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閉症的孩子在早期行為方面往往就已存在明顯異常,比如喜歡一人獨自玩耍,缺乏與他人甚至父母之間的目光對視,不怕陌生人,對父母缺乏依戀,等等。但父母最早注意到的往往是孩子語言方面的問題,即不說話。父母非常清楚地知道孩子的聽力正常,但孩子就是不開口說話,對父母的指令“聽而不聞”。另外一些自閉症的患兒雖然可以講話,但往往是一些重復語言、鹦鹉學舌的語言、自言自語,或者根本就無人能懂的“外星人語言”,極少具有交流性質的主動語言。比如他可以大段大段地背唐詩,卻不會說“媽媽我要喝水”這類簡單的話語。有人形象地形容自閉症的患兒在語言發育方面的特點:要麼不說,要麼亂說。
自閉症患兒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專業人員制訂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和訓練方法,並且需要父母付出無限的愛心、恆心、耐心和決心。對父母來說,最基本的一點是,發現孩子的異常後,及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在他們的指導下,對孩子進行專業的診治。
也有可能是正常
民間有“貴人語遲”一說,認為說話晚的孩子會更聰明,這種說法是毫無根據的。臨床上的確有一類說話延遲的孩子不屬於病態,也不需要特殊干預,叫做“特發性語言發育延遲”。這種孩子在智力、聽力、行為等方面都是正常的,但就是說話很晚,可能到了兩歲半或三歲還什麼都不會說,或者只能說很簡單的字,但一旦他會說話,就好像忽然間什麼都會說了。這些孩子之前雖然不會說話,但外貌、行為看起來跟正常孩子沒有差別,智力、理解能力也是正常的,父母能明顯感覺到他可以聽懂大人的話,比如他會用點頭或搖頭等身體語言作出反應。對於這些孩子,家長不用太著急,平時注意多與孩子慢慢說話、講故事等,一般等到兩三歲,孩子自然就會說話了。
需要提醒的是,“特發性語言發育延遲”的診斷必須由專業醫生作出,而且這類孩子畢竟只是部分情況,如果家長抱有僥幸心理,把所有說話晚的孩子都當成正常而不去就診,則可能釀成大錯。
以上便是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幾種常見原因。也許對家長來說,分辨自己的孩子屬於哪種情況實非易事,但有一點是必須明確的,即1~2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大部分語言障礙的孩子都是在這個時期被發現的。如果你的孩子到了兩歲仍不會開口說話,或者只會說一些簡單的詞,缺乏交流性的語言,就一定要馬上帶孩子去醫院進行專業的診斷。 看電視、逛街、去公園,去書店,去健上一页 [1] [2] [3]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