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腦癱該怎麼辦 可以再生第二胎
我曾經在一期的知音雜志上,看過一編報道:美國一個有腦癱的小女孩子,最後通過注射自身的臍帶血入體內,完全康復的事。即是用自身的造血干細胞來修復了自身腦內的受損細胞。有保存嬰兒臍帶血,並且孩子有腦癱的孩子,可以一試,但要更多的了解相關細節情況 沒聽說過吃中藥懷孩子容易腦癱瘓,如果你不放心可以看看以下資料。 小兒腦癱可通過5種症狀早期發現,如能早期發現並進行診斷與干預,就能夠減輕患兒的殘疾程度,使其今後有可能獨立生活。
腦癱是肌肉控制失調引起的身體運動困難和體位困難的一種兒童殘疾,伴有智力障礙、癫痫、語言和視聽覺障礙等。據資料統計,症狀嚴重、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腦癱患兒的發病率達到千分之四。
——出生前、出生時及出生後,發現有腦癱的高危因素。如懷孕期感染、風疹、嚴重妊高症,小兒出生時窒息,早產兒,嚴重黃疸,小兒出生後顱內出血等。 ——小兒出生後哺喂困難,如吸吮無力,哭聲弱或多哭,易受驚嚇。 ——過分安靜,主動運動少。 ——運動發育落後。如3個月到4個月大的小兒俯臥位不能豎頭或抬頭不穩,4個月仍不能用前臂支撐負重,扶站時以足尖著地或兩下肢過於挺直、交叉等。 ——經常出現異常的肌張力和異常的姿勢,如雙手屈指內收,雙拳緊握,前臂內旋,頭頸後仰等。 家長發現小兒有上述症狀,應立即到醫院進行篩查診斷,必要時需進行智力測試。 孩子到現在不會走路和腦癱有關系,你看看孩子的腿長短一樣嗎?另外讓你的家人扶著孩子走,你在邊上看,看孩子的雙腳在走路的時候有沒有雙足外翻的症狀,我的孩子也是腦癱,2歲才會走路,其實只要你給她手,就走松開就不敢走.是在一次和她玩的時候,她自己不由的追我,一下就會走了,膽子也大了.在有就是讓孩子平躺,你的雙手頂他的腳,讓他使勁蹬,你來感覺有沒有力度.還是要帶孩子去看醫生,做個全面的體檢. 小兒腦癱的症狀 小兒腦癱是產婦在懷孕期、圍產期以及小兒出生後喂養不當所致的疾病。其早期症狀表現為持續哭鬧及入睡難、對噪音及體位改變敏感,喂養、護理困難,在發育過程中會出現運動發育落後及異常等,常伴有智力低下、語言、視覺等認知障礙。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表現為肌肉張力、反射、姿勢異常,甚至肌肉攣縮、關節變形及脫位、骨折等。一般來說早期症狀不很明顯,不易引起家長的重視,有的出現類似缺鈣的情況,這常常讓家長作出錯誤判斷,贻誤早期診治,有的甚至導致終生的遺憾。小兒腦癱不僅會引起小兒的運動、視覺、聽覺、語言等障礙,還會對孩子的心理發育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腦癱的表現由於病因及分型的不同而各種各樣,但早期多見:(腦癱嬰兒前半期(6個月以內)的早期症狀。) 1.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症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症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 2.身體發硬,這是肌張力亢進的症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可診斷為腦癱。 3.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現,一般認為4個月時反應遲鈍,6個月時叫名無反應,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4.頭圍異常:頭圍是腦的形態發育的客觀指標,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 5.體重增加不良、哺乳無力。 6.固定姿勢,往往是由於腦損傷使肌張力異常所致,如角弓反張、蛙位、倒u字形姿勢等。在生後一個月就可見到。 7.笑:如果2個月不能微笑、4個月不能大聲笑,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8.手握拳:如果4個月還不能張開,或拇指內收,尤其是一側上肢存在,有重要診斷意義。 9.身體扭轉:3-4個月的嬰兒如有身體扭轉,往往提示錐體外系損傷。 10.頭穩定:如4個月俯臥能抬頭或坐位時頭能豎直,往往是腦損傷的重要標志。 11.斜視:3-4個月的嬰兒有斜視及眼球運動良時,可提示有腦損傷的存在。 12.能伸手抓物:如4-5個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診斷為智力低下或腦癱。 13.注視手:6個月以後仍然存在,可考慮為智力低下。 有些腦損傷較輕微,在嬰兒早期往往無明顯症狀,但在嬰兒後半期(6-12個月)則有一些其他症狀表現:1.能翻身6個月以後還不能翻身,有診斷意義。 2.使用下肢6-7個月不用下肢短暫地支持體重 3.用單手7-10個月的嬰兒不用單手抓玩。 4.手笨手的精細動作,如捏小東西、解扣、系腰帶靈活,協調,在7-10個月出現有診斷意義。 5.能獨坐7個月不能獨坐。 6.能抓站10個月不能抓站。 7.會與人再見10個月以後有診斷意義。 8.使用腳尖站立10個月還用腳尖站立。 9.能邁步13-15個月以後,還不會邁步。 10.流口水及“吃手“12個月以後有診斷價值。 腦癱的主要伴隨損害1.健康和體力的障礙:腦癱病兒一般身長較正常兒童矮,營養亦差,常有呼吸障礙和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 2.智能、情緒問題,並發智能低下率最高,多動、情緒不穩,自閉亦多,智商測定困難。 3.癫痫據統計約有半數伴發癫痫。 4.語言障礙由於發聲、構音器官的運動障礙和四肢運動障礙、聽覺障礙、智能和生長環境等原因導致。 5.聽覺障礙難聽程度從高音到低音障礙種種一,家長應早作聽力檢查。 6.視覺障礙約20%的腦癱病兒有眼的障礙,注要為內斜、外斜等眼球協調障礙,其次為眼震和凝視障礙及近視、上方視麻痺等。 不知道您說的半癱指的是哪種,醫學上沒這種說法. 有偏癱和截癱,不知道您說的是哪個. 腦癱患兒的家庭按摩治療方法;患兒俯臥,沿脊椎方向,從至陽到命門的督脈諸穴順序點按加著力叩打按、揉脊柱旁開一寸半的足太陽膀胱經諸俞穴。 刺激腰骶神經叢,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患兒背對施術者正坐位,按、揉、摩、點、風池、啞門、天柱、腦戶等枕部腦區,以及百會、絡卻、後頂、強間等頂枕部位。刺激腦部運動區,促進局部功能代償。患兒仰臥,按、揉、捏、拿四肢。 下肢:在點陽陵泉穴的基礎上,順序拿、揉、腿外側肌群;或在點委中穴的基礎上,拿、後部肌群直至跟腱;或在點環跳穴的基礎上,拿、揉內收肌群。
上肢:在點中府穴的基礎上,拿、揉上臂前肌群;或在點肩井穴的基礎上,拿、揉上臂後肌群;或在點曲池的基礎上,拿、揉前臂的前後肌群。調整局部肢體的運動狀態,促進患肢正常功能的恢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