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夏天應注意什麼嗎 注意皮膚清潔,保持皮膚干燥,便便後要用溫水將屁屁擦干淨,以免寶寶長痱子和紅屁屁
炎熱的夏天,新生兒的肚臍更容易引發感染,媽媽們在護理時更要小心謹慎。 保持臍部清潔和干爽 勤給寶寶換尿布,以防止大便、尿液污染臍部。注意不要讓尿布覆蓋住臍部,讓它處在臍帶殘端下面為宜,或購買專門為新生寶寶設計的帶有槽口、能把肚臍露出來的尿不濕。這樣可以讓臍帶殘端暴露在空氣中,而不是浸在寶寶的尿液裡。 給寶寶洗澡是可以的,只要注意不讓肚臍碰到水就行。因為洗澡可以讓寶寶感覺比較清爽,對寶寶來說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尤其是在比較炎熱的夏天。即使在洗澡時不小心水滴濺到了寶寶的肚臍上,媽媽只需立即把水擦干淨,一般是不會引起肚臍感染的。 為寶寶創造一個潔淨的居住環境,所用的床上物品、寶寶的內褲、毛巾以及寶寶尿布等,應經常晾曬,以抗菌織物做成的為最好。 在臍帶未脫落的時候不提倡用“護臍貼”、“護臍帶”等,以免不透氣而加速細菌繁殖,延長臍帶脫落的時間。 應該給寶寶穿著寬松純棉的衣服,這樣比較透氣,肚臍會干得快一些。尤其是在夏天,新生兒也不需要過分地裡外包裹,只需要比大人穿得多一層衣服就足夠了。 晚上睡覺時也不要給寶寶蓋得過厚;一旦發現肚臍有潮濕狀況,應立即用棉布輕輕吸干。 嬰兒濕疹家庭護理要點:
http://qkzz.net/article/9a9ef0d2-2602-4a3e-b5a9-5e5ed28f5665.htm
新生兒新生兒 拼音:xīnshēng’ér 詞義(新生兒xīnshēng’ér) 〖newbornbaby;neonate〗 ①新生嬰兒;特指未滿月的嬰兒或出生至28天的孩子 新生兒健康十標准經過專家們的研究認為,新生兒健康應具有十個方面的標准。現錄如下,供父母親們參考。 1、新生兒降生後先啼哭數聲,後開始用肺呼吸。頭兩周每分鐘呼吸40-50次。 2、新生兒的脈搏以每分鐘120-140次為正常。 3、新生兒的正常體重為3000-4000克,低於2500克屬於未成熟兒。 4、新生兒頭兩天大便呈黑色綠粘笛狀,無氣味。喂奶後逐漸轉為黃色(金黃色或淺黃色)。 5、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開始排尿,如超過或第一周內每日排尿達30次以上,則為異常。 6、新生兒體溫在37-37.5攝氏度之間為正常。如不注意保暖,體重會降低到36攝氏度以下。 7、多數新生兒出生後第2-3天皮膚輕微發黃,若在出生後黃疸不退或加深為病態。 8、新生兒出生後有覓食、吸允、伸舌、右咽及擁抱等反射。 9、給新生兒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個月開始起視線會追隨活動的玩具。 10、出生後3-7天新生兒的聽覺逐漸增強,聽見響聲可引起眨眼等動作。 新生兒衣物忌放樟腦丸(優因培注) 樟腦丸是用來防蛀蟲的,其主要成分是萘酚,具有強烈的揮發性。當孩子穿上放置過樟腦丸的衣服後,萘酚會通過皮膚進入血液。如果孩子血液中紅細胞內缺乏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或者此酶活性不足,均會使紅細胞膜發生改變,使其完整性受影響,紅細胞的破壞會導致急性溶血。表現為進行性貧血,嚴重的黃疸,尿呈濃茶樣,嚴重者可發展為心力衰竭,有生命危險。優因培專家提醒父母:新生兒新衣服做好後,可放在干燥的衣櫃中,使用時在陽光下曬一曬即可穿用,存放衣服不要放樟腦丸。 [編輯本段]相關鏈接-新生兒要不要久抱 前言 舊的傳統觀念認為新生兒不能抱,抱了易形成抱癖,對大人和小孩都沒什麼好處,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現在的觀點是新生兒應該抱。經常抱著的孩子體形會變得優美,這也是嬰兒的運動之一。嬰兒的啼哭多是由於身體某個部位不舒服引起的,有時是一種正常的運動,不是因為不抱而哭。 整日躺著的嬰兒,對父母是方便的,但不利於嬰兒的生長和發育。 有孩子的出生以後,經常抱著,也未曾形成抱癖,而是性格特別好。抱著時表情愉快,不停地咿咿呀呀,因有事顧不上抱時,他自己躺在床上不斷地運動四肢,四處張望,口中常“念念有詞”,身體發育也顯著地超過同齡孩子。這是因為抱著的孩子看到的事物多,躺著的孩子光看天花板、房頂,缺乏神經發育必需的各種豐富的刺激。因此,抱孩子時要同孩子說話、唱歌,用眼睛溫柔地注視孩子,輕輕地晃動,這種感情交流,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精神發育以及身體生長都有著極大的好處。 新生兒的抱法大都采用手托法和腕托法兩種:手托法是用左手托住嬰兒的背、脖子和頭,用右手托住嬰兒的屁股和腰部。腕托法是輕輕地將嬰兒的頭放在左胳膊彎中,左小臂護住嬰兒的頭部,左腕和左手護背部和腰部,右小臂護嬰兒的腿部,右手護嬰兒的屁股和腰部。 [編輯本段]新生兒常見異常症狀 新生兒疾病初起症狀常不典型,且變化快,稍有疏忽,即可能造成嚴重後果,應嚴密觀察。因此,對新生兒常見症狀應有所了解: 一、腹瀉、厭食、腸脹氣 因消化系疾病引起,如喂養不當、新生兒流行性腹瀉,全身性疾病如感染等。腸脹氣應除外畸形、梗阻。 二、煩躁、嗜睡 為中樞神經系統常見症狀,如顱內出血、腦膜炎、其他系統感染及敗血症等。 三、發熱與體溫不升 (一)環境溫度變化可因環境濕度的變化引起,也可因衣被過暖或室溫較低造成。 (二)脫水熱因脫水所致體溫升高,給足夠水份,體溫即下降。 (三)感染臍部皮膚感染及肺炎等。 四、抽搐 全身性抽搐較少見,常為皮層下發作,表現為陣發性瞬目、眼球轉動或震顫及口頰部抽動等。多見於: (一)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顱內出血、腦膜炎、核黃疸及腦發育畸形等。 (二)破傷風常於出生後4~6天出現,伴牙關緊閉、抽搐、角弓反張等。 (三)代謝紊亂低鈣血症,出生後一周內出現煩躁不安、驚跳、震顫、屏氣、喉痙攣以至驚厥;低血糖,多見於早產兒、小樣兒、過期產兒、母親患有糖尿病等,於出生後數小時至一周內出現震顫、陣發性紫绀、反應遲鈍、厭食、哭聲弱及體溫不升等。 五、呼吸暫停 首先考慮為顱內出血及腦膜炎等,其次可因呼吸中樞發育不成熟所致,特別是早產兒,呼吸肌力量較弱,呼吸不規則,可出現紫绀。 六、嘔血、便血 可因產時吞入產道內血液,或因為母親乳頭皲裂出血與奶一並吸入,另應檢查嬰兒口鼻有無出血。有時則因新生兒自然出血症,可於生後2~3天出血,以消化道多見。敗血症也可出現消化道出血。 [編輯本段]新生兒紅臀的護理辦法 1、及時更換尿布
·換尿布的正確方法:用左手輕輕抓住孩子的兩只腳,主要是抓牢腳腕,把兩腿輕輕抬起,使臀部離開尿布,左手把尿布撤下來,墊上擺好的干淨尿布,然後扎好。
換尿布的頻率:從原則上講只要紙尿褲濕了或髒了就應當更換,但媽媽不能對寶貝隨時進行“實時監控”,有時無法確知寶貝何時會有“情況”(尤其是小寶寶),這時需要特別關注以下幾點:
0~3個月:每24小時需要換多達10次尿布。如果你選擇使用布尿布,更換的次數就要更多,因為布尿布沒有一次性尿布那麼好的吸水性。
3個月以上:需要更換尿布的次數就會減少了,通常是在下面這些時候需要更換尿布:
1.在每次喂奶之前或者之後。
2.在每次大便之後。
3.在睡覺之前。
4.當寶貝醒來時。
5.當帶寶貝外出時。
2、正確清洗寶寶尿布
在許多年輕的爸爸、媽媽願意給新生嬰兒用紙尿褲,但是有些新生兒會不適應紙尿褲,屁股容易起尿布疹,因而傳統的布尿布一時無法完全淘汰。傳統尿布往往需要重復使用,清洗時一定要徹底、晾曬干透再用。那麼怎樣清洗寶寶的尿布呢?
第一步:每次換下來的尿布應存放在固定的盆或桶中,不要隨地亂扔。
第二步:只有尿液的尿布可以先用清水漂洗干淨後,再用開水燙一下。如果尿布上有糞便,先用專用刷子將它去除,然後放進清水中,用中性的肥皂進行清洗,再用清水多沖洗幾遍。
第三步:為了保持尿布的清潔柔軟,所有的尿布洗淨後,都應用開水浸燙消毒。
第四步:尿布晾干時,最好能在日光照射下好好地曬一曬,達到除菌的目的。但天氣不好時可在室內晾干,或用熨斗燙干,也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又可以去掉濕氣,寶寶使用後會感到舒服。
洗尿布時不要添加衣物柔軟劑,柔軟劑會降低尿布的吸水性。如果覺得尿布發硬,用手搓搓就會變軟。及時淘汰變硬、吸水性差的尿布
第五步:洗干淨的尿布要疊放整齊,按種類放在一起,隨時備用。也要注意防塵和防潮。
3、使用寶寶專用護膚品
使用一些護膚用品,比如爽身粉、油膏,但是它們只能起到預防的作用。目前市場上嬰兒用的柔濕巾是不錯的選擇,它可以在清潔的同時滋潤肌膚,在小屁股上留下滋潤的保護膜,即使多次擦拭也不用擔心破壞皮膚上的天然皮脂,這樣就減少了外界刺激對小屁股的傷害,降低了“紅屁屁”發生的可能性。再加上柔濕巾裡特別添加的cpc抗菌成分,能有效殺滅引發尿布疹的細菌,令寶寶不再有紅屁股的煩惱。 夏季新生兒護理重點:保持體溫 防止室溫過高。酷暑季節氣溫高,濕度大,如果新生兒蓋的過厚、包裹過嚴,加上新生兒體溫調節能力差,體溫很容易升高。所以防止室溫過高有重要意義。
有空調設備的家庭可將室溫調到22-24攝氏度,這是新生兒居室最理想的環境溫度。無空調設備的家庭,可采用其他辦法降低室溫,使之接近24攝氏度。如開窗通氣,但不能形成對流風,即開窗不開門,或開門不開窗。也可在室內容器中放冰塊,冰塊逐漸溶化,吸收熱量,也可降低室溫 穿衣一定要合理天氣炎熱,不能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不然的話,散熱不良,會引起體溫升高或胸背部出現白色透明的疱疹,俗稱“白痱子”.給孩子穿薄薄的單衣褲就行了,不必穿襪子.也不要讓嬰兒全裸身子,以防嬰兒稚嫩的皮膚受損傷.居室注意溫度,濕度嬰兒離開母體呱呱墜地,溫度和濕度都相應隨之改變,必須讓孩子有個舒適的生活環境.房間要保持空氣流通,不要關閉門窗.有空調的家庭,可將嬰兒房間溫度控制在22℃.如果是早產兒,室溫要提高到25℃.室內最佳濕度應為55%至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