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萬,越南傷亡10萬,你們說,這樣的戰斗我軍打的漂亮不漂亮,這樣的戰斗,我軍是勝了還是敗了?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6、雙方的武器裝備對比的看法
我軍的裝備和敵人的對比也是許多人攻擊我軍的重點所在。許多人僅從當時我軍槍械裝備上就得出我軍裝備弱於越南裝備的結論,並污蔑我軍荒廢軍備建設。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真實的情況是:當時我軍在槍械的裝備上是與越軍相差無幾,因為越南的槍械主要是中國援助的,其軍事工業也是中國幫助建立的。其裝備與我軍相似是正常的。何況,文革時,本著國際主義精神,我軍當年總是把最好的裝備援助給越南。因此,越南在槍械裝備上不弱於我軍是不足為奇的。而且,我軍的武器質量是有問題,那是由於文革動亂造成的,前線將士沒有責任,而且,正因如此,前線將士才更應得到我們的尊重。
事實上,在裝備對比上,越軍與我軍最大差距的是在火炮上,這是質的差距。中國陸軍延襲蘇軍“大炮兵主義”,高度重視炮兵建設,其炮兵火力與蘇美不相上下,遠強於北約華約其他國家。在整個對越反擊戰期間,越南炮火始終被我軍壓制,不敢與我軍對射(我記得當時流行一種說法:我軍前線的任何一個班長都可以呼叫炮火支援,而越軍只有團級指揮員才有這一權力。)這也是越軍北部防線迅速崩潰的重要原因。上次看鳳凰衛視的記錄片裡還說,越南北部許多山林,當年被我軍炮擊後竟成禿山,二十多年不長草木,這足見我軍炮火之強。
越南還有一個與我軍有重大差距的地方就是裝甲部隊。事實上,越南雖然繳獲了大量的美國坦克,其裝甲部隊的總體實力還是弱於中國的。戰斗初期,憑借復雜的山林地形,我軍的裝甲部隊遭到了一些損失,但並沒有傷筋動骨。裝甲部隊翻越復和山的奇跡更是扭轉了整個東線的戰局。諒山攻堅戰我軍用裝甲部隊開路,24小時就控制了諒山全境。79年對越還擊我軍共動用坦克七百多輛。而越南只有316a師和13師少數王牌部隊可與我軍坦克抗衡。可惜他們都被我軍重創甚至全殲。後來丟了諒山,其地形優勢當然無存,茫茫平原正是我裝甲部隊大展虎威之時。若不是中央電令撤軍,我軍必克諒山。
7、關於越南軍隊多為雜牌軍和游擊隊的看法
網友們爭論的另一個焦點就是雙方兵力對比和越軍質量問題。有人認為越軍精銳部隊都調離了柬埔寨,與我軍作戰的只是越南雜牌部隊和地方游擊隊,我軍打成這樣實在是丟臉。與這種說法恰恰相反,越軍在與我軍的較量中是動了老本的。他們的四大全蘇式裝備王牌師(316a師,8師,13師,27師)中有三個投放在與我軍的作戰中,結果一個被全殲,兩個遭重創。這個道理太淺顯易懂了,既然越南認為中國是他們最大的敵人,他們又怎麼會把雜牌軍投放在中越邊境嗎?這不是找死嗎?關於越南侵略柬埔寨的軍隊數字,據柬埔寨方面的報道說是十萬多人。而越北地區的防御部隊,根據我軍戰前得到的情報是十五萬人。事實上,單從他們有編制的與我軍交手的正規部隊看,就已經有十萬人之多,還不包括其地方游擊隊和民兵。自鄧小平表態要懲越後,越南的准備還是很充分的,調動了大量的部隊。並且在戰斗的過程裡不斷向前線增兵。後來西線部隊兵臨諒山奇窮河,越南總書記黎筍又把其壓箱底的兩個河內衛戍師增援諒山,結果也是驅羊羔入虎口有來無回。當初黎筍曾在電台裡講話,說要在諒山與我軍決戰。結果諒山只打了一天就丟了。嚇的他甚至要遷都。事實上,全民皆兵的越南,在此次投入軍隊的數量上至少是不少於我軍的。且又占據有利地形,卻被我軍打成這個樣子。
相反,我軍在此次戰斗裡的投入遠不如越南,與越南傾國之力相比,我軍只是動了一個手指頭,既沒有進行全國總動員也沒有調集最精銳的王牌部隊。主要以廣西雲南兩地的邊防部隊為主,加派了兄弟軍區的一些戰斗骨干,總數不過是20多萬人,這與我軍當時450萬的常備軍相比,顯然只占了很少一部分。
從雙方的投入和最後的戰果看,此次戰爭的結果顯然是我們贏了。如果不是撤軍,最後我們還是要繼續贏下去。
8、關於最後的撤軍之謎和撤軍時的傷亡問題的看法
這個問題是許多人津津樂道的攻擊對象,先是宣傳說當時我軍已經陷入了越南的陷阱裡,後又以撤軍的傷亡來攻擊我軍的戰斗力低下,這些觀點其實都是荒謬的。
我國撤軍與對越作戰的戰略意圖有關,而並非所謂“重蹈美軍覆轍,陷入越戰泥潭”。
中國對越作戰的戰略目標,是以圍魏救趙之策,迫使越軍減輕對柬埔寨梅萊山紅色高棉基地的壓力。以中國軍事實力,若大舉攻越,短期內拿下河內、海防等中心城市,並非難事。實際上,作戰開始一周,越軍邊境地區防御即已全線崩潰,越314a師據守的諒山三面被圍。諒山為中越邊境重鎮,自諒山以南,即進入平原地帶,無險可守。自古越南叛離,若中國大軍破諒山越南王即自縛請降。
但中國不能不顧慮背後的蘇聯。我國1979年對越作戰是一場真正的大國博弈,此時真正緊張的是中蘇邊境地區,當時中蘇邊境居民幾乎轉移一空,生產生活全部陷入停頓。在中蘇交惡的60、70年代,蘇軍在中蘇中蒙邊境地區陳兵百萬,蘇軍駐遠東和外蒙的摩步師的戰術作訓大綱的核心內容之一即是以北京為突襲目標,要求摩步師每日前進50-70公裡,蘇軍對我國北部地區壓力極大,這也是當時我軍精銳多數在北方的真正原因。由於蘇聯絕不會容忍中國奪占其在東南亞的勢力范圍,若中國攻占河內,更換越南政權,蘇軍在中國北方策應越南的可能性極大。中國對越作戰從一開始就反復申明是邊界反擊戰,就是向蘇聯表明絕無占領越南之意,防止蘇聯動手。在戰役戰術上,則采用“圍點打援”策略,圍住諒山而不攻陷,吸引越軍主力從柬埔寨回援,殲滅越軍主力部隊後撤軍,這樣,救援柬埔寨的戰略目標就達成了。實際上,越軍開始確實中計,已將6個主力師,包括突破金邊的203師從柬調回,企圖增援諒山。當越軍主力向諒山移動時,中國在諒山東南和西南方向的10多萬部隊隨即向兩側運動,已張開了袋口。但中國由於顧慮蘇聯在北方行動而一再明示自己的意圖終於起了作用,加上蘇軍衛星偵察到這一移動,並將情況通報了越軍,使越南終於明白中國從一開始就說出的戰略企圖是真的,從而明白了中國軍隊對諒山圍而不打的真實意圖。於是,越軍主力不再企圖增援諒山,而回撤到河內以北布防。中國見戰略企圖已暴露,越軍主力不會再上鉤,只得對諒山合圍發起攻擊。攻擊諒山只用一天半解決戰斗,消滅了314a師的情況表明,對諒山包圍20多天,顯然不是中國軍隊打不下諒山,而是典型的“圍點打援”戰術,意在圍殲增援的越軍主力。
當然,由於蘇聯摯肘,中國被迫暴露戰略企圖,未能達成戰略目標,不能不令人遺憾。中國軍隊在指揮、通信、後勤保障等方面也暴露出大量問題。美軍估計,由於後勤方面的問題,中國軍隊越過邊界300公裡(不是區區50公裡)後,作戰能力將大幅下降。但在對越作戰的各戰役中,中國軍隊在火力和作戰能力等各方面占壓倒優勢,追著越軍打的情況,是事實。甚至在讓侵越美軍甚為頭痛的小部隊叢林游擊戰方面,中國陸軍對越軍也占壓倒優勢。這都是事實。
關於我軍撤退時遭越軍反撲傷亡慘重的說法是錯誤的。我軍在撤退時為防止越軍反撲,各部隊采取了輪番掩護的辦法撤退,但事實上,越軍的反撲是零星的,基本是“禮送”我軍出境。事實上,當時我軍的主要傷亡都來自沿途越南殘余游擊隊的騷擾。這是因為我軍推進過快,沒有徹底肅清敵人零星逃亡部隊,此外沒有對占領區分派更多的部隊守衛,使很多游擊隊勢力死灰復燃,給我軍帶來了一定的傷亡。後來我軍派出小部隊堅決徹底的打擊殘余敵人,從3月9日起,我軍的傷亡率即大大降低。
總論
對越自衛反擊戰是我軍戰史的光輝一頁,他是我軍發動的一場有限的懲罰性正義戰爭,戰爭給越南帶來了極大的打擊,打出了國威軍威,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英雄之師,威武之師,常勝之師,他們是國家的驕傲,民族的英雄,我們有理由為我們的國家有這樣一支軍隊而驕傲。對越自衛反擊戰是我軍的輝煌,是民族的驕傲。中國人民解放軍,無愧於鋼鐵長城的稱號。1979年初,好像是2、3月份,只打了20天左右,腳對越自衛反擊戰!後來就是爭奪老山、者陰山的戰斗,那是在84年左右!1979年2月17日
2月17日置於尾數“九”字號序列的1979年,令世界瞠目結舌的火團嗤嗤作響地燃到了導火索的根部。
歷史記住這一天。
和平與戰爭都銘記這一天。
這一天對越南是黑色的。
如果你要想知道這場戰爭可以到這樣看《中越戰爭秘錄》:
http://www.easysea.com/junshi/zyzz/index.htm
1974年1月19日,我國海軍就在這永樂群島,與南越海軍進行的浴血奮戰,雖然規模不能算很大,但這場海戰卻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海軍第一場遠離大陸與外國海軍的作戰,並且獲得了全勝。 1979年2月17日,在中國雲南、廣西邊境線上,數十萬中國軍隊向越南境內發起了攻擊。3月4日艱難拿下越南北方重鎮----諒山,形成威逼河內之勢。至此,反擊作戰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3月5日中央軍委下達撤軍命令,3月16日完成撤軍行動,對越自衛反擊戰告一段落。 1981年秋,收復廣西邊境的法卡山和扣林山。 1984年4月28日,收復雲南邊境的老山、者陰山、八裡河東山。30日收復者陰山。 1988年3月14日,中越南沙海戰,戰斗持續28分鐘,擊沉越海軍604號運輸船、605號運輸船和505號登陸艦重傷。後,505號中途沉沒,605號擱淺。 中越邊境沖突終於1990年2月。俺記得84年的時候還在打,俺還上小學呢,鄰居大偉在學校老是打架斗毆,老被學校叫到台上開批斗會,回來當兵就上了前線,他娘老是哭,擔心他犧牲了,回來大偉回來了,跟大孩子們聊天時俺也在邊上聽著,記得他說他當偵察兵,每次出去抓俘虜都要帶上光榮彈,越南人很頑強,也很義氣,死了人拼死也要把屍體搶回去,那時候越南比中國還窮,士兵們沒吃的,中國兵就用白饅頭誘其出來消滅.越南軍隊素質不錯,埋伏在草地裡被我軍大炮轟擊,死傷過半,但依然一動不動,等我軍以為沒人發起沖鋒時突然襲擊,使我們傷亡很大,越南軍隊當時已經裝備最先進的空爆彈,也造成我軍傷亡,還有地雷,士兵們當時都打紅眼了,見人就殺,其實當時也很少能見到百姓了,有次他埋伏了一夜好容易抓住一個俘虜准備回去交差,結果路過我軍陣地時,被士兵搶去暴打,結果還是他要動槍才保下那家伙的性命.俺記得他當時還哭了,他一個人跟幾個人拿棍子打架,頭破血流都沒哭過,回來大偉立了功回來,戴著紅花到學校做英雄事跡報告,可威風了.後來聽說他去越南賣摩托車發了財,現在已經在越南開賭場,夜總會了,他的合伙人就是他的俘虜... 地球人都知道fmy1891和iligf的回答已經很詳盡也基本正確,我表示贊同,家父曾參戰,以上二位的描述與家父的口述也基本吻合。只有一點,iligf所言,參戰部隊主要為桂、滇二省的邊防部隊則與家父的口述有差別。家父當年在武漢軍區服役,駐扎武昌。因此,比較嚴謹的表述應是:參戰部隊主要為桂、滇二省的邊防部隊附以相應軍區之部隊。另,1979至1989年,又稱十年堅守作戰期間,特此補充。1979~19901979年2月17日開始,打了二十多天我們就推進了三百多公裡,然後我們撤軍,84年越軍又以小規模進功,自此我們開始的防御戰,著名的有老山,者陰山戰斗。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