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感冒鼻塞如何治療?
參考資料: 小兒呼吸道有什麼特點? 初生兒幾乎沒有下鼻道,直到四歲時才完全形成; 乳兒鼻腔無鼻毛,鼻粘膜柔嫩,富於血管,易於感染; 乳兒期鼻粘膜下層缺乏海綿組織,故乳兒期很少發生鼻衄; 嬰幼兒副鼻窦不發達,很少發生副鼻窦炎; 幼兒鼻淚管較短,開口部的瓣膜發育不全,故上呼吸道感染時,易引起眼結膜炎; 小兒鼻咽管較平、短、寬、直,且呈水平位,咽炎時易引起中耳炎; 小兒咽部相對狹小、垂直,喉部較狹窄,呈漏斗形,喉軟骨柔軟,富於血管及淋巴組織,因此,輕微的感染,都會引起喉頭狹窄,發生聲音嘶啞,呼吸困難; 小兒支氣管、細支氣管的平滑肌發育不完善,無軟骨支撐,故易塌陷、阻塞。小兒肺間質發育旺盛,肺泡數目僅為成人的8%,毛細血管及淋巴間隙較成人寬,易發生間質性炎症、肺不張。
小兒感冒的常見誘因有哪些? 小兒免疫系統、呼吸系統發育不夠完善,若小兒缺乏體格鍛煉或患營養不良、佝偻病,或居住環境擁擠,通風不佳,空氣污濁,陽光不足等,均易引發小兒上呼吸道感染;若感受寒冷、潮濕等刺激,引起鼻粘膜血管舒縮功能紊亂,亦可使小兒上呼吸道發生感染。
引起小兒感冒的病原體有哪些? 引起小兒感冒常見的病原體與成人基本相同,主要有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少數原發性細菌感染有鏈球菌、肺炎雙球菌;有時支原體也可致病。
為什麼小兒易患感冒? 小兒的免疫球蛋白igg、igm,在出生後5~6個月時較低。iga不能通過胎盤進入體內,故胎兒、新生兒血清中無iga,在1歲時才為成人的13%,以後逐漸增加。iga有保護呼吸道粘膜免受病毒或細菌感染的作用,而嬰幼兒的呼吸道粘膜缺乏分泌型iga,故病原體易在呼吸道粘膜繁殖,而引起呼吸道炎症。由上可知,小兒免疫系統的特點決定了小兒易患感冒。
為什麼城市小兒感冒發病率高? 一般說來,城市兒童感冒的發病率較農村兒童要高,其原因主要有: (1)城市人口密集現在世界人口增長很快,城市人口又都集中在城近效區,密集度很高,宿捨集中,商業繁茂,娛樂設施花樣多,吸引力大,托幼機構兒童密集,這些都增加了兒童相互接觸的機會,也增加了互相感染的機會,從而使城市兒童感冒的發生率及傳染率比農村兒童高。 (2)城市空氣污染嚴重城市工業密集,工廠排放的油煙及工業廢氣使空氣嚴重污染,尤其是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和城市交通的繁榮,城市機動車輛迅猛增加,這些機動車輛所排放的尾氣,使城市空氣質量急劇下降。各種制冷設備、建築裝飾材料、人工合成制品所散放出來的化學物質,對人體的防御系統造成嚴重危害。這些都使城市兒童的抵抗力下降,感冒發病率增高。 (3)居室嚴密,衣著過厚過暖現代城市住宅建築日趨嚴密,室內外通風條件差,加以獨生子女日益增多,其家長擔心子女生病,因此往往給孩子穿戴過厚過暖,或穿戴保暖性強的皮毛制品,或穿著過多又不隨氣候變化而增減,使孩子肌膚疏松,抵抗能力下降,易患感冒。 (4)喂養失當兒童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善,而且自我控制能力較差,而盼望兒女健壯的年輕父母喂養幼兒,食物品種唯恐不好,終日魚肉奶蛋,增加小兒腸胃負擔,重者導致消化不良,積滯日久,易發生感冒;飲食數量唯恐過少,生怕小兒饑餓,使小兒過量多食,亦會造成飲食積滯,從而易發感冒。 可見,城市兒童感冒發病率高,既有客觀因素,又有主觀因素,因此需要讓年輕父母記住一句民諺:“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饑和寒。”
小兒感冒有哪些表現? 三個月以內嬰兒患感冒時,發熱輕微或無發熱,鼻塞症狀較為突出,可引起吮乳困難或拒乳。 嬰幼兒患感冒時發熱明顯,全身症狀重;若在夏季,除見發熱、咳嗽、流涕、聲音嘶啞等症狀外,還可見咽弓、懸雍垂、軟腭上有數個2~4厘米大小的疱疹且咽痛明顯,即疱疹性咽峽炎。
小兒感冒時為什麼會出現耳悶、流淚? 正常人的中耳、眼部與呼吸道是相通的。連接中耳與呼吸道的是咽鼓管;連接眼部與呼吸道的是鼻淚管。咽鼓管開口在咽部,當打哈欠或吞咽時,咽鼓管開放,有少量氣體進入中耳,維持鼓膜內、外氣壓的平衡。鼻淚管開口在鼻部,正常情況下淚腺分泌的淚液通過鼻淚管流入鼻腔。小兒感冒時,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腫,致咽鼓管及鼻淚管開口阻塞。咽鼓管阻塞後氣體不能進入中耳,而中耳的氣體又不斷被粘膜吸收,使鼓膜內外氣壓不平衡,出現耳悶,甚者可出現中耳炎。鼻淚管阻塞導致淚液不能流入鼻腔則會出現流淚。
小兒感冒時為什麼眼睛發紅? 小兒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在種類繁多的病毒中,有一種被稱為“腺病毒”的除可引起感冒症狀外,還可侵犯眼部,引起結膜炎,故出現眼睛發紅的症狀。
小兒感冒時為什麼口腔或口角會起疱? 小兒感冒易出現口腔或口角起疱,一般為數個或十幾個灰色小水疱,周圍有紅暈,破潰後可形成小潰瘍。這是由於小兒感染了疱疹病毒的緣故。該病毒除可引起發熱、流涕、流淚、咽痛等感冒症狀外,還可使口腔內粘膜或口角周圍皮膚起疱疹。小兒感染該病毒後,其機體產生的免疫力可將大部分病毒消除,但仍有少數潛伏下來,以後每遇受涼、感冒等情況,機體免疫力下降,此病毒又會導致該病復發。
小兒感冒時會出現皮疹嗎? 在引起感冒的眾多病毒中,有一部分是腸道病毒,如埃可病毒等,若被這些病毒感染後,可出現不同形態的皮疹。此皮疹與傳染病的皮疹不同。簡言之,傳染病的皮疹出現有一定的順序,其形態也較一致,每一種傳染病都有各自比較固定的前驅期,而腸道病毒引起的皮疹則無上述規律。
小兒感冒時為什麼會出現氣喘? 小兒感冒時易出現缺氧,導致氣喘,其原因有二:其一,小兒的呼吸道狹窄,粘膜柔嫩且血管豐富,感冒時易出現充血、水腫,引起氣道阻塞;其二,小兒肺泡的數目、呼吸面積均相對較少,呼吸代償能力低,易發生換氣功能不足。
小兒感冒時為什麼會出現嘔吐、腹痛、腹瀉? 有的小兒感冒時會出現嘔吐、腹痛、腹瀉,這是由於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感冒時病毒侵入,使機體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胃腸蠕動亢進所致。腹痛一般多在臍周,多無壓痛;若病毒侵入腸系膜淋巴結,導致淋巴結炎,則會出現劇烈腹痛。
小兒感冒時白細胞會減少嗎? 白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很多種類。通常所說的白細胞減少,主要指中性粒細胞的減少。小兒感冒大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對中性粒細胞有破壞作用,故可引起白細胞的減少。
沒有那麼麻煩。如果是感冒就用熱手巾捂一下頭頂,用兩塊替換著捂,最好在晚上,因為不出去不會受涼。如果是有干鼻涕,往孩子的鼻子裡滴一滴香油就好了。我說的這些方法管用省事又沒副作用。 你也可以看看下邊的方法,找最適合你的。 冷水浴面 每天洗臉時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輕輕吸入少許水(注意勿吸入過深以免嗆著)再擤出,反復多次。 按摩鼻溝 兩手對搓,掌心熱後按摩迎香穴(位於鼻溝內、橫平鼻外緣中點)十余次,可以預防感冒及在感冒後減輕鼻塞症狀。 鼻子插蔥 感冒後鼻子不通氣怎麼辦呢?可以睡覺時在兩個鼻孔內各塞進一鮮蔥條,3小時後取出,通常一次可愈。倘若不行,可於次日再塞一次。值得提醒的是:首先,蔥條要選擇粗一點,細了,一是藥力小;二是容易吸入鼻腔深部,不易取出;其次,若患者的鼻腔接觸鮮蔥過敏,可在蔥條的外面包上一層薄薄的藥棉。 白酒擦身 用銅錢、硬幣等光滑硬物蘸白酒,輕刮前後胸、曲池及下肢曲窩處,直至皮膚發紅發熱,然後喝一碗熱姜糖水,約15分鐘後便大汗淋漓。汗後周身輕松舒適,此時注意免受風寒,感冒很快痊愈。 可樂煮姜 鮮姜20至30克,去皮切碎,放入一大瓶可口可樂中,用鋁鍋煮開,稍涼後趁熱喝下,防治流感效果良好。 感冒藥百科內容來自於: 1.成分 感冒藥按其組成成份包括西藥組方的感冒藥,中藥組方的感冒藥,中西藥合劑的感冒藥。 其具體成份可分為以下幾類: 1、解熱鎮痛藥: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發揮作用,如撲熱息痛、阿司匹林、氨基比林; 2、鼻粘膜血管收縮藥:減輕鼻粘膜充血,解除鼻塞等症狀,如偽麻黃鹼; 3、抗組胺藥:競爭性陰斷h1受體,減輕過敏症狀,控制上呼吸道感染的卡他性炎症,緩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症狀,如撲爾敏、苯海拉明等; 4、抗病毒藥:主要有抗亞洲a型流感病毒的金剛烷胺; 5、中樞興奮藥:主要有咖啡因,它通過收縮腦血管,緩解腦血管擴張引起的頭痛,從而加強解熱鎮痛藥的療效,同時能抵消抗組胺藥的嗜睡作用; 6、鎮咳藥:如右美沙芬、二氧丙嗪等; 7、中藥:如具清熱解毒作用的人工牛黃多與西藥成份組方,如速效傷風膠囊;而其它的中藥如、葛根、金銀花、柴胡等等多是十幾味甚至二十多味中藥按一定的處方提制成不同的中成藥,如雙黃連口服液,小柴胡顆粒等。
2.家庭常用感冒藥 一.西藥類 1.阿斯匹林:主要用於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濕,用於高熱、感冒、頭痛、肌肉痛等。不良反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應慎用或不用,可引起胎兒異常,孕婦、腎功能不全者應慎用。 2.撲熱息痛:有解熱鎮痛作用,用於發熱、頭痛、關節痛及神經痛等。不良反應:久服可致腎損害,過量可致肝損害,3歲以下的兒童最好不用。成人日服量不能大於2克,每次服0.25—0.5克,日服3次。 3.病毒靈:主要能抑制病毒增殖,對流感、副流感有較強的抑毒作用,用於治療感冒、流感、病毒性氣管炎、腮腺炎、水痘、麻疹及病毒性角膜炎、結膜炎。不良反應:會引起出汗、食欲不振等。成人日服3次,每次0.18-0.2克。4.布洛芬:用於解熱、鎮痛、抗風濕、痛經、牙痛、腰背痛及風濕性關節炎。不良反應:有輕微胃腸道不適,宜飯後服用。成人日服3次,每次0.2克。 5.消炎痛:有較強的抗風濕、消炎鎮痛作用,用於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發熱等。不良反應:可有胃腸道反應及胃穿孔,潰瘍病、精神病、癫痫、孕婦禁用。成人口服3次,每次25毫克,兒童每日每公斤體重0.5毫克一次。6.板藍根沖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涼血,治療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及預防和治療小兒麻疹。成人每次口服10克,日服4次;兒童每次5克,日服4次。 7.感冒通片:具有一定抗病毒和退熱作用,主要用於治療感冒引起的頭痛,咽喉痛、發熱,並減輕由於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變態反應。成人每次服2片,日服3次。 8.六神丸: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抗病毒。用於治療咽喉疼痛、感冒發熱、瘡、腫毒,成人每次服8一10粒,兒童1歲一次1粒,4-8歲一次5粒,9-15歲一次6粒,孕婦忌用。 9.銀翹解毒片: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重型發熱、輕度怕冷、頭暈頭痛、鼻塞咽痛、全身無力、口渴思飲。成人每次服4-6片,日服2次,小兒1-2歲每次1片,3-9歲每次2片,9-15歲每次4片。 10.通宣理肺片(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輕度發熱、怕冷、頭痛、無汗、全身酸痛、流鼻涕、咳嗽、咳痰。成人每次丸劑服2丸,日服2次,片劑服6片,日服3次。 11.紫雪散: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發燒,對一驚一乍、煩躁不安、昏昏沉沉、大便干燥者,可根據年齡每次服0.3克。二.中藥類 (1)感冒退熱沖劑(大青葉、板藍根、連翹、草河車)適用於感冒有風熱表現者,發熱或不發熱,伴頭痛、咽痛口干、化驗白細胞計數與分類均不高。可每日沖服3-4次,每次l袋。發熱高,可每次2袋。咽痛者,可含漱後吞下。 (2)感冒片(豆豉、桑葉、菊花、銀花、連翹、牛蒡子、甘草、桔梗、鉤籐、竹葉、荊芥、薄荷)適用於風熱感冒,略有怕冷發熱或不發熱,鼻塞咽痛,頭痛。可每日服3次;每次吞服6片。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