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流口水也稱流涎,大多屬正常生理現象。由於新生兒的唾液腺不發達,出生後每天唾液量僅50~80毫升。因此,口腔粘膜比較干燥.嬰兒在4個月左右時,從吃母乳漸漸過渡到吃一些輔食,由於食物對神經、唾液腺的刺激會使口水分泌增多。至6至7個月時,嬰兒乳牙萌出,刺激三叉神經也會增加口水分泌。加上小兒口腔容量小,口腔深度不夠,又不會吞咽、調節口腔內的口水,於是積儲後會自然流出。隨著月齡的增大及牙齒的逐漸萌出,流涎會自行中止,一般不需要治療。隨著口腔深度的增加,流口水的現象會逐漸消失,小兒長到2~3歲時,颌骨發育完善並逐漸學會吞咽過多的唾液,就不會再流口水了。如果小孩長到三歲仍口水多,就屬於病態,應該去就醫。 寶寶口水多,父母可在寶寶脖子間圍一條小毛巾,隨時給寶寶擦淨流出來的口水,及時更換濕衣服,防止下腭部及頸前部的皮膚由於較長時間的唾液浸濕而發炎或形成濕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