長狀況,若能超過生長曲線最低值,就屬正常,低於最低值,就可以考慮使用生長激素。身材矮小不是指低於平均身高,現在基本按生長曲線檢查身高,最好的方法是與同齡、同班級的孩子相比較,如果與矮小的同齡人差距特別大,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
首先要明確身材矮小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遺傳性的,還是內分泌因素引起的,還是生長激素(甲狀腺素)水平低所導致的。因後天營養不良引起的,要從去除病因入手。孩子適合什麼藥,要到醫院檢查後才能下結論。內分泌引起的身材矮小,可以采用藥物治療。(湖北省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省婦幼兒童心理咨詢門診主任醫師王鳳)
怎樣讓青少年兒童長得更高呢?
湖北省兒童保健學會主任委員、省婦幼兒童保健主任醫師楊勤告訴我們:孩子的身高,先天遺傳占據了70%,後天因素占到30%,但後天卻可以導致孩子上下17公分的身高差距。如果聽天由命,孩子的身高形勢將永遠不會改變,孩子也將永遠矮下去,等到生長線(骺軟骨)閉合,孩子就永遠失去了長高的機會,按照專家的指導,把握以好下幾個方面,孩子就有可能完全改變矮身材!
發現孩子長得矮小不能等
其實,很多父母早就發現孩子比同齡人矮,但總是抱著“等一等”的心態,總想讓孩子自然躥一躥,結果因孩子的身高落後太多,錯過了長高的最好時機,等造成一定後果後,想治療讓孩子長高已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