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輕度上呼吸道感染。輕者先有流涕、輕咳、低熱、納差,1~3日後突然高熱,體溫38℃~39℃,咳嗽加劇、氣促而發病;也有突然發熱、咳嗽、氣急、煩躁而發病者。弱小嬰兒大多起病遲緩,發熱不高,咳嗽和肺部體征均不明顯,常見拒食、嗆奶、嘔吐或呼吸困難。呼吸系統症狀和體征:初期為刺激性干咳,極期喘重而咳嗽反稍減輕,恢復期變為濕性咳嗽伴喉中痰鳴。呼吸增快,每分鐘可達40次以上,伴鼻翼煽動,甚至三凹征(胸骨上、下窩及肋間隙凹陷)。肺部聽診:早期胸部體征常不明顯,或僅有呼吸音變粗或稍減低,進而病灶擴大可有叩濁音,兩肺可聞及細小水泡音,尤以兩肺底深吸氣時為著;恢復期出現粗大的濕羅音。
診斷
支氣管肺炎bronchopneumonitis--------------------------------------------------------------------------------支氣管肺炎是支氣管和肺的急性或慢性炎症。一般老齡和幼犬貓易發,多發生在晚秋、冬季和早春。病因:(1)病毒有犬瘟熱病毒、犬腺病毒i和ii型、犬副流感病毒、疱疹病毒、呼腸病毒、貓上呼吸道綜合征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支氣管肺炎;(2)細菌有鹦鹉熱衣原體。結核桿菌、巴氏桿菌、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諾卡氏菌、放線菌、支氣管敗血博氏桿菌、克雷白氏桿菌等引起的細菌性支氣管肺炎;(3)真菌有隱球菌、組織胞漿菌、曲霉菌、念珠菌等引起的真菌性支氣管炎;(4)寄生蟲有嗜氣毛細線蟲、弓形蟲、貓圓線蟲、蛔蟲和鉤蟲幼蟲等引起的寄生蟲性支氣管肺炎;(5)異物、嘔吐物、刺激性物質吸入或某些過敏反應等,引起的異物性肺炎或變態反應性支氣管炎;(6)一些化膿性疾病,如子宮炎、乳房炎等,其病菌可經血液進入肺髒而致病。診斷要點病初有流鼻液、咳嗽和支氣管羅音。體溫升高至4℃以上,呈弛張熱。呼吸增數,節律改變,有陣發性咳嗽。隨病程發展,肺病變區肺泡呼吸音減弱,周圍呼吸音增強,有濕性或干性羅音。患病動物還表現精神沉郁、嗜睡、厭食或廢食等全身症狀。血液檢驗,白細胞增多,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大,核左移。變態反應性支氣管炎,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寄生蟲性支氣管肺炎除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外,糞便中可檢驗出蟲卵。x光拍片檢查,病初肺紋理增多或局部出現淡而均勻陰影。病中期,肺發生實變,可見大片均勻質密陰影。進入晚期,肺陰影密度降低,變得發亮,有的陰影呈現散在片狀或條索狀。
治療
本病為急性病,迅速控制,多能很快治愈,如拖延耽擱,往往致病情惡化,同時還可引起多種並發症。因此在有治療條件的地方,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如發現孩子發熱並伴有呼吸急促、呼吸音粗糙(在房間的另一頭可以聽到呼吸音)和以下任何一種症狀:口唇周圍發青、異常嗜睡或無力說話,則應立刻尋求救治。也可在中醫辨證指導下服用中成藥或方劑治療:1.屬風寒閉肺,宜辛溫開肺,定喘化痰,可服兒童清肺口服液、兒童清肺丸、小兒保元丹。2.屬風熱襲肺,宜辛涼清解,宣肺滌痰,可用銀翹解毒丸、小兒化痰丸、貝羚散、琥珀保嬰丹、小兒金丹片。3.屬痰熱內羁,宜清熱宣肺,化痰定喘,可服小兒牛黃散、八寶鎮驚丸、乾元丹、妙靈丹、至聖保元丹、紫雪散。4.屬邪毒內陷,宜清熱鎮驚,滌痰開竅,可服牛黃鎮驚丸、兒科七厘散、回生救急散、小兒抽風散、定抽化風丹、小兒奇應丸、猴棗散。5.屬正氣虛脫,宜扶陽救逆,可服生脈飲。立即送醫院救治不可耽擱。6.屬肺氣不足,宜調理脾肺,止嗽化痰,可服小兒久嗽丸、小兒至寶錠、小兒百壽丹、鹭鸶咳丸。7.屬肺陰耗傷,宜養陰清熱止咳,可服川貝枇杷露、養陰清肺糖漿、蛇膽川貝液、化毒丹。
預防
1、用廣譜抗生素治療細菌性支氣管肺炎或控制繼發感染,詳見“犬氣管支氣管炎”和“貓上呼吸道綜合征”。真菌性肺炎可用兩性霉素b,犬1.8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靜脈注射,7天為一療程,間隔7天後再行下一個療程。或用酮康唑lomg/kg,每天3次口服。2、寄生蟲性支氣管肺炎可選用相應的驅蟲藥物,如伊維菌素注射液,除原蟲、吸蟲和絛蟲外,基本上可驅殺犬貓體內外一切寄生蟲,用量300μg/kg,皮下注射。3、治療呼吸困難和心髒衰弱,可口服麻黃素,犬每次5一15mg,貓2一l5mg。氨茶鹼犬貓為lomg/kg,口服,肌注或靜注,每8h一次。對於嚴重呼吸困難引起缺氧的應給予氧氣,並給以營養物質。4、為了制止滲出可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溶液,犬10-30ml,,貓5-10m1。促進滲出物吸收和排除,可內服祛痰藥和利尿藥等。5、預防可注射犬瘟熱、犬腺病毒i和ii型、犬副流感、貓萼狀病毒、貓鼻氣管炎,以及支原體和支氣管敗血博氏桿菌等疫苗。 [編輯本段] 支氣管肺炎 支氣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又稱小葉肺炎,為小兒最常見的肺炎。發展中國家小兒肺炎的發病率明顯高於發達國家,病死率和玹死亡率更高於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相似,小兒肺炎是威脅我國兒童健康的嚴重疾病,無論是發病率還是病死率均居首位。在我國,肺炎占兒科住院患者24.5%~65.2%;5歲以下兒童每年105萬死亡病例中,死於肺炎者占30萬為此年齡組兒童第一位死因。根據國內16個單位的兒科統計,22504例肺炎住院病例中支氣管肺炎占93.7%,多見於嬰幼兒。肺炎多發生於冬春季節及氣候驟變時,有些華南地區反而在夏天發病較多。室內居住擁擠、通風不良、空氣污濁、致病性微生物較多,容易發生肺炎。支氣管肺炎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按病理形態的改變分為 這是從網上找的,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小孩咳嗽不可忽視
咳嗽是小孩常患的疾病,尤其是在秋冬季節。那麼小孩常咳嗽怎麼辦呢?針對這個問題記者近日走訪了湘雅附二醫院兒科主任易著文教授。下面是易教授就小孩咳嗽的病因及防治方面的經驗之談,以供小兒的家長參考:
不要盲目止咳
咳嗽本是人體自身的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可以阻止異物進入氣管、支氣管系統,或防止支氣管分泌物積聚。咳與嗽,是有所區別的,凡有聲無痰謂之咳,有痰無聲謂之嗽。在疾病狀態下,咳與嗽常常並見,故合稱為咳嗽。咳嗽一般不用鎮咳藥,因下呼吸道有分泌物(也就是痰)時,通過咳嗽才可排出體外,若用鎮咳藥就會抑制咳嗽反射,導致氣管支氣管內痰液滯留,使病情加重或繼發感染;但頻繁咳嗽影響睡眠或進食,給患者帶來痛苦時則可酌情選用止咳藥。
分清病因病位
診療首先要明確診斷。導致咳嗽的原因,主要有呼吸道疾病(咽、喉、氣管、支氣管、肺部的炎症,異物、出血、腫瘤、刺激性氣體吸入等)、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炎、心律失常)及中樞性因素等。咳嗽的病因不止於肺,而咳嗽的病位不離於肺,俗話說“肺氣如鐘撞則鳴”,咳嗽是外邪或髒腑功能失調導致肺主宣發肅降、主氣、司呼吸、主制節、主通調水道功能失常而引起的主要症狀。咳嗽要分清是感染性還是變態反應性,是急性還是慢性,是上呼吸道還是下呼吸道,是外感還是內傷。對咳嗽的時間也要注意辨別:午前多嗽者屬胃中有火,午後嗽者多屬陰虛,黃昏嗽者是火氣浮於肺,五更嗽多者是胃中有食積。
及時恰當治療
在治療上應及時恰當,宜中西醫結合治療。⑴對症處理:痰多黏稠不易咯出時,應喝足水以稀化痰液,並可用祛痰藥如祛痰靈、鮮竹瀝及霧化吸入療法以助排痰,劇咳時可予非那根等鎮靜止咳。⑵西醫對症治療:細菌感染引起的可選用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先鋒霉素等治療,支原體感染者應選阿奇霉素等紅霉素族藥物治療,病毒感染者可予病毒唑、阿昔洛韋等抗病毒治療。⑶中醫辨證施治:一般咳嗽初期宜辛散宣肺,中期宜化痰清肺,後期宜補氣養陰。感染性的多按溫病論治,變態反應性的多按內傷論治;上呼吸道部位的咳嗽注重宣肺利咽,下呼吸道部位的咳嗽注重祛痰順氣。並注重肺與大腸相表裡的通達關系,通腑可以瀉肺。
中醫常見症型
①風寒咳嗽可選用華蓋散、杏蘇散、止嗽散。②風熱咳嗽可選用宣肺飲、桑菊飲、麻杏石甘湯。③濕熱咳嗽可選用甘露消毒丹、千金葦莖加杏仁滑石湯、五葉蘆根湯。④咽癢咳嗽可選用參龍丸、利咽合劑、桑射豆根湯、板玄金燈湯等。⑤燥邪咳嗽可選用清燥救肺湯、貝母瓜蒌散、桑杏湯、杏蘇散等。⑥肺熱咳嗽可選用清肺止咳合劑、瀉白散、加減瀉白湯。⑦痰熱咳嗽可選用瀉肺止咳合劑、清氣化痰丸、清金化痰湯,痰濕咳嗽可選用二陳湯、三子養親湯。⑧食積咳嗽可選用曲麥二陳湯、麻貝蒌菔湯。⑨陰虛咳嗽可選用沙參麥冬湯、百合固金湯、養陰清肺丸。⑩氣虛咳嗽可選用六君子湯、補肺湯、人參五味子湯、九仙散。中成藥如急支糖漿、橘紅痰咳液、川貝枇杷膏、金振口服液、小兒金丹片等也可辨證選用。
注意調養禁忌
咳嗽除了藥物治療外,對患兒要加強護理,注意調養與禁忌。要睡足覺,喝足水,多吃蔬菜和水果,飲食要易於消化且富有營養,應以清淡為主,避免油膩辛辣等刺激之品,常言說得好:“魚生火,肉生痰,蘿卜白菜保平安。”一般而言,魚、蝦、肉、雞等發物以及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會加重咳嗽。應少食用甜、酸、辣、鹹等味道較重食物及刺激之品,少吃發物如魚、蝦、肉、雞腿、燒烤,盡量避免含碳酸的飲料,更應該少吃冷飲。
轉帖--如何認識和治療寶寶咳嗽--轉帖
寶寶咳嗽十分常見,如何認識和治療寶寶咳嗽是爸爸媽媽十分關心的問題。
中醫認為,寶寶形氣未充,肌膚柔弱,防御功能較差,且寒暖不知自調,故易為風、寒、熱等外邪刺激侵襲,出現“寒咳”與“熱咳”。
病因
·寒咳:
風寒侵襲,肺氣失於宣降所致,多見於冬春兩季。
·熱咳:
風熱犯肺,入裡化熱,熱灼津液,肺失清肅所致,以夏秋較多見。
表現
·寒咳:
痰色稀白,呈泡沫狀,頭痛,鼻塞,流清涕,或伴有怕冷、畏寒,無汗,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
·熱咳:
痰色黃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發熱、頭痛、頭暈、舌紅、苔薄黃、脈浮或浮數。
治療與護理
寒咳
·治療:
當以發散風寒,宣肺止咳為治。可選用三拗湯加減,藥取麻黃、甘草各3克,杏仁、荊芥、前胡、桔梗、蘇子、法夏、陳皮、桂枝、百部、白前各5克,水煎服,每日1劑。
中成藥可選用杏蘇止咳糖漿、小青龍口服液等。
·護理:
居室保持空氣清新,溫度、濕度適當,定時開窗,通風換氣。注意空氣消毒,室內禁止吸煙,防止煙塵及特殊氣味的刺激。注意觀察天氣變化,隨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在空調房間時要注意增加衣服,防止受涼而加重咳嗽。不要喝飲料,夏季尤其注意不要貪涼飲冷。
熱咳
·治療:
當以疏風清熱,宣肺止咳為治,可選用麻杏石甘湯加減,藥取麻黃、甘草各3克,石膏10克,桑葉、菊花、杏仁、前胡、連翹、大力子、貝母、桔梗、竹茹各5克,水煎服,每日1劑。
中成藥可選用止咳枇杷露、蛇膽川貝液、三蛇膽川貝露等。
·護理:
與寒咳一樣,爸媽要加強寶寶居室衛生,冷暖、干濕適度,防止煙塵及特殊氣味的刺激。清淡飲食,不要吃辛辣刺激之物。
食療、臍療與藥浴
食療
·寒咳:
生姜3片,大米30克。將生姜洗淨,切碎,同大米煮為稀粥服食。每日1~2劑,連續3~5天。可暖脾胃,散風寒,利肺氣。
·熱咳:
貝母5克,大米30克,白糖適量。將貝母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或將貝母研粉,每次取藥末1克,調入粥中服食,每日1~2劑,連續3~5天。可化痰止咳,清熱宣肺。
臍療
·寒咳:
麻黃、細辛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