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今年已經咳嗽兩年多了,也去過很多醫院,開始的時候醫生是說支氣管炎,就開藥吃了都是沒效果,後來大醫院看,做了胃食道反流,醫生說有輕微的胃食道反酸,吃了一年多的藥,還是不見康復。吃藥時好像又很少看到他咳嗽,要是藥停服,就又發作,不知道,我小孩是什麼病。請問在哪裡可以看這種病。謝謝! 伴隨著感冒而來的流鼻涕、打噴嚏、咳嗽、渾身無力,總是讓人煩惱。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吃藥,止住這些症狀。其實藥物是無法治療感冒的,因為大部分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感冒藥和消炎藥都不能殺死病毒。打噴嚏,流鼻涕和喉嚨有痰,都是的免疫系統以自己的方式告訴:他們正在將病毒排出體外!鼻涕和痰液中有許多被捕獲的病毒,因此當服用感冒藥時,止住的不是感冒而是暫時抑制住了感冒症狀。在用藥止住打噴嚏的同時,也阻止了將病毒排出體外的過程。的呼吸道裡有一層像掃帚一樣的絨毛,它們不停地向外波狀湧動,像清潔工一樣把病毒掃出呼吸道。當用藥以後,呼吸道的這種自清潔工作停止了,“清潔工”——的免疫細胞被藥物給弄迷糊了,都躺下不動了。這時,人也就沒有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狀了。但是,病毒還在,這時,還極有可能合並細菌的存在,它們就可以直接進入的肺部了。所以,一個小小的感冒治來治去就治成了肺炎,甚至有人還因此丟掉生命。 有疾病困擾孩子,是不是就袖手不管呢?不是,而是要在平常日日維護他的(也包孩子他媽和孩子他爸)免疫功能的強健。免疫系統,才是與生俱來的好醫生。免疫功能的提升,就在於一日三餐的營養是否均衡。這裡的均衡指的是富含植物營養素、抗氧化劑、多醣體的植物性營養,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的均衡。再來看看為什麼說抗菌素不能殺死病毒呢?細菌是一個活的生物,會自分裂繁殖。抗菌素可以殺死活的東西。而病毒不是活的生物,是一段不完整的小基因。用抗菌素去殺非活物,讓那個非活物又如何去死呢?能明白?所以,抗生素對病毒無效。抗生素一旦被送到孩子的體內,它不會白去一趟,它會在殺死一些被病毒控制的細胞的同時,殺死大量的免疫細胞,降低抗感染能力。而且,被抗生素狂轟濫炸後的戰場沒有及時清理(清理戰場的免疫戰士被打死了),因此,細菌滋生。嘿嘿,這時候啊,支氣管炎,哮喘,肺炎不乘虛而出才怪呢!所以,抗生素只是在中國大陸有極大的市場(不因為人多):濫用!包括在中國香港,濫用抗生素,特別是給小孩濫用,都是有被吊銷醫師資格的風險。孩子生病,家長心急,沒錯。但是,要求醫生一味的用“好藥”,還需細思量。孩子是自己的。在他不能為自己的健康負責任的時候,千萬不要把他的健康毀在家長的無知的愛中:無知的愛等於害。 我覺得這是氣道敏感性升高的表現:很多小孩在呼吸道感染後,會遺留氣道高反應性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刺激性干咳,無痰,晨起時常發,有時在天氣突然改變時加重,或者運動後加重。跟哮喘有類似的機理,但沒有哮喘的氣道改變重要。此時的治療應以減輕氣道敏感性為主,如氨茶鹼、美喘清、酮替芬以及鈣片、維生素c都有一定的療效,以上各藥同用為好,當然劑量需要專科醫生開才行。可以試用一下,一般3-5天即可見到療效。還有此階段應忌服過於寒涼的食物。 小孩咳嗽不可忽視
咳嗽是小孩常患的疾病,尤其是在秋冬季節。那麼小孩常咳嗽怎麼辦呢?針對這個問題記者近日走訪了湘雅附二醫院兒科主任易著文教授。下面是易教授就小孩咳嗽的病因及防治方面的經驗之談,以供小兒的家長參考:
不要盲目止咳
咳嗽本是人體自身的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可以阻止異物進入氣管、支氣管系統,或防止支氣管分泌物積聚。咳與嗽,是有所區別的,凡有聲無痰謂之咳,有痰無聲謂之嗽。在疾病狀態下,咳與嗽常常並見,故合稱為咳嗽。咳嗽一般不用鎮咳藥,因下呼吸道有分泌物(也就是痰)時,通過咳嗽才可排出體外,若用鎮咳藥就會抑制咳嗽反射,導致氣管支氣管內痰液滯留,使病情加重或繼發感染;但頻繁咳嗽影響睡眠或進食,給患者帶來痛苦時則可酌情選用止咳藥。
分清病因病位
診療首先要明確診斷。導致咳嗽的原因,主要有呼吸道疾病(咽、喉、氣管、支氣管、肺部的炎症,異物、出血、腫瘤、刺激性氣體吸入等)、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炎、心律失常)及中樞性因素等。咳嗽的病因不止於肺,而咳嗽的病位不離於肺,俗話說“肺氣如鐘撞則鳴”,咳嗽是外邪或髒腑功能失調導致肺主宣發肅降、主氣、司呼吸、主制節、主通調水道功能失常而引起的主要症狀。咳嗽要分清是感染性還是變態反應性,是急性還是慢性,是上呼吸道還是下呼吸道,是外感還是內傷。對咳嗽的時間也要注意辨別:午前多嗽者屬胃中有火,午後嗽者多屬陰虛,黃昏嗽者是火氣浮於肺,五更嗽多者是胃中有食積。
及時恰當治療
在治療上應及時恰當,宜中西醫結合治療。⑴對症處理:痰多黏稠不易咯出時,應喝足水以稀化痰液,並可用祛痰藥如祛痰靈、鮮竹瀝及霧化吸入療法以助排痰,劇咳時可予非那根等鎮靜止咳。⑵西醫對症治療:細菌感染引起的可選用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先鋒霉素等治療,支原體感染者應選阿奇霉素等紅霉素族藥物治療,病毒感染者可予病毒唑、阿昔洛韋等抗病毒治療。⑶中醫辨證施治:一般咳嗽初期宜辛散宣肺,中期宜化痰清肺,後期宜補氣養陰。感染性的多按溫病論治,變態反應性的多按內傷論治;上呼吸道部位的咳嗽注重宣肺利咽,下呼吸道部位的咳嗽注重祛痰順氣。並注重肺與大腸相表裡的通達關系,通腑可以瀉肺。
中醫常見症型
①風寒咳嗽可選用華蓋散、杏蘇散、止嗽散。②風熱咳嗽可選用宣肺飲、桑菊飲、麻杏石甘湯。③濕熱咳嗽可選用甘露消毒丹、千金葦莖加杏仁滑石湯、五葉蘆根湯。④咽癢咳嗽可選用參龍丸、利咽合劑、桑射豆根湯、板玄金燈湯等。⑤燥邪咳嗽可選用清燥救肺湯、貝母瓜蒌散、桑杏湯、杏蘇散等。⑥肺熱咳嗽可選用清肺止咳合劑、瀉白散、加減瀉白湯。⑦痰熱咳嗽可選用瀉肺止咳合劑、清氣化痰丸、清金化痰湯,痰濕咳嗽可選用二陳湯、三子養親湯。⑧食積咳嗽可選用曲麥二陳湯、麻貝蒌菔湯。⑨陰虛咳嗽可選用沙參麥冬湯、百合固金湯、養陰清肺丸。⑩氣虛咳嗽可選用六君子湯、補肺湯、人參五味子湯、九仙散。中成藥如急支糖漿、橘紅痰咳液、川貝枇杷膏、金振口服液、小兒金丹片等也可辨證選用。
注意調養禁忌
咳嗽除了藥物治療外,對患兒要加強護理,注意調養與禁忌。要睡足覺,喝足水,多吃蔬菜和水果,飲食要易於消化且富有營養,應以清淡為主,避免油膩辛辣等刺激之品,常言說得好:“魚生火,肉生痰,蘿卜白菜保平安。”一般而言,魚、蝦、肉、雞等發物以及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會加重咳嗽。應少食用甜、酸、辣、鹹等味道較重食物及刺激之品,少吃發物如魚、蝦、肉、雞腿、燒烤,盡量避免含碳酸的飲料,更應該少吃冷飲。
轉帖--如何認識和治療寶寶咳嗽--轉帖
寶寶咳嗽十分常見,如何認識和治療寶寶咳嗽是爸爸媽媽十分關心的問題。
中醫認為,寶寶形氣未充,肌膚柔弱,防御功能較差,且寒暖不知自調,故易為風、寒、熱等外邪刺激侵襲,出現“寒咳”與“熱咳”。
病因
·寒咳:
風寒侵襲,肺氣失於宣降所致,多見於冬春兩季。
·熱咳:
風熱犯肺,入裡化熱,熱灼津液,肺失清肅所致,以夏秋較多見。
表現
·寒咳:
痰色稀白,呈泡沫狀,頭痛,鼻塞,流清涕,或伴有怕冷、畏寒,無汗,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
·熱咳:
痰色黃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發熱、頭痛、頭暈、舌紅、苔薄黃、脈浮或浮數。
治療與護理
寒咳
·治療:
當以發散風寒,宣肺止咳為治。可選用三拗湯加減,藥取麻黃、甘草各3克,杏仁、荊芥、前胡、桔梗、蘇子、法夏、陳皮、桂枝、百部、白前各5克,水煎服,每日1劑。
中成藥可選用杏蘇止咳糖漿、小青龍口服液等。
·護理:
居室保持空氣清新,溫度、濕度適當,定時開窗,通風換氣。注意空氣消毒,室內禁止吸煙,防止煙塵及特殊氣味的刺激。注意觀察天氣變化,隨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在空調房間時要注意增加衣服,防止受涼而加重咳嗽。不要喝飲料,夏季尤其注意不要貪涼飲冷。
熱咳
·治療:
當以疏風清熱,宣肺止咳為治,可選用麻杏石甘湯加減,藥取麻黃、甘草各3克,石膏10克,桑葉、菊花、杏仁、前胡、連翹、大力子、貝母、桔梗、竹茹各5克,水煎服,每日1劑。
中成藥可選用止咳枇杷露、蛇膽川貝液、三蛇膽川貝露等。
·護理:
與寒咳一樣,爸媽要加強寶寶居室衛生,冷暖、干濕適度,防止煙塵及特殊氣味的刺激。清淡飲食,不要吃辛辣刺激之物。
食療、臍療與藥浴
食療
·寒咳:
生姜3片,大米30克。將生姜洗淨,切碎,同大米煮為稀粥服食。每日1~2劑,連續3~5天。可暖脾胃,散風寒,利肺氣。
·熱咳:
貝母5克,大米30克,白糖適量。將貝母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或將貝母研粉,每次取藥末1克,調入粥中服食,每日1~2劑,連續3~5天。可化痰止咳,清熱宣肺。
臍療
·寒咳:
麻黃、細辛、五味子、罂粟殼各10克,共研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取藥末適量,用蜂蜜適量調勻,外敷於肚臍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至病愈為止。可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熱咳:
黃芩20克,魚腥草15克,青黛、丹參各10克,共研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取藥末適量,用蜂蜜適量調勻,外敷於肚臍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至病愈為止。可清熱宣肺,化痰止咳。
藥浴
·寒咳:
生姜適量,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次1劑,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鐘,連續2~3天。可溫肺散寒。
·熱咳:
麻黃、杏仁、甘草各5克,大力子15克,石膏30克。將上方如上法水煎取汁足浴,每次15~30分鐘,每日2~3次,每日1劑,連續3~5天。可清熱宣肺,止咳化痰 伴隨著感冒而來的流鼻涕、打噴嚏、咳嗽、渾身無力,總是讓人煩惱。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吃藥,止住這些症狀。其實藥物是無法治療感冒的,因為大部分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感冒藥和消炎藥都不能殺死病毒。打噴嚏,流鼻涕和喉嚨有痰,都是的免疫系統以自己的方式告訴:他們正在將病毒排出體外!鼻涕和痰液中有許多被捕獲的病毒,因此當服用感冒藥時,止住的不是感冒而是暫時抑制住了感冒症狀。在用藥止住打噴嚏的同時,也阻止了將病毒排出體外的過程。的呼吸道裡有一層像掃帚一樣的絨毛,它們不停地向外波狀湧動,像清潔工一樣把病毒掃出呼吸道。當用藥以後,呼吸道的這種自清潔工作停止了,“清潔工”——的免疫細胞被藥物給弄迷糊了,都躺下不動了。這時,人也就沒有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狀了。但是,病毒還在,這時,還極有可能合並細菌的存在,它們就可以直接進入的肺部了。所以,一個小小的感冒治來治去就治成了肺炎,甚至有人還因此丟掉生命。 有疾病困擾孩子,是不是就袖手不管呢?不是,而是要在平常日日維護他的(也包孩子他媽和孩子他爸)免疫功能的強健。免疫系統,才是與生俱來的好醫生。免疫功能的提升,就在於一日三餐的營養是否均衡。這裡的均衡指的是富含植物營養素、抗氧化劑、多醣體的植物性營養,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的均衡。再來看看為什麼說抗菌素不能殺死病毒呢?細菌是一個活的生物,會自分裂繁殖。抗菌素可以殺死活的東西。而病毒不是[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