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孕婦的濕疹怎麼辦正文

孕婦的濕疹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濕疹對小孩沒有影響..b超最好懷孕期間不要超過4次....

濕疹(eczema)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淺層及表皮炎症。病因復雜,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關。臨床上瘙癢劇烈,急性期以丘疱疹為主,有滲出傾向,慢性期以苔藓樣變為主,易反復發作。

【病因與發病機制】真正病因尚不很清楚。

一般認為是由內、外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而導致濕疹性改變。

(一)內部因素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膽囊炎、扁桃體炎、腸寄生蟲病;內分泌及代謝改變,如月經紊亂,妊娠等因素;血液循環障礙,如小腿靜脈曲張,導致小腿濕疹;神經精神因素如精神緊張、過度疲勞等;遺傳因素如過敏素質,每一個體對各種因素的易感性與耐受性與遺傳有關,可隨年齡、環境而改變。

(二)外部因素食物方面:魚、蝦、牛羊肉等過敏;吸入物:花粉、屋塵螨、微生物等過敏;生活環境:日光、炎熱、干燥、動物毛、皮;各種化學物質如化妝品、肥皂、合成纖維等。各種外因、內因刺激及相互作用導致濕疹,一些患者的發病機制可能與遲發型變態反應有關。

【組織病理】急性濕疹:表皮內海綿形成,真皮淺層毛細血管擴張,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少數為中性和嗜酸性粒細胞。慢性濕疹:棘層肥厚明顯,角化過度與角化不全,真皮淺層毛細血管壁增厚,膠原纖維變粗。

【臨床表現】

(一)急性濕疹(acuteeczema)表現為原發性和多形性皮疹。常在紅斑基礎上有針頭到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嚴重時有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在損害周邊,丘疱疹逐漸稀疏。皮疹分布對稱,多見於面、耳、手、足、前臂、小腿外露部位,嚴重者可彌漫全身。自覺瘙癢較重。常因搔抓形成點狀糜爛面,有明顯漿液性滲出。如繼發感染,則形成膿疱、膿液、膿痂、淋巴結腫大,甚至有發熱等全身症狀。如合並單純疱疹病毒感染,可形成嚴重的疱疹性濕疹(eczemaherpeticum)。

(二)亞急性濕疹(subacuteeczema)經急性發作後,紅腫及滲出減輕,但仍可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皮疹呈暗紅色,可有少許鱗屑及輕度浸潤。此為亞急性階段表現。有時可因再次暴露於致敏原、新的刺激或處理不當,而導致急性發作或加重。如經久不愈,則發展為慢性濕疹。

(三)慢性濕疹(chroniceczema)由急性濕疹及亞急性濕疹遷延而成,或自一開始炎症不重,暗紅斑上有丘疹、抓痕及鱗屑。患部皮膚肥厚,表面粗糙,呈苔藓樣變,有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病情時輕時重,延續數月或更久。好發部位:手、足、小腿、肘窩、股部、乳房、外陰、肛門等處,多對稱發玻由於病變部位不同,表現有差異。

(四)幾種局限性濕疹

1.手部濕疹由於手部接觸外界各種刺激因子的機會較多,故發病率高,但很難確定確切因子。多數起病緩慢,手背、手指等處出現暗紅斑,浸潤肥厚,邊緣較清,表面干燥粗糙,冬季常有裂隙。除特應性素質外,有些患者發病可能與職業、情緒狀態等因素有關。

2.乳房濕疹多見於哺乳期女性。乳頭、乳暈、乳房下呈暗紅斑,丘疹和丘疱疹,邊界不清楚,可伴糜爛、滲出和裂隙。可單側或對稱發病,瘙癢明顯,發生裂隙處可出現疼痛。僅發生於乳頭部位者,為乳頭濕疹。

3.外陰、陰囊和肛門濕疹局部瘙癢劇烈,常因過度搔抓,熱水燙洗而呈紅腫、滲出、糜爛。長期反復發作,可呈慢性濕疹表現,局部皮膚肥厚、粗糙、苔藓樣變。

4.錢幣狀濕疹皮疹好發於四肢,損害為密集的小丘疹和丘疱疹,呈圓形或類圓形的錢幣狀斑片,境界清楚,直徑為1~3cm大校急性期潮紅,滲出明顯,周圍有散在性丘疱疹。轉為慢性後,皮損肥厚,色素增加,表面覆有干燥鱗屑,自覺瘙癢劇烈。

5.汗疱疹(pompholyx)病因不清,過去認為是由於手足多汗,汗液潴留於皮內而引起,現在多認為是一種皮膚濕疹樣反應。臨床表現為掌跖、指趾側面的水疱性損害,粟粒至米粒大小,半球形略高出皮面,無炎症反應。皮疹分散或成群發生,常對稱性分布。疱液清亮,干涸後形成領口狀脫屑,有程度不一的瘙癢及燒灼感。好發於春秋季節,並每年定期反復發作。

【診斷與鑒別診斷】根據急性期原發病的多形性、有滲出傾向、瘙癢劇烈、對稱分布等特點,慢性期的苔藓樣變等特征,不難診斷。急性濕疹與急性接觸性皮炎相鑒別(表11-1),慢性濕疹與慢性單純性苔藓神經性皮炎相鑒別(表11-2),手足濕疹與手足癬相鑒別。

【治療】

(一)一般治療避免各種可疑的致病因素,如發病期避免辛辣食物及酒類,有魚蝦過敏者,忌食魚蝦。避免過度洗燙。消除體內慢性病灶及其他全身性疾患。

(二)內服藥療法目的在於抗炎、止癢。包括抗組胺藥、鎮靜安定劑的應用。急性期可選用鈣劑、維生素c、硫代硫酸鈉等靜注,或用普魯卡因靜脈封閉療法。有合並感染者,加用抗生素。

(三)局部療法根據皮損形態特點,選用適當的劑型和藥物。

1.急性期無滲液或滲出不多者可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可用3%硼酸溶液作濕敷,當滲出減少後用糖皮質激素霜劑,可和油劑交替使用。

2.亞急性期選用糖皮質激素乳劑、糊劑,為防止和控制繼發性感染,可加用抗生素類。

3.慢性期選用軟膏、硬膏、塗膜劑。對於頑固局限肥厚性損害可用糖皮質激素作局部皮內注射,1次/周,4~6次為一療程。
 

寶寶寫真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