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要下海水七八個小時對生育有影響嗎 理論上是的 誰能幫我詳細解說一下!謝謝了 哲學大師的頑童天性?
金岳霖:風流名士的灑脫激情
摘自《國學大師養生智慧》
◆沒心沒肺,能吃能睡。 ◆悠閒飄逸,平安長壽。
◆邏輯用腦。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因癡戀大才女林徽因女士因而終身未娶、被譽為中國哲學界第一人的金岳霖先生,因病於1984年10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虛歲。消息傳出,學界震痛,國家痛惜大師越來越少。一般人更熟悉的只是這位風流名士和林徽因的美麗故事,其實不但他的愛情故事具有傳奇性,作為我國首屈一指的哲學大師,金岳霖先生的人生可謂一個傳奇。
金岳霖先生,字龍荪,1895年8月26日生於湖南長沙,那天正巧是農歷七月初七,相傳金老的父親那天剛好從外面騎馬回家,途中遇到一條大蛇橫在路中,金父便等蛇橫過路後才策馬而行。回家才知其夫人正要分娩,金父便決定:如果生下的是女孩就叫“巧巧”,若是男孩就取名“龍荪”,這就是金岳霖先生字的由來。金老的祖籍是浙江諸暨,由於他從不在公開場合提起自己具體籍貫,也未回過諸暨,所以一般人都認為金老是長沙人。實際上,金老的父親原在諸暨,是清朝三品頂戴,曾為清盛宣懷尚書之部屬。太平天國時期為躲避戰禍,金父投奔了在湖南長沙的堂叔祖金兆基,此後便隨著張之洞創辦洋務實業,一路青雲直上,先後擔任湖南省鐵路總辦和黑龍江省漠河金礦總辦。金岳霖先生的母親唐淑賢夫人是湖南衡陽人,大家閨秀出身,不但賢惠能干持家有方,而且非常善良;這種善良的個性對金老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金老兄弟七人,還有兩個姊妹,金老排在第七,很得父母的關愛。
在學術上金老成就斐然:他是中國現代擁有自己完整學術體系的少數哲學家之一,憑著《論道》、《知識論》和《邏輯》三本著作,金老奠定了他在中國哲學界的泰斗地位,其中《知識論》更在中國哲學史上首次構建了完整的知識論體系;同時金老也是世界公認的中國哲學家。按照中國另一大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說法,金老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懂得並引進近代邏輯學的人,也是使認識論和邏輯學在現代中國發達起來的第一人;同時金老也是中國現代傑出的教育家,自1926年起金老到清華大學任教,當時清華大學哲學系只有他一個老師,也只有一個學生,號稱“一師一生一系”。爾後的三十多年裡,他不但一手辦起了清華大學哲學系,而且培養了這方面的許多大家,桃李滿天下。用金老同事汪子嵩先生的話說:“一直到1952年,清華哲學系的學生都是金先生的學生,或是學生的學生。”
這樣一位成就卓然的學術大師,生活中卻是一個天真浪漫有如孩童,灑脫飄逸宛如名士,同時又飽含人生激情的怪人。人們津津樂道他日常生活中的各式各樣的奇聞佚事,他後半生的人生轉向,還有他的長壽。金老是“雙君子”:既有煙瘾又有酒瘾。根據他在回憶錄裡的文字,金老不但喝白酒、黃酒和啤酒,而且經常喝醉。他還說:
我從前是抽煙的。水煙抽過,不大喜歡。紙煙抽得最多,曾有瘾。好的抽慣了,賤的簡直抽不得。斗煙我很喜歡,並且把煙斗作為美術品來欣賞。煙味最好的是雪茄。在德國,我曾抽過一支巨大無比的雪茄,一次抽完,醉了……我這個人從來樂觀,惟一想“自尋短見”或“自了之”的時候,就是那一次煙醉的時候。
一個這樣喝酒抽煙的單身漢,還能享有高壽,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興趣。
一、老頑童心態:長壽的秘方
◆所謂返老還童其實說的也是長壽秘訣,不想老,就得有顆天真的童心。
◆始終保持著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面對生活,這也是享有高壽的必要條件。
◆金老曾戲言青年時,即使耗子在邊上開運動會他也照睡不誤。
◆我的日常飲食,幾十年來都是一葷一素。
在熟悉金老的人眼中,大家非常一致的一個印象就是:金老是個孩子氣很重的人,像個頑童哲學家,即使到了晚年,金老依舊保持著天真漢的形象。金老早年留學英美,接受了西方哲學家的思想,在穿著和餐飲都比較紳士化,同時金老也特別富有西方紳士的幽默;加上他本人似乎天生的樂天知命與豁達勁,金老在朋友圈子中是個很受歡迎的樂觀派。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金老的言行更像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常使人忍俊不禁。他酷愛養犬斗雞,並且安之若素地看著大斗雞大模大樣地啄食桌上菜肴,與雞平等共餐。由於喜歡養斗雞,金老對於中國各地的雞也頗有研究,其興趣和認真一點也不亞於今天小孩的集郵瘾。他認為斗蛐蛐需要高度的技術、藝術和科學,他的屋角還擺著許多蛐蛐缸。他還喜歡上面有盤龍圖案、下面有海水圖案的清朝花衣,還對綢緞頗有研究,並建議國家恢復寧綢的生產。研究金老的學者們驚奇地發現:在他的邏輯和哲學天地裡,金老是邏輯思維異常清晰、哲理分析能力特別強的人;而一旦離開這塊天地,金老則有如孩子般天真幼稚,同時又是十分真誠的天真。
1.天真真摯的童心
有位哲人說過,人一出生就開始了死亡的旅途。所以人的衰老是無可避免的,但是人的心態很重要。當前流行一句廣告詞:“20歲的人,60歲的心髒;60歲的人,20歲的心髒。”盡管這說的是心髒,但也可以看出心態對於生命的重要性。許多壽星雖年紀很大卻依舊談笑風生,笑口常開,走路健步如飛,比那些頹廢消沉的青年人看起來真的要年輕。所以俗話說青春常駐的秘密就是人老心不老,心態的衰老會以最快的速度反映在一個人的面容和形態上。所謂返老還童其實說的也是長壽秘訣,不想老,就得有顆天真的童心。但是一生要保持一顆不老的童心並非輕而易舉的事。沒有豁達開闊的心境,沒有好奇的心思,沒有與人為善、不怕被騙被嘲笑的精神,一般人到了中年後就堅持不了。而金老卻是一生都像孩童一樣堅守著自己的天真和真誠的美好個性。
金老這種個性也使他贏得許多朋友:學界的、賞畫的、玩蛐蛐的等,可謂三教九流無所不有。平時在金老院子裡面出出進進的人挺多,鄰家小孩見了金老都稱“金老頭兒”,金老不但不會生氣,還不時扮怪臉和他們打招呼。斗雞比賽時,金老會到處搜羅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小孩子比賽。如果比輸了,他就把水果給小朋友,然後再去買。金老生前好友、國務院參事唐笙說:他這個人還是很有浪漫思想的,雖然不太說,在我小時候他就說,我不願跟那些太太們說這說那的,我還不如跟你們孩子玩,他很有童心。
金老的侄子、北京大學教授金鼎漢眼中的金老更是個老小孩:他家裡面有幾個大箱子玩具,小孩子玩具,他平時有時自己玩,我的孩子去,我的孩子也玩,玩完以後就給我孩子一樣玩具,你拿走吧。
金老的頑童心更有讓人捧腹大笑的時候。據楊步偉先生記載金老在清華教書時,有一天金老突然給楊先生電話說有十分要緊的事,請他趕緊到自己家裡一趟。而楊先生問他發生什麼事時,金老無論如何不肯說;只催著楊先生趕緊來一趟,還說越快越好,並承諾事情辦好了金老就請他吃烤鴨。楊先生是醫生,不知道金老葫蘆裡藏的是什麼藥,又怕是出了什麼緊要的事,他和趙元任先生將信將疑地到了金家。進門後楊先生才知道是金老養的雞出了問題。原來是金老經常喂魚肝油給雞吃,所以雞有十八磅之重,一個蛋生了三天還不下來,楊先生知道後哭笑不得。由於雞蛋已有一半懸在外面,楊先生一下就掏出來了,金老對此卻贊歎不已。為了表示慶賀,金老自然請他們去吃了烤鴨。
金老在對待許多具體問題上,他的思維方式是非常孩子式的,他自己也說過他的思維不能在活物上停留太久。而且由於長期和學術打交道,別人難免覺得金老書呆氣。有一次毛主席對金老說:“金老,你要多接觸接觸社會。”自此20世紀60年代末,在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就有了一道奇特的風景線:一位身穿長袍模樣奇特的老人,坐在一輛平板三輪車上,饒有興致東張西望地看著熱鬧繁華的商店和熙熙攘攘的人流。原來金老自忖:自己已是將近八旬之人,又生活在北京,於是金老天真地認為要接觸社會就得到人多的地方去。所以他便和一個蹬三輪的人約好,每天拉他到王府井去轉一圈,當時街上不少人都看到這個怪老頭。
金老的天真可愛有時到了讓人覺得傻的地步。一次哲學所的領導去看望他,並請他提要求。誰知金老不假思索就說:“我要錢。”然後掰著指頭說,我的《邏輯》不要錢,《論道》也沒要錢,但《知識論》一定給錢。領導才知道金老指的是稿費,不免有點尴尬;倒是金老還沒搞明白,仍舊傻乎乎地說:“還是錢那個東西。”一個在別人眼裡傻得有點可愛的老頭,卻是金老的生活本色。盡管他在學術上造詣很高,但是在生活中他不谙世故,不知道計較算計,他完全用他天真的為人處世對待這個世界。也許這樣生活金老會吃點虧,會遭受別人的譏諷,但是金老自己會覺得生活很開心輕松,這樣才會年輕才會長壽。
2.幽默樂觀的玩家
在一般人來看,提起哲學就是深奧,說到哲學家就是看不明白的古董;而好高骛遠、老氣橫秋、冷漠奇怪這類形容詞也是專門留給哲學家的;所以很多人對哲學家敬而遠之,這樣愈益加深了人們對哲學所謂高深的誤解。像金老這樣的人,要說起他的研究,對常人而言是有點好高骛遠:他漫游的不是雲端,也不是天邊,而是沒有邊界、超越時間的無限宇宙世界。但在生活中他腳踏實地,他對生活的感受力比常人更具體生動,並且特別。用時髦的話說,金老不僅是個幽默樂觀的搞笑派,而且是體驗生活的大玩家。他的幽默言行,令人捧腹贊歎、拍掌稱妙;他的樂觀開闊,使人望洋興歎自歎弗如;他把養的斗雞看作朋友與之一起進餐,和他的大蛐蛐一同進入夢鄉,還有他的客廳沙龍使人流連忘返。這樣會生活會找樂子的人,在生活中這樣開心的人,按照金老的邏輯來說,具備了長壽的必要條件。
金老家裡有個專門做飯的老王,由於金老喜好斗蛐蛐,老王時常被叫去抓蛐蛐,家裡的蛐蛐罐都有一大籮。金老在自己的回憶錄裡說:
斗蛐蛐(或斗蟋蟀)是中國歷史上人們廣泛地進行的游戲。我參加過這種游戲。這游戲涉及高度的技術,藝術,科學。要把蛐蛐養好,斗好,都需要有相當的科學。頭一個好蛐蛐我聽見形容過的是萍鄉煤礦局的職員養的。當時有人形容它說:“它是烏鴉全身黑,好似恤侯張翼德,千員戰將不能當,大小三軍皆失色。”……在北京,頭一次養蛐蛐就得到一只紅芽黑蛐蛐。(這是不應該的,應該完全分量平等。)它不算大,只有九厘八。可是在試斗的頭一天,它一口就打敗了一個一分重的翅子。不是亂斗的話,這個蛐蛐是有相當好的前途的。次年又看見了一只很美的蛐蛐,是一個知識分子樣子的青年拿了一只油光四射的黑蛐蛐,問我買不買,他要十五塊錢。我沒有買,我疑心那是一條人工孵出來的蛐蛐。
金老的斗雞也非常出名,他一般只養大公雞。解放前,金老常去逛北京的廟會,有一次便買了一對黑山狼雞。養了差不多時間,公雞已經到了九斤四兩,母雞也過了九斤……冬天來了,我怕它們冷,找書作參考,書上說可以喂點魚肝油,我用蘸墨水筆的管子灌了它們一管子的魚肝油,結果它們很快就在窩裡壽終。這是頭一次養雞。到了昆明之後……我仍然買了一只桃源的黃色毛腿公雞……這東西生來就是霸權主義者。這個黃公雞一戰就把人家的柴公雞打敗了。從此小黃就在這村子裡稱霸起來了。我看這並不礙事。可是,謝家的人不同意。管家出來,一棍子把小黃打死了。回到北京後,類似的經驗重復了一次,又是我的公雞逞凶被人家打死了。
可見金老是不管什麼情況下都在堅持養雞,他在尋找生活的樂趣時,完全是我行我素,只要沒有犯法沒有傷害他人,這一點值得借鑒,尤其是步入老年之人。人總是害怕孤單寂寞的,金老也不例外,但是一直是單身的金老,除了盡可能地多和朋友相處,另外就是自己多找樂子。除了斗雞和玩蛐蛐,金老的興趣非常廣泛;加上金老的幽默天賦,所以即使年紀大了他也沒有寂寞難耐、孤苦伶仃之感,而且始終保持著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面對生活,這也是享有高壽的必要條件。
《黃帝內經》說:“百病生於氣……喜則氣餒。”說明精神樂觀有利於氣血和暢,生機旺盛,從而有益於身心健康。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在《攝生詠》[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