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卻像軍事上實施進攻一樣集中優勢兵力。這樣的訓練才能使自己越來越具備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方法之七:空間清靜
這個方法,非常簡單,當你在家中復習功課或學習時,要將書桌上與你此時學習內容無關的其他書籍、物品全部清走。在你的視野中,只有你現在要學習的科目。這種空間上的處理,是你訓練自己注意力集中的最初階段的一個必要手段。同學們常常會發現這樣生動的場面,你坐在桌子前,想學數學了,這兒有一張報紙,本來是墊在書底下的,上面有些新聞,你止不住就看開了,看了半天,才知道我是來學數學的。一張報紙就把你牽掛走了。或者本來你是要學習的,桌子一角的小電視還開著呢,看著看著,從數學王國出去了,到了張學友那兒了。這是完全可能的。甚至可能是一個小紙片,上面寫著什麼字,看著看著又想起一件事情。
所以,作為訓練自己注意力的最初階段,做一件事情之前,首先要清除書桌上全部無關的東西。然後,使自己迅速進入主題。如果你能夠做到一分鐘之內沒有雜念,進入主題,你就了不起。如果你半分鐘就能進入主題,就更了不起。如果你一坐在那裡,十秒、五秒,當下就進入,那就是天才,那就是效率。有的人說,自己復習功課用了四個小時,其實那四個小時大多數在散漫中、低效率中度過,沒有用。反之,你開始學習,一坐在那裡,與此無關的全部內容置之腦外,這就是高效率。
方法之八:清理大腦
收拾書桌是為了用視野中的清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那麼,你同時也可以清理自己的大腦。你經常收拾書桌,慢慢就會有一個形象的類比,覺得自己的大腦也像一個書桌一樣。
大腦是一個屏幕,那裡面也堆放著很多東西,一上來,將在自己心頭此時此刻浮光掠影活動的各種無關的情緒、思緒和信息收掉,在大腦中就留下你現在要進行的科目,就像收拾你的桌子一樣。
同學們,這樣的訓練希望你們從今天開始就要做,它並不困難。當你將思想中的所有雜念都去除的時候,一瞬間你就進入了專一的主題,你的大腦就充分調動起來,你才有才智,你才有發明,你才有創造,你才有觀察的能力、記憶的能力、邏輯推理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如果不是這樣,你坐在那裡,十分鐘之內腦袋瓜裡還是車水馬龍,還是風馬牛不相及,還是天南海北,那麼這十分鐘是被浪費掉的。再有十分鐘,不是車水馬龍了,但依然是熙熙攘攘的街道,又十分鐘過去了。到最後學習開始了,難免三心二意,效率很低。這種狀態我們以後不能再要了,要善於迅速進入自己專心的主題。
方法之九:對感官的全部訓練
我們講了清理自己的書桌,其實更廣義說,我們可以進行視覺、聽覺、感覺方方面面的類似訓練。同學們可以訓練自己在視覺中一個時間內盯視一個目標,而不被其他的圖像所轉移。你們可以訓練在一段時間內雖然有萬千種聲音,但是你們集中聆聽一種聲音。你們也可以在整個世界中只感覺太陽的存在或者只感覺月亮的存在,或者只感覺周圍空氣的溫度。這種感覺上的專心訓練是進行注意力訓練的有用的技術手段。
方法之十:不在難點上停留
同學們都會意識到,我們理解的事物、有興趣的事物,當我們去探究它、觀察它時,就比較容易集中注意力。比如說我喜歡數學,數學課就比較容易集中注意力,因為我理解,又比較有興趣。反之,因為我不太喜歡化學,缺乏興趣,對老師講的課又缺乏足夠的理解,就有可能注意力分散。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有了正反兩個方面的對策。正的對策是,我們要利用自己的理解力、利用自己的興趣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而對那些自己還缺乏理解、缺乏興趣的事物,當我們必須研究它、學習它時,這就是一個特別艱難的訓練了。
首先,同學們聽老師講課的過程中,出現任何不理解的環節,你不要在這個環節上停留。這一點不懂,沒關系,接著聽老師往下講課。你在研究一個事物的時候,這個問題你不太理解,不要緊,你接著往下研究。你讀一本書的時候,這個點不太理解,你做了努力還不太理解,沒關系,放下來,接著往下閱讀。千萬不要被前幾頁的難點擋住,對整本書望而止步。實際上,在你往下閱讀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後邊大部分內容你都能理解。前邊這幾頁你所謂不理解的東西,你慢慢也會理解。 轉一個專家回答給你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專家回答: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家長常常擔心的問題。現在有幾點必須明確: 1、兒童的注意力相對於成人來說,本來就短暫,這並不是問題。而且每個兒童注意力持久的時間也不一樣,有的比較長,有的比較短,不要橫向比較,關鍵在於他是不是對任何事物注意力都一樣短,還是對他喜歡的事物長一點,不喜歡的事物短一點。如是後者,也沒有問題。其次,他是不是能學習,記不記得住,如果能學習,記憶又好,也沒有問題。
2、真正成為注意力不集中症的兒童是極少數,不要太緊張。
3、注意力不集中是多動症的一個表現,兩者關系很密切。有的醫生讓患有多動症(不是多動)的兒童服用利他林等藥,以使其注意力集中時間長一些,對有的患兒確有效果,但對另一些患兒又沒有什麼用。而且對一般的注意力不太集中,並不需要服藥來解決。
4、最好帶孩子到醫院去檢查一下看看孩子是否患有多動症,聽聽大夫的意見,是否需要藥物治療。
5、多動現象,注意力不集中現象隨年齡的增長會逐漸好轉。家長不必太緊張。
對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兒童,可以試一試以下方法:
1、把讓他注意學習的東西分段來學,每一段5-10分鐘,兩段中間休息一下,或者唱唱歌,輕松地玩一玩再學,在幼兒園可以不太嚴格要求他,只要他不影響別人。
2、平時玩一些需要集中注意的游戲,比如看圖找缺失部分(剪刀只有一扇刀片,兔子只有一只長耳朵、汽車少一個輪子等)、四人轉圈搶坐三只椅子、“三猜一”或“四猜一”(桌子先放三件玩具或四件玩具,讓他看一分鐘,然後蒙上眼睛拿走一件,打開他的眼睛,讓他看少了哪一件)等。
3、注意力不集中也可能是感覺統合失調(從視、聽等感官進入大腦的印象不能被大腦協調起來,充分利用)造成的,可以到北京醫科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感覺統合失調研究組去檢查,如果確有這方面的問題,可以接受他們的行為訓練,不依靠藥物。
4、某一天表現較好,就要大力表揚。
5、盡可能不用藥物,如果家長感到用藥效果好,應該帶孩子到上述精神衛生研究所或兒童醫院作檢查,由他們決定是否必須用藥,不要隨便聽信他人或廣告。 ◆游戲內容:
媽媽在寶寶吃飽睡足、精神狀態好的時候,微笑俯視寶寶,對寶寶說話。媽媽的聲音要輕柔慢語、聲調高、較多使用重復的話語。媽媽可以對寶寶說:“寶寶,你好嗎?我是媽媽。”也可以指著旁邊的爸爸說:“快看,這是爸爸”。
◆游戲作用:媽媽語聲的重復、音節間的停頓和緩慢到速度都有利於寶寶去確認、分析和記憶,也由此能夠提高寶寶對媽媽的注視。積極的語言刺激不僅促進寶寶言語機能的發展,更會促進寶寶的智能發育和情感發展。
3~6個月:藏貓貓
◆游戲內容:讓寶寶坐在媽媽的懷裡,爸爸用一塊手絹遮住自己的臉,問:寶寶在哪兒?當寶寶尋找時,爸爸迅速拿掉手絹露出笑臉,並“喵”一聲。也可以遮住寶寶的臉,讓他學著自己拿掉手絹,爸媽在一旁叫“喵”。
◆游戲作用:這個月齡段,外界物體開始在寶寶的大腦中形成形象即表象,能夠保留一段時間。所以寶寶能夠從開始時的驚訝,到後來格格大笑,他明白不在眼前的事物並不等於不存在,這是寶寶智能發展的又一個裡程碑。經常玩這樣的游戲,不僅能培養寶寶愉快積極的情緒,還能提高他玩游戲的持久性。
6~12個月:和鏡中人玩耍
◆游戲內容:媽媽和寶寶一起面對鏡子,媽媽開始張嘴,讓寶寶指認鏡中的媽媽,指認正確給以鼓勵;然後讓寶寶張開嘴,看看鏡子裡的寶寶是不是也張著嘴,讓寶寶指認自己。
◆游戲作用:4個月左右寶寶對媽媽到鏡像有反應,會注意觀看,對它微笑;4~6個月會把自己到鏡像當成游戲伙伴;待7~12個月時,寶寶就進入了“我動鏡像也動”的階段。此游戲可以幫助寶寶逐漸意識到自我存在。
12~36個月:聽聲音猜樂器
◆游戲內容:先給寶寶展示三種小樂器,如小鼓、小喇叭、口琴,並分別演奏,讓寶寶熟悉各自的發音特點。然後蒙住寶寶的眼睛,彈奏一種樂器,讓寶寶猜猜是哪種樂器。對於還不太會說話的寶寶,就讓他指認;大些的寶寶就可以直接說出樂器名。樂器的種類可以隨著寶寶年齡增長而增加。
◆游戲作用:幾乎所有的寶寶都對音樂有種與生俱來的敏感性。早期對寶寶進行音樂訓練,無論是對其智能發展還是性情發展都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此游戲需要寶寶專心投入才能准確猜出,所以很鍛煉寶寶的注意 不能過分苛求寶寶保持很長時間的注意力,父母可以在了解注意力特征的基礎上,先分析孩子缺乏注意力的原因,以平和的心態、科學地、逐步地、有針對性培養寶寶的注意力。
建議:
1.提供安靜的環境在安靜的環境中,使心靈逐漸沉靜,發掘學習的興趣,以增進專心度。
2.建立秩序感為孩子提供一個固定的區域,每次給孩子的玩具不宜過多,兩三樣即可。從學習物歸原處:“從哪兒拿的放回哪兒去”“每次只取一樣”的過程中,逐漸建立秩序感。
3.別打斷寶寶的行為當孩子專心投入到玩具中時,正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候,如果做父母的在這個時候去打斷孩子的活動,會無意間破壞了對孩子注意力的培養。
4.用靜態的游戲延續注意力結合孩子的敏感期,提供像拼圖、穿珠子等靜態游戲。可以從簡單的開始,享受完成的成就感,以訓練短時間的注意力,再慢慢加深游戲的難度和延長游戲的時間,以延長孩子的耐力,增進專心度。
5.培養興趣引導觀察,提高注意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注意”,是人們熟悉的一種心理現象,通常稱“專心”。小孩子在聽廣播、看電視卡通片時,會聚精會神,而對周圍的人和事會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這就是注意力。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應該在學齡前就開始。這是因為,學前期的主要任務就在於通過一些學習活動為孩子的正規學習准備條件。良好的注意力,就是必備條件之一,能夠使孩子上學後學習專心。不少家長只關心孩子學齡前學了多少字、畫了多少畫,而忽視了對孩子注意力的培養,致使這些孩子上小學後,很難適應正規學習,表現在上課不專心,做作業不認真,嚴重影響學習成績的提高。 怎樣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呢?最初應從生活習慣方面,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采取的方式也不是疾風暴雨,而是從小事把握。比如要求孩子准時就寢、起床;按時飲食,吃飯碗裡不留飯;玩具用過就還原;做事要認真做好,否則重來……離開了細節就沒有教育。但也不是所有的小事都要管,而是選擇那些對孩子的成長、品質的形成具有本質意義的“小事”。 孩子從未見過、聽過的事物,都能以獨特的魅力吸引孩子的注意。因此,應把孩子帶入大自然觀看奇花異草和造型奇特的建築,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觀察、專心的動力。要幫助孩子確定觀察的目的和任務,因為兒童喜歡東張西望,目的性不強,抓不住要領,因而得不到收獲。因此,家長應有意向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和目的,告知方法,引導孩子抓住本質,從淺入深,專心致志。 在幼兒學習中遇到困難和干擾,或碰到不感興趣的內容,僅靠注意力是不夠的,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使注意力服從於活動的目的和任務。家長可以通過幼兒在一段時間內專心做一件事,如繪畫、練琴、練書法等等,來培養孩子的自制力。不要一會兒叫做這事,一會兒又叫做那事。訓練最好有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地點,以便形成一種心理活動的定向。 孩子對某事物的興趣越濃,越容易形成穩定和集中的注意力。家長不要整天把孩子關在房間裡學習,要鼓勵他們從事各種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發掘和發展自己的能力及興趣,並借以培養自己的注意力。 作息不定時、生活無規律是孩子注意力分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