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有腳氣怎麼辦 不要亂用藥物。還是看一看醫生吧。
寶寶在一歲多的時候就發現腳底及腳趾裡有脫皮現象,但沒爛,有時會紅紅的,後來去兒科醫院看了,說是腳癬,開了一種噴的和一種藥膏,說要定時塗一定要弄好不然以後會發的。我回來每天洗了很仔細的擦,後來好了。 可是昨天晚上快睡前我發現他一直指著腳,說哦哦哦。我就看了腳趾裡紅了,給他噴了藥,他就睡了。可是今天我看他的腳趾裡,唉,有點破了,煩啊,怎麼辦啊。。。。這麼小就得,以後怎麼辦啊。。。。 大家有知道針對小寶寶治腳氣的方法的,麻煩告之,我將感激不盡啊。。。。 是典型的腳氣 治療方法很多: 蘿卜熬水可除腳臭
有腳臭病的人,可用白蘿卜半個,切成薄片,放在鍋內,然後加適量水,用旺忙熬3分鐘再用文火熬5分鐘,隨後倒入盆中,待降溫適度後反復洗腳,連洗數次即可除去腳臭。
土霉素去腳臭
不少人因腳臭而感到苦惱,經多次實踐證明:將土霉素研成末,塗在腳趾縫裡,每次用量1--2片,能保證半月左右不再有臭味。
鹽姜水洗腳除腳臭
熱水中放適量鹽和數片姜,加熱數分鐘,不燙時洗腳,並搓洗數分鐘,不僅除腳臭,腳還感到輕松,可消除疲勞。
按摩穴位可治腳氣與腳臭
洗腳時,將雙腳放在盆內溫水中泡兩三分鐘,待雙腳都熱了,用一只腳的足跟壓在另一只腳趾縫稍後處,然後將腳跟向前推至趾尖處再回搓,回拉輕,前推重,以不搓傷皮膚為宜。每個趾縫搓50一80次,雙腳交替進行。速度為每分鐘100一120次。每晚一次,腳氣較重上部皮膚已破者不宜用此方法。
煮黃豆水可治腳氣
用150克黃豆打碎煮水,用小火約煮20分鐘,水約1公斤多,待水溫能洗腳時用來泡腳,可多泡會兒。治腳氣病效果極佳,腳不脫皮,而且皮膚滋潤。我已連用兩個夏天,很見效。一般連洗三四天即可見效, 首先這個腳氣是你自己覺得像還是由專業醫生下的診斷。如果是腳氣那就可能是新生兒心型腳氣病,嬰兒腳氣病症狀變化多端,不易早期作出診斷。除臨床表現之外,應注意詢問居住地區易否稻米生產區,近期有否腳氣病流行,喂養史,乳母之可疑症狀。臨床應排除下列疾病如病毒性腦炎、腦膜炎、急性喉炎、手足搐搦症、急性中毒、破傷風、先天性心髒病等。建議你去醫院檢查治療會比較放心。切不可輕視。 還是盡快帶寶寶去醫院看看吧! 腳氣是比較常見的
腳氣為何反復發作
在通常情況下,腳氣的症狀消除後,真菌仍然會存活在皮膚鱗屑或鞋襪中,當遇到潮濕溫暖的環境,真菌又會大量繁殖,導致腳氣復發。還有一部分人不注意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就算腳氣已被治愈,一旦長時間穿不透氣的鞋襪,使用他人的腳盆、拖鞋、毛巾,或在公共浴室、游泳池和地毯上赤腳行走等,也很容易再次感染而導致腳氣復發。因此,反復發作成為腳氣的一大特色。
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腳氣是小毛病,不影響日常生活,沒有什麼大不了,治不治都無所謂。其實這種想法完全錯誤,腳氣既影響日常生活,又影響個人形象,而且容易傳染到身體其他部位,還容易傳染給家人,嚴重時還可導致繼發性感染。所以,患了腳氣一定要認真治療。穿“涼拖”要防腳受傷
怎樣治療才徹底
腳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症狀較輕的腳氣可以外用抗真菌藥如蘭美抒、美克或派瑞松軟膏等。但如果是慢性腳氣,皮膚肥厚角化,用一般外用藥達不到徹底治愈的目的。為了徹底根治腳氣,可以內服蘭美抒或斯皮仁諾(伊曲康唑),但這兩種藥物在使用前一定要把握好適應症和禁忌症,故必須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此外,腳氣有不同的類型,在治療上也不盡相同。但往往有不少不負責任的醫生,在治療腳氣時,不分青紅皂白,不分腳氣類型,隨便拿上一些腳氣藥水就給病人用,結果卻適得其反,使病人病情加重,愈治愈壞。有時甚至會引發新的並發症,如皮膚過敏、接觸性皮炎,或誘發癬菌疹等,使病情不可收拾。因此要根據腳氣的不同類型,分析病情進行治療。
水疱型腳氣,要選擇既有抗過敏作用,又有抗真菌作用的藥物,如派瑞松、益膚清、酮康王等,劑型要選擇霜劑,要避免用酒精制劑(如腳氣水、韋氏洗劑等),避免因此而引起過敏反應。如果有大量水疱,且出現浸漬、糜爛,可以用復方硫酸銅液1:20泡足,也可用馬齒苋60克,煎水,泡腳。
角化過度型,可用腳癬藥膏或1%~3%克霉唑霜等。
如果是趾間感染,應先用腳氣粉等,待皮損收干脫皮後,再用克霉唑霜或槿皮酊等藥。也可以用派瑞松、益膚清、蘭美抒(丁克)、美克等膏劑塗搽。
如果合並有過敏現象(如瘙癢、出現密集小疙瘩及小水疱等),就要避免用刺激性的藥物,如腳氣藥水(如水楊酸酊)。
如果出現發燒,局部皮膚紅腫,考慮有丹毒,或有淋巴管炎時,就需要找醫生,采用抗生素治療,如內服紅霉素、阿莫西林或注射青霉素等治療。
如果遇到反復發作的腳氣,或出現癬菌過敏、癬菌疹,或者慢性角度增厚型腳氣,或合並甲癬(灰指甲),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抗真菌藥(如蘭美抒、斯皮仁諾等)。
足癬雖說不上是什麼大病,現在已有很多藥物能將其治好,但令人煩惱的是此病極易復發或再感染,所以治療要徹底,不要見皮損稍有好轉就停藥。即使已經治愈,也應注意遠離傳染源,不要再被感染上。 宏德腳氣醫所專治各種腳氣!如:香港腳.腳癬.腳癢.腳臭.腳汗.爛腳丫.多年頑固性腳氣等!!特制秘方,采用中西藥結合,療效顯著!!本秘方療效勝過市面上普通的藥品!!真正從根本上解決腳氣患者的困擾!讓患者安心.省事!! 本醫所可以為需要者寄藥!患者也可以親自來我處進行治療!!聯系電話:15880710918 或咨詢qq:1137158789 !療效見證實力! [宏德腳氣醫所] 達克寧應該可以吧!最好是避免交叉感染! 去醫院看看 足光粉洗腳會讓腳上的皮全部脫落掉,寶寶皮膚太嫩,應該不適合使用。 派瑞松加綠藥膏(也就是林可霉素多卡因凝膠),兩種藥膏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後,塗在腳上。每天塗兩次,懶的話,每晚塗一次也可以。一星期就可見效。我想寶寶小,只要堅持一個月就行了吧。可以除根,不在復發。我親自給我老公用過,他用了不一星期不到就見效,大概用有兩個月吧,就全好了。現在都有5個月了也沒復發。你可以試試。 派瑞松只要17。5元左右,綠藥膏只要2。5元左右,這兩種藥在藥店都可以買的到。 得腳氣的人很多,可是怎樣治的人很少,得有腳氣的朋友們可以試試。 我也是在老一輩那兒聽到的,試了還真的有用。 首先推薦一款很好的【減肥藥】,買2送1 全網唯一敢於承諾有副作用100%退款30天無效100%退款 更多詳情請看:
http://jftao.go.7766.org
癢,每個人都經歷過的。它是皮膚上的一種特殊的感覺,也是皮膚病中最常見的症狀。
汗疱疹,在夏季出現,且易每年夏季復發。表現為零散或成群分布於手掌和手指的彌漫性水疱,水疱多不破潰,逐漸干燥後脫皮,甚至皲裂露出嫩肉。有痛和癢感。主要是因為手的排汗功能發生障礙或排汗不良時,手的角質層得不到汗水的正常濕潤,汗管堵塞,形成良性表皮剝脫。干癢時可選用止癢藥物外擦,如爐甘石擦劑。干裂後可用尿素軟膏滋潤消炎。
腳氣是指發生在趾掌面的霉菌性皮膚病。 發病原因是由於表皮鮮菌、毛癬菌或足趾毛癬菌侵犯趾。紅色毛癬菌抵抗力強,不易控制,與衛氣津液博結。聚而不散,導致皮膚干燥濕潤所致。足癬是引角質層厚、皮脂缺乏、汗腺豐富、出汗較多、足部潮濕,利於霉菌生長繁殖而起,使用公共浴池、公用拖鞋、腳盆、毛巾時也易相互感染。 足癬的臨床表現(1)分水疱性:多發生在夏季,症狀是趾間、足緣、足底出現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庖壁較厚,內容清徹,不易破裂。數日後干燥脫屑,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庖壁,可見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糜爛面,劇烈瘙癢。(2)糜爛性:表現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由於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於3.4.5趾縫間。常見於多漢者。(3)鱗屑角化型:症狀是足底、足緣、足跟部皮膚腳趾增厚、粗糙、脫屑,鱗屑成片狀或小點狀,反復脫落。冬季趾縫間皮膚發生裂隙,夏季產生水疱,有痛感。常因搔抓引起繼發性感染,並發膿包瘡、淋巴管炎、淋巴結炎、蜂窩組織炎、丹毒、敗血症等疾患。 民間治愈本病的絕招有: 1:治腳癬 處方:鮮雞蛋一個,第二次掏米水1000毫升。 用法:掏米水洗換腳10分鐘,將蛋殼內薄膜取下,貼敷患處。 療效:保留1---2小時。日一次。 2:治腳癬: 處方:烏梅100克,白芨、苦楝皮、蒼術、黃柏、苦參各20克,丁香、吳茱萸各15克,烏頭、冰片各10克 用法:先煎烏頭、白芨、次加烏梅、苦參、1小時候再加丁香、吳茱萸。濃煎後加75%酒精200毫升,去渣取液,加冰片混勻,用棉球沾藥塗搽患腳,日2次 療效:用藥1劑,有效率達94.5% ahref=".wy120/forum/replay.aspx?noteid=27302"target="_blank".wy120/forum/replay.aspx?noteid=27302/a輕癢使人不適,劇烈瘙癢則使人坐立不安。癢的感覺是無法說出來的,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手癬是指發生在指掌面的霉菌性皮膚病,手癬中醫稱“鵝掌風”。 發病原因是由於表皮鮮菌、毛癬菌或足趾毛癬菌侵犯趾。紅色毛癬菌抵抗力強,不易控制,與衛氣津液博結。聚而不散,導致皮膚干燥濕潤所致。 手癬的臨床特征是初起損害位於一側,指端的曲面發生小水疱,干燥後脫屑,逐漸擴展至掌心或臨近手指,脫屑處皮膚變粗變厚,皮紋寬深,失去正常光澤和柔軟性,境界清楚,水疱相互融合,破裂後疱壁不易脫落形成領圈樣環狀鱗屑。冬季氣候干燥時指端及關節活動部發生裂隙、疼痛,受化學物質刺激後可使手癬濕疹化。 民間治愈本病的絕招有: 1:治手癬 處方:地骨皮30克,甘草15克 用法:加水濃煎,取液浸洗患指,日2次 療效:用藥5天,治愈率達100% 2:熏洗療法 處方:側柏葉250克,艾葉60克,桐油50毫升。 用法:將桐油煎熱,塗抹患指,再用紙卷沾桐油點燃,熏烤3分鐘。藥加水煎,先熏後洗。日1次,每次5-10分鐘。 療效:治手癬,輕症熏洗1次。重症3-5次可愈,切不復發。 3:處方:地骨皮30克,甘草15克 用法:加水濃煎,取液浸洗患指,日2次。 療效:用藥5天,治愈率達100% 馬光醫藥集團中醫師鄭國明說,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一些常見的食物是有止癢作用的,比如綠豆、梨、紅棗和黃豆等。
中醫學是十分重視皮膚病的整體觀,即“病於內,必形於外”。綠豆是專門治療熱癢的。由於熱癢是因體內發熱引起的,而綠豆又有解熱的功效,因而適合治療熱癢。
他指出,只須將綠豆加水,泡煮到微發爛,飲用那綠豆水就行了。
此外,一些清涼的蔬菜,比如薄荷,對於風熱所導致的皮膚瘙癢則很有療效。薄荷可用於外敷或泡水飲用。
用一些普通的草藥像丁香、艾葉、苦參、金錢草外洗都能達到止癢的效果。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