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銀翹解毒片(豆豉、銀花、連翹、荊芥、薄荷腦、甘草、桔梗、板藍根、竹葉)藥物組成與感冒片近似,適應證同感冒片,可每日服2-3次,每次4片。 (4)感冒寧(荊芥、防風、紫蘇、大青葉、四季青)適用於感冒有風寒表證者,有明顯怕冷,或有發熱,伴頭痛、鼻塞流清水涕。可每日服3-4次,每次1袋。 (5)午時茶(茅術、陳皮、柴胡、連翹、白芷、枳實、山楂、羌活、前胡、防風、藿香、甘草、神曲、川芎、茶葉、厚樸、桔梗、麥芽、蘇葉)此系傳統用治風寒感冒或有內傷積食挾感冒者,可每服1包,煎服或沸水泡服,藥汁宜多,服後最好蓋被使微微出汗。 (6)川芎茶調散(薄荷、川芎、羌活、甘草、白芷、細辛、防風、荊芥)適用於寒感冒之頭痛較重者,本藥也可用於無感冒而頭痛者。可每周服2次,每次服6克。 (7)銀黃片(銀花提取物、黃芩素)適用於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也可用於丹毒、腸炎。可每日服3-4次,每次服2片。 (8)抗炎靈(一見喜)適用於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於菌痢、尿路感染。每日服4次,每次服4-6片。 (9)清熱消炎片(蒲公英)適用於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於瘡疖、乳腺炎。每日服4-6次,每次服8片。 (10)四季青片(四季青葉)適用於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於腸炎、外傷感染或瘡疖。每日服3-4次,每次服6片。 上述藥均可用於上呼吸道感染,遇有易患咽炎、扁桃體炎者而對其中有耐藥,則可更換便用,或聯合二種藥同服、以加強作用,為免礙胃,最好食後吞服。
3.小兒常用感冒藥 噴嚏、流涕 保嬰丹(風寒感冒)、牛磺酸顆粒(風熱感冒)、珠珀猴棗散、小兒寶泰康(風熱)、小兒感冒顆粒、馥感林口服液、小兒金丹 感冒、發熱 雙黃連口服液、好娃娃感冒顆粒(小兒新)、牛磺酸顆粒、保嬰丹 感冒、咳嗽 猴棗牛黃散、保嬰丹、小兒感冒顆粒、小兒清肺口服液(同仁堂)、小兒止咳糖漿(露)、清宣止咳露 咳嗽、多痰 小兒止咳糖漿(露)、清肺化痰顆粒、沐舒坦、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保嬰丹、猴棗牛黃散、健兒清解液 嚴重鼻塞、膿涕 鼻淵舒、滴寧、0.5%麻黃素滴鼻(禁用滴鼻淨) 退燒 泰諾林、美林、臣功再欣、小兒退熱貼 發熱、扁桃體炎 小兒咽扁沖劑舌苔厚、內火盛王氏保赤丸、小兒七星茶、小兒七珍丹 食欲不振、脾胃虛弱 嬰兒健脾散(嬰兒素)、醒脾養兒顆粒、脾可欣、小兒七星茶
4.孕婦使用感冒藥 春季各種病毒、細菌活動頻繁,孕婦由於要滿足自身及胎兒對氧的需求,往往過度換氣,從而吸入更多的塵埃等,發生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幾率增大。 一般的感冒,症狀較輕,如流清涕,打噴嚏等,對胎兒影響不大,也不必服藥,休息幾天就會好。但妊娠早期(5—14周)是胎兒胚胎發育器官形成的時期,若患流行性感冒,且症狀較重, 則對胎兒影響較大,此間服藥對胎兒也有較大風險。 已知與人類有關的流感病毒有300多種,目前已知其中有13種病毒在感染母體後可影響到胎兒的生長發育,出現低能、弱智及各種畸形。 妊娠後,孕婦體內酶有一定的改變,對某些藥物的代謝過程有一定的影響。藥物不易解毒和排洩,可有蓄積性中毒,在孕早期胎兒器官形成時,藥物對胎兒有一定的影響,故感冒最好不吃藥。但一些疾病本身對胎兒、母親的影響遠遠超過藥物的影響,這時,就應權衡利弊,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抗感冒藥大多是復合制劑,含有多種成分,常見的有速效傷風膠囊、感冒通、康泰克、白加黑、康必得、克感康、快克等等,這些藥大都含組胺藥,孕期不宜服用,特別是孕4周前。感冒藥主要是對症藥物,治標不治本,且對孕婦來說不是安全藥品,所以專家建議孕婦最好不用抗感冒藥。 抗病毒藥均對胎兒有不良影響,孕婦不宜使用,若必須使用,則應有醫生指導。 退熱藥感冒伴有高熱,多預示病情較重,應及時看醫生。消炎痛是孕婦禁忌退熱藥,阿斯匹林在孕32周後也不宜使用。 抗菌素孕婦感冒如無明確的細菌感染證據,如扁桃體炎、血壓高、咳黃痰、流濃涕等,可不用抗菌素。因為抗菌素可通過胎盤作用於胎兒體內,有20%—40%的可能性對胎兒構成危害,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安全的抗菌素。 祛痰、止咳藥一般比較安全,但含碘制劑的止咳藥,孕婦不宜使用。 懷孕期間的婦女不接觸感冒的病人,家中居室通風換氣,溫、濕度適宜,經常用醋熏蒸房間,保持良好的心境,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一旦患了感冒也不要驚慌失措或亂服藥物,更不應對此不加留意,應及時到醫院找醫生咨詢。
5.市場分析 一、環境分析 1.市場容量 中國當前otc市場大約有近200億人民幣的容量,如果以北京otc市場中感冒藥的消費占總量的28%計算,中國感冒藥市場幾乎有50億人民幣的市場份額。保守估計也有20億人民幣的市場。據調查,抗感冒藥物銷售額約占藥品零售總額的15.0%,是繼保健品類(31.3%)之後銷售額最大的一類藥品。其中包括一定的季節因素,冬春季節是感冒的多發季節。另外一個顯著特點是,消費者用藥趨向於名牌產品,排名靠前的四個品牌無論銷量還是銷售額都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2.政策分析 跨入新世紀和臨近加入wto,醫藥市場環境風雲變幻,特別是隨著藥品分類管理辦法的實施,衛生體制、醫療保險體制、藥品流通領域等的改革,對醫藥行業產生著巨大的影響,藥品零售市場正成為制藥企業競爭的熱點,以非處方藥市場為主的制藥企業怎樣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又如何開拓零售市場這一問題值得探討。作為非處方藥(otc)的一大組成部分,感冒治療藥品是我國醫藥產品推廣品牌營銷中最成功的范例。而隨著otc市場走向規范,競爭加劇,藥品零售市場競爭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面對新的市場,新的機遇與挑戰,眾多的生產、銷售企業在產品研發、市場開拓、營銷組合、經營管理上將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這種背景下加入感冒藥戰團,最近就有護彤、新康泰克、正源丹進入市場,天寶.蓋茂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正可謂風險與機遇共存。 二、競爭分析 1.競爭產品 據調查抗感冒藥物主要有:快克、新康泰克、康必得、正源丹、新速達感冒片、感康、白加黑、感冒通、泰諾、百服寧、必理通、芬必得、扶他林、泰克、感諾、感冒清熱沖劑、雙黃連口服液、帕爾克、幸福傷風素、力克舒等二十多個品種。價格水平在10元以下的藥品有快克(6.5元)、康必得(4.0元)、新速達感冒片(7.0元)、感冒通(1.8元)、百服寧(8.0元)、必理通(7.5元)六種,占總銷售量的63%,總銷售額的32%;價格水平在10~15元的藥品有感康(12元)、白加黑(12.4元)、泰諾(12.5元),占總銷售量的37%,總銷售額的60%;價格水平在15~40元的藥品有扶他林(39.10元)、芬必得(18元),占總銷售額的8%.在按銷售量、銷售額兩種排序的前10名共13種藥品中,無一為中成藥,全部為化學藥品。在總共13種藥品中,合資品牌有快克、康必得、新康泰克、白加黑、泰諾、百服寧、必理通、扶他林、芬必得,共10種,其銷售額、銷售量分別占總銷售額、銷售量的61%、75%。國產品牌有新速達感冒片、感康、感冒通3種,其銷售額、銷售量分別占總銷售額、銷售量的39%、25%。 2.抗感冒藥物的消費特點 抗感冒藥物的消費特征是最接近於日用消費品的,但它終歸是一種藥品,又不同於一般的日用品消費。感冒藥品消費屬謹慎的消費行為、微量消費,需求彈性較小。和普通日用品一樣,在產品認知方面受廣告(特別是電視廣告)影響大,但在購買決策上,醫生建議、營業人員推薦甚至店堂陳列對消費者影響很大。因為在藥品消費上,消費是典型的非專業性購買,消費者自主性較弱,只能對廣告或醫生建議和其他外部因素被動地接受。盡管感冒作為多發病、常見病,但人們對其基本知識仍不是很了解,這種情形也導致藥品生產者和銷售者在價格制定上有很大的主動性。 3.國產品牌較大地滯後於合資品牌在國內市場上的發展 可以看出,國產品牌的數量與市場占有率遠遠低於合資品牌。而且,從我們對產品成分分析結果可以看出,產品的內在差異性並不大,國內企業與合資企業的差距主要在競爭觀念和市場運作水平上,國內企業急需提高的是營銷水平,因為otc市場不同於處方藥市場,無論在產品包裝、價格制定、通路選擇、廣告促銷上都有其本身的特點。合資企業在以上方面普遍要比國內企業做得早、做得好,取得良好的業績也是必然的,而國內企業遲早要為其觀念滯後付出代價。 4.價格水平偏高,應有進一步下降空間 中價位產品(主要集中於12元左右)占銷售量的38%、總銷售額的63%,其中感康、白加黑、泰諾分別占據銷售額前三名。低價位產品(10元以下)占總銷售額的32%、總銷售量的66%,其中感冒通以其低廉的價格(1.8元)占據銷售量排名的第一位,康必得以其適中的價格(4元)、良好的療效也取得了不錯的業績。總的來說,感冒作為一種常見性、多發性的疾病,使得抗感冒藥物成為常備藥品,目前的價格仍然偏高。對生產廠家來說利潤比較高,但隨著競爭進一步加劇,品牌進一步集中,價格應有下降空間。對於市場挑戰者來說,除了提高產品質量、加強廣告宣傳和其他措施外,使用恰當的價格定位策略也是一個爭取市場份額的好方法。 5.應重視通路促銷 好的廣告創意、精美的廣告制作、高播放頻率是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有效方法,但通路促銷在促使消費者購買方面起的作用更大。廣告僅僅使得消費者知道了產品,出色的廣告甚至可以引起消費者的購買興趣,但是店員推薦、賣場陳列在促使消費者作出最終購買決策上顯然更有影響力。企業如果想僅僅憑借大量的廣告投入便獲得大量的市場份額,將會變得越來越困難。otc市場的競爭,不僅僅是產品與廣告的競爭,誰對消費者研究得透,誰更注重消費者,誰就能取得競爭優勢。 6.傳統中成藥應能夠有所作為 在銷售額、銷售量排序前十位的十幾種藥品中,清一色的全是西藥。其實,我國的傳統中藥在治療感冒方面還是有獨特療效的,並且副作用較小,有許多患者希望用中成藥來治療感冒。在感冒的前期預防上,傳統的中成藥有著廣闊的前景,但是,對於治療感冒急症的患者來說,西藥仍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太太藥業正在發動以中藥為訴求的攻勢,值得重視。 總之,抗感冒藥物不僅僅是一種藥品,更是一種商品,特別是在藥品分類管理以後,otc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接近於普通商品的競爭,誰越了解顧客,越接近顧客,誰就能贏得顧客的信任,就能贏得市場。
6.參考資料 鼻塞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的症狀之一,最常見的原因包括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窦炎等。理論上來說,鼻塞都可以通過不同的治療方法進行解決。
1、急性鼻炎的鼻塞發展很快,通常在數日內即達到高潮,一周左右可自行消退,可伴有發熱,頭昏等全身症狀。急性鼻炎即我們平時所說的感冒。
2、慢性單純性鼻炎多呈陣發性或者交替性,日輕夜重,常受體位影響,臥位時居下鼻腔鼻塞較重。點滴鼻淨,麻黃素藥水後鼻塞可以好轉較長一段時間。
3、慢性肥厚性鼻炎多為持續性鼻塞,對麻黃素,滴鼻淨不敏感,或者使用後鼻塞好轉僅數分鐘後,又很快出現。肥厚性鼻炎必要時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或者使用微波,激光等來縮小鼻甲。
4、藥物性鼻炎為一般鼻炎經常點用麻黃素引起,表現為對滴鼻藥物的不敏感,或者鼻塞好轉的持續時間較短。此時應盡快停止使用此類藥物。
5、過敏性鼻炎多伴有打噴嚏,流清水涕,鼻癢感,可常年性發作,也可以季節性發作。過敏性鼻炎的病人可以伴有哮喘,尤其是小兒。
6、萎縮性鼻炎可以伴有鼻腔粘膜干燥,鼻涕帶血,痂皮多。
7、慢性鼻窦炎的鼻塞可以出現鼻腔流黃膿鼻涕,可伴有頭痛,頭昏,記憶力下降等,可以在感冒後出現長時間鼻腔流膿涕不好轉。鼻窦炎可以和鼻息肉並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