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天氣慢慢轉涼,此時18個月有嬰兒可以用溫水泡腳嗎? 熱水泡腳是好事情,但是也要注意適當和適量.
(一)足部按摩是我國傳統醫學寶庫中一種優秀的理療保健方法。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因而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很重視對雙足的鍛煉和保養,並運用足部泡腳按摩(足療)來防病治病。中醫保健理論中關於“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腳,開陽固脫;夏天洗腳,暑理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濕灼”的記載,正是對中藥足療功能的形象概括。
現代科研表明,人的雙腳上存在著與各髒腑器官相對應的反射區(穴位),刺激這些反射區,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調理內分泌系統,增強人體器官機能,取得防病治病的自我保健效果。
我國有一句古話:“熱水洗腳,勝吃補藥。”每天若泡腳15分鐘就能發揮保健作用,如把雙腳浸入到40攝氏度左右的熱水中,約15~20分鐘後頭痛會明顯緩解。這是因為雙腳血管擴張,血液從頭部流向腳部,可相對減少腦充血,從而緩解頭痛。對於感冒發熱病引起的頭痛,熱水泡腳還有助於退熱。如果在泡腳同時能不斷用手按摩湧泉穴及按壓大腳趾後方偏外側足背的太沖穴,還有助於降低血壓。並且,經常堅持熱水泡腳足療的應用范圍很廣,風濕病、脾胃病、失眠、頭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截癱、腦外傷、中風、腰椎間盤突出症、腎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後的康復治療等等都包括在內。因此,堅持科學的足療,尤其對於緩解現代城市人群易發的各種職業病,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寒冷冬季,很多人都喜歡在晚間用熱水泡泡腳,以此來暖和一下冰冷的腳,也可舒緩一天的緊張勞累。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用熱水泡腳。比如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患者都不適宜用過熱的水燙腳。
長期糖尿病患者泡腳易燙傷 長期糖尿病患者往往已經出現神經病變,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並且這種病變非常隱蔽,患者本身還不知道。其具體表現為患者感知不出水溫,這樣就極易被燙傷。另外,水溫高易引發足部感染,加速糖尿病足病情的惡化。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泡腳時先試好水溫,再把腳放進水裡,溫度以37℃為宜。
心腦血管患者不適宜 高水溫使神經受到刺激,毛細血管擴張。高溫加速了血液流量,短時間內增加了心髒、血管的負擔,有加重病情的危險,因此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不適宜用過熱的水泡腳。
凍腳不能燙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習慣性凍腳,就想用熱水暖暖腳,這樣做不可取。腳被凍了,說明受到極冷風寒的侵襲,溫度低過身體正常耐受程度,皮膚、肌肉處於僵硬狀態。此時若突然用熱水燙腳,會使溫度從冷到驟熱,皮膚、肌肉經受不起幾十攝氏度巨大的溫差,從而加重了凍腳的病情,嚴重的甚至會使肌肉與骨剝離。因此,凍腳時應用手適度揉搓,使腳發熱,而不是簡單用熱水泡。 你好,你指的感冒是頭痛發熱還是咳嗽鼻塞,這很重要。去年9月份我鼻塞,起初以為是感冒,吃了兩盒泰諾還不見效,於是我去醫院,結果檢查是鼻炎,和感冒無關。而且如果你是單純咳嗽的話,或許是氣管炎。對自己的症狀一定要分清楚。如果經過醫生檢查,斷定你沒有其他器質性的病,只是單純體弱易感冒,那麼你只能朝自強自身抵抗力著手,冬天不必了,在春夏秋氣溫適宜的時候多鍛煉。你還可以打卡介苗針,無任何副作用,單純增強人體抵抗力,兩天一針,連續三個月,你咨詢醫生就可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