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寶寶也長痔瘡了,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您好,以前幼兒長痔瘡的很少,現在逐漸多了起來,主要是因為吃得太精細,引起便秘。這麼小的孩子,如果長期便秘,硬大便會導致肛門破裂,破裂後引起炎症,長期刺激就形成外痔。
小兒痔瘡應稱為靜脈曲張,一般由便秘引起,所以不需用藥治療,只要大便正常了,痔瘡會自愈。以前18歲以下的孩子很少患痔瘡,然而目前低齡化趨勢有所顯現。這主要是由於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對孩子的飲食多強調高蛋白、高營養,忽視膳食纖維的攝入。
預防小兒便秘飲食調節是關鍵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便秘,最好是飲食調節。辦法是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如果年齡小,可以吃菜泥、果泥。她建議家長要培養孩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每日定時間、定地點訓練排便,以建立良性條件反射,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
對於有的家長用土方,將麻油、豬油做潤腸劑或用瀉藥,其實這些方法萬萬不能用。因小兒胃腸很脆弱,用潤腸劑或瀉藥可能導致腹瀉不止。
家長平時應給孩子側重於膳食纖維的攝入,它富含於谷類、薯類、蔬菜及水果等植物性食品中,谷類加工越精細,所含膳食纖維越少;鼓勵孩子養成參加各種體力活動的習慣,每日應有兩小時以上的體育鍛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