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糖尿病妊娠該喝什麼奶粉正文

糖尿病妊娠該喝什麼奶粉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是糖尿病妊娠,我現在喝的餓是雀巢媽媽奶粉,裡面含乳糖,我看網上說不該吃含乳糖的食品,我喝後也沒發現血糖升得很高,現在市面上的奶粉有很多都是含乳糖但是不含白砂糖和蔗糖的,能喝嗎,如果不能,那該喝什麼樣的奶粉呢,還有一天應該喝一杯還是兩杯呢,不勝感激!
 
說到寶寶的智力發育,大家基本上認為就是教育他,給他上早教課程。當然,這些是非常重要的,但新手爸媽們還是忽略了一點:寶寶的聰明,除了及時的教育,還有一部分是靠“吃”出來的。



孕婦奶粉推薦

說得更簡單一點,如果寶寶的大腦是一塊土壤,我們首先要讓土壤肥沃起來,然後我們種下去的知識種子才會長得枝繁葉茂。

人的大腦發育一次性完成,不能補充

要給寶寶一個發育優秀的大腦,千萬不要錯過寶寶的大腦發育高峰期。這是因為大腦細胞有140億個,它是一次性分化完成的,以後不再補充。失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腦的發育高峰期是從懷孕10周到生後2歲半。大腦的發育又分兩個關鍵期,一是懷孕期前4個月,二是出生前兩個月到生後2歲。3歲時,寶寶的神經細胞基本分化完成,4歲時神經髓鞘化基本完成,8歲時寶寶的大腦接近成人。
 
糖尿病病人飲食控制的十個誤解和十個原則
現在很多病人都已經認識到飲食控制是2型糖尿病治療的基礎。但我們發現很多病人在飲食控制上存在許多誤解,在此給廣大的糖尿病病人指出。
1、關於糖的誤解:糖尿病控制只要不吃糖.的確單糖容易引起血糖升高,但是控制總熱量的攝入才是糖尿病病人最需要注意的。少量的單糖反而可以刺激胰島分泌。原則:控制總熱卡的攝入是關鍵。
2、關於主食的誤解:飯要少吃:飯就是糖,要少吃。從臨床經驗來看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一事實上要成比例。否則可能造成酮症酸中毒。原則:可以用粗糧代替主食,但是不能不按比例的減少主食攝入。
3、關於水果的誤解:水果不能吃。很多病人認為水果是甜的,不敢吃。其實只要空腹血糖控制在7.8毫摩爾/升就可以食用,因為水果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但是食用水果也有一些注意點,比如要在兩餐之間吃,選一些血糖生成指數低的水果,如櫻桃、李子、柚子。原則:注意空腹血糖,水果的攝入時間、數量、種類。
4、關於零食的誤解:花生瓜子是素食,可以任意選用:經常遇見一些病人說糖尿病人真是苦,只能吃素,所以我就吃點花生瓜子解解饞。甚至有病人認為南瓜子可以降血糖。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因為瓜子花生類的熱卡含量極高。只一勺花生果的熱量就相當於半兩飯。有些書上說這類硬果類比較好,含有各種微量元素,能夠降血壓等,這只是相對豬油等飽和脂肪食品來說。糖尿病如能控制這類食品的攝入所取得的效果較為明顯。原則:花生瓜子芝麻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禁用。
5、關於豆制品的誤解:許多患者認為豆制品是素食,所以就隨意食用,殊不知豆制品所含的能量很高,尤其百葉,油豆腐之類。還有些病人認為豆制品對腎髒不好,索性完全不攝入。這也是一知半解。豆制品所含的蛋白質質量還是需要的,豆制品含有較多的必需氨基酸,是很好的食品,原則:在腎功能好的前提下可以適當攝入豆制品。
6、關於降糖食品的誤解:降糖食品可以任意吃。現在食品店超市裡有些無糖專櫃,還有很多打著降糖旗號的保健品,比如降糖奶粉等,曾經碰到有些病人竟然當藥吃,一天沖好幾杯喝。其實這類奶粉還是以普通的奶粉作為基質。原則:降糖食品只能替代,不能額外增加。
7、關於蔬菜的誤解:有些病人認為蔬菜可以任意選用。其實象毛豆蠶豆之類蔬菜的碳水化物的含量較高,還是要少攝入的。還有些病人認為土豆,卷心菜不能吃:土豆、芋艿、山藥之類的食品並不是完全不可以用,如果能夠部分替代主食,不妨食用。卷心菜有些病人認為口味比較甜。其實它碳水化物的含量倒是比較低。番茄黃瓜的熱能含量相對較低,無論當零食和菜肴都是很好的選擇。原則:碳水化物高的蔬菜替代主食食用,碳水化物低的蔬菜任意選用。
8、關於偏方的誤解:在和病人接觸中發現很多患者相信大量的偏方:如用涼開水泡茶;比如放幾粒核桃幾粒紅棗每天早上吃;葡萄糖浸洋蔥。其實很多糖尿病病人的心理因素影響很大。原則:在遵循不攝入額外的能量的前提下不妨一試。
9、關於燒法的誤解:很多的病人學會了選擇適當的食品,但是卻忽視了菜的燒法。在制作菜肴的過程中如果采用了不合適的燒法,在菜肴中增加了大量的油、澱粉、調味。無形中就會增加了菜的熱量。原則:避免炸、煎、掛糊。多用清蒸、水煮、涼拌。
10、關於食品交換法的誤解:現在很多大的醫院都采用食品交換法作為糖尿病飲食課的主講內容。雖然掌握了食品交換法可以有效的幫助病人控制自己飲食的攝入量,但是畢竟食物在體內的血糖反應和單純的熱能還是有區別的。原則:從熱卡數來說完全相同的食品,盡量選用血糖生成指數低的食品。
2型糖尿病病人進行飲食控制以扣,可以有效減輕胰島的負擔,使β細胞功能逐漸恢復,糾正代謝紊亂,使血糖降低,推遲並發症發生的時間。糖尿病患者要適當運動
提高生活質量和改善健康狀況,降低胰島素抵抗,改善血脂水平。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根據年齡、身體條件、生活方式及病情的不同,進行強度不同的運動。總之,運動療法需要持之以恆的決心和戰勝疾病的信心才能實現治療目標!糖尿病怎樣吃水果
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對糖尿病人有益處,然而同時又含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糖又是要限制攝入的,那麼,糖尿病人能否吃水果呢?
糖尿病並非對水果一概排斥,關鍵在於水果的種類、量和吃的方法。
水果含糖量高低懸殊。西瓜、甜瓜、青梅、椰子乳,含糖量均在5%以下,可資選食。如西瓜的含糖量僅為4%,僅是大米的1/19,與豆腐相似,所以只要不過多食用,是完全可以吃的。含糖量在6~15%的水果有橙、檸檬、葡萄、桃、李、杏、枇杷、菠蘿、蘋果、甘蔗、橘、柚、梨、荔枝等,吃著就要小心了。至於含量在16%以上的水果,如石榴、香蕉、大棗、紅果,則不要食用,尤其是加工制成的蜜棗、柿餅、葡萄干、杏干、桃干或果脯,則必須禁忌。
一些蔬菜可以作為水果食用,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無機鹽,又美味多汁,同時含糖量又少,可供糖尿病人食用。如番茄含糖僅2%,菜瓜、黃瓜含糖量亦為2%,為糖尿病人提供了水果代用品。
再者就是水果的量,含糖量低的水果也不要吃得太多,道理很簡單,如西瓜的含量為4%,若吃300克,即為12克糖,相當於100克梨;若吃500克,那麼就吃進20克糖,相當於100克香蕉,所以量決不可過多。
最後是水果的吃法。不要在飯後馬上吃,以免使飯後血糖再行升高,而應在兩餐之間或睡覺前吃。試探著吃是一個好辦法,即在吃水果後2小時測尿糖,若尿糖增加則需減少水果量;若水果減量後尿糖仍然較高,那麼需再適當減少主食的量。總之,要將水果作為飲食治療的一個部分全面考慮,統籌兼顧,達到既補充營養,又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血糖監測在糖尿病治療中的作用血糖監測的益處
首先,進行血糖監測最大的益處在於可以及時了解您的病情變化,及時進行治療方案的調整。由於糖尿病病友自身調節代謝的能力降低或喪失,內、外環境的微小改變都會導致血糖的波動(諸如氣候變化、飲食不當、緊張勞累、情緒波動等)。為使病情控制在滿意的水平,就需要經常對血糖進行監測。
如果您是1型糖尿病病友,血糖的自我監測對於您來講尤為重要。因為,通過血糖監測,發現您的血糖水平太低時,就需要加餐或者將注射的胰島素劑量減少,同樣,如發現您的血糖水平過高,那麼您所應注射胰島素的劑量就有可能需要增加。
如果您是2型糖尿病病友或者妊娠糖尿病病友,目前正在接受口服降糖藥物或者胰島素治療,再或者您正在接受飲食和運動治療,血糖的自我監測仍然十分重要。這是因為:血糖監測有助於您對食物及運動量進行調整;而醫生則能根據您所提供的血糖監測結果判斷現行的治療是否正確,是否達標。
其次,有益於糖尿病知識的傳授。眾所周知,當今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環節。而糖尿病的自我監測,是實行糖尿病教育的最佳途徑之一。血糖監測與尿糖監測。
測試血糖相對於測試尿糖的好處在於,血糖不受腎糖阈變化及腎髒疾患的影響而更准確,可立即識別高血糖或低血糖,從而有利於病情分析、調整治療方案和及時處理;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確保您的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圍,保證治療達標,減輕“高血糖毒性”,從而最大限度地防止或減緩心腦血管、腎髒、神經和眼部等嚴重慢性致殘性並發症。什麼人需要監測血糖
糖尿病病友,尤其是1型糖尿病病友,以及需用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病友,或用胰島素泵者、妊娠的婦女、對低血糖不出現警告症狀或血糖波動特別大者,應該進行適時的血糖監測。對一般飲食控制、鍛煉或/服用口服降糖藥的2型糖尿病病友,監測血糖也很有必要。
經常測定血糖可以幫助醫師和您調整藥物劑量,也便於了解所用食物及運動量對血糖的影響。如何進行血糖監測
輕便型血糖儀的問世,使糖尿病病友可以在家中、辦公室、學校或任何場所、任何時間測試自己的血糖。這類血糖儀以操作簡單、易於掌握、需血量少(一滴手指末端微血管血即夠,不需到醫院抽取靜脈血)、反應時間短(一般5-40秒以內立即出示結果)、測試線性范圍大等特點,越來越廣泛地為臨床(例如門診、急診、無生化檢測能力的基層醫院和診所、夜間急需等)和眾多糖尿病病友所接受和普及應用。
血糖自我監測的間隔時間,可根據糖尿病的類型和病情來定:
▲胰島素強化治療、不穩定的1型和2型糖尿病或在改變治療方案時,每日檢測空腹、三餐後2小時和睡前血糖,必要時測凌晨3時和餐前血糖。
▲穩定的1型糖尿病,每周檢測1—2次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
▲穩定的2型糖尿病,每周至少檢測1-2次餐前或餐後2小時血糖。
▲有低血糖症狀應及時測定。
學會做血糖自我監測日記
每位病友都應有自己的血糖自我監測日記,並養成每天記錄的良好習慣。每次去醫院看病時均應帶好您的血糖監測日記,與醫生討論如何調整治療。
血糖自我監測日記的內容包括:
*測血糖、尿糖或hba,c的日期、時間。
*所測血糖值與吃飯的關系,即飯前還是飯後。
*血糖或尿糖的結果。
*注射胰島素或服口服降糖藥的時間和種類、劑量。
*任何影響血糖的因素,如進食的食物種類及數量、運動量、情緒變化、睡眠情況、生病情況等。
*低血糖症狀出現的時間,低血糖與藥物、進食或運動的關系,症狀等。
認真地進行血糖監測能使糖尿病控制得更好,大大地延長糖尿病病友的壽命和提高生活質量,輕松面對生活。
 
一般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對肝髒都有損害,你媽媽轉肽酶什麼的偏高,可能是肝髒有點不好,吃點保肝的藥物,就會沒事的,既然做完彩超沒事,那就問題不大,保肝的藥物有"凱西萊'"百賽諾',效果都不錯.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有"諾和龍'和"卡司平'."諾和龍'主要是降餐後血糖,什麼時候吃飯就吃藥,不吃飯就不用吃藥,不過尿裡有酮症的不能吃,"卡司平"是一種增敏劑效果也很好,不過對肝髒的損害也很大,肝髒指標正長了在可以
吃.你應該咨詢一下醫生到底該吃什麼藥.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關鍵在於服藥和終身飲食保養糖尿病主要有3種類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

1型糖尿病
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人體胰腺中胰島?細胞被破壞,無法產生胰島素時就會引發1型糖尿病。此類糖尿病常見於兒童和青年患者,但也可以感染任何年齡段的人群,1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的10%。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一種最常見的糖尿病,此類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2型糖尿病的誘因很多,包括遺傳、年齡和肥胖。大多數患有2型

[1] [2] [3] 下一页

一歲零兩個月的小孩為何不喝奶粉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