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的寶寶走路內八字怎麼辦? 在寶寶搖搖晃晃踏出第一步的時候,父母常常是既期待又緊張。其實,走路就是寶寶進入另一個成長階段的象征。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只要父母在3個方面多加注意,一般不會出現什麼問題。1.注意時機學走路是一種很自然的過程。隨著寶寶肢體運動能力的日益增強,在經歷翻身、坐、爬、站之後,走路就被提到日程上來。每個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時間都不相同,甚至可能出現較大的差距。因此,學走路並沒有所謂最適當的時機,必須視自身的發展狀況而定。這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般來說,寶寶在11~14個月時開始學走路。如果在11個月以前就有學走路的意願,也不會有太大影響。只要寶寶在1歲6個月之前能獨立走路,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寶寶還沒有到達學走路的年齡,而且本身也缺乏走路的意願,那就不能強迫寶寶去學走路,否則很可能對肢體發育產生不良影響。2.注意姿勢在學走路的時候,由於下肢尚未發育完全,所以容易出現不正確的走路姿勢,但大多數都屬於正常現象。隨著寶寶逐漸成長,大多會慢慢自行調整,恢復正常的走路姿勢。偏內八字的姿勢可說最為常見。除此之外,有些寶寶也可能出現腳板重心偏內而出現腳丫外側翹起的現象。這是由於寶寶的筋很柔軟,而且還不會完全控制腳板的肌肉,所以會在腳板內側發力,造成外側有些翹起,對此父母不需要過於擔心。在寶寶剛出生時,小腿多會向內彎。另外,在人體發育初期,大腿骨會偏向內旋,導致寶寶兩腿與膝關節向外遠離,形成o型腿,也就是醫學上所謂的“膝內翻”。在開始學站或學走路時,寶寶o型腿的情形會更加明顯,但隨後便漸漸好轉,會自行調整回來,在1歲半以前幾乎都會恢復正常。如果寶寶的o型腿超過2歲仍未改善,就需要請醫師診斷治療。有些寶寶學走路時經常跌倒,讓父母十分擔心。事實上,這是由於寶寶的平衡感及肌肉運動協調能力還沒有發育完全,容易出現重心不穩,這是很正常的現象。請在平時多多觀察,只要寶寶跌倒的情形在逐漸改善,或是跌倒次數日益減少,那就表示寶寶一直在進步,也就不用太過緊張。如果寶寶不敢邁步怎麼辦?對寶寶來說,學走路是一段新的發展歷程,為了讓寶寶能勇敢地試著往前走,父母應該多多鼓勵。當寶寶害怕踏出腳步時,您可以用溫和帶著微笑的口吻給寶寶加油,這樣寶寶就有動力繼續走下去。當寶寶走到目的地時,父母可以抱抱他或為他拍拍手,讓寶寶更有信心。 3.注意異常o型腿大多屬於生理性的表現,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自然恢復正常。不過,仍有小部分寶寶是因為腿部發育異常所導致,必須接受治療。如果o型腿現象持續到2歲以上,或是發現有其他不正常症狀出現,例如寶寶走路時膝蓋部位的穩定性不佳、走路時有疼痛的感覺等,就應該盡早就醫診斷,必要時還要轉診到小兒骨科,做更詳細的檢查與治療。在寶寶學走路時,父母可以運用一些簡單的觀察原則,來檢測寶寶腿部發展是否出現異常。最基本的就是觀察寶寶的雙腿(整個下肢),看外觀有無異常,比如單側肥大、大小肢、長短腳等。一旦發現寶寶雙腿皮膚的紋路出現不對稱的情形,那就很可能出現了長短腳。另外,注意寶寶的髋關節在走路時是否能順利張開、有無發出聲響。如果有這種情形,很可能是有先天性的問題,比如先天性髋關節脫位。在經過檢查確診之後,如果寶寶腿部發育的確出現異常,醫師會根據骨骼異常程度以及年齡來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式。一般來說,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穿戴矯正支架和手術矯正。需要手術矯正的情形大多由疾病所引起,並不常見。扁平足大多不需擔心扁平足是指足部內側腳弓在站立時出現消失的情形。在剛剛出生之後,寶寶雙腳的脂肪一般都比較多,而且韌帶松弛,因此幾乎都有扁平足的現象。尤其到了學走路的階段,看起來就更為明顯。不過,大多數寶寶的腳弓在長大後會自然出現,不需要特別治療。因此,建議父母不妨先觀察,如果寶寶2歲以後還有扁平足的現象,再帶寶寶到小兒科或小兒骨科檢查也不遲。 了解更多專業資訊,請點擊潮州親子網<ahref=".bb0768"rel=nofollow>.bb0768</a>
這裡有 http://pp94.com 綠盟電影 http://ipa123.com
孩子走路“內八字”的矯正方法 孩子走路的時候,腳尖有點往裡使勁,也就是俗稱的“內八字”,用醫學術語來講,叫做“內旋步態”,大部分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狀態,往往有一定的家族史,也就是說在家族中有的人走路也這樣,一般隨著年齡的增長症狀會逐漸減輕。關於這種情況的矯正有以下幾種矯正方法: 1.行走姿勢提醒:在孩子行走過程中進行必要的提示; 2.學芭蕾舞:因為芭蕾舞演員在通過長期訓練後,走路姿勢大部分是“外八撇”; 3.戴矯形器:夜間戴上矯形器,在孩子睡覺時對於孩子的骨骼進行矯正。 即便通過以上方法,也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完全矯正的,而且大部分是難以得到完全矯正。另外,還有一種方法也可以用來矯正,即在家中將鞋顛倒來穿,左腳穿右腳的鞋,反之也是這樣。 在地上畫條直線,教寶寶沿著直線走,慢慢矯正,千萬不能太晚!! 及早矯正 嬰幼兒的早期教育應該通過外部感知的官能刺激來激發出嬰幼兒的腦神經系統(neuralsystem)中與生俱來的先天性學習機能,打開自然賦予人類的學習潛能,使其在今後的自我學習和自我發展中受益終身。 kindyroo嬰幼兒培育中心腦神經發育課程penguin-小企鵝班——獨立走路至走穩(1歲1個月±-1歲半±) 獨立走路-1.5歲此階段,是發展孩子平衡能力,空間意識,培養用手能力,語言能力的黃金階段。我們課程中的肢體練習和舞蹈環節主要針對孩子次序性和方向感的發展。 按摩環節則是發展孩子的感知覺能力及身體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在大型器械活動教室,孩子們在玩的同時,還可以挑戰自己的身體活動能力。這些能力包括身體重心的轉移,平衡能力等等。
南京石頭城中心,地址:南京鼓樓區石頭城6號,熱線電話:800,810,0052, 同樣愛孩子 我們更專業! 內八字定義:學童行走時腳部呈內旋狀態。分為形態八字腳及步態八字腳兩種。形態八字腳為腳骨結構出現問題,形成類似蕉狀腳形,步態八字腳為股關節向內旋而形成。
形態八字腳之成因為先天腳骨結構出現問題。步態八字腳成因:正常幼童足踝關節輕微向內旋,因此出現八字腳,而內旋情況一般會在四歲後改善。持續八字腳情況之成因可能由多種情況引起,如下肢肌肉力不平衡,不良姿勢(如雙腳向外w形坐、跪坐姿勢或俯臥睡)使股關節向外旋。
用內八字矯正墊可幫助矯正由疾病或損傷和坐姿不良造成的縱弓下陷、內八字、xo型腿、後跟內外翻等足部疾病,對內側縱弓施加適度的撐托力,緩沖震蕩,改善扁平足、內八字、xo型腿足底壓力分布,起到一定的矯正作用。
詳細鏈接: http://zuzhiyou.taobao.com
醫生咨詢電話:15362662006 龔醫生qq:5652805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