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1歲半的寶寶應如何進行啟蒙教育? 第七個關鍵期- 一歲半到三歲左右 孩子常常把"不"或"不要"掛在嘴邊,即便一向乖巧的寶寶也突然間變成了小對頭,你讓他做什麼他不做,不讓他做什麼事情卻偏做,很多家長不免感到頭疼.其實,孩子要證明自我的存在,證實自己的能力,這些都是進步的表現. 家長要想方設法為寶寶提供可以盡情發揮"創造激情"的安全空間,給他足夠的自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恰當巧妙地將寶寶的沖動引導到積極的方向.遇到不良行為則應采取冷淡和轉移注意的辦法來對待,逐步幫助寶寶了解和熟悉社會行為規范. 一歲半這個階段對家長真正是一個考驗,你要過分地限制和控制孩子,可能會打擊他的自信心,損傷他的創造精神.相反你要過分的順從甚至縱容他,將會在不知不覺間培養了寶寶的壞習慣和不良的生活態度.
當媽媽的我也不知道怎麼辦。聽別人說媽咪語英語不錯。我就給他買了一個。在網上搜一歲半寶寶的教育然後出來了這個網站 http://www.yisuiban.com 東西很不錯 孩子很喜歡。就是不知道管用不管用。 你可以進 www.baobao-jiaoyu.com 。這裡面說的比較詳細 第一步:從保護感覺器官開始
大腦所獲得的信息,有80%-90%是通過視覺、聽覺輸入大腦的。因此,訓練孩子的觀察力,要從保護感覺器官開始,尤其以眼睛的保護最為重要。如果任由寶寶在電視機前一連呆上幾個小時,對眼睛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步:感覺訓練全方位展開
視覺
1、帶寶寶到大自然中多看美麗的風景
2、把房間布置得色彩柔和而又漂亮。
1、讓寶寶多聽些動人的音樂
2、每天父母和寶寶對話多一些。
觸覺
1、給寶寶洗澡時,用不同柔軟度的刷子摩擦寶寶的身體。
2、把寶寶包在床單裡做大搖船的游戲,會使寶寶的平衡能力、方位和距離知覺能力得到培養。
孩子眼睛好、聽覺靈敏,觀察力就一定很強?不一定。觀察力並不是如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其實,它是在綜合了視覺能力、聽覺能力、觸覺和嗅覺能力、方位和距離知覺能力、圖形辨別能力、認識時間能力等多種能力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
並且它也是形成智力的重要因素和智力發展的基礎。由此可見,培養孩子的這項能力非常重要,一般父母可按照以下七個步驟進行。
第三步:提醒和肯定寶寶的觀察
寶寶最初的觀察活動,是無意識的。如果這時能得到你的肯定,他的觀察行為就會得到強化。
比如:你帶寶寶到街心花園玩耍,寶寶在草地上發現許多好玩的東西,他的眼前有:綠綠的草、幾朵小花、一小堆土、一群螞蟻,還有一個滿臉皺紋的老大媽。
這個時候,寶寶可能會興奮地扭來扭去,歡快地叫起來!你就可以問他:寶寶,你在看小螞蟻嗎?小螞蟻好可愛啊!對小螞蟻的強化,就有可能使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螞蟻上更多的時間,增加注意的深度,觀察得更認真、更細致。
第四步:引導寶寶進行有序觀察
當你和寶寶在看一本大開本的圖畫書時,寶寶看到鮮艷的圖片很開心,但他往往一眼看過去就著急地想翻到第二面看有什麼更新鮮的。這個時候,需要媽媽細心地指引他注意:畫書上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大的是什麼?小的是什麼?藏在房子後露出一條尾巴的是什麼?引導寶寶注意到局部和整體。
第五步:培養寶寶觀察的多感官化
買菜回來,你不妨拿出一棵小菜給寶寶玩耍,讓他仔細摸一模、看一看、嘗一嘗、嗅一嗅、舉一舉、折一折。其實,寶寶天生就是個能運用各種感官去探索新事物的小天才。
第六步:給寶寶一份意外的驚喜
只要父母肯動腦筋,就給寶寶的觀察增加神奇的樂趣!小寶寶都喜歡玩躲貓貓的游戲。每當爸爸媽媽從一塊毛毯後面探出頭來說“喵!”寶寶總是開心地大叫。
所以,在引導寶寶觀察時,給寶寶一份意外的驚喜是增強寶寶觀察力的好方法。寶寶觀察色塊時,當他發現一只藏在色彩中的小狗輪廓,他會從中體會到發現的快樂,從而能夠長時間津津有味地進行觀察活動。
但是,父母切記:不要給寶寶“觀察的成果”以外的獎勵,因為,那樣反而會影響寶寶喜歡觀察這一愛好的培養。
第七步:讓我們一起觀察吧
爸爸媽媽如果和寶寶一起觀察,那是再好不過的事了。但是寶寶眼睛移動的速度、注意的轉移、注意的寬度是不如爸爸媽媽的,如果爸爸媽媽捷足先登,一下子就把東西看好看准了,然後開始指導,這不但會影響寶寶觀察的興致,也剝奪了寶寶觀察的權利。如果你要做寶寶觀察的伙伴,最重要的是:留一點時間和空間給寶寶,面對觀察對象,讓寶寶仔細地看一看,從中得到快樂。
寶寶聰明可愛,自然是每位爸爸媽媽的希望。但是你知道嗎,聰明寶寶是可以“訂做”的,如果你在寶寶的日常飲食、運動和教育上早做規劃、多加注意,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輕輕松松,打造一個健康聰明的寶貝兒。 早教不是單純的找老師給孩子上課額外強加給孩子訓練,家長要做到“以情為先”、“以養為主、教養結合”,每天至少花一小時與孩子語言交流,與他們在生活和游戲中良好互動等。 專家指出,嬰兒從出生那刻起,就是有能力的學習者,家長要關注並培養其身體、情感、認知、社會活動能力等。 kindyroo嬰幼兒培育中心致力於向嬰幼兒的父母、祖父母、看護人特別是第一次成為父母的年輕家長 。提供認識為什麼嬰幼兒早期發育對孩子未來心智體能發展、學業成就、人格個性塑造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的學習機會; 1北京燕莎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21號楓花園汽車電影院內,熱線電話:800-810-0052
2北京望京中心,地址:望京街9號望京國際商業中心a座2層,熱線電話:800-810-0052
3北京金源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澱區藍靛廠東路2號金源時代商務中心2號樓b座3c(金源時代購物中心北側),熱線電話:800-810-0052
4北京國貿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建外soho西區18樓10層,熱線電話:800-810-0052
5北京亦莊中心,地址:北京市亦莊經濟開發區天寶園六裡北門會所大雄郁金香捨,熱線電話:800-810-0052
6北京新龍中心,地址:北京市昌平區西三旗東路新龍大廈三層,熱線電話:800-810-0052 專家指出,0~3歲時腦神經發育的最關鍵時期,要培養興趣,開發教育,選擇怎樣的早教學校成了重中之重 kindyroo嬰幼兒培育中心是具有二十六年歷史,全球擁有近百間中心,服務過逾50萬家庭,受澳洲醫學界、教育界以及學者聯合會(asg)認證和推薦的國際嬰幼兒啟育機構。 北京燕莎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21號楓花園汽車電影院內,熱線電話:800,810,0052, 你好,寶寶在1至2歲時,將學會開口說話,其語言能力突飛猛進。對於寶寶來說,最好的教育方法依然是同他(她)玩耍,寓教於樂。通過玩各式各樣的玩具,寶寶會認識更多的事物,拓展視野。通過玩過家家之類的游戲,寶寶能逐漸建立起關於母子、父女、兄弟、姐妹等社會關系的概念,並模仿大人的行為方式。總之,玩耍是寶寶的最好的老師。因此,一有時間就同寶寶玩各種各樣 的游戲吧! 寶寶的學習能力 寶寶在1至2歲期間,會在語言能力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多數寶寶會在第12個月和第14個月之間會第一次開口說話,學會叫“媽媽”和“爸爸”。當你第一次聽到他叫你“媽媽——”那稚嫩而清晰的聲音時,你是多麼地幸福和激動啊! 15個月至18個月之間的寶寶會喜歡玩各種語言游戲。例如,“你的耳朵在哪裡?”他就摸摸他的耳朵,嘴裡咕哝著“耳朵”。“媽媽在哪兒?”他就用小手指向你,嘴裡重復著“媽媽”。他還喜歡看各種各樣的色彩鮮明的嬰兒畫冊,喜歡聽你跟他講解。 在這個時期,他的詞匯量會突飛猛長,但是發音有所滯後,怪腔怪調地,一定會令你們全家忍俊不禁。因此,你除了注意教他新詞之外,還要耐心地糾正他的發音。只要他發錯音,就及時予以糾正,但是不要喝斥他,而是要和顏悅色,循循善誘,給他一個快樂、輕松的學習環境。相信不久他就可以用常用詞匯連成簡短的句子,並能結合手勢,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了。 在此期間,寶寶的能力進步不是漸進式的,而是突飛猛進式的。對於新奇的事物和玩法,他總能很快掌握,而且一旦學會就像著了迷似的,不厭其煩地一再重復。盡管他的玩法顯得笨拙,而且似乎學得快、忘得也快,但卻不喜新厭舊。新的玩具固然是非常喜歡,但舊的玩具也不錯,玩起來照樣是愛不釋手。對於寶寶的玩耍,媽媽不要過多干預,只要他玩具安全、衛生,就讓他玩。為了讓他開闊眼界,不妨多給他買些新式的玩具。 寶寶還常常會模仿大人的動作,學習物品的使用方法。當他見你天天梳頭時,他也會拿起梳子梳自己的頭發。看見你打電話,他也想拿起話筒哇哇地叫一通。總之,無論他看你做什麼,他都想試一把。 在這個時期,寶寶會變得更加獨立,但是仍然不能長時間地離開你。如果有好玩的玩具,他也能自娛自樂一段時間,不用你管。但是當他厭煩的時候,或者他需要你為他做某件事的時候,如果沒有人在,或者老是沒人理他,他的臉色會立刻“多雲轉陰”,大鬧特鬧起來。因此,你既要給他獨立的自由空間,又不能長時間地離開他不管。 媽媽應該怎麼辦? 對於媽媽來說,最好的教育方法依然是同寶寶玩耍,寓教於樂。通過玩耍,你可以讓寶寶逐漸建立起關於母子、父女、兄弟姐妹之類的社會關系的概念,並模仿大人的行為方式。你可以讓寶寶過家家之類的游戲,鼓勵他在自己的社會圈子裡試驗和體會各種角色,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例如,你可以給寶寶一只芭比娃娃,讓他來做爸爸、媽媽,給娃娃穿衣、做飯、玩耍等等,他一定會覺得很好玩的。 給寶寶玩識圖游戲,會讓寶寶認識更多的事物,例如小動物、植物、汽車、輪船、飛機、房子、大海等等各種事物,拓展其視野。也可以給他讀寓言故事,他已經能夠理解其中的一些人物和簡單的情節。沒事時,你也可以帶他去公園玩一玩,蕩蕩秋千,坐坐小火車等等。這個時候的寶寶尤其喜歡同其它寶寶一起玩耍。但是由於寶寶還小,常常發生爭玩具的事情,因此大人還不能離開。稍大一些的時候,你甚至可以教他做一些日常事務,例如刷牙、穿鞋、洗澡等。雖然這還不能完全靠他,但這樣可以讓他更深入地認識生活環境和周圍的世界,從小培養他獨立生活的能力。 在做游戲時,除了教孩子認識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之外,媽媽還應該教孩子認識和規避危險。由於這個時候的寶寶剛剛學會走路,其行動的范圍大大擴大;好奇心又特別強,哪兒都想去,什麼東西都想試一下,探個究竟,這就意味著危險加大。所以,你一定要把家裡寶寶的活動范圍內的所有東西檢查一遍。尤其是家裡的電線插頭、玻璃器皿、熱水瓶等高溫、高壓、易碎的物品,以及剪刀、改錐、刀具等尖銳、鋒利的危險品等,一定要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同時注意加強對寶寶的看管,千萬不能粗心大意,以免釀成事故。 更重要的是,媽媽應該教會孩子認識危險。你可以設置各種場景,模擬不安全的環境,給他講解,甚至讓他親身感受某些情況下可能發生的不適、痛苦和危險。如此形成條件反射,他就會自動學會規避風險了。例如,如果你想讓他了解杯子打碎時的危險,你在講解時,可以拿一只尖物來刺他的手和皮膚,讓他感受疼痛。當然,你也不能整天嚇唬他,要以鼓勵和表揚為主,讓他在快樂中開闊眼界,學習更多的新事物。 媽媽應該注意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1至2歲的寶寶在智力發育和語言能力方[1] [2] [3] [4] 下一页
|
|