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健康活動如何有效提問 最好放幼兒園,那樣更好 有關幼兒健康教育的幾個概念問題 “健康”、“心理健康”、“幼兒身體健康”及“幼兒健康教育”等是每一個幼兒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須理清的幾個最基本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健康”應當包括個體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大方面,生理的健康發育和心理的健康發展是有機結合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但由於衡量身體健康的生長發育形態指標和功能指標容易把握,而衡量心理健康的標准則難以確定(目前一般只是從幼兒智力、情緒、性格、人際交往以及心理活動與行為方式的協調等方面的發展狀況來推測幼兒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在實施幼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實施比較困難。“幼兒身體健康”不僅是指各器官、各組織正常的生長發育,而且應包括沒有各種身體缺點(如齲齒、視力不良、姿勢性脊柱彎曲異常等)。“幼兒健康教育”是以實現幼兒的身心健康為目標,為提高幼兒對健康的認識水平,改善幼兒的態度,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所實施的教育。筆者認為,理清上述幾個基本概念是進行幼兒健康教育的前提。 二、如何確定幼兒健康教育目標 幼兒健康教育目標是使幼兒的身心發展達到預期的健康水平。一般來說,它包含四個層面,即健康教育的終極目標、分類目標、年齡階段目標以及各個教育活動設計的目標。終極目標應符合《幼兒園工作規程》的精神,筆者曾與有關研究人員一起,將幼兒健康教育的終極目標總結成三條:①促進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增強幼兒的體質,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②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同時培養幼兒活潑、開朗、勇敢、不怕困難等心理品質;③幫助幼兒獲得基本的健康常識,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自我保護的初步意識和能力。終極目標是我們確定其他層面目標的依據。分類目標是先將健康所涉及的內容進行歸類(如“生活習慣”、“飲食與營養”、“人體認識與保護”等),然後據此確定相應的目標。如“生活習慣”的目標可以確定為:①培養幼兒良好的作息、睡眠、排洩、盥洗、整理等衛生習慣;②幫助幼兒了解初步的衛生常識和建立有規律的生活秩序;③幫助幼兒學會多種講究衛生的技能,逐步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分類目標的確定有利於提高健康教育內容組織的系統性及完整性。由於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無法截然分開,因此,在每一個分類目標中,既有關於身體健康的目標,也有關於心理健康的目標,如在“飲食與營養”的分類目標中既強調“不偏食、不挑食、按時吃完”,又強調進餐時的“愉快心情”。年齡階段目標是以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發展特征為依據而確定的健康教育目標,這有利於增強幼兒健康教育的適宜性和發展性。各個教育活動設計的目標是上述三個層面目標的具體化,具有可操作性,是每一個幼兒園教師在實施幼兒健康教育之前都必須考慮的。 三、如何選擇幼兒健康教育的內容 筆者認為,幼兒健康教育內容的選擇至少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與幼兒健康教育目標相對應。一方面,教育目標要以教育內容為依據才能得到落實;另一方面,教育內容也必須以教育目標為依據。例如,目標中提出要培養幼兒不偏食、不挑食的飲食習慣,為此就要選擇那些與認識、品嘗各類食物有關的內容。 2.與幼兒身心發展及生活經驗相關聯。這就是說,要針對幼兒的健康現狀及其趨勢選擇教育內容。例如,幼兒中存在著肥胖、消瘦、任性、膽小、尿褲等現象,或面臨換牙等情況,就要選好有關的內容,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3.與幼兒的接受能力相符合。一般來說,內容的深淺應符合幼兒的接受能力,但在實施幼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將必要的內容以幼兒可接受的方式呈現出來顯得更為重要。比如,前面提及的要求幼兒“不偏食、不挑食”,實際上是想說明“膳食均衡”有利於健康,然而我們不可能對幼兒直接說“膳食均衡”,我們只能通過對各種各樣食物的分別介紹,讓幼兒了解到每一種食物的主要特點,從而感受到只有樣樣食物都吃才能有益於健康。 4.與幼兒所受社會影響同步。社會環境因素是影響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可針對社會治安問題,教給幼兒一些最基本的自我保護策略,如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隨便跟人走;針對家庭的現代化,有必要讓幼兒了解和掌握防電、防火的粗淺知識及簡單技能。 四、如何實施幼兒健康教育 我們認為,在實施幼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努力做到把握規律、掌握原則、講究方法。 把握規律,主要是指要認識到以下幾點:①由於幼兒對健康的認識、態度與行為常常不一致,因此幼兒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復雜性;②由於幼兒好模仿,因此利用良好的幼兒群體作用有利於增強健康教育效果;③隨著幼兒認識的淡化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幼兒往往會很快改變建立不久的健康行為,因此幼兒健康教育要反復進行,堅持不懈。 掌握原則主要是指要做到以下幾點:①專門的健康教育活動與日常生活相結合;②集體健康行為指導與個別健康行為指導相結合;③幼兒園健康教育與家庭健康教育相結合。 實施幼兒健康教育的方法除了我們十分熟悉的教育方法(如動作與行為練習、講解演示、情境表演、討論評議、感知體驗等)之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傳播媒介的利用,幼兒健康教育中用得較多的是教學電視,如根據“跳動不停的心髒”這一課題教學的需要,設計電腦動畫,把心髒的有節律跳動與血液的循環往復之間的有機聯系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幼兒面前,這對於教師不容易解釋清楚的人體解剖知識的傳播十分有利,而且一旦電腦軟件制作成功後,可在園內或更大范圍內反復利用。這種形式在實踐中頗受幼兒歡迎。 五、如何進行幼兒健康教育的評價 幼兒健康教育評價是對幼兒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以及效果的全面評估,它有利於了解幼兒健康教育計劃是否符合幼兒健康發展的需要,是否明確了幼兒的主要健康問題;它可以檢驗是否激發了幼兒學習健康知識的積極性,是否促進了幼兒態度和行為的改變,達到了預期目的;它還可以為改進教育設計方案提供依據。 幼兒健康教育評價有三種不同的類型:①過程評價,即對幼兒健康教育計劃執行情況的評價。②影響評價,即幼兒的知識、態度和行為是否因為健康教育計劃的干預而產生即時的有利的改變。③終極評價,即幼兒健康教育是否改善了廣大幼兒的健康問題和生活質量。終極評價是幼兒健康教育工作者最關心的問題,但由於評價時間較長,較難把握。 幼兒健康教育評價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①自我報告。即讓幼兒報告個人與健康教育項目有關的認識、興趣、態度和行為等,常用於了解幼兒的飲食習慣、進餐次數、食物偏好等。②問卷調查。采用問卷,向家長或教師進行調查,了解幼兒在健康教育實施前後的認識、態度及行為等方面發生的變化。③幼兒常見病、多發病的患病率統計調查。如齲齒、沙眼、近視眼、兒童期肥胖症的發生率在不同時期或不同條件下的對比。 由於幼兒健康教育的效果常常是潛在的,很難在短期內出現最終情形,因此幼兒健康教育評價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如何制訂出一套切合幼兒健康教育實際的評價標准和方法,還需廣大幼教工作者作進一步的研究。 六、目前幼兒園教師在實施健康教育時應注意的若干問題 由於幼兒健康教育的整體研究尚處於初步階段,實踐中往往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降低了健康教育的效果,為此,筆者結合本人所在課題組的研究,談談目前幼兒園教師應注意的若干問題。 1.要積累扎實的幼兒衛生科學知識,這是進行幼兒健康教育的前提。幼兒健康教育有自身的知識背景,實施過程中要十分強調信息傳播的科學性和准確性。比如,要幫助幼兒增加對人體的認識,教師必須掌握相應的知識,充分子解人體各器官、各部位的名稱、構造、功能及其保護,並且能夠深入淺出地表達;教師還必須能夠及時糾正幼兒錯誤的、模稜兩可的回答。 2.在進行任何一個健康教育活動時,教師都必須思路清晰、表達准確。教師頭腦中對“今天為什麼要選這個課題”、“重點是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等要有一個明確的思路,並預先設計好教學語言。教師思路是否清晰、表達是否准確是幼兒健康教育活動成敗的關鍵因素。 3.要恰當把握時機,適時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活動。例如,有關換牙的主題,可以在本班已有幾個幼兒開始換牙,絕大多數幼兒將要換牙的時候進行,這樣既能利用個別幼兒的親自經驗激發幼兒的興趣,又能面向大多數進行超前教育,使幼兒健康教育產生良好效果。 4.統籌安排活動系列,注意相互之間的協調。對於內容豐富的同一主題的活動,可以有系統地在三個年齡段分別進行,但要注意分配好各年齡段的側重點及其分量,呈現既有鋪墊又有深化的螺旋式上升的態勢。 5.要善於利用電化教育手段,增強健康教育效果。幼兒健康教育涉及許多衛生知識,若將枯燥的知識搬到生動的屏幕上,幼兒的興趣必定倍增。 6.把握好幼兒健康教育與幼兒科學教育的關系,注意教育內容的整合。有些教育內容可以說既屬健康教育范疇,又屬科學教育范圍,其間並無絕對的劃分界限。實踐中一方面不能因為學科內容的劃分而人為割裂幼兒的知識結構,而應注意教育內容的整合;另一方面對出現了一些回避不了的重復也不必過分擔心,因為培養幼兒健康行為本身就應反復進行。
幼兒園健康教育的探索研究 幼兒園健康教育是幼兒園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新的課程標准的頒布,幼兒園健康教育作為課程領域之一已提升到很高的地位。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的健康發育和心理的健康發展是有機結合的。3歲至6歲的幼兒處於人的一生中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幼兒教育機構的良好教育更是至關重要的。幼兒園健康教育的目的不僅要提高幼兒健康知識水平,改善幼兒對待個人健康和公共衛生的態度,培養幼兒的各種有益於個人、社會健康的行為和習慣,還 要密切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培養幼兒樹立樂觀自信堅強的品格,引導幼兒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總而言之,“幼兒園健康教育”是以實現幼兒的身心健康為目標,全面提高幼兒對健康的認識水平,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所實施的教育,將為幼兒的未來的健康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筆者所在的重慶師范大學學前教育與藝術學院,其附屬幼兒園非常重視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不斷進行探索研究,使幼兒園健康教育一直走在西南地區各幼兒園的前列,受到多方好評。多年來我們已經形成自己幼兒園的健康教育特色: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齊頭並進;藝術和游戲使健康教育活潑清新;電教媒體使健康教育直觀動情。現在就把我園進行健康教育的心得體會與大家共同交流探討。 一、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齊頭並進 幼兒健康教育的目標是使幼兒的身心發展達到預期的健康水平。我園將幼兒健康教育的目標歸納為三條:(1)促進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培養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增強幼兒的體質。(2)幫助幼兒獲得基本健康知識,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自我保護的初步意識和能力。(3)緊密結合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培養幼兒活潑開朗合作開放等心理品質。 如何選擇幼兒健康教育的內容,我們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1、針對幼兒的健康現狀及其趨勢選擇教育內容,與幼兒的身心發展及日常生活經驗密切相連。例如:幼兒中存在肥胖、消瘦、愛哭、膽小等現象,就可以選擇有關的資料,進行有的放矢的針對性教育。2、與幼兒的接受能力相符合。在幼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內容的深淺應符合幼兒的理解接受能力,將必要的內容以幼兒可接受的方式呈現出來。比如,我們要求幼兒“不偏食,不挑食”,實際上要說明“膳食均衡”有利於健康,但我們不能直接對幼兒講“膳食均衡”的大道理,只能通過介紹各種各樣的食物,讓幼兒了解到每一種食物的主要特點,從而感受到只有樣樣食物都吃才會身體健康。 幼兒園教師在健康教育中應注意的問題:1、教師要積累扎實的有關幼兒生理衛生和心理衛生的科學知識,這是進行健康教育的前提。幼兒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知識背景,實施過程中十分強調信息傳播的科學性和准確性。比如,要幫助幼兒增加對人的身體的認識,教師必須掌握相應的知識,充分了解人體各器官、各部位的名稱、構造、功能及如何保護,並且能深入淺出地表達,教師還必須能夠及[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