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親戚,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帶孩子。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也是抬手大人,張口罵人,稍不如意,就會哭鬧不止。在孩子打爺爺和爸爸的時候,奶奶扮演了這樣一個角色:“呵呵呵呵,你看這孩子能的,都要上天了”,而爸爸爺爺呢,也是微笑承受,雖然嘴裡在說:“別這樣,人家笑話,哪有打老人的?”等等教育孩子的話,但家庭人員的暗示性語言,作用是非常大的,所以,孩子是變本加厲,難以管教。我想,你們也是這麼多人管理孩子,會不會也有這種暗示?如果這樣,孩子的習慣真的就越來越難改了啊。建議你在孩子舉手打人的時候,只需要一個眼神,一個制止的冷著臉的動作,或者表示不願意和這樣的孩子玩的決心,下次孩子再舉手,會想到後果很嚴重的,別說孩子只有15月,就是再大點,打的作用也只是震懾而已,並沒有現實意義,反而讓孩子更覺得打是最有力的措施,所以,注意你和家人的態度和舉止。
孩子不聽話是不能打的。
要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家長是否真的正確。如果家長作的不對,孩子不聽反而是正確的。
第二,家長是否也注意傾聽孩子的想法,是否可以不打斷的聽孩子的話,只要這樣做到了,孩子也一定會注意傾聽家長的看法。然後再說出自己的想法。
這種互相傾聽是一門藝術,是互相都要做到的。
第三,不聽話也不能打,在孩子做的不對的時候,家長只要告訴他如何做就好!打不解決任何的問題,如果真的打了,他會記住,我這樣做了,是錯了,可以得到家長的責打,但錯在那裡,他不會知道。
所以,孩子不管有什麼事情,都是需要教育的。只有用心的教育,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可以把孩子教育成一個快樂的人。
家長自己先學習吧!
孩子的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句話、一個行為能決定的;打孩子是一種手段,但不是目的!我也打孩子,但是有原則,和你說一下我的原則,供你參考:
1、孩子小的時候挨打,是在孩子做很危險的事情的時候!要讓他知道他是真的不對,那樣會傷害到他!
2、孩子大了,犯了錯誤,真的需要他長記性的時候,我會和孩子商量打得方式!
孩子淘氣是天性,他要是在玩,我會陪著他一起玩,爺倆一起‘淘氣’,孩子玩的高興才能找到童年的快樂。
人為自己的錯誤要付出代價,我們對孩子是要嚴格一些,但是嚴格不等同於暴力,淘氣、考試不及格都不是打孩子的理由,反過來,我的孩子會因為摸電源插座、說髒話、偷偷的玩游戲挨打。
教育孩子都是細枝末節的小事情,但是要抓好每一件小事對孩子進行教育,不能遷就,不能松懈。
祝願你的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所以自己要以身教育了,孩子最容易學到的就來至於看護人,不一定做錯了就得打,不是別人的孩子都打了你也要學習,如果孩子是因為怕而不去做那件事好還是因為知道做那件事是不對的不去做好呢?
等孩子稍微大一點懂事了都會有叛逆心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