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進行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人類的本能需求,在青春期,孩子其實有與父母溝通的強烈願望,所以家長要適時把握,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因為工作忙、應酬多而忽視孩子的對話需求,家長要勤於與這一特定生理時期的孩子對話。指導他們從積極的意義上去理解父母的羅嗦、老師的批評,這些教誨都是善意的,是為了幫助自己健康成長。
2.當子女向你談他感興趣的話題時,要集中注意力聽,不要心不在焉或不理睬,如果正在做十分緊急的事,不妨跟子女打個招呼,以便子女諒解。
3.多陪孩子參加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如:看足球賽、欣賞演唱會等,鼓勵其多參加課外活動,在活動中展現自我價值,用知心朋友的態度與他們交流感受,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正確的待人接物觀念。
4.即使一開始就不同意子女的意見,也要耐心聽完,充分了解他們的看法後再以交換意見的方式提出你的想法,不要一味說教而不顧子女的感受;對需要干預的事應采取適宜的形式,避免間單粗暴導致更深的隔閡;
5.要用尊重的語氣而不是教訓的語氣說話。讓孩子變得“聽話”的良策是尊重子女,反之也會使子女尊重自己。
6.父母要正視孩子自我意識的增長和對世界認知能力的提高,不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孩子想干什麼,不要用自己的經驗去套,相信他能夠設計自己的未來。家長只需耐心地幫助他們克服自身尚存的幼稚性和認識上的片面性即可。
7.家裡的大事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見,如果他的意見合理或和大人的意見一致,就以他的意見來決策,這樣可以增加他的“參政(家政)感”和責任感,從而增加孩子對家長在其他問題上的順應性。
身教重於言傳
由於父母是子女最直接的老師,故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良好行為方式可以直接促進子女的心理健康,幫助他們平穩度過逆反期。
1.家長要注意加強自身修養,廣聞博見,對具有逆反心理的子女能夠采取一種更科學、更寬容的思維方式去對待,用為人父母的多重人格魅力取得孩子的信賴和尊敬。
2.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批評、嘲笑他人,包括別人家有逆反行為的子女;不要用不公正的態度和方式處理或抗拒成人社會裡遇到的問題。
3.樹立孩子的獨立人格,不要指手劃腳,許多事都可以放手讓他們獨立進行,為他們創造鍛煉和成長的機會。
4.尊重他人,樹立平等意識,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談論他人隱私。更要尊重孩子的“隱私權”,不私拆子女的信件、偷看子女的日記,選擇正確的關心和尊重孩子的方法幫助他們。
5.保持冷靜理智的處事態度,避免與子女發生沖突而做出過分的舉動。家長要理解青少年階段是容易犯錯的時期,要盡量指導孩子少犯錯誤,期望其不犯錯誤,顯然是不現實的。
這件事情著急沒用的,我給你的方法要在一段時間內慢慢采用,即使要中考了,他心思不在,誰都沒任何辦法。所以現在想辦法讓她開心,也許是最好的辦法,也許有一天,他感覺到家人對自己這樣好,自己做的這樣差,會不好意思,從此開始發奮學習也未可知的。對於一個有頭腦,有思想的人來說,希望她完全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很不容易的。要耐心呢!!!
建議和他交成朋友,試著接觸接觸孩子玩的游戲,跟他有共同語言可以交流了之後在切中時弊跟他講明其中的厲害,勸他合理安排時間不要因為一時的貪玩而荒廢自己的學業,導致以後後悔都來不及。
疏導與理解、溝通與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