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孕期血糖為什麼會偏高?正文

孕期血糖為什麼會偏高?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謝謝
 
血糖偏高是糖尿病前期或者糖尿病的征兆,一定要慎重對待!不過我公司的領導有糖尿病,通過軍區醫院的專家給的一些建議,完全控制了血糖,而且身上沒有並發症,我來分享一下他的經驗。
首先,血糖偏高會不會是糖尿病呢?權威認識是這樣的:如果餐後2小時血糖<7.8mmol/l為正常,>7.8---<11.1mmol/l為糖耐量減低,>11.1mmol/l考慮為糖尿病(需另一天再次證實)。如果有兩次查空腹>7.0mmol/l或餐後2小時>11.1mmol/l就很可能是糖尿病了,就要到內分泌科早期治療、積極治療,同時也需要控制飲食。根據年齡、肝腎功能等情況具體選擇用藥。
血糖為什麼會偏高?
一般情況下,當我們攝入食物後,食物中的糖經消化轉化成葡萄糖,大部分被吸收入血液,這就是人們說的血糖。作為健康人,血糖在肝髒、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尤其是在胰島素的調節下,能夠較平衡地維持在一定水平,尿中不會出現糖分。但如果這些調節系統發生“故障”,使胰島素出現絕對缺乏或相對不足,血糖因調節失衡,就會使血中糖分升高,多余的糖分就要從腎髒隨尿液排出,這就得了糖尿病。
血糖偏高如何治療?
1、適當運動,控制飲食。但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不能准確把握自己的運動量和飲食熱量標准,這也需要唐和唐大福降糖這種類似的功能食品輔助,餐前服用可讓人不再擔心餐後血糖升高。
2、治療。降糖根本在於降脂,單純的降糖藥只能是讓胰島“傷上加傷”,專家推薦在用藥過程中食用功能降糖降脂的食品輔助治療,比如唐和唐大福降糖,就能夠實現糖脂同降、修復糖尿病並發症的功效,長期服用逐漸減少藥量和藥物依賴。
在網上查一下大福降就可以了,多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妊娠婦女,如葡萄糖篩查,血糖≥7.8mmol/l為不正常;如空腹血糖≥7.0mmol/l,或葡萄糖耐量試驗2小時≥11.0時,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孕期血糖為什麼會偏高,這是因為,在妊娠24~28周,隨著孕周的增加,體內的多種激素,包括胎盤泌乳素、糖皮質激素、孕激素等水平均逐漸增高,上述激素有較強的拮抗胰島素功能,導致胰島素敏感性降低,易導致糖代謝紊亂,

所以對妊娠婦女要進行糖尿病篩查,特別對年齡大於30歲、肥胖、糖尿病家族史、以及早孕期空腹尿糖反復陽性等糖尿病高危症狀者,更要在早期進行血糖篩查,以便及早診斷出孕前漏診的糖尿病患者。
 
准媽媽孕期血糖偏高,其實並沒有發展到糖尿病,只要准媽媽注意控制飲食,及時調整飲食結構,就不會發展成為糖尿病。

孕期血糖為什麼會偏高?

原因一:激素阻礙分泌

孕期准媽媽的胎盤會分泌一些能夠對抗胰島素產生的激素,胰島素分泌的減少,很容易造成准媽媽孕期血糖偏高,危害寶寶健康。

原因二:飲食結構不合理

病從口入,不合理的飲食結構也會造成孕期准媽媽血糖的偏高。孕期高糖、高脂食品的大量攝人,食品的刺激使胰島素的分泌增多。而當胰島的功能無法承受這種壓力,胰島素的分泌不能滿足准媽媽身體的需求時,就會引起准媽媽孕期血糖偏高。

原因三:體重超標

體重超標的准媽媽的胰島素降血糖活力會嚴重降低,所以即使是相同的飲食量,也要比正常體重的准媽媽需要更多的胰島素,才能維持整個身體血糖平衡。在孕期胎盤又會分泌激素來抵抗胰島素的分泌,互相作用,導致肥胖准媽媽出現孕期糖尿病的幾率明顯增加。

原因四:有糖尿病家族遺傳史

有糖尿病家族遺傳史的准媽媽,就更應該注意了。有家族遺傳史的准媽媽可能攜帶著誘發糖尿病的基因,這樣准媽媽更應多多注意平時的生活飲食習慣,稍不注意,潛藏的基因就會激發准媽媽孕期血糖偏高,並還有可能轉化為顯性糖尿病。

原因五:孕齡大

如果准媽媽的年齡超過30歲,身體各方面的功能就會有所下降,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准媽媽遇到突發疾病時沒有辦法通過自身的免疫力來抵抗,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准媽媽很有可能產生並發症。

從血糖偏高到糖尿病

准媽媽如果在孕期血糖偏高應特別注意,並及時做血糖檢查。血糖偏高與糖尿病的界限並不是很大,如果血糖偏高之後治療和調節不及時就有可能發展到糖尿病,這樣就會對准媽媽帶來非常大的危害。

可能性一:血糖失控

准媽媽如果已經查出血糖偏高,但還不進行合理的飲食控制,這樣造成的結果只能是病情的轉化,引起血糖失控,進而轉化為糖尿病。

可能性二:內分泌失調

如果准媽媽是因為內分泌失調引起的血糖偏高,應多加防范,並及時診斷出引起准媽媽內分泌失調的病症加以治療。內分泌失調不及時治療也會轉化為糖尿病。




參考文獻:
寶貝開門

嬰幼兒要怎麼驅蚊,防止被蚊子咬?咬後要怎樣處理?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