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菊花浴:取菊花適量,煎汁去渣,加入浴水中,泡洗20分鐘左右,再用水沖淨。此浴有解暑、明目、清火、醒腦之功。金銀花浴:取金銀花適量,煎水,濾汁後兌入浴水,洗泡20分鐘左右,再沖洗干淨,浴後涼爽舒暢,治痱效果理想。 防痱、防蚊建議:
http://qkzz.net/article/375a41fb-80e5-403d-9597-dd19ee6e4bbf.htm
痱子是小兒夏季最為常見的皮膚病,和其它疾病一樣,影響孩子的食欲、睡眠和全身健康。 一、痱子的類別
小兒痱子表現與成人有所不同,變化較大。新生兒或小嬰兒痱子多為細小透明的小水泡,顏色發白,比較淺表,分布密集,俗稱白痱子。多發生於孩子穿戴過多、強烈日光曝曬或服用退熱藥突然出大汗以後。白痱子一般不痛不癢,無明顯不適,1~2天後可自行吸收,留下少許白色糠狀鱗屑。大一些的孩子,痱子表現與成人相似,為皮膚表面紅色小丘疹或丘疱疹,常突然出現並迅速增多,伴有明顯癢感和灼熱感,汗液浸濕後可有刺痛。孩子因此煩燥不安,睡眠時驚哭,以手亂抓亂撓。此類型最為多見,俗稱“紅痱子”。痱子繼發細菌感染,紅色丘疹頂端出現黃色膿頭,即為膿痱子。此時,必須及時治療,否則,感染范圍擴大,可形成皮膚疖腫,並伴有發熱、局部疼痛等症狀。膿痱子還可繼發或誘發膿疱疹甚至敗血症、腎炎及化膿性腦膜炎。
二、家庭怎樣預防和護理
第一,加強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勤剪指甲,保持手部干淨,避免搔抓皮膚繼發細菌感染。
第二,夏季要適當控制孩子戶外活動時間和活動量。居室注意通風,保持涼爽,有條件者安裝空調。每日可為孩子洗澡1~2次。
第三,孩子衣著應寬松肥大、輕薄柔軟,並經常更換。衣料應選擇吸水、通氣性好的薄棉布,可減少對皮膚的摩擦。
第四,對白痱子患兒一般不須特殊處理。紅痱子患兒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擦用痱子水等藥物。膿痱子的患兒,除了注意保持孩子皮膚清潔外,應給予抗感染治療。如果出現皮膚感染伴有發熱,要及時送醫院就診。
第五,盛夏不宜給嬰兒剃光頭。有些年輕的父母為了孩子涼快,防止小寶寶生痱子,便給孩子剃光頭。其實,這樣做不但不能防止孩子生痱子,而且由於孩子的頭皮又薄又細嫩,加之在剃頭時孩子哭鬧掙扎,極容易使孩子的頭皮受到損傷,增加各種細菌感染的機會。另外,人的頭發能夠散熱,幫助人體調節體溫。因此,在盛夏季節裡,最好不要給孩子剃光頭。
第六,夏天嬰兒忌光身子。天氣炎熱,孩子長了一身痱子,年輕父母就將孩子衣服脫得光光的,以為這樣就會涼快一些,但嬰兒夏天光身子不能保持皮膚清潔,而且容易受外傷。
三、痱子新療法
⑴將10克花椒放入搪瓷缸內,沖入200毫升開水,在小火上煮5~6分鐘。煮後待稍涼不燙手時,用藥棉蘸花椒水輕擦患處。12小時後痱子的膿尖一般可收縮干癟。為鞏固療效,可將剩余的花椒水在小火上溫一下,再重新擦洗患處,經這樣處理後,痱子即可全部消失。
⑵用黃瓜切斷面,或用搗爛的絲瓜葉塗擦痱子,每天2~3次,幾天後可見療效。
⑶較重的痱子,可取甘草研末1份、滑石粉2份,撲擦痱子。
⑷也可取臭梧桐100克、馬齒苋200克,煎水外洗。
⑸用十滴水治癢子效果很好。用法如下:先用溫開水將患處皮膚的汗水和分泌的油脂擦洗干淨,然後,擠出數滴十滴水塗於患處,讓其自然風干。每日塗抹兩三次即可。兩三天就能消炎、消腫、止癢。較為嚴重者可延長用藥。嬰幼兒皮膚細嫩,不宜直接塗抹,可將十滴水與溫開水按1∶10的比例稀釋後再用。每天塗抹次數可視痱子多少而增減。
⑹擦西瓜皮治痱子。孩子的身上長痱子,又癢又痛,很不舒服。可用吃完西瓜的瓜皮擦拭患處,每次擦至微紅,一天擦兩三次,兩天後可結痂。
⑺生黃瓜汁治痱子。用生黃瓜汁擦患處,兩三次即可痊愈。此方法尤其適用於小兒 使用粉質的爽身粉或痱子粉產品會導致了部分產品飛沫進入寶寶的鼻,眼引起的過敏問題。同時,粉質飛沫吸入嬰兒呼吸道,沾在氣管纖毛和肺泡纖毛,造成對嬰兒肺部傷害和誘發小兒哮喘病。歐潤芙新開發研究的爽身痱子(二合一)霜取代了傳統的爽身粉及痱子粉,更好的保護了寶寶呼吸系統的健康。同時還達到了爽身,預防炎症及痱子的作用。
目前市場的防痱產品,基本是粉質產品,在制造的最後一個工序加入滑石粉而使產品形成粉質,滑石粉含鉛和硅酸鎂(致癌物),對嬰兒危害極大。歐潤芙嬰兒爽身霜擠出時為乳狀,遇到嬰兒皮膚溫度變成極其細小的霜狀,由於采取新工藝,取代了傳統加入滑石粉的制粉工藝,開創了零含鉛零含硅酸鎂爽身防痱產品的先河。
冬季,新生兒穿的衣服多,因為胖,皮膚皺褶處常常會因為潮濕,不透氣的原因引起皮膚發炎紅腫。歐潤芙的一系列預防舒緩產品,可以幫助寶寶預防和改善紅腫的狀況,恢復健康漂亮的肌膚.故爽身痱子(二合一)霜不僅可以夏天預防治療痱子使用,對新生兒任何時候都很適用的,是新生兒四季必備用品. 夏天寶寶長痱子了,你可以一、用爐甘石給寶寶塗很有效的,止癢又治痱,1-2天就會好的,二、夏天你可以到中藥房買點野菊花熬了水經常給寶寶洗澡,每天洗也可以天然植物對寶寶的皮膚沒有傷害,三、洗完澡後可以給寶寶撲松花粉(中藥房有的買)效果比痱子粉好,是純中藥的,四、藥店裡買瓶金銀花露給寶寶喝,每天2次,每次1小勺,金銀花露沒味的可以直接喝也可以放在其他飲料裡同喝.同時注意天熱要多給寶寶喝白開水、西瓜汁....以上幾點你不妨試試,祝寶寶健康快樂! 用爐甘石給寶寶塗很有效的,止癢又治痱,1-2天就會好的,二、夏天你可以到中藥房買點野菊花熬了水經常給寶寶洗澡,每天洗也可以天然植物對寶寶的皮膚沒有傷害,三、洗完澡後可以給寶寶撲松花粉(中藥房有的買)效果比痱子粉好,是純中藥的,四、藥店裡買瓶金銀花露給寶寶喝,每天2次,每次1小勺,金銀花露沒味的可以直接喝也可以放在其他飲料裡同喝.同時注意天熱要多給寶寶喝白開水、西瓜汁....以上幾點不妨試試. 預防:首先,一定不能出汗時用沖水沖涼,這很容易長討厭的痱子哦。正確做法是,等汗晾干後,用溫水洗澡。
治療:如果長了討厭的痱子,可用溫開水浸過的毛巾敷在長痱子的位置,毛巾涼了再重新浸濕,直到水涼為止。不要用涼水洗,這樣會加重的。
在痱子的防治方面,民間還總結出許多有效方法,值得借鑒。 一、夏日裡盛產西瓜,西瓜不僅有清熱解暑、涼血止渴的作用,還可以預防痱子的發生。吃西瓜時,如果在冰箱內冷藏片刻再吃,效果更佳。西瓜皮是中藥,叫"西瓜翠衣"。將西瓜皮洗淨切片熬湯,或制作菜肴,長期食用,對預防痱子也有良好的效果。 二、夏季提倡多吃苦味的食品,苦瓜便是最好的選擇。苦瓜能增進食欲,清熱解暑,多吃苦瓜還能預防痱子的發生。如果發生了痱子,苦瓜也能大顯身手。最簡單的方法是將苦瓜搗爛取汁,擦塗患處,痱子翌日即散。老中醫則選用一根熟透了的苦瓜,掏出部分瓜瓤,灌入中藥硼砂50克,硼砂溶化後會流出水來,用這種水塗擦患處,療效極佳。 三、有三種豆子,即綠豆、赤豆、黑豆,這三種豆子放在一起很好看。如果將它們煮熬成湯,中醫稱為"三豆湯"。三豆湯有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的功效,被譽為夏季小兒保健佳品。如果從入夏開始服用,小兒很少有發生痱子的。具體制法:用綠豆、赤豆、黑豆各10克,加水600毫升,小火煎熬成300毫升,連豆帶湯喝下即可,宜常服。如湯中加薏米20克,效果更好。 四、夏日,當你走到公園裡,走到田埂上,就會發現一叢叢、清清幽幽的綠色植物,散發著一股特殊的香味,恰似片片綠雲,令人賞心悅目,那就是薄荷。薄荷能綠化環境、供人觀賞,因其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薄荷腦、薄荷酮及乙酸薄荷脂等,在防治痱子方面也有特效。臨床主要用薄荷浴。方用鮮薄荷150克,煎水洗澡,老少皆宜。 五、夏季,河塘邊、山坡上隨處可見一種長得非常茂盛的艾葉,將葉片上的塵垢沖洗干淨,再加大量的水熬煮半小時後,用熬出來的藥水給孩子洗澡,不但可以預防和治療痱子,還能防止其它夏季皮膚病的發生,並起到潤膚美容的作用。 六、用桃葉來防治痱子是一種古老的偏方,至今在日本和我國台灣都還很流行。方法是,將桃葉陰干後盛於袋中,使用時取50克泡在熱水裡給孩子洗澡,可以預防痱子的發生。如果長痱子的情況嚴重,用桃葉熬成汁摻到洗澡水中,或者直接用來擦抹患處,效果更佳。熬桃葉汁時,其比例是:桃葉100克,水1000毫升。將其煎熬到只剩一半水量即可。由於桃葉中含有丹寧成分,可使痱子迅速消散,並起到解毒消炎、止痛止癢的作用。 如果已經長出痱子,用“十滴水”在患處塗摸,(會有些沙),過一會沖洗掉,一般1-2次就會好, 預防痱子,一定要給孩子洗干淨和干爽,每次洗澡的時候,水要熱一些,加一點花露水。 夏季是小兒痱子的多發季節。夏季氣溫高,濕度大,出汗過多,不易蒸發,汗液浸漬表皮角質層,造成汗腺導管口閉塞,汗腺導管內汗液潴留後,因內壓增高而發生破裂,汗液滲入並刺激周圍組織,在汗孔處發生疱疹和丘疹,形成痱子。痱子好發在小兒頸、肘窩、胸背和頭面部,出現密集排列但互不融合的針頭大小的丘疹,有發癢和灼熱的感覺,易引起小兒撓抓,這樣皮膚很容易受細菌感染又成為疖子。疖子三天左右化膿,穿破後化出黃稠的膿液,嚴重者可有發熱、頭痛等症狀。如果治療護理不當,疖子破後,膿水不能及時排出,就會引起反復發作,一處未愈,另外又起,成為“蝼蛄疖”。小兒防痱可采用以下簡易有效的方法:
三豆湯
“三豆湯”有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的功效。從入夏即開始服用“三豆湯”的小兒很少發生痱子。具體制法:用綠豆、赤豆、黑豆各10克,加水600毫升,文火煎熬成300毫升,連豆帶湯喝下即可,宜常服。如湯中加薏米20克,效果更佳。
薄荷浴
方用鮮薄荷150克,煎水洗澡。或用艾葉煎水給孩子洗澡,不但可以預防和治療痱子,還能防止其他夏季皮膚病的發生,並起到潤膚美容的作用。
桃葉浴
桃葉中含有丹寧成分,可使痱子迅速消散,並起到解毒消炎、止痛止癢的作用。方法是,將桃葉陰干後盛於袋中,使用時取50克泡在熱水裡給孩子洗澡,可以預防痱子的發生。如果長痱子的情況嚴重,用桃葉熬成汁摻到洗澡水中,或者直接用來擦抹患處,效果更佳。熬桃葉汁的比例是:桃葉100克,水1000毫升,煎到500毫升即可。
中藥外洗
取蒼耳12克,白礬12克,馬齒苋12克,加水200毫升,煎沸20分鐘,冷卻後洗患處。每天早晚各一次,可減少痱子感染。
中藥內服
取鮮藿香9克,鮮佩蘭9克,野菊花9克,金銀花9克,蒲公英15克,青蒿6克,加水500毫升煎成200毫升,可加白糖調味,代茶飲用,適用於痱子或疖子剛發生時。
中藥外搽
如已發生疖子,可用暑疖散外搽,其配方是:煅石膏30克,芙蓉葉末6克,黃柏6克,輕粉3克,研成細末後用麻油調成糊狀,每天搽患處2~3次,隔日洗掉再搽。如疖子已經化膿,可改用紅膏藥隔天敷貼一張,疖腫可被吸收或穿破出膿。疖腫穿破後,輕輕將膿擠盡,但頭面部的疖子要特別注意,盡量避免擠壓,因為此處血管豐富,擠壓較重可使細菌向顱內擴散引起海綿窦炎或者栓塞,嚴重者可危及生命。膿液擠淨後,用硼酸水清洗,再用75%酒精擦淨疖口周圍的皮膚,然後撒些九一丹藥粉,再敷貼紅膏藥,每天換一次,三天左右可痊愈。
預防痱子和疖子,主要是保持皮膚清潔和室內通風涼爽,要勤給孩子洗澡,洗完澡要擦干,然後塗上一點爽身粉或痱子粉。勤換衣服,衣服要寬大。不讓孩子在烈日下嬉戲,飲食不要過飽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